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酿酒酵母菌及其在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317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及其在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s-腺苷蛋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简写为sam),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重要代谢中间体,也是蛋氨酸(methionine,met)的活化形式,它于1952年由cantoni发现。在生物学上,s-腺苷蛋氨酸是重要的甲基供体,具有转甲基、转硫基和转氨丙基三方面的作用。在临床上,s-腺苷蛋氨酸在70年代末在欧洲作为治疗关节炎的抗炎止痛药,80年代中期在欧洲作为抗抑郁症的精神病药物,90年代在美国作为抗抑郁、保肝等的非处方药和营养保健品,近年来则用来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病。s-腺苷蛋氨酸对于原发纤维性肌痛、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癫痫、老年性痴呆等以及增加不育男性的精子活力,治疗多发性硬化、帕金森氏病、亚急性脊髓变性、睡眠紊乱、心脏病、脑缺血以及hiv引起的神经性并发症等多种疾病。

s-腺苷蛋氨酸的制备方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的制备方法有化学合成法、酶促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相比化学法成本高、产率不高、纯度低、稳定性差、污染环境;酶法催化效率很低、atp原料成本比较高、酶活限制等问题;微生物发酵法具有成本低廉、产物纯度高且活性强、稳定性好、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因此生物法制备s-腺苷蛋氨酸是近年来工业生产s-腺苷蛋氨酸的主要途径。目前生物法合成s-腺苷蛋氨酸的主要菌种包括:霉菌(molds)、细菌、假丝酵母(candidaalbicans)、清酒酵母(saccharomycessake)、糖酵母(saccharomyces)、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乳酸克鲁维酵母(scheffersomycesstipitis)、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marxianus)、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等,其中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生长繁殖快、代期短,生产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区的限制;与其他微生物相比,具有易于收集,代谢方式多样性,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和人们易于接受等特性,所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是目前研究发现的生产s-腺苷蛋氨酸的重要工业菌种之一。但是原始酿酒酵母菌株在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的过程中,对温度以及ph的控制要求较严格,严重影响了s-腺苷蛋氨酸的产量,为s-腺苷蛋氨酸的生产条件控制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目前,现有技术中,酿酒酵母生产s-腺苷蛋氨酸的主要研究有:高产sam菌株的理性化筛选育种、微生物发酵过程优化以及代谢工程改造3个方向。迄今为止,国内报道的s-腺苷蛋氨酸生产采用的菌株也是酿酒酵母菌株,在30ml发酵液/500ml摇瓶中产量最高为0.83g/l,它在7l发酵罐中培养的产量最高为17.1g/l,在发酵过程中不仅要对ph进行严格的调控:在发酵前期控制ph5.4为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在发酵后期控制ph5.1为有利于s-腺苷蛋氨酸的稳定性,在发酵中期期在补加葡萄糖、氮源营养盐母液以及发酵后期额再次补加10g/l的三磷酸腺苷二钠溶液,它的发酵周期为66h。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高产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菌及其在发酵生产s-腺苷蛋氨酸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发明人通过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在l-蛋氨酸的诱导下得到产物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进行诱变,经三轮筛选得到一株酿酒酵母,其好氧下可高产s-腺苷蛋氨酸。该菌株,其分类命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y-93620,目前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政编码100101,登记入册的编号是cgmccno.13760,保藏日期是2017年3月20日。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y-93620菌株具有下述性质:

1、菌落形态学特征: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0℃划线培养呈中度生长,菌苔线状,24h为乳白色,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48h后稍呈白色,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颜色稍增白。表面湿润、光滑,有光泽,有黏性,菌落不透明。

2、生理与生化特征:

a.培养温度:20~40℃,最适温度为30℃;

b.在ph3.0~7.5范围内生长;

c.色素产生情况:不产生色素;

3、营养特征:

