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氧化物催化转化制芳烃的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65376阅读:来源:国知局
2。所述旋风分离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一般一组两级旋风分离器包括串联的一个一级旋风分离器和一个二级旋风分离器;当设置多组两级旋风分离器时,一级旋风分离器和二级旋风分离器的数量一般相同,之间可以通过一级升气管一对一连接,也可以将多个一级旋风分离器的升气管汇合成一个集合管后,再与多个二级旋风分离器连接,二级旋风分离器的二级升气管均与集气室连接,所述集气室可以设在反应器稀相段4的内部,也可以设在反应器稀相段4的外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再生器内所述的旋风分离器也均可如此设置,下文将不再赘述。
[0035]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反应后的待生催化剂从所述密相床层反应段3上部的待生剂上斜管14引出反应器1,经汽提后输送至第一再生器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密相床层反应段3上部的所述待生剂出口可以通过待生剂上斜管14与用于汽提待生剂所夹带油气的待生剂汽提器7连通;所述待生剂汽提器7腔体内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均匀分布送入所述待生剂汽提器7的汽提介质的汽提介质分布管15。其中,所述待生剂汽提器7的作用是汽提反应后待生剂所夹带的部分反应产物,以减少产品损失。所述待生剂汽提器7内可以设置有I个或多个汽提介质分布管15用来分布汽提介质,所述汽提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选自蒸汽、氮气、甲烷、干气和燃料气中的至少一种。
[0036]根据密相床层反应段3的待生剂出口与第一再生器I的待生剂入口的高度不同,待生剂由密相床层反应段3向第一再生器5的输送方式有两种:当密相床层反应段3的待生剂出口比第一再生器5的待生剂入口高较多时,待生剂可以通过自重自流至第一再生器5中;当密相床层反应段3的待生剂出口比第一再生器5待生剂入口低、相同或高出不多时,待生剂可以通过提升风送入第一再生器5中,即所述待生剂汽提器7可以通过待生剂下斜管16与所述第一再生器5上部的所述待生剂入口连通(如图2、4所示),或可以依次通过待生剂下斜管16和待生剂提升管18与所述第一再生器5上部的所述待生剂入口连通(如图1、3所示);所述待生剂下斜管16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反应器I催化剂料位的待生滑阀17。所述待生剂提升管18内可以送入提升风,所述提升风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选自含氧气体、氮气和蒸汽中的至少一种。
[0037]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有机氧化物催化转化制芳烃催化剂在高温和高水蒸汽分压时水热失活较为明显,因此本实用新型上下重叠布置或并列布置两个再生器对待生催化剂进行两段再生,以降低催化剂的高温水热失活。即所述第一再生器5可以为采用第一含氧气体的贫氧操作,再生温度可以为500-650°C,并且由于焦炭中氢的燃烧速度远远大于碳的燃烧速度,待生催化剂在第一再生器较为缓和的再生条件下,可烧掉焦炭中50重% -90重%的碳元素和60重% -100重%的氢元素,以体积计,第一再生器5所产生烟气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可以为0.2-3ο虽然大部分氢元素可以在第一再生器5中烧掉变成水蒸汽,但由于烧焦温度较低,可以有效减小催化剂的水热失活。第二再生器6可以为采用第二含氧气体的富氧操作,再生温度可以为600-750°C,再生条件比第一再生器6苛亥IJ,由于焦炭中氢元素在第一再生器5内基本燃烧完全,第二再生器6可以在高温低水蒸汽分压的条件下将催化剂上10重% -50重%的碳元素和O重% -40重%的氢元素完全燃烧,以减少催化剂的水热失活。以体积计,第二再生器6所产生烟气中氧气的含量可以为0.5-15体%。当所述待生催化剂进行第二再生后,以重量计并以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再生催化剂中焦炭的含量可以为0.01-0.1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再生系统中采用其它再生方法对有机氧化物催化转化制芳烃催化剂进行再生,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制。
[0038]根据本实用新型,为保证再生含氧气体在第一再生器5和第二再生器6内分布均匀且与催化剂充分接触,以达到良好的烧焦效果和流化状态,所述第一再生器5腔体内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均匀分布送入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再生含氧气体的含氧气体分布环20,第二再生器6腔体内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均匀分布送入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再生含氧气体的含氧气体分布管19。其中,所述含氧气体分布环20上应该至少设置I根耐磨短管;所述含氧气体分布管19 一般采用树枝状分布管,每个树枝状的分支管上也应该至少设置I根耐磨短管,因此含氧气体分布管19对气体的分布效果一般要优于含氧气体分布环。
[003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上部可以设置为稀相床区段,下部可以设置为密相床区段,为了增加再生器内的催化剂藏量及方便旋风分离器的翼阀设置在密相床层中以减少催化剂跑损,第一再生器中实际处于密相流化态的催化剂层的高度可以高于第一再生器的待生剂入口的高度,也可以没过旋风分离器的翼阀;所述第一再生器5上部的所述待生剂入口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所述稀相床区段的下部;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所述稀相床区段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一组相互串连的第一再生器一级旋风分离器21和第一再生器二级旋风分离器22。
[004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再生器5与所述第二再生器6可以为上下重叠设置,且所述第二再生器6顶部的烟气出口可以与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底部通过低压降分布板连通,如图1-3所示。所述低压降分布板可以允许气体通过,但仅允许少量催化剂通过。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所述半再生剂出口可以通过半再生上斜管28与用于脱除半再生催化剂所夹带烟气的半再生脱气管9连通;所述半再生脱气管9可以通过半再生下斜管30与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所述半再生剂入口连通;所述半再生下斜管30上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再生器5催化剂料位的半再生滑阀31,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半再生脱气管9的催化剂流出量来控制所述第一再生器5的催化剂料位;所述半再生脱气管9腔体内的底部可以设置有用于均匀分布送入所述半再生脱气管9的半再生剂脱气介质的半再生剂脱气介质分布环29。所述半再生脱气管9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其作用是减少半再生催化剂夹带的烟气,增大半再生下斜管30内催化剂密度以提高半再生滑阀31的压差,保证半再生滑阀31的平稳操作。半再生脱气管9可以设置至少I个半再生剂脱气介质分布环29,脱气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选自蒸汽、氮气、空气和其它惰性气体中的至少一种。
[004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再生器5与所述第二再生器6可以为并列设置,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上部可以设置为稀相床区段,下部可以设置为密相床区段,为了增加再生器内的催化剂藏量及方便旋风分离器的翼阀设置在密相床层中以减少催化剂跑损,第二再生器中实际处于密相流化态的催化剂层的高度可以没过旋风分离器的翼阀;所述第二再生器6下部的所述半再生剂入口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密相床区段的底部,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所述再生剂出口可以位于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密相床区段的上部;所述第二再生器6的稀相床区段内可以设置有至少一组相互串连的第二再生器一级旋风分离器34和第二再生器二级旋风分离器35。
[0042]在本实用新型中,根据并列设置的两个再生器相对标高不同,半再生催化剂由第一再生器向第二再生器的输送方式可以有两种:当第一再生器5的底部比第二再生器6的底部高较多时,所述第一再生器5底部的所述半再生剂出口可以直接通过半再生下斜管30与所述第二再生器6密相床区段的底部的所述半再生剂入口连通,半再生催化剂可以直接由半再生下斜管30通过自重自流至第二再生器6的底部;当第一再生器5的底部比第二再生器6的底部要低或者相同甚至略高一点时,所述第一再生器5底部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