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37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基体和掺杂于所述树脂基体内的碳纤维分散相,所述碳纤维分散相中的碳纤维表面修饰有碳纳米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表面由羧基修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表面的修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碳纳米管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进行搅拌后,用水稀释,抽滤,水洗,室温晾干后,备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或多壁碳纳米管。

5.一种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碳纤维的表面进行氨基修饰后,进行羧基修饰碳纳米管的电泳沉积,得到表面修饰碳纳米管的碳纤维;

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表面修饰碳纳米管的碳纤维进行裁剪成段,将每段碳纤维部分浸入聚合物溶液中,取出,将两段碳纤维进行粘合后,烘干,得到所述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操作:

将碳纤维在300~350℃下进行加热后,浸入含有乙醇、水和氨基官能团硅烷的混合溶液中,静置后水洗、烘干,得到氨基修饰的碳纤维;

将所述氨基修饰的碳纤维作为电源正极浸入羧基修饰的碳纳米管分散液中,以碳棒作为电源负极,在5~20V的电压下进行电泳沉积后,得到表面修饰碳纳米管的碳纤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的加量为7~10mg/mL,且碳纤维与氨基官能团硅烷的质量比为(0.5~0.7):1。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基修饰的碳纳米管分散液的浓度为0.5~1mg/mL。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0%。

10.如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碳纤维增强的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为聚氨酯溶液和/或聚乙烯醇溶液。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