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粘合剂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923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粘合剂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及使用其的粘合剂层。更详细而言,涉及在接合时维持高初始粘接力和粘接可靠性(特别是耐回弹性)并且剥离时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剥离而不会对被粘物造成影响的、可将接合部分离 解体的剥离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粘合剂层。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粘合带或片(有时将“带或片”简称为“带”或“片,,)被利用于各种用途中。作为粘合片的代表例,可列举出具备使用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压敏粘接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压敏粘接剂层)的丙烯酸类粘合片(丙烯酸类压敏性粘接片)。另外,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变强,在使用上述粘合片的领域中,大多要求节省资源、循环使用。例如,在汽车、机械、电气制品、建材等领域中,从成品率提高、工序中的再加工、循环使用、作业性等方面来看,特别要求丙烯酸类粘合片兼顾对金属系被粘物的优异的粘接性和易剥离性。一直以来,已知有在基材上设置包含热膨胀性微小球等发泡剂或膨胀剂的压敏粘合剂层的热剥离性压敏粘接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该加热剥离型粘合片兼顾粘接性与使用后的剥离性,利用加热使发泡剂等发泡或膨胀从而降低粘接力,因此在使用目的结束时、循环使用时等从被粘物进行剥离解体 去除时,可容易地进行剥离解体 去除。作为加热这种热剥离性压敏粘接片的手段,已知有热风加热、加热板接触(热板等)、红外线加热等。但是,利用热风加热、加热板接触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加热体的形状的热容量差而产生局部加热时 间慢、剥离所需的加热均一时间长、效率差这样的问题。另外热风加热的情况下,还存在由于风速分布而导致的热处理不均匀的问题。进而,以往的加热剥离型粘合片即使用红外线加热,由于未采取有效地吸收红外线使其发热的手段,因此剥离需要时间。进而将液晶面板、等离子体面板、有机EL面板这样的高价的电子部件作为被粘物的情况下,由于剥离施加的热,有时电子部件受到损伤而无法再利用。因此要求能够仅对剥离部分有效地进行加热、且被粘物不会受到热的影响的剥离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653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将接合部分离 解体而不会对被粘物造成影响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进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可用于本剥离方法的粘合剂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S卩,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为由粘合体与被粘物层叠而成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所述粘合体至少具有含有热膨胀性微粒的粘合剂层,前述粘合剂层叠物含有色素成分,对前述色素成分照射波长与前述色素成分的吸收波长一致的激光光线,通过由此产生的热而使前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将前述粘合体与前述被粘物剥离。前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中,前述粘合剂层可以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前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中,前述被粘物可以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前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中,前述粘合体可以具有粘合剂层和支撑体、且前述支撑体可以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前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中,优选前述粘合剂层与前述被粘物的界面附近存在前述色素成分。此时,前述粘合体可以在前述粘合剂层的前述被粘物侧的表面具有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含色素成分层,或前述被粘物可以在前述粘合剂层侧的表面具有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含色素成分层。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粘合剂层,其为用于前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粘合剂层,前述粘合剂层还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前述粘合剂层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1(T200重量份热膨胀性微粒。前述粘合剂层含有前述`色素成分时,优选的是,前述粘合剂层还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0.01飞重量份色素成分。优选的是,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以下述单体(al)、(a2)以及(a3)的混合物作为构成成分。(al):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0°C的、具有碳原子数4 1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2):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氮原子和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a3):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C以上的、分子内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前述(a2)除外)优选的是,前述单体混合物中,(al)、(a2)以及(a3)的总量(100重量%)中,(al)的含量为50 80重量%、(a2)的含量为5 40重量%、(a3)的含量为5 40重量%。