酿酒酵母菌株可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简单且价格低廉。该培养基碳源一般为葡萄糖或酸化处理后的糖蜜,氮源可选用玉米浆干粉、麦芽汁浸粉、酵母膏、(nh4)2hpo4以及(nh4)2so4等,培养基中还包括钾盐、钠盐、镁盐、磷酸盐和柠檬酸盐等常用的无机盐类,根据不同的氮源而定,以硫酸铵或玉米浆干粉为唯一氮源时需全添加,在以玉米浆干粉、麦芽汁浸粉时可以少量或不加入无机盐。

利用上述高产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菌生产s-腺苷蛋氨酸的方法,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y-93620的菌株活化后,在20~45℃下好氧发酵48~96h;

其中,好氧发酵培养基为完全培养基:碳源20~100g/l,氮源20~60g/l,无机盐10~30g/l,其余为水,ph3.0~7.5。

其中,所述的碳源为葡萄糖、蔗糖、甘蔗糖蜜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氮源为玉米浆干粉、麦芽汁浸粉、酵母膏或者(nh4)2so4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的无机盐为钾盐、锰盐、铁盐、镁盐、锌盐、铜盐、钴盐、钙盐、硫酸盐、磷酸盐或柠檬酸盐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最优选的生产方式为:将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ty-93620的菌株活化后,在30℃下好氧发酵在30℃下好氧发酵84~96h,装液量为30ml发酵液/500ml三角瓶,转速为200rpm。

其中,所述的好氧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7.5g/l,玉米浆45g/l,麦芽浸粉15g/l,k2hpo4•3h2o1.6g/l,kh2po41.25g/l,mgso4•7h2o3.75g/l,初始ph5.0。

或者优选为:将酿酒酵母ty-93620的菌株活化后,在30℃下好氧发酵48~72h,转速为800rpm;

其中,所述的好氧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60g/l,玉米浆10g/l,麦芽浸粉5g/l,酵母粉15g/l,酸化处理后的糖蜜40g/l,k2hpo4•3h2o1.6g/l,kh2po41.25g/l,mgso4•7h2o3.75g/l,feso4•7h2o10mg/l,(nh4)2hpo45g/l,初始ph5.0。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与化学法及酶法催化相比,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使用粗原料等非化石资源作为原料,无需使用atp作为催化诱导剂,产量高,稳定性强,过程清晰简单易操控。

(2)与原始菌相比,发酵产物种类少,纯度高,稳定性好,产量明显增高;且培养条件简单易控,耐高温、低ph耐受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菌株cgmccno.13760好氧发酵终点的高效液相色谱腺苷蛋氨酸检测图谱;其中,标号1的峰为s-腺苷蛋氨酸的响应峰。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发明人通过低能离子束注入技术,对土壤中筛选得到的能够在l-蛋氨酸的诱导下得到产物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在30℃条件下,将筛选得到的酿酒酵母接种到ypd培养液中培养4h,离心去上清,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制成酿酒酵母菌悬液均匀涂布于无菌平皿上;用低能离子束对菌悬液进行脉冲注入;把经诱变处理后的菌悬液稀释后,涂布于ypd固体培养基中培养;选取生长良好的单菌株接种于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经三轮筛选选取遗传性状稳定的能够高产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即得到高产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菌株。

实施例2

平板培养基:蛋白胨20g/l,酵母膏10g/l,葡萄糖20g/l,琼脂20g/l,ph自然。

好氧发酵培养基:葡萄糖37.5g/l,玉米浆45g/l,麦芽浸粉15g/l,k2hpo4•3h2o1.6g/l,kh2po41.25g/l,mgso4•7h2o3.75g/l,初始ph5.0。500ml三角瓶装液量30ml,121℃灭菌15分钟。

分别将初始菌株及cgmccno.13760菌首先于30℃平板活化菌种,24h后接两环生长良好的菌体入30ml发酵培养基,30℃,200rpm培养12h,然后按照3%(v/v)接种量转接入装液量为30ml发酵液/500ml三角瓶,30℃培养,转速为200rpm。待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期后(即发酵48h),向发酵液中投加d/l一蛋氨酸0.1g。发酵30h后cgmccno.13760的发酵液中含有2.95g/ls-腺苷蛋氨酸。较初始菌株相比,s-腺苷蛋氨酸产量提高了7.25倍。

