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细胞培养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1289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剂盒或试剂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NK细胞培养试剂盒。



背景技术:

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又称自然杀伤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10%~15%。它是人体防御体系的第一道屏障。它通常处于休眠状态,一旦被激活,它们会渗透到大多数组织中攻击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NK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肿瘤细胞免疫的基础。目前,随着生物治疗临床应用的广泛发展,NK细胞治疗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据报道,多种细胞因子组合被广泛应用于NK细胞的体外培养,如IL-2、IL-7、IL-15、IL-18等单独或组合均能有效的诱导、刺激特定的NK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分化成熟,其中IL-2和IL-15的作用尤为明显。大量的研究表明IL-7的合理运用和管理,可对患者免疫功能进行调节,来治疗淋巴细胞耗竭、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赫赛汀(Herceptin)是针对HER-2的人源化克隆单抗,与肿瘤细胞表面HER-2结合后,末端的Fc片段可与NK细胞表面的Fcγ受体结合,激活NK细胞,促进NK细胞对抗体结合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使用NK细胞进行免疫治疗,需要首先在体外扩增大量的具有较高杀伤活性的NK细胞。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能够在体外高效扩增具有较高杀伤活性的NK细胞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NK细胞培养试剂盒,该试剂盒采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子的方法,在保证NK细胞体外扩增倍数、细胞比例的前提下,提高扩增产物的杀伤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NK细胞培养试剂盒,包括盒体与可开启的盒盖,所述盒体内部安装有海绵固定板,所述海绵固定板上面设置有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淋巴分离液放置槽以及细胞因子存储单元,所述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位于所述海绵固定板的左侧,所述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淋巴分离液放置槽以及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均位于所述海绵固定板的右侧,所述淋巴分离液放置槽以及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均位于所述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上方,所述淋巴分离液放置槽位于所述细胞因子存储单元与所述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之间。

进一步,所述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包括细胞因子IL-2放置槽、细胞因子IL-7放置槽以及细胞因子IL-15放置槽。

进一步,所述细胞因子IL-2放置槽的数量为4个,所述细胞因子IL-7放置槽的数量以及细胞因子IL-15放置槽的数量均为1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套齐全的培养NK细胞培养试剂盒,采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子的方法,保证NK细胞体外扩增倍数,提高活化免疫细胞的杀伤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NK细胞培养试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示:1、盒体,2、可开启的盒盖,3、海绵固定板,4、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5、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6、淋巴分离液放置槽,7、细胞因子IL-2放置槽,8、细胞因子IL-7放置槽,9、细胞因子IL-15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一种NK细胞培养试剂盒,包括盒体1、可开启的盒盖2以及安装在盒体1内部的海绵固定板3,海绵固定板3起到减震作用。海绵固定板3上面设置有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4、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5、淋巴分离液放置槽6以及细胞因子存储单元。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4位于海绵固定板3的左侧,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5、淋巴分离液放置槽6以及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均位于海绵固定板3的右侧。淋巴分离液放置槽6以及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均位于包被细胞培养瓶放置槽5上方。淋巴分离液放置槽6位于细胞因子存储单元与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4之间。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包括4个细胞因子IL-2放置槽7、1个细胞因子IL-7放置槽8以及1个细胞因子IL-15放置槽9。

利用该细胞培养试剂盒培养NK细胞的步骤如下:

1)抽取外周血30ml~50ml,离心管内800g×8分钟离心全血,收集自体血浆,经56℃(干热或水浴锅)灭活30分钟后,800g×8分钟离心,取上层血浆与另一支灭菌过的离心管,4℃保存备用。

2)用PBS稀释去血浆后的外周血至血浆分离前全血体积的一倍。

3)取淋巴细胞分离液至无菌的15ml离心管中,每管5ml,将已稀释的外周血轻轻加入到淋巴分离液液面上层,保持与分离液的界面,每管加约10ml外周血稀释液。

4)750g×15分钟离心,常温。

5)离心后吸取单个核细胞层至50ml无菌离心管中,加PBS至45ml,混匀,450g×8分钟离心,洗1次。

6)弃上清液,再用40ml PBS重悬,混匀,取少量计数。离心260g×8分钟,再洗涤1次。

7)用无血清培养基重悬分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0×106/ml,转移到已用赫赛汀包被细胞培养瓶,按容积比5%的浓度添加已灭活血浆,然后加入细胞因子IL-7至终浓度1000ng/ml,IL-15至终浓度1000ng/ml,置于饱和湿度、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8)连续培养14天,每2至3天根据细胞的生产情况,补加含有2000UI/ml的IL-2的无血清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至0.8×106/ml,并按容积比5%的浓度添加已灭活血浆,血浆不够时,可逐渐降低浓度,甚至不加血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