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1021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咖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的一种饮料,咖啡的原材料为咖啡鲜果,咖啡鲜果在加工成咖啡之前,需要经过清洗,脱胶和发酵等处理,适宜的发酵会提高咖啡的口感和品质。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现代的发酵装置缺少有效的增氧装置,导致发酵速率较低,大多数发酵装置都是简单的向池体内通入氧气,但是池体底部的咖啡鲜果容易因为重力而发生堆积,这时就算通入氧气,咖啡鲜果与氧气的接触还是较少,对发酵效率的提升不明显。

为此,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咖啡鲜果发酵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包括池体、电机和风机,所述池体的的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呈长条形结构;所述支撑块上滑动设置有挡板,挡板上方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与池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池体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上连接有充氧管,充氧管竖直设置在池体的内侧中部,充氧管的上端依次穿过挡板和过滤网;所述池体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套设在充氧管外端,转动轴底端与过滤网贴合;所述转动轴上焊接有多个出气管,出气管内部中空,出气管一端与转动轴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气孔,出气管的另一端开口,出气管的另一端开口处正对着过滤网;所述池体的顶端一侧连通有进料口,池体的底端一侧连通有出液口,池体的中部一侧连通有出渣口,出渣口位于过滤网的上侧;所述池体的外侧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上述,支撑块沿着池体的前后水平方向延伸。

上述,挡板上固定连接有拉手。

上述,充氧管的顶端开口。

上述,转动轴内部中空。

上述,换热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池体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池体内设置有充氧管和出气管,使得咖啡鲜果发酵过程中能够接触到氧气,提高发酵效率,由于通过转动轴带动出气管转动,使得咖啡鲜果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进一步提高了发酵速率,由于设置了可抽拉的挡板,使得发酵液容易与残渣分离,实现咖啡鲜果的连续发酵。

附图说明

图1为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中支撑块的俯视图。

图中,1-电机,2-进料口,3-出渣口,4-出气管,5-进水管,6-换热管,7-出气孔,8-充氧管,9-过滤网,10-支撑块,11-挡板,12-风机,13-出液口,14-出水管,15-拉手,16-池体,17-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2,一种咖啡鲜果的自动连续发酵装置,包括池体16、电机1和风机12,所述池体16的的中部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0,支撑块10呈长条形结构;所述支撑块10上滑动设置有挡板11,挡板11上方设置有过滤网9,过滤网9与池体16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池体16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风机12,风机12上连接有充氧管8,充氧管8竖直设置在池体16的内侧中部,充氧管8的上端依次穿过挡板11和过滤网9;所述池体16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套设在充氧管8外端,转动轴17底端与过滤网9贴合;所述转动轴17上焊接有多个出气管4,出气管4内部中空,出气管4一端与转动轴17的连接处开设有出气孔7,出气管4的另一端开口,出气管4的另一端开口处正对着过滤网9;所述池体16的顶端一侧连通有进料口2,池体16的底端一侧连通有出液口13,池体16的中部一侧连通有出渣口3,出渣口3位于过滤网9的上侧;所述池体16的外侧设置有换热管6,换热管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5和出水管14。

上述,支撑块10沿着池体16的前后水平方向延伸。

上述,挡板11上固定连接有拉手15。

上述,充氧管8的顶端开口。

上述,转动轴17内部中空。

上述,换热管6呈螺旋状缠绕在池体16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进料口2向池体16内加入带发酵的咖啡鲜果,咖啡鲜果在池体16内的水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通过充氧管8向转动轴17内冲入氧气,转动轴17内的氧气通过出气管4排出,通入氧气有利于发酵,同时转动轴17带动出气管4转动,使得氧气与咖啡鲜果的接触更加充分,加快发酵速度,发酵完成后将挡板11抽出,发酵液通过过滤网9流出,最后从出液口13收集,而残渣通过出渣口3排出。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