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红松籽肽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669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红松籽肽,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是Phe-Thr-Gly-Ser-Lys(FTGSK),分子量538.61,纯度为97%以上,该肽序列在浓度1mg/mL~3mg/mL具有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6%~50%,电位为18mV~30mV,含有的官能团有-OH,=C-H,C=O,C=C,C-N,C-S;α-螺旋含量为1%~3%,β-折叠含量为45%~46%,β-转角含量为20%~24%,无序结构含量为24%~27%。

2.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红松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3~10kDa红松籽肽为原料,利用排阻色谱法和HPLC-MS/MS鉴定出松子肽序列,并对合成的抗氧化肽进行纯化;

1)所述的排阻色谱法,是指称取SephadexG-25或G-50凝胶,使其与蒸馏水比例为1:3~1:5(v/v),室温溶胀时间2~5h,沸水溶胀0.5h~2h,将凝胶在2℃~6℃条件下注入层析柱中,待凝胶沉积至离层析柱顶约5cm~10cm时,停止注入凝胶,采用蒸馏水平衡层析柱,使其基线走平,紫外检测器的波长范围为200nm~280nm,将肽粉溶于蒸馏水中,使其浓度为30mg/mL~60mg/mL,将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上样体积为0.5mL~6mL,控制流速1mL/min~2.5mL/min,最终收集到组分Ⅰ,将组分Ⅰ真空冷冻干燥;

2)所述的HPLC-MS/MS方法,是指针对上一步骤中收集的组分Ⅰ进行分析,其洗脱程序为10%~90%乙腈在10min~15min时结束程序,上样体积为10μL~30μL,流速为0.5mL/min~1mL/min,在1.5min~2min时可鉴定出肽序列;

3)所述的肽序列纯化过程,是指流动相A为0.1%的三氟乙酸溶于100%乙腈,流动相B为0.1%的三氟乙酸溶于去离子水中,洗脱程序为7%A~32%A以及93%B~68%B,在20min~25min时结束,流速0.5mL/min~1mL/min,将合成肽溶于去离子水中,上样体积为10μL~30μ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红松籽肽,其特征在于,制得所述的红松籽肽后,其特性的确定是先测定其DPPH清除率,然后采用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电位,最后采用FTIR和CD测定其二级结构;

1)所述的FTIR测定,是指将溴化钾在100℃~150℃环境下干燥8h~12h,以备压片,150mg~300mg溴化钾压片作为空白样,1mg~3mg冻干粉和150mg~300mg溴化钾研磨混匀,压片后作为处理样;

2)所述的CD测定,是指将起始波长设定为190nm~290nm,步长0.5nm~1nm,待测样品溶于去离子水,样品浓度为0.5mg/mL~1mg/mL,上样量为200μL~500μL。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氧化红松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阻色谱法,固定相选择的是SephadexG-25或G-50凝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氧化红松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阻色谱法,蒸馏水均过0.22μm的滤膜。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氧化红松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HPLC-MS/MS方法,肽序列可在1.5min~2min时被鉴定出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氧化红松籽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肽的纯化,洗脱程序为7%A~32%A以及93%B~68%B,在20min~25min时结束,流速0.5mL/min~1mL/min。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