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合成n,n′-二取代脲衍生物和咪唑衍生物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680793阅读:来源:国知局
)、依次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2小时,TLC检测,原料消失,外加磁场吸住 催化剂,倾倒反应液,柱层析分离得到产品,收率90 %,含量96 %。
[0079]Methy1-3-(4-nitr〇-lH-imidazo1-1-yl)propanoate
[0080] 咕NMR(400MHz,CDCl3)(ppm):S2.88(t,2H,J= 6Hz),3.73(s,3H),4.38(t,2H,J= 6Hz),7.53(s,lH),7.87(s,1H);13CNMR(100MHz,CDCl3)(ppm):δ35·1,43·5,52·5,119·5, 136.4,148.2,170.5.MSm/z=199.1,AnalCalcdforC7H9N3O4:C,42.21;H,4.55;N, 21.10;0,32.13;foundC,42.10;H,4.62;N,21,08;0,32.20.
[0081 ] 实施例17
[0082] 将4-甲基咪唑(2mmo1)、丙稀酸乙酯(2 · 2mmo1)、无水乙醇(3mL)和催化剂(0 · 04g, 0.01lmmo1 )、依次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小时,TLC检测,原料消失,外加磁场吸住 催化剂,倾倒反应液,柱层析分离得到产品,收率84 %,含量97 %。
[0083]Ethy1-3-(4-methy1-lH-imidazo1-1-yl)propanoate
[0084]4NMR(400MHz,CDCl3)(ppm):S0.97(t,3H,J= 6.8Hz),1.95(s,3H),2.47(t,2H,J = 6.8Hz),3.84-3.90(m,4H),6.40(s,1H),7.12(s,lH).13CNMR(100MHz,CDC13):S13.84, 14.00. 35.71.41.93.60.69.115.06.136.17.138.1.170.4.MSm/z= 182.1,AnalCalcd forC9Hi4N2〇2:C,59.32;H,7.74;N,15.37;0,17.56;foundC,59.27;H,7.78;N,15.35;0, 17.60.
[0085]实施例18
[0086] 将咪唑(2mmol)、丙稀酸正丁酯(2 · 2mmol)、无水乙醇(3mL)和催化剂(0 · 04g, 0.01lmmo1 )、依次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小时,TLC检测,原料消失,外加磁场吸住 催化剂,倾倒反应液,柱层析分离得到产品,收率84 %,含量97 %。
[0087]Buty1-3-(lH-imidazol-1-y1)propanoate
[0088] 1.41(d,2H,J= 7.6Hz) ,2.62(t,2H,J= 6.8Hz) ,3.93(t,2H,J= 6.4Hz) ,4.ll(t,2H,J= 6.8Hz),6.80(s,1H),6.87(s,1H),7.35(s,1H);13CNMR(100MHz,CDCl3)(ppm):Sl4.1,21.8, 62.5.101.4.115.7.128.8.131.2.144.6.155.0. 162.7.MSm/z= 196.1,AnalCalcdfor Ci〇Hi6N2〇2:C,61.20;H,8.22;N,14.27;016.31;foundC,61.14;H,8.26;N,14.25;0,16.35.
[0089] 实施例19
[0090]将4-硝基咪唑(2mmol)、丙稀腈(2·2mmol)、无水乙醇(3mL)和催化剂(0·04g, 0.01lmmo1 )、依次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小时,TLC检测,原料消失,外加磁场吸住 催化剂,倾倒反应液,柱层析分离得到产品,收率84 %,含量98 %。
[0091 ]3-(4-Nitr〇-lH-imidazol-l-yl)propanenitrile
[0092]咕MMR(400MHz,CDC13) (ppm) :δ3· 19(t,2H,J=6.4Hz) ,4.31 (t,2H,J= 6 ·4Ηζ), 7.95(d,lH,J=1.6Hz),8.50(d,lH,J=1.6Hz);13CNMR(100MHz,CDCl3)(ppm):Sl9.4,43.5, 118.5,121.7,138.0,147.6.MSm/z= 166.1,AnalCalcdforC6H6N4〇2:C,43.38;H,3.64; N, 33.72;0,19.26;foundC,43.30;H,3.70;N,33.70;0,19.30.
