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0016发布日期:2018-06-02 06:29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基因编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由TALEN介导的Cebpa基因缺失型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是C/EBPs转录因子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由单一外显子编码,其C端具有高度保守的DNA结合结构域和二聚化功能域(basic region and leucine zipper domain,bZIP)。研究发现,C/EBPα在造血发育,肝脏发育以及脂肪细胞分化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更是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C/EBPα基因突变率大约为5%-14%。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兴的模式生物,兼具了“小模式生物”(如酵母,线虫,果蝇)和“大模式生物”(如小鼠)的众多优势:斑马鱼成鱼体长3-4cm,易于实验室大规模饲养;一次交配可产数百枚胚胎,方便进行大规模的化学诱变剂突变筛选及活体高通量药物筛选;从受精卵发育到性成熟个体时间短,仅需2-3个月时间;斑马鱼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发育,早期透明,易于实时观测和操作;二倍体生物,斑马鱼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完成,其许多信号通路及重要基因都与人类高度保守,并且其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等的发育和功能也与人类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作为研究人类发育和疾病的动物模型。此外,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研究手段和方法也都日趋成熟。由此可见,斑马鱼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研究脊椎动物遗传和发育的模式生物。

TALE(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是由植物病原体黄单胞菌(Xanthomonas)分泌的一类具有转录激活功能的蛋白,该蛋白由一些非常保守的重复氨基酸序列模块组成,每个模块一般包含33-35个氨基酸,其中第12,13位氨基酸种类可变且决定了TALE与DNA结合的特异性。通过将TALE与限制性内切酶FokI融合便形成了一类具有特异性基因组编辑功能的强大工具-TALEN(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 nucleases)。在细胞内TALEN与基因组的靶位点结合,并当FokI形成二聚体后便发挥内切酶活性对DNA双链进行切割,从而造成DNA双链损伤。当DNA损伤后,机体会启动两种修复机制,一种为非同源性末端接合机制(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另一种为同源重组修复机制(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在没有外源的同源序列加入时,细胞便会启动NHEJ修复机制,将断裂的DNA末端重新连接在一起。但是,这种修复机制是一种快速的,非精确的修复,极易发生错误(缺失/插入),从而造成移码突变,因而最终可以达到基因敲除的目的。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因组编辑技术,TALEN系统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等优势。

CRISPR/Cas技术作为另一种基因组编辑工具,能够完成RNA导向的DNA识别及编辑。虽然CRISPR/Cas技术在靶位点设计上更灵活,简便,但是其特异不高,脱靶率远高于TALEN技术,并且其基因打靶效率也低于TALEN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由TALEN介导的Cebpa基因缺失型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应用。cebpa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此模型的建立将具有很好的医学研究价值和商业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计针对斑马鱼cebpa基因的TALEN序列;

S2、构建TALEN的左、右臂质粒,并分别体外转录出TALEN左、右臂mRNA;

S3、将TALEN左、右臂mRNA混合并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受精卵中;

S4、将注射后的胚胎养至F0成鱼,并与野生型成鱼交配,对产生的胚胎进行限制性内切酶方法以及DNA测序方法鉴定,将携带有cebpa基因突变的胚胎养至F1成鱼;

S5、对F1成鱼进行剪鱼尾鳍抽提基因组DNA方法鉴定是否存在cebpa基因突变,并通过DNA测序方法确定其cebpa基因突变类型,将含有cebpa基因突变的F1成鱼再次与野生型成鱼交配,产生的胚胎养至F2成鱼;

S6、对F2成鱼通过剪鱼尾鳍抽提基因组DNA的方法鉴定,确定突变鱼系,该突变鱼系即所述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突变体。

优选的,步骤S1中,TALEN序列的左臂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TALEN序列的右臂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优选的,步骤S2中还包括注射后待胚胎发育至2-3天,挑选若干枚正常发育的胚胎,抽提基因组DNA,并对cebpa基因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的方法鉴定TALEN是否有效的步骤。

优选的,对cebpa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SEQ ID NO.4所示。

优选的,步骤S6中还包括克隆斑马鱼cebpa突变基因至pCS2+表达载体中,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luciferase assay)检测该突变C/ebpα是否还具有转录活性功能的步骤。