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由于具有上述构成,从而在接合时可维持高初始粘接力和粘接可靠性(特别是耐回弹性)、并且从被粘物剥离时可容易地剥离、容易地将接合部分离 解体。特别是由于仅加热接合部分从而对被粘物的影响少、不会造成因热导致的损伤,因此即使是高价的电子部件也能进行再利用。另外,本发明的粘合剂层由于利用本发明的剥离方法,因此能够构成即使被粘物并非特别的被粘物时也可有效地剥离的粘合剂层叠物。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表不制作例I的第一工序的截面不意图。图6为表示制作例I的第二工序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表示制作例I的第三工序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表示制作例I所得的粘合片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a制作例I的第一工序Ib制作例 I的第二工序Ic制作例I的第三工序Id制作例I所得的粘合片I粘合剂层叠物10粘合剂组合物层11粘合剂层111粘合剂层的含色素成分层112粘合剂层的不含色素成分层12被粘物121被粘物的含色素成分层122被粘物的不含色素成分层13 基材14剥离薄膜15粘合片20活性能量射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_0] 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以下有时简称为“本发明的剥离方法”。)为由粘合体与被粘物层叠而成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所述粘合体至少具有含有热膨胀性微粒的粘合剂层,前述粘合剂层叠物含有色素成分,对前述色素成分照射波长与前述色素成分的吸收波长一致的激光光线,通过由此产生的热而使前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将前述粘合体与前述被粘物剥离。只要为这样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即可,对其他的方面没有特别的限制。本发明的剥离方法中,可认为通过对色素成分照射激光光线而发热,利用该热而使热膨胀性微粒膨胀,由此进行剥离。即,认为不存在色素成分的部分不产生热。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以下的(I广(3)坐寸O(I)前述粘合剂层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剥离方法(2)前述被粘物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剥离方法(3)前述粘合体具有粘合剂层和支撑体、且前述支撑体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剥离方法以下依次对(I) (3)进行详细说明。(I)前述粘合剂层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剥离方法作为上述(I)的实施方式,例如可列举出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图1中,将基材13、含有前述热膨胀性微粒以及前述色素成分的粘合剂层11、以及被粘物12依次层叠而形成粘合剂层叠物1,并且如图1中箭头所示地对粘合剂层叠物I照射激光光线20使其产生热,由此使前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将作为此时的粘合体的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12剥离。可认为此时,粘合剂层11含有前述色素成分,从而粘合剂层11自身发热,前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而剥离。作为上述(I)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列举出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12的界面附近存在前述色素成分的实施方式,其中,更优选例如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图2中,对于粘合剂层叠物I为基材13、粘合剂层11、以及被粘物12依次层叠而成、且粘合剂层11含有前述热膨胀性微粒以及前述色素成分的方面,与图1的情况相同。但是,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粘合剂层11在被粘物12侧具有含色素成分层111、在基材13侧具有不含色素成分层112的方面与图1的情况不同。粘合剂层11在与被粘物12的界面附近含有前述色素成分时,可认为前述界面发热而发泡,从而有效地剥离、并且也可抑制对其他部分的发热的影响。·上述“界面附近”是指,为粘合剂层中、被粘物中均可、离它们的界面的距离近。具体而言,是指从前述界面到不足前述粘合剂层或被粘物的厚度的50%的距离。另外前述距离优选为从前述界面到不足前述粘合剂层或被粘物的厚度的2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另外,上述“在界面附近存在前述色素成分”是指,具体而言,存在前述色素成分的30%以上。如图2所示,作为形成在被粘物12侧具有含色素成分层111、在基材13侧具有不含色素成分层112的粘合剂层11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列举出在粘合剂层的表面形成(例如,利用后述手段进行涂布等)包含色素的层的方法、层叠含有色素的粘合剂层的方法、在粘合剂层中使色素偏在的方法等。(2)前述被粘物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剥离方法作为上述(2)的实施方式,例如可列举出如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图3中,将基材13、粘合剂层11、以及被粘物12依次层叠而形成粘合剂层叠物1,并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地对被粘物12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粘合剂层叠物I照射激光光线使其发生热,由此使前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将作为此时的粘合体的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12剥离。