[0093] 实施例20
[0094] 将苯并咪唑(2mmol)、丙稀酸乙酯(2 · 2mmol)、无水乙醇(3mL)和催化剂(0 · 04g, 0.0 1lmmo1)、依次加入到50mL单口瓶中,室温搅拌3小时,TLC检测,原料消失,外加磁场吸住 催化剂,倾倒反应液,柱层析分离得到产品,收率70%,含量98%。
[0095] Methyl_3_(lH_benzo[d]imidazol-l-yl)propanoate
[0096]咕NMR(400MHz,CDC13) (ppm):δ2·53(?,2Η,J=6.4Hz),3.32(s,3H) ,4.11 (t,2H,J =6.4Hz),7.00-7.03(m,lH),7.58-7.59(m,lH),7.72(s,1H);13C匪R(100MHz,CDC13) (ppm):δ33·78,40.00,51.69,109.38,119.99,121.95,122.75,133.22,143.34,143.53, 170.89.MSm/z= 204.1,AnalCalcdforCnHi2N2〇2:C,64.69;H,5.92;N, 13.72;0,15.67; foundC,64.61;H,5.97;N,13.70;0,15.72·
[0097] 实施例21
[0098] 将咪唑(2mmol)、丙稀酸甲酯(2·6mmol)、无水乙醇(3mL)和实施例1中经外加磁体 回收60°C真空干燥5小时后的催化剂,室温搅拌2小时,TLC检测,原料消失,外加磁场吸住催 化剂,倾倒反应液,柱层析分离得到产品,收率91 %,含量97%。超顺磁纳米颗粒负载功能离 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未发现收率明显下降,具体见表2.NMR数据实施例12。
[0099]表 2
[0100]
[010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
【发明内容】
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 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 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 一种制备N,Μ -二取代脲衍生物和咪唑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 超顺磁纳米颗粒负载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60~100°C和常压下,无需有机溶剂,芳香胺与 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缩合反应8~14小时,得到相应的Ν,Υ-二取代脲衍生物;以超顺磁 纳米颗粒负载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10~50°C和常压下,以乙醇为溶剂,取代咪唑与缺电子 烯烃Michael加成反应1~5小时,得到相应的咪唑衍生物。其中,所述催化剂为: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如下: 称取咪唑与1-氯-3-溴丙烷反应得到中间体1。制备得到的中间体用咕匪R,13C NMR结 构确认。所述中间体1结构为:往反应瓶中加入二氧化硅包荷的四氧化三铁和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无水甲苯中, 氮气保护下回流搅拌反应48h得到固体颗粒2。所述中间体2结构为:固体颗粒2和中间体1在无水甲苯中,氮气保护下回流搅拌反应48h得到固体颗粒3。所 述中间体3结构为:固体颗粒3与TBD在无水甲苯中,氮气保护下回流搅拌反应48h得到固体颗粒得到最终 催化剂(IL-TBDOMNP),结构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与碳酸二甲酯或者碳酸二乙酯的 摩尔比为1:0.5~1:0.6;所述咪唑类物质与缺电子烯烃的摩尔比为1:1~1:1.3。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其中,所述负载功能离子液体的摩尔量为 芳香胺和咪唑类物质的〇. 001:1~〇. 01:1倍。4.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为苯胺、4-甲氧基苯胺、2-甲基苯胺、3-甲基苯胺、4-甲基苯胺、4-乙氧基苯胺和4-氯苯胺;咪唑类物质为咪唑、4-硝基 咪唑、4-甲基咪唑和苯并咪唑;缺电子烯烃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和丙 稀腈。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与碳酸二甲酯或者碳酸二乙酯的 反应过程为无溶剂反应;咪唑类物质与缺电子烯烃的反应过程以乙醇为溶剂。6. 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胺与碳酸二甲酯或者碳酸二乙 酯的反应时间为8~14小时;咪唑类物质与缺电子烯烃的反应时间为1~5小时。7. 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由外加磁场回收,乙 醇洗涤后,经过60°C真空干燥5小时重复多次使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高效制备N,N′-二取代脲衍生物和咪唑衍生物的方法。所述通过芳香胺与碳酸酯缩合制备N,N′-二取代脲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磁纳米颗粒负载离子液体为催化剂,60~100℃和常压下,无溶剂条件,芳香胺与碳酸酯缩合反应8~14小时,得到相应的N,N′-二取代脲衍生物;以磁纳米颗粒负载的离子液体为催化剂,10~50℃和常压下,以乙醇为溶剂,取代咪唑与缺电子烯烃Michael加成反应1~5小时,得到相应的咪唑衍生物。其中,所述催化剂为:经验证,反应结束后,催化剂经外加磁场简单回收,可多次重复使用,活性未见明显下降。该催化体系操作简单、收率高、可重复使用性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IPC分类】C07C273/18, B01J31/28, C07D233/56, C07D235/06, C07D233/92, C07C275/34, C07C275/28
【公开号】CN105439908
【申请号】CN201510734338
【发明人】应安国, 陈钢, 杨健国, 侯海亮, 胡华南
【申请人】台州学院, 应安国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