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PRP2p-852及其应用_3

文档序号:8246810阅读:来源:国知局
营养生长阶段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表达特性
[0085] 取生长1(1、3(1、5(1、7(1、10(1、20(1的1'3代转基因拟南芥植株进行(^3组织染色。同 时以未转基因的野生型拟南芥Columbia和转入pC13Pl空载体的拟南芥植株作为对照。实 验重复三次。
[0086] ⑶S组织化学染色参照Jefferson的方法。具体如下:将待染色的组织样品放入 检测液中,37°C温育12-16h。70%,90%乙醇分别浸泡2h后,70%乙醇过夜,以除去绿色组织 中的叶绿素。显微镜下或用肉眼观察供试样品的染色结果,并照相。白色背景下的蓝色即 为⑶S表达位点。其中,检测液配方如下 :50mmol吨4磷酸缓冲液(配方:4.095g似2即04和 2. 537g NaH2PO4 定容到 IL 水溶液中),ρΗ7· 0, IOmmol .L-1EDTAjO. 1% (w/v) Triton X-100, 2mmol · I71铁氰化钾,2mmol · I71亚铁氰化钾,5% (w/v)X-Gluc。各浓度为相应组分在检 测液中的终浓度。
[0087] 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转GmPRP2p-1062和GmPRP2p-852拟南芥 植株中,从种子萌发开始,在其不同生长时期,在根和下胚轴中检测到GUS基因的表达活 性,在叶片中几乎没有检测到。而作为对照的未转基因的野生型拟南芥Columbia和转入 PC13P1空载体的拟南芥植株均无⑶S表达。三次重复实验结果一致。
[0088] 2、生殖生长阶段的组织表达特性
[0089] 将生长2周的T3转基因拟南芥植株从培养基中移栽到土壤基质中继续生长,在开 花结荚期对其各组织器官(叶、花、果)进行GUS组织染色,方法同步骤1。同时以未转基因 的野生型拟南芥Columbia和转入pC13Pl空载体的拟南芥植株作为对照。实验重复三次。
[0090] 结果如图9所示,在生殖生长时期,转GmPRP2p-1062的拟南芥的叶柄和果荚外壳 的基部有检测到少量的GUS表达活性;转GmPRP2p-852拟南芥植株的叶柄、叶片主脉以及 果荚外壳的基部也检测到有少量GUS基因的表达。而作为对照的未转基因的野生型拟南芥 Columbia和转入pC13Pl空载体的拟南芥植株均无⑶S表达。三次重复实验结果一致。
[0091] 3、⑶S活性的测定
[0092] 分别取生长20d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的根和叶,每个转基因植株取3个株系,测定 根和叶中的⑶S活性。同时以未转基因的野生型拟南芥Columbia(记为WT)和转入pC13Pl 空载体的拟南芥植株作为对照。具体如下:
[0093] (1) 4-甲基伞形酮(4-MU)标准曲线的制作
[0094] 4-甲基伞形酮(4-MU)标准品溶液的配制:用0. 2M Na2CO3水溶液分别配制不同 浓度的 4-MU 标准品溶液,lmM4-MU、10 μ M4-MU、1 μ M4-MU、100nM4-MU、50nM4-MU、10nM4-MU、 5nM4-MU。其中,4-MU标准品为sigma公司产品,目录号为M1381。测定在激发光365nm,发 射光455nm下的荧光光度值。根据4-MU标准品的浓度及对应荧光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0095] (2)待测样品的制备
[0096] 将取好的根和叶分别放入研钵中(预冷),用Iml的GUS提取液研磨成匀浆,转入 1. 5ml的离心管中,ISOOOrpnufC,离心IOmin,收集上清液,得到待测样品,用于检测。
[0097] 其中,⑶S提取液配方如下:50mM磷酸缓冲液(配方:4. 095g Na2HPO4和 2. 537gNaH2P04 定容到 IL 水溶液中),ρΗ7· 0, IOmM Na2-EDTA,pH8. 0, ΙΟπιΜβ -巯基乙醇,0· 1% (w/v) Triton Χ-100。各浓度为相应组分在⑶S提取液中的终浓度。
[0098] (3)⑶S活性测定
[0099] A.⑶S反应
[0100] GUS反应液:4. 08g4_ 甲基伞形酮-β-D-葡萄糖醒酸苷(4-Methylumbellifery_i3 -D-Glucuronide简称4-MUG)定容到IOml⑶S提取液中,用来进行酶促反应。其中,4-MUG 为INALCO公司产品,目录号为1758-1630。
[0101] ⑶S终止反应液:0. 2M Na2CO3水溶液,用来终止反应。
[0102] 反应过程:将90μ 1的⑶S反应液加入I. 5ml的离心管中,37°C预热,加入10μ 1 上述步骤(1)中提取好的上清液,37°C反应60min后,加入900μ 1的⑶S终止反应液。同 时,每一个样品有Omin反应的对照,测定365nm/455nm荧光光度值。根据所测荧光光度值 及步骤(1)得到的4-甲基伞形酮(4-MU)标准曲线,计算得到的"单位时间的4-MU浓度变 化"。
[0103] B.蛋白含量测定
[0104] 取上述待测样品(提取好的上清液)10 μ 1,加入200 μ 1考马斯亮蓝,室温反应 15min,在酶标仪上测定595nm的吸光值。
