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8428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核壳结构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先制备适量的MgO白色粉体作为内核,再使用钇、铕共沉淀粉制备溶液,与制备的MgO混合处理后烧结得到以MgO为核、Y2O3:Eu3+为外壳的最终产物。本方案实现了Y2O3:Eu3+红色荧光粉的光谱性能,适用于现有的荧光灯荧光粉方案中,同时,这种核壳结构荧光粉用MgO作为紫外线无法到达的内核部分,替代了原有的纯Y2O3:Eu3+方案,使荧光粉颗粒中稀土元素Y、Eu的含量大幅降低。该荧光粉颗粒的方案降低了稀土元素钇和铕的含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核壳结构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化合物荧光粉,特别涉及含Y2O3 = Eu3+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2]稀土发光材料在很多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如照明、成像显示、辐射探测、应急指示、建筑装饰和工艺美术等领域。随着照明光源用量的不断增大,稀土用量也不断增大;用于发光材料生产的荧光级稀土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不断攀升。为了减少高价稀土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者们一方面研究和开发新的发光材料,另一方面探寻廉价高效的新型发光材料。
[0003]Y2O3 = Eu3+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稀土发光材料,其发光效率高且有较高的色纯度和光维持特性。作为节能荧光灯用红色荧光粉,Y2O3 = Eu3+是目前不可替代的。从Y2O3 = Eu3+红粉的组成来看,由于铕、钇化合物原料的价格差距较大,降低产品中铕的含量能有效地降低产品生产中高价原料的消耗,起到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因此,寻求降低铕含量的方法与技术,成为研究者研究与开发Y2O3 = Eu3+红粉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Y2O3 = Eu3+红色荧光粉铕含量高,成本难以降低的成本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核壳结构的红色荧光粉Mg0.Y2O3 = Eu3+,其制备工艺简单,在紫外线不能深入的核部分为MgO,壳部分为起到主要转换作用的Y2O3 = Eu3+红色荧光粉;从而较大程度地降低了Y2O3 = Eu3+红粉生产中铕的用量,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I)称取5_20g硝酸镁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并加热到70°C ;
[0006](2)称取0.1-0.4g三聚磷酸钠加入到预先配制的0.4mol/L碳酸钾溶液中,形成的混合溶液加热到70°C ;
[0007](3)称取0.004g碱式碳酸镁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悬池液,超声波处理15min ;
[0008](4)将步骤(1)、(2)中的溶液搅拌混合,再迅速加入几滴步骤(3)中的悬浊液,搅拌lmin,再将混合溶液在70°C静置2h,随后升温至100°C静置2h ;
[0009](5)将步骤(4)中的产物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后得到白色粉体,再经过300°C保温2h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又经过550°C热处理7h,冷却后得到制备内核的白色MgO粉末;
[0010](6)将某商用钇、铕共沉淀粉溶于5ml硝酸中,将此溶液蒸干后得到硝酸铕和硝酸铕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配成硝酸钇、铕混合溶液;
[0011](7)称取2.0-10.0g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
[0012](8)将步骤(6)、(7)中的溶液混合,并加入2.0g步骤(5)中的MgO粉末,90°C搅拌3h,溶液冷却至室温;
[0013](9)将步骤(8)中的产物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后70°C烘干24h,再经过1200°C热处理4h,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产物的固体粉末,该固体粉末的粉体为核壳结构,粉体内部的核为MgO,外壳层为Y2O3 = Eu3+荧光粉。
[0014]本方案实现了 Y2O3 = Eu3+红色荧光粉的光谱性能,适用于现有的荧光灯荧光粉方案中,同时,这种核壳结构荧光粉用MgO作为紫外线无法到达的内核部分,替代了原有的纯Y2O3 = Eu3+方案,使荧光粉颗粒中稀土元素Y、Eu的含量大幅降低。该荧光粉颗粒的方案降低了稀土元素钇和铕的含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MgO的XRD图;