可认为此时,被粘物12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并且被粘物12发热,从而粘合剂层11中的热膨胀性微粒膨胀而剥离。作为上述(2)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列举出在粘合剂层11与被粘物12的界面附近存在前述色素成分的实施方式,其中,更优选例如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图4中,对于粘合剂层叠物I为基材13、粘合剂层11、以及被粘物12依次层叠而成、且被粘物12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方面,与图3的情况相同。但是,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被粘物12在粘合剂层11侧具有含色素成分层121、在其相反侧具有不含色素成分层122的方面与图3的情况不同。可认为此时,被粘物12在与粘合剂层11的界面附近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情况下,前述界面发热而发泡,从而有效地剥离、并且也可抑制对其他部分的发热的影响。如图4所示,作为形成在粘合剂层11侧具有含色素成分层121、在其相反侧具有不含色素成分层122而成的被粘物12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列举出使用玻璃、聚碳酸酯、亚克力等作为不含色素成分层122、在其表面层叠含有色素成分的基材的方法、在其表面形成(例如,涂布)含有色素成分的层的方法等。 (3)前述粘合体具有粘合剂层和支撑体、且前述支撑体含有前述色素成分的剥离方法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出从被粘物的界面看,前述粘合体具有粘合剂层/支撑体、或粘合剂层/支撑体/粘合剂层这样的构成的情况。可认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述支撑体含有前述色素成分,从而前述支撑体发热、热膨胀性微粒膨胀而剥离。激光作为前述激光,可采用半导体激光、Nd-YAG激光、光纤激光、ArF准分子激光、KrF准分子激光、XeCl准分子激光、YAG激光等的第3谐波或者第4谐波、YLF或者YV04等固体激光的第3谐波或者第4谐波、Ti:S激光、半导体激光、光纤激光或碳酸气体激光等各种振荡手段而得到的激光,其振荡方法也没有限定,可采用连续照射激光的、被称为所谓的CW激光(ContinuousWave Laser)的激光、飞秒激光等脉冲激光。其中,半导体激光、Nd-YAG激光、光纤激光等红外线激光发热性优异,是适宜的。作为激光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激光波长为60(T2500nm、优选为80(T2000nm。另外例如激光的输出功率为5 70W、优选为2(T50W。另外例如激光的光斑直径为0.5 20mm(p、优选为I IOmmtp。另外例如激光的扫描速度为5~40mm/s、优选为8 30mm/s。对于粘合剂层叠物,使用激光进行加热剥离处理时,可通过累积能量[J/cm2]来控制。累积能量的量为每单位面积投入的能量、为功率密度[W/cm2]乘以照射时间[sec]而得到的量,通常为10 200 [J/cm2]、优选为20 150 [J/cm2]、更优选为40 80 [J/cm2]。功率密度为激光的输出功率[W]除以激光的光斑面积[cm2]而得到的量,通常为2(T200 [ff/cm2]、优选为3(Tl50 [W/cm2]、更优选为5(Tl40 [W/cm2]。因此,例如进行期望的加热时,通过改变激光的输出功率、照射面积、或扫描速度中的任意者,可调整每单位面积投入的能量的量。对于粘合剂层叠物,在规定的条件下(S卩、激光功率(W)、扫描速度(mm/s)、重复频率(MHz)、光斑直径())进行时,能够进行期望的加热的情况下,本发明中,增大激光功率、增大扫描速度、使每单位长度的投入能量等值。另一方面,能够减小激光功率、以及减小扫描速度、使每单位长度的投入能量等值。此外,其 他的激光的加工条件可根据粘合剂层叠物的种类等而适当地设定。例如,应用加热剥离处理时,激光的重复频率没有特别的限定,通常优选为IkHf 100kHz。通过使其处于该范围内,可以提高剥离性。另外,剥离方法也可通过对同一区域多次扫描激光来进行。此时,可以分别对每次扫描的加工条件进行各种变更,也可以在同一条件下进行。色素成分色素成分只要是其吸收波长与使用的激光光线的波长一致的色素成分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通过激光光线的波长与吸收波长一致,从而前述色素成分吸收激光并有效地发热。另外通过在期望的位置含有色素成分,从而可仅对特定的部位进行加热。例如,使用波长940nm的Nd-YAG激光时,能够对包含目视为黑色、深蓝色的色素、染料、颜料(例如可列举出黑色着色剂、蓝色以及绿色着色剂等、优选为下述黑色着色剂、蓝色以及绿色着色剂等、另外例如可列举出黑色着色剂等、优选为下述黑色着色剂等)的部位(可以为被粘物、支撑体)进行加热。作为用于吸收前述激光而产生热的色素成分(光吸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可例示出黑色着色剂(例如、炭黑等颜料;苯胺黑、硫化黑等染料)、蓝色以及绿色着色剂(例如钴绿、钴蓝、普鲁士蓝、氧化铬、群青等无机颜料、喹啉蓝(cyanineblue)、酞菁蓝、酞菁绿、喹吖啶酮品红等有机颜料等颜料;萘酚绿、孔雀石绿、亚甲基蓝、靛蓝、靛苯胺等染料)等。另外,作为上述以外的能够使用的成分,例如可列举出聚甲炔系吸收剂、二苯基甲烷系吸收剂、三苯基甲烷系吸收剂、醌系吸收剂、偶氮系吸收剂、二亚铵盐(diimmoniumsalt)等。使用具有80(Tl200nm的波长的激光时,例如可以使用商品名“Clearweld”(美国Gentex公司制造)等市售品。

这些色素成分通过在粘合剂层、被粘物、或支撑体中含有而发挥效果,另外也可以涂布在粘合剂层、被粘物、或支撑体的表面。作为涂布手段,例如可以使用分配器、喷墨打印机、丝网印刷、2流体式、I流体式或超声波式喷雾、印模等通常的手法。例如,在粘合剂层含有色素成分时,前述色素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粘合剂层的含量例如为0.0f 3重量份、优选为0.02^2重量份,前述粘合剂层还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时,前述色素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例如为0.0f 5重量份、优选为0.05^1重量份。另外如上所述,前述粘合体例如可以在前述粘合剂层的前述被粘物侧的表面形成含色素成分层(例如,利用后述手段进行涂布等),也可以层叠含有色素的粘合剂层而形成含色素成分层。前述含色素成分层中,前述色素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含色素成分层的含量例如为0.0rio重量份、优选为0.05飞重量份。