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2365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制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快速发展是近二十年来无机化学领域的重大突破。MOFs材料是由金属中心或金属簇作为中心点。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自组装连接而成,具有高度周期性的网络结晶配合物,也称为金属配位聚合物。

MOFs这种有机-无机杂化的独特结构特点和它的纳米级别的孔洞尺寸,使它在一个空洞中提供一个或多个催化位点,这是其它材料所不能实现的。因此MOFs材料具有许多诱人的特点:第一,MOFs材料具有组分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的金属离子及不同的配体,就可以合成种类繁多的MOFs材料。第二,MOFs材料的结构具有可调节性能,可以自行设计并合成所想要的结构,并且可以通过功能材料的修饰,来实现MOF材料的功能化。第三,MOFs材料具有大小均匀的多孔结构,较大的比表面积。第四,MOFs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第五,合成方法简便、操作简单。

在近三十年的研究中,MOFs材料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在许多化学期刊中,关于MOFs的论文或综述成指数增长,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也说明了此材料在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为止,研究学者们己经合成了大量的结构新颖、性能良好的MOFs材料,取得众多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效。

在MOFs的蓬勃发展的二十年间,来自世界各国的研究者们投身到这个领域,不断的合成各种各样的结构并拓展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国内的很多研究者们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国际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药物载体对药物的传输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药物载体对药物的释放是不可控制的,导致药物在体内在一定时间内药物量达到很大浓度变化,而且药物很快被释放出,体现不出药物所具有的治疗效果。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药物的不确定释放也会对机体造成毒副作用。因此寻求一种高效能的,可控性的载体材料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用于装载药物5-氟尿嘧啶的载体材料载药性和释药性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制备及应用。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在搅拌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的条件下向丙酸中加入吡咯和甲基对苯甲酰,然后在没有光照射的条件下加热至温度为140~160℃,并在温度为140~16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0h~14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进行抽滤,固体物质真空干燥得到紫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

步骤一中所述丙酸的体积与吡咯的物质的量为100mL:(0.04~0.05)mol;

步骤一中所述丙酸的体积与甲基对苯甲酰的物质的量比为100mL:(0.04~0.05)mol;

二、[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合成:将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和FeCl2·4H2O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温度为150~17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5h~7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加水过滤后再用水洗涤2~3次,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用氯仿溶解后,先用1mol/L的盐酸洗涤2~3次,再用水洗涤2~3次,分层后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到棕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

步骤二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与FeCl2·4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12~13);

步骤二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物质的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的比为1mmol:(80~120)mL;

三、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合成:将[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溶解在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在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0h~14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甲醇和四氢呋喃蒸出,再加水将固体物质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pH=3,得到棕色悬浮液,过滤后水洗,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有机配体Fe(III)-TCPPCl;

步骤三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质量与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的体积的比为0.75g:(40~60)mL;

步骤三中所述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甲醇与四氢呋喃的体积的比为1:1;

步骤三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质量与氢氧化钾的水溶液的体积的比为0.75g:(20~30)mL;其中所述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5mol/L~2mol/L;

四、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合成:向ZrCl4·4H2O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在超声频率为30KHz~5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溶液澄清,然后加入有机配体Fe(III)-TCPPCl,在超声频率为30KHz~50KHz的条件下超声至有机配体Fe(III)-TCPPCl全部溶解,然后加热至温度为110~130℃,并在温度为110~130℃的条件下回流0.5h~10h,反应完全后在转速为7000r/min~9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然后先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再用甲醇洗涤,最后在温度为70~8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棕色固体,即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

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的质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比为(0.007~0.028)g:15mL;

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的质量与冰乙酸体积的比为0.007g:(0.5~0.7)mL;

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与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质量比为(0.06~0.08):0.1。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应用:将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在甲醇溶液中浸泡36h~40h进行溶剂的交换,每隔12h更换一次甲醇溶液,浸泡完之后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70℃下真空干燥,得到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将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用于装载药物5-氟尿嘧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合成的纳米PCN-223材料利用回流搅拌法合成的,比以往水热法和扩散法相比,更方便,快捷,而且纳米粒径更小,并且选取不同的浓度和反应时间可以控制其孔径大小,本发明制备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最高载药量可达0.344g/g。药物的释放性也比较高,释放率可达到90%。为装载不同的药物提供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一步骤三得到的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红外光谱图;

图2为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红外光谱图;

图3为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结果与其单晶解析模拟图;

图4为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SEM图;

图5为试验二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SEM图;

图6为5-氟尿嘧啶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

图7为5-氟尿嘧啶的的标准曲线图;

图8为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的载药量与载药时间曲线图;

图9为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载药后释药率与载药时间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制备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一、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在搅拌速度为1000r/min~1500r/min的条件下向丙酸中加入吡咯和甲基对苯甲酰,然后在没有光照射的条件下加热至温度为140~160℃,并在温度为140~16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0h~14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进行抽滤,固体物质真空干燥得到紫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