[0105] 牛血清蛋白(BSA)标准溶液(lmg/ml)由Bradford蛋白质定量试剂盒提供 (TIANGEN,目录号 PA102)。分别取 0、0· 5、1· 5、2· 5、3· 5、4· 5、5· 5、6· 5μ I BSA 标准溶液,每 个标准样用〇. 15Μ NaCl水溶液定容到10 μ 1,加入200 μ 1考马斯亮蓝,室温反应15min,在 酶标仪上测定595nm的吸光值。根据标准样品的浓度换算上述待测样品(提取好的上清液) 中的蛋白含量。
[0106] C.⑶S活性计算
[0107] 根据A和B的检测结果,计算待测样品的⑶S活性,用"nmol/min/mg蛋白"表示。 具体而言,用"单位时间的4-MU浓度变化"除以"待测样品中的蛋白含量",求出单位质量的 蛋白单位时间的4-MU浓度变化,即为单位时间内的GUS活性。
[0108] 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0109] 结果如图10,在所有转GmPRP2p-1062、GmPRP2p-852拟南芥植株中,在根中的⑶S 表达活性显著高于叶中,其中转GmPRP2p-852拟南芥植株在根中的⑶S表达活性最高。而 作为对照的未转基因的野生型拟南芥Columbia (WT)和转入pC13Pl空载体的拟南芥植株 的根和叶中均无⑶S表达。
【主权项】
1. DNA分子,是下述a)-C)中任一的DNA片段: a) 至少含有序列表中序列2的第211-1062位核苷酸序列,并且从序列2的第211位开 始按照序列2的核苷酸序列向序列2的5'端延长,得到长度为852至1062bp的任意一个 DNA片段; b) 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 c) 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NA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DNA分子为序列表中序列2的 第211-1062位核苷酸所示的DNA分子。
3. 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DNA分子的重组载体、表达盒、转基因细胞系或重组菌。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为在pC13Pl载体的多 克隆位点处插入含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DNA分子的DNA片段后得到的重组质粒。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达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盒由具有启动子功能的所述 DNA分子,由所述DNA分子启动表达的目的基因,以及转录终止序列组成;所述DNA分子以 功能性方式与所述目的基因连接,且所述目的基因与所述转录终止序列连接。
6. 权利要求1或2所述DNA分子在植物中启动目的基因表达中的应用。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为根特异性表达。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双子叶植物或单子叶植 物。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所述双子叶植物为拟南芥或大豆。
10. 扩增权利要求1或2所述DNA分子的引物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来源于大豆的根特异性启动子GmPRP2p-852及其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启动子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a)至少含有序列表中序列2的第211-1062位核苷酸序列,并且从序列2的第211位开始按照序列2的核苷酸序列向序列2的5′端延长,得到长度为852至1062bp的任意一个DNA片段;b)与a)限定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c)在严格条件下与a)或b)限定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具有启动子功能的DNA片段。本发明所提供的启动子能够有效启动目的基因在根中的特异性表达。本发明为植物在根部的分子改良提供了一种手段,对植株的抗逆研究就有一定意义,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市场前景。
【IPC分类】C12N15-11, C12N5-10, C12N1-21, C12N15-63, A01H5-00, C12N15-113
【公开号】CN104560986
【申请号】CN201310466928
【发明人】陈莉, 韩天富, 吴存祥, 侯文胜, 蒋炳军, 孙 石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