实施例3

平板培养基:同实施例1;

好氧发酵培养基:葡萄糖60g/l,玉米浆10g/l,麦芽浸粉5g/l,酵母粉15g/l,酸化处理后的糖蜜40g/l,k2hpo4•3h2o1.6g/l,kh2po41.25g/l,mgso4•7h2o3.75g/l,feso4•7h2o10mg/l,(nh4)2hpo45g/l,初始ph5.0。7l发酵罐装液量3l,121℃灭菌15分钟。

分别将初始菌株及cgmccno.13760菌首先于30℃平板活化菌种,24h后接两环生长良好的菌体入30ml发酵培养基,30℃,200rpm培养12h,然后按照10%(v/v)接种量转接入3l发酵培养基,通空气2v/vm,转速800rpm,30℃培养。发酵至16h后,开始补加葡萄糖,将葡萄糖的浓度控制为10-15g/l。待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期后(即发酵36h),向发酵液中投加d/l一蛋氨酸10g。发酵48h后cgmccno.13760的发酵液中含有25.66g/ls-腺苷蛋氨酸。较初始菌株相比,s-腺苷蛋氨酸产量提高了35倍。

实施例4

平板培养基:同实施例1;

好氧发酵培养基:葡萄糖60g/l,酸化处理后的糖蜜40g/l,k2hpo4•3h2o1.6g/l,kh2po41.25g/l,mgso4•7h2o3.75g/l,feso4•7h2o10mg/l,(nh4)2hpo45g/l,初始ph5.0。7l发酵罐装液量3l,121℃灭菌15分钟。

所述糖蜜的酸化处理方法为:糖蜜按照质量比稀释10倍,用浓硫酸调节ph为2.0,100℃条件下保温30min,到达时间后自然冷却,冷却后过滤备用。

分别将初始菌株及cgmccno.13760菌首先于45℃平板活化菌种,24h后接两环生长良好的菌体入30ml发酵培养基,45℃,200rpm培养16h,然后按照10%(v/v)接种量转接入3l发酵培养基,通空气2v/vm,转速800rpm,45℃培养。发酵至16h后,开始补加葡萄糖,将葡萄糖的浓度控制为10-15g/l。待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期后(即发酵42h),向发酵液中投加d/l一蛋氨酸10g。发酵54h后cgmccno.13760的发酵液中含有18.96g/ls-腺苷蛋氨酸。较初始菌株相比,s-腺苷蛋氨酸产量提高了25.9倍。

实施例5

平板培养基:同实施例1;

好氧发酵培养基:蔗糖40g/l,玉米浆干粉10g/l,初始ph5.0。7l发酵罐装液量3l,121℃灭菌15分钟。

分别将初始菌株及cgmccno.13760菌首先于30℃平板活化菌种,24h后接两环生长良好的菌体入30ml发酵培养基,30℃,200rpm培养12h,然后按照10%(v/v)接种量转接入3l发酵培养基,通空气2v/vm,转速800rpm,30℃培养。发酵至16h后,开始补加葡萄糖,将葡萄糖的浓度控制为10-15g/l。待菌体生长至对数生长中期后(即发酵36h),向发酵液中投加d/l一蛋氨酸10g。发酵48h后cgmccno.13760的发酵液中含有19.63g/ls-腺苷蛋氨酸。较初始菌株相比,s-腺苷蛋氨酸产量提高了26.8倍。

其中,s-腺苷蛋氨酸的检测方法:取体积比为1:9的发酵液与1.5mol/l高氯酸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10g直径为3mm的玻璃珠,采用漩涡振荡混匀器转振荡破碎30s,取1ml得到的液体采用台式离心机10000r/min离心1min,采用0.22μm的水系滤头进行过滤;最后采用c18在流动相为0.01mol/l的甲酸铵溶液(用甲酸调ph至3.0),检测温度为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为1ml/min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