步骤一中所述丙酸的体积与吡咯的物质的量为100mL:(0.04~0.05)mol;

步骤一中所述丙酸的体积与甲基对苯甲酰的物质的量比为100mL:(0.04~0.05)mol;

二、[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合成:将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和FeCl2·4H2O置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温度为150~17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5h~7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加水过滤后再用水洗涤2~3次,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用氯仿溶解后,先用1mol/L的盐酸洗涤2~3次,再用水洗涤2~3次,分层后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到棕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

步骤二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与FeCl2·4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12~13);

步骤二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物质的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的比为1mmol:(80~120)mL;

三、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合成:将[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溶解在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在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0h~14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甲醇和四氢呋喃蒸出,再加水将固体物质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pH=3,得到棕色悬浮液,过滤后水洗,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有机配体Fe(III)-TCPPCl;

步骤三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质量与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的体积的比为0.75g:(40~60)mL;

步骤三中所述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甲醇与四氢呋喃的体积的比为1:1;

步骤三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质量与氢氧化钾的水溶液的体积的比为0.75g:(20~30)mL;其中所述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5mol/L~2mol/L;

四、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合成:向ZrCl4·4H2O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和冰乙酸,在超声频率为30KHz~5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溶液澄清,然后加入有机配体Fe(III)-TCPPCl,在超声频率为30KHz~50KHz的条件下超声至有机配体Fe(III)-TCPPCl全部溶解,然后加热至温度为110~130℃,并在温度为110~130℃的条件下回流0.5h~10h,反应完全后在转速为7000r/min~9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然后先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再用甲醇洗涤,最后在温度为70~80℃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棕色固体,即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

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的质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比为(0.007~0.028)g:15mL;

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的质量与冰乙酸体积的比为0.007g:(0.5~0.7)mL;

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与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质量比为(0.06~0.08):0.1。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丙酸的体积与吡咯的物质的量比为100mL:0.043mo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丙酸的体积与甲基对苯甲酰的物质的量比为100mL:0.042mo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与FeCl2·4H2O的物质的量比为1:12.8。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物质的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的比为1mmol:100m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质量与甲醇和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的体积的比为0.75g:50m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质量与氢氧化钾的水溶液的体积的比为0.75g:25m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5mol/L~2mol/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五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878mol/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的质量与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的比为(0.007~0.014)g:15m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的质量与冰乙酸体积的比为0.007g:0.6mL。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中所述ZrCl4·4H2O与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质量比为0.07:0.1。其他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在甲醇溶液中浸泡36h~40h进行溶剂的交换,每隔12h更换一次甲醇溶液,浸泡完之后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0~70℃下真空干燥,得到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将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用于装载药物5-氟尿嘧啶。

用以下试验来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一、本实验的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在搅拌速度为1200r/min的条件下向100mL的丙酸中加入3g的吡咯和6.9g的甲基对苯甲酰,然后在没有光照射的条件下加热至温度为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进行抽滤,固体物质真空干燥得到紫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

二、[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合成:将0.854g的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和2.5g的FeCl2·4H2O置于1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温度为16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6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加水过滤后再用水洗涤2次,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用氯仿溶解后,先用1mol/L的盐酸洗涤2次,再用水洗涤2次,分层后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到棕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

三、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合成:将0.75g的[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溶解在25mL的甲醇和25mL的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25mL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甲醇和四氢呋喃蒸出,再加水将固体物质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pH=3,得到棕色悬浮液,过滤后水洗,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有机配体Fe(III)-TCPPCl;

其中所述氢氧化钾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878mol/L;

四、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合成:向0.007g的ZrCl4·4H2O中加入1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0.6mL的冰乙酸,在超声频率为4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溶液澄清,然后加入0.01g的有机配体Fe(III)-TCPPCl,在超声频率为40KHz的条件下超声至有机配体Fe(III)-TCPPCl全部溶解,然后加热至温度为120℃,并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回流0.5h,反应完全后在转速为8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然后先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再用甲醇洗涤,最后在温度为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棕色固体,即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

试验二、本实验的一种基于卟啉配体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的合成:在搅拌速度为1200r/min的条件下向100mL的丙酸中加入3g的吡咯和6.9g的甲基对苯甲酰,然后在没有光照射的条件下加热至温度为150℃,并在温度为15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将得到的悬浮液进行抽滤,固体物质真空干燥得到紫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

二、[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的合成:将0.854g的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和2.5g的FeCl2·4H2O置于10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温度为16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6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加水过滤后再用水洗涤2次,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用氯仿溶解后,先用1mol/L的盐酸洗涤2次,再用水洗涤2次,分层后得到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得到棕色沉淀,即[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

三、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合成:将0.75g的[5,10,15,20-四(4-甲氧基羰基苯基)卟啉]氯化铁溶解在25mL的甲醇和25mL的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然后加入25mL的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h,反应完成后自然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甲醇和四氢呋喃蒸出,再加水将固体物质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值至pH=3,得到棕色悬浮液,过滤后水洗,然后真空干燥,得到有机配体Fe(III)-TCPPCl;

