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绿原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7439发布日期:2018-06-12 06:4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集成膜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绿原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植物,为我国特有传统名贵木本药用植物,具有强筋骨、补肝肾、降血压、安胎等功效。传统以皮入药,但树皮生长缓慢且剥皮易导致树木死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杜仲叶易收且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及药效与皮相似而代皮入药,从而可解决杜仲药源匮乏的问题,而且杜仲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比杜仲皮中高出很多。绿原酸是许多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在我国170多种抗菌消炎、解毒利胆的中成药中均含有其成分,它具有抗菌利胆、抗病毒、降压等多种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疾病均有显著疗效,它是保健品、药品、化妆品、食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被视为“植物黄金”。

绿原酸在植物中存在比较普遍,但含量高且适于提取的植物并不多见。目前我国多以金银花为原料提取绿原酸,提取成本较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然而研究表明,杜仲叶中绿原酸含量在1%-5.5%,且杜仲叶价格只是金银花的2.5%-5%。我国杜仲林种植面积占世界90%以上,但杜仲叶的利用率非常低,大部分杜仲叶资源被浪费掉,鉴于此种情况,从价格低廉的杜仲叶中提取分离绿原酸不但可以充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目前分离和纯化绿原酸的方法有水提醇沉淀法、水提石灰乳沉淀法、醇提铅盐沉淀法、超声波法、聚酰胺柱层析法、酶法、超临界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等,这些方法存在提取率低、对绿原酸的破坏大、处理量小、工艺时间长、产品纯度不高、安全卫生性差和成本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绿原酸的方法,通过采用集成膜技术,使得该方法简单,能源消耗少,成本低,分离得到的绿原酸纯度达90%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绿原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绿原酸水提原液:将杜仲叶清洗干净后冷冻干燥研磨成粉,将杜仲叶粗粉与蒸馏水以一定的料液比在恒温水浴中提取45-55min,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并过滤,然后再将得到的滤液减压操作后再过滤,得到绿原酸水提原液,备用;

(2)预处理:用盐酸调节绿原酸水提原液PH值至2-3,加生物酶酶解,将酶处理后的混合物用高速离心机过滤,得滤液;滤液用活性炭脱色吸附,得到初步处理的绿原酸原液;

(3)集成膜技术分离:将初步处理的绿原酸原液先通过醋酸纤维素微滤膜,再将滤液通过聚醚酰亚胺超滤膜,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进行过滤,收集透过液,再将透过液通过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聚醚砜复合纳滤膜浓缩系统浓缩,得浓缩液;

(4)结晶:将步骤(3)使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的绿原酸浓缩液使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或甲醇进行重结晶,最终得到绿原酸纯品。

所述步骤(1)中杜仲叶粗粉与蒸馏水的料液比为1g:10-14mL,恒温水浴的温度为60-80℃。

所述步骤(2)中生物酶为脂肪酶、溶菌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步骤(2)中活性炭的使用量为滤液重量的2-4%。

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醋酸纤维素微滤膜的孔径为0.15-0.35um。

所述步骤(3)中采用的聚醚酰亚胺超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0-3000,在进料浓度为0.5-1.5g/L、操作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

所述步骤(3)中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聚醚砜复合纳滤膜在进料浓度为1-2g/L、操作压力为0.4MPa的条件下对透过液进行浓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集成膜分离技术对绿原酸进行分离,可以综合不同的膜过程,包括醋酸纤维素微滤膜、聚醚酰亚胺超滤膜、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聚醚砜复合纳滤膜,使之各尽所长,能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本发明方法简单,能源消耗少,成本低,分离得到的绿原酸纯度达90%以上,产品可做针剂、颗粒剂和口服液,产量大,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的绿原酸提取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绿原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绿原酸水提原液:将杜仲叶清洗干净后冷冻干燥研磨成粉,将杜仲叶粗粉与水以料液比1g:10-14mL在恒温水浴中(60-80℃)下提取45-55min,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并过滤,然后再将得到的滤液减压操作后再过滤,得到浓度为2.5-3.6mg/mL的绿原酸水提原液,备用;

(2)预处理:用盐酸调节绿原酸水提原液PH值至2-3,加生物酶酶解,将酶处理后的混合物用高速离心机过滤,得滤液;滤液用其重量2%-4%倍的活性炭脱色吸附,得到初步处理的绿原酸原液;

生物酶酶解能够降低绿原酸原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富营养物,并且生物酶无毒无害,用量少,无污染,有利于生态环保的保护;

(3)集成膜技术分离:将初步处理的绿原酸原液先通过先通过孔径为0.15-0.35um的醋酸纤维素微滤膜,再将滤液通过截留分子量为2000-3000的聚醚酰亚胺超滤膜,在进料浓度为0.5-1.5g/L、操作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进行过滤,收集透过液,再将透过液通过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聚醚砜复合纳滤膜浓缩系统浓缩,在进料浓度为1-2g/L、操作压力为0.4MPa的条件下进行浓缩,得浓缩液;

醋酸纤维素微滤膜能够滤除颗粒态悬浮固体,分离得到溶解态有机物;聚醚酰亚胺超滤膜渗透通量大,对绿原酸的截留率较低,同时还具有较强的脱色效果;磺化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聚醚砜复合纳滤膜对绿原酸的截留率高,可以起到对绿原酸的浓缩富集效果;采用集成膜分离技术对绿原酸进行分离,可以综合不同的膜过程,使之各尽所长,能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4)结晶:将步骤(3)使用集成膜技术分离的绿原酸浓缩液使用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或甲醇进行重结晶,最终得到绿原酸纯品;

最终结晶得到的绿原酸纯度达90%以上。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