另外,前述被粘物可以是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并能够吸收激光的构成,例如可以是能够吸收80(Tl000nm波长的光的构成。前述被粘物含有色素成分时,前述色素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被粘物的含量例如为0.0rio重量份、优选为0.05飞重量份。另外如上所述,前述粘合体可以在前述粘合剂层的前述被粘物侧的表面具有含色素成分层、在其相反侧具有不含色素成分层。前述含色素成分层中,前述色素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含色素成分层的含量例如为0.0flOO重量份、优选为0.05^50重量份。同样地,前述粘合体具有粘合剂层和支撑体时,前述支撑体可以是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并能够吸收激光的构成,例如可以是能够吸收80(Tl000nm波长的光的构成。作为这种支撑体的例子,可列举出涂装了碳(例如,炭黑(大三纸业公司制造))的黑PET。前述支撑体含有色素成分时,前述色素成分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支撑体的含量为例如0.0rio重量份、优选为0.05飞重量份。粘合剂层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粘合剂层,只要含有热膨胀性微粒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制,也可以根据需要含有前述色素成分。另外,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粘合剂层,前述粘合剂层还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的是,前述粘合剂层中,相对于100重量份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热膨胀性微粒的含量为KT200重量份、更优选为15 1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T80重量份。热膨胀性微粒的含量不足10重量份时,在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中,基于加热处理的粘合剂层与被粘物的接触面积的减少容易变得不充分。另外,超过200重量份时,由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变得容易产生内聚破坏。另外如上所述,前述粘合体例如可以在前述粘合剂层的表面形成(例如,利用后述手段进行涂布等)包含色素的含色素成分层,也可以层叠含有色素的粘合剂层而形成含色素成分层。前述含色素成分层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为前述粘合剂层的厚度的0.5 50%、优选为1.0 20%、更优选为1.2 10%。前述含色素成分层可以在基础聚合物中包含粘合剂,关于其他组成等,也优选具有如下所述的、基于前述 粘合剂层的组成等。优选的是,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以下述单体(al)、(a2)以及(a3)的混合物作为构成成分。(al):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0°C的、具有碳原子数4 1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2):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氮原子和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a3):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C以上的、分子内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前述(a2)除外)前述丙烯酸类聚合物通过具有上述构成,从而进一步容易形成在接合时可维持高初始粘接力和粘接可靠性(特别是耐回弹性)、并且在从被粘物剥离时可容易地剥离、将接合部分离 解体的粘合剂层。特别是进一步容易形成对金属系被粘物在接合时具有高初始粘接力和粘接可靠性(特别是耐回弹性)、并且在将接合部分离 解体时,可通过加热降低粘接力而容易地分离 解体的粘合剂层。优选的是,前述单体混合物中,(al)、(a2)以及(a3)的总量(100重量%)中,(al)的含量为50 80重量%、(a2)的含量为5 40重量%、(a3)的含量为5 40重量%。其中,“粘合剂组合物”包括“用于形成粘合剂的组合物”的含义。另外,“单体混合物”是指“仅有单体成分的混合物”。进而,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有时也称为“含有热膨胀性微粒的粘合剂组合物”。本申请中,“烯属不饱和键”是指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的碳-碳双键。另外,作为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基团,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乙烯基、乙叉基、烯丙基、(甲基)丙烯酰基等。进而,本申请中,“单官能”是指在分子内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多官能”是指在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烯属不饱和键。“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是指“该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指仅以某一种单体(有时称为“单体X”)作为单体成分而形成的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具体而言,在 “Polymer Handbook” (第 3 版、John ffiley&Sons, Inc, 1989年)中举出了数值。此外,上述文献中未记载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指例如用以下的测定方法得到的值。即,向具备温度计、搅拌机、氮气导入管及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投入100重量份单体X、0.2重量份2,2’ -偶氮二异丁腈以及20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醋酸乙酯,边导入氮气边搅拌I小时。这样,除去聚合体系内的氧后,升温至63°C反应10小时。