其中所述氢氧化钾氢氧化钾的水溶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1.878mol/L;

四、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合成:向0.014g的ZrCl4·4H2O中加入1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1.2mL的冰乙酸,在超声频率为40KHz的条件下超声处理至溶液澄清,然后加入0.02g的有机配体Fe(III)-TCPPCl,在超声频率为40KHz的条件下超声至有机配体Fe(III)-TCPPCl全部溶解,然后加热至温度为120℃,并在温度为120℃的条件下回流1h,反应完全后在转速为8000r/min的条件下进行离心,然后先用N,N-二甲基甲酰胺洗涤,再用甲醇洗涤,最后在温度为7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得到棕色固体,即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

一、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性能检测:

(一)对试验一步骤三得到的有机配体Fe(III)-TCPPCl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如图1所示的试验一步骤三得到的有机配体Fe(III)-TCPPCl的红外光谱图,FTIR(KBr):ν=3444(m),2922(w),1701(s),1605(s),1274(s),799(m)cm-1

(二)对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如图2所示的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红外光谱图;其中1为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2为试验一步骤三得到的有机配体Fe(III)-TCPPCl,由图2可以看出,当反应完成后羰基(C-O)伸缩振动峰发生了明显红移,说明Fe(III)-TCPPCl已和金属离子发生了配位反应。

(三)对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检测,得到如图3所示的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X-射线粉末衍射表征结果与其单晶解析模拟图;其中1为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2为其模拟晶体,由图3可以看出,XRD的出峰位置和强度与模拟的晶体XRD数据基本一致,且无杂质峰,表明此方法所合成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纯度。

(四)对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如图4所示的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SEM图,由图4可以看出,试验一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尺寸为500nm×150nm(长×宽)。

(五)对试验二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进行扫描电镜检测,得到如图5所示的试验二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SEM图,由图5可以看出,试验二得到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尺寸为490nm×145nm(长×宽)。

二、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的载药-释药性检测:

(一)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找到5-氟尿嘧啶在无水乙醇中的最大吸收波长,得到如图6所示的5-氟尿嘧啶的紫外-可见光吸收谱图;图中曲线从上至下依次代表5-氟尿嘧啶在无水乙醇中的浓度为0.020mg/mL、0.018mg/mL、0.016mg/mL、0.014mg/mL、0.012mg/mL、0.010mg/mL、0.008mg/mL、0.006mg/mL、0.004mg/mL和0.002mg/mL,由图6可知,5-氟尿嘧啶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2nm。

(二)根据5-氟尿嘧啶的最大吸收波长测量不同浓度下5-氟尿嘧啶的吸光度,由于5-氟尿嘧啶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的检测浓度在0.5-50ug/mL的范围内,吸光度(A)与浓度(c)才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得到如图7所示的5-氟尿嘧啶的标准曲线图;由图7可以得出,回归方程为A=0.0660c+0.009(R2=0.9975)。

试验三、试验一制备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作为装载药物5-氟尿嘧啶应用,具体过程如下:

将试验一制备的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PCN-223在甲醇溶液中浸泡36h进行溶剂的交换,每隔12h更换一次甲醇溶液,浸泡完之后过滤,将过滤得到的固体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65℃下真空干燥,得到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将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用于装载药物5-氟尿嘧啶。

(三)采用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用来装载药物5-氟尿嘧啶,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股力制作所U3270)对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进行载药测试,具体过程如下:

先将20mg的5-氟尿嘧啶溶于20mL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搅拌使其全部溶解,之后向溶液中加入5mg的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作为药物载体,使其进行装载。每隔2h测一次样品的紫外吸光度,根据上述所得的标准曲线计算其浓度和载药量。

得到载药量与载药时间曲线图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当时间超过58h之后,PCN-223基本载药完成,当60-80h时载药量有略微的波动,这是因为药物在溶剂浸泡过长,导致纳米PCN-223材料表面的部分药物脱落下来造成的。随后载药量基本趋于稳定。最高载药量可达0.344g/g。

(四)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株式会社股力制作所U3270)对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载药后的物质进行释药测试,具体过程如下:

将(三)中装载过药物的试验三得到的活化的纳米PCN-223材料进行过滤,70℃真空干燥,待干燥后使其溶解在20mL的无水乙醇溶液中,放于摇床中进行振动(震荡频率为100rpm/min),起始每隔1-2小时测其紫外吸收情况,12小时后,延长测定时间。并根据其标准曲线算出药物的释放量。

得到释药率与载药时间曲线图如图9所示,从图9中可以看出,当在20小时后基本不再释放药物,这表明药物已经从纳米PCN-223材料的孔洞中缓释了出来。而且药物的释放性也比较高,释放率可达到9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