优选的,步骤S6中还包括将F2代cebpa突变体自交产生的胚胎养至4-6天,利用苏丹黑染色的方法检测cebpa基因敲除胚胎的粒细胞发育情况的步骤。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根据所述的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方法建立的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模型在作为针对治疗白血病,肝脏发育不良以及粒细胞缺失疾病的药物筛选模型中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TALEN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快速,高效的建立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品系。CRISPR/Cas技术基因打靶效率略低于TALEN技术,并且脱靶率高于TALEN技术,而本发明创新性地结合使用TALEN技术能够更有效的敲除由单一外显子编码的cebpa基因。cebpa基因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在此模型基础上能够深入开展相关疾病的研究,如白血病,肝癌等,从而具有很好的医学研究价值。

2、利用本发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开展针对治疗白血病,肝脏发育不良以及粒细胞缺失等疾病的药物筛选工作,从而具备非常有前景的商业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斑马鱼cebpa基因及TALEN靶位点示意图;其中,下划线碱基分别为TALEN左臂和右臂序列,加粗碱基为限制性内切酶SalI酶切位点;

图2为电泳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3为测序结果示意图;

图4为苏丹黑染色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调整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1、TALEN基因敲除靶位点设计

在http://asia.ensembl.org/index.html网站查询斑马鱼cebpa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根据TALEN设计原理,在https://tale-nt.cac.cornell.edu/网站设计针对斑马鱼cebpa基因的TALEN序列。设计的TALEN左右臂序列分别为TAL1:T CGAGGGAAATCCAAG(SEQ ID NO.1);TAL2:T GTACTCGGTGCTGTT(SEQ ID NO.2)。

2、TALEN左右臂mRNA体外转录

利用体外转录试剂盒分别转录合成TALEN左右臂mRNA。

3、斑马鱼胚胎的显微注射及靶点有效性测定

将TALEN左右臂mRNA混合(终浓度分别为150ng/ul),在受精卵一细胞期进行显微注射,注射量为2nl。注射后待胚胎发育至48小时,挑选5枚正常发育的胚胎,抽提基因组DNA,并对cebpa基因进行PCR扩增。引物分别为cebpa-Forward:ATGGAGCAAGCAAACCTCTACGAGG(SEQ ID NO.3);cebpa-Reverse:TTAAGCGCAGTTGCCCATGGCTTTG(SEQ ID NO.4)。反应条件为:预变性94℃25min;变性94℃30s,退火58℃30s,延伸72℃1min,扩增35个循环;72℃10min。取10ul PCR产物进行SalI酶切2小时,电泳检测TALEN靶位点的有效性,并对PCR产物测序分析。

图1为本发明的斑马鱼cebpa基因及TALEN靶位点;下划线碱基分别为TALEN左臂和右臂序列。红色碱基为限制性内切酶SalI酶切位点。

4、cebpa基因敲除初建者F0的制备

按照步骤3的方法对斑马鱼受精卵进行显微注射,发育60天后分别对幼鱼进行剪取尾鳍,制备基因组DNA模板,按照步骤3的方法对F0进行鉴定,确定初建者F0。

5、F1突变体筛选

收取F0与野生型斑马鱼交配产生的胚胎养至成鱼即F1,分别剪取尾鳍进行基因组型鉴定,筛选得到能够遗传的cebpa突变体F1代。

对建立的F1杂合子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突变检测引物cebpa-Forwrd和cebpa-Reverse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SalI酶切鉴定,如图2,结果显示TALEN系统能够有效的在基因组水平破坏cebpa基因。

对建立的F1杂合子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突变检测引物cebpa-Forwrd和cebpa-Reverse进行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如图3,结果显示TALEN系统导致目的基因cebpa外显子1缺失了两个碱基,从而导致移码突变的产生,破坏了C/ebpα蛋白C端的bZIP结构域。

6、F2突变体筛选

收取F1突变体与野生型斑马鱼交配产生的胚胎养至成鱼即F2,分别剪取尾鳍进行基因组型鉴定,筛选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cebpa突变体F2代。

7、苏丹黑染色检测cebpa缺失后粒细胞发育情况

将F2代的cebpa突变体自交产生的胚胎养至5天,并用4%多聚甲醛室温固定2小时后,进行苏丹黑染色检测cebpa缺失纯合子中粒细胞发育情况。对建立的F2杂合子自交,产生的胚胎发育到第五天进行苏丹黑染色的结果如图4,结果显示在cebpa敲除的纯合子胚胎中粒细胞缺失。

序列表

<11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120> Cebpa基因缺失斑马鱼突变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130> 2017

<141> 2018-01-30

<160> 4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6

<212> DNA

<213> Artificial Sequence

<22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