接着,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33重量%的均聚物溶液。接着,将该均聚物溶液流延涂布在剥离衬垫上,进行干燥,制作厚度约2mm的试验样品(片状的均聚物)。然后,称量约I 2mg该试验样品放在招制开放室(open cell)中,使用温度调制DSC (商品名“Q-2000,,TA Instruments Japan Inc.制造),在 50ml/min 的氮气气氛下,以 5°C /min 的升温速度,得到均聚物的可逆热流(比热成分)行为。以JIS-K-7121为参考,将距得到的可逆热流(Reversing Heat Flow)的低温侧的基线和高温侧的基线的延长直线在纵轴方向处于等距离的直线与玻璃化的梯式变化部分的曲线交叉的点的温度作为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上述单体混合物在本发明的粘合剂层中的比率没有特别限定,相对于粘合剂组合物的总量(100重量%),优选为33重量%以上(例如,33 91重量%)、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例如,4(T87重量%)。(al)是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0°C的、具有碳原子数4 1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另外,(al)是分子内具有一个(甲基)丙烯酰基的单体、是分子内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al)是所谓的单官能单体。作为(al),例如可列举出下述表I所示的物质。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单体混合物中,(al)可以单独包含,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而包含。复I
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为由粘合体与被粘物层叠而成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所述粘合体至少具有含有热膨胀性微粒的粘合剂层, 所述粘合剂层叠物含有色素成分, 对所述色素成分照射波长与所述色素成分的吸收波长一致的激光光线,通过由此产生的热而使所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将所述粘合体与所述被粘物剥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中,所述粘合剂层含有所述色素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中,所述被粘物含有所述色素成分。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中,所述粘合体具有粘合剂层和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含有所述色素成分。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中,在所述粘合剂层与所述被粘物的界面附近存在所述色素成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其中,所述粘合体在所述粘合剂层的所述被粘物侧的表面具有含有所述色素成分的含色素成分层,或者, 所述被粘物在所述粘合剂层侧的表面具有含有所述色素成分的含色素成分层。
7.一种粘合剂层,其为用于权利要求1 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粘合剂层, 所述粘合剂层还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 所述粘合剂层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KT200重量份热膨胀性微粒。
8.一种粘合剂层,其为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粘合剂层, 其还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 相对于100重量份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含有0.01飞重量份色素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粘合剂层,其中,所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以下述单体(al)、(a2)以及(a3)的混合物作为构成成分, (al):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TC的、具有碳原子数4 12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 (a2):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氮原子和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 (a3):制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0°C以上的、分子内具有一个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其中所述(a2)除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粘合剂层,其中,所述单体混合物中,(al)、(a2)以及(a3)的总量100重量%中的(al)的含量为50 80重量%、(a2)的含量为5 40重量%、(&3)的含量为5 40重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可在短时间内容易地将接合部分离·解体而不会对被粘物造成影响。本发明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的特征在于,其为由粘合体与被粘物层叠而成的粘合剂层叠物的剥离方法,所述粘合体至少具有含有热膨胀性微粒的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叠物含有色素成分,对所述色素成分照射波长与所述色素成分的吸收波长一致的激光光线,通过由此产生的热而使所述热膨胀性微粒膨胀,将所述粘合体与所述被粘物剥离。
文档编号C09J7/02GK103242752SQ20131004875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7日
发明者丹羽理仁, 三木香, 松尾直之, 高见伸行, 山中英治, 林阳平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