[0017]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核壳结构Mg0.Y2O3 = Eu3+荧光粉的XRD图;
[0018]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MgO的SEM图;
[0019]图4是图3的放大图;
[0020]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核壳结构Mg0.Y2O3 = Eu3+荧光粉的SEM图;
[0021]图6是图5的放大图;
[0022]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制备的核壳结构Mg0.Y2O3 = Eu3+荧光粉的SEM图;
[0023]图8是图7的放大图;
[0024]图9是本发明实 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制备的核壳结构Mg0.Y2O3 = Eu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图;
[0025]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制备的核壳结构Mg0.Y2O3 = Eu3+荧光粉的EDS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一:
[0027]称量10.26g Mg (NO3) 2.6H20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然后将Mg (NO3) 2溶液转入250ml三口烧瓶,加热至70°C。
[0028]随后,0.15g三聚磷酸钠加入到IOOmL0.4mol/L K2CO3溶液中,形成的混合溶液也加热到70°C。
[0029]然后将4mg碱式碳酸镁溶于IOml去离子水中,超声波处理15min,配成0.4mg *mL_1的碱式碳酸镁溶液。
[0030]进而在强力搅拌下,将K2CO3混合溶液在4_5s内倒入Mg (NO3) 2溶液。接着加入12滴0.4mg.mL—1碱式碳酸镁溶液,继续搅拌lmin。然后,整个混合溶液在70°C静置2h,随后在100°C静置2h。
[0031]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后得到白色粉体,再经过300°C保温2h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又经过550°C热处理7h,得到白色MgO粉体。
[0032]再称量0.464g商用Y、Eu共沉淀粉溶于少量硝酸溶液中,蒸干溶液后得到Y (NO3) 3和Eu (NO3) 3的混合物,再加入50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
[0033]然后称取3g尿素溶于50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并与Y (NO3) 3和Eu (NO3) 3溶液混合。称取0.2g上述的MgO粉体加至Y (NO3) 3、Eu (NO3) 3和尿素的混合溶液中,超声波处理15min后90 C揽祥3h。待冷却至室温后,[0034]混合液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70°C烘干24h得到白色粉体,再经过1200°C煅烧4h,得到最终产物。
[0035]实施例二:
[0036]MgO粉体的制备过程同实施例1。
[0037]称量0.58g商用Y、Eu共沉淀粉溶于少量硝酸溶液中,蒸干溶液后得到Y (NO3) 3和Eu (NO3) 3的混合物,再加入50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
[0038]称取3g尿素溶于50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并与Y (NO3) 3和Eu (NO3) 3溶液混合。称取0.2g实施例1的MgO粉体加至Y (NO3) 3、Eu (NO3) 3和尿素的混合溶液中,超声处理15min后90°C搅拌3h。待冷却至室温后。混合液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70°C烘干24h得到白色粉体,再经过1200°C煅烧4h,得到最终产物。
[0039]如图1和图2,用X射线衍射仪(Rigaku D/max-2400)分析了实施例一的相组成,结果表明实施例一中制备得到MgO的纯相,MgO和Y2O3: Eu3+的相,其中作为内层的MgO被完全包裹,其相应的衍射峰强度大大下降。用扫描电镜(S-3400, Hitachi )对作为内核的MgO颗粒与Mg0.Υ203:Eu3+核壳结构荧光粉进行了形貌分析,见图3至图8,结果表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得到了球形的MgO颗粒,形成核壳结构后,颗粒仍为球形,但颗粒表面不再光滑,而且颗粒尺寸有所增大,核壳结构颗粒的大小约为5-7 μ m。紫外分光光谱仪(FLS-920T)测得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发射光谱,见图9,在254nm紫外光激发下得到了 MgO -Y2O3:Eu3+核壳结构荧光粉的特征发射峰。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S-4800,Hitachi)对实施例一进行了元素表征,见图10,从图谱可以看出,Mg0.Y2O3 = Eu3+核壳结构荧光粉只存在Mg、Y、Eu、O四种元素,不存在其他杂质元素。
[0040]可见,上述方案实现了 Y2O`3 = Eu3+红色荧光粉的光谱性能,适用于现有的荧光灯荧光粉方案中,同时,这种核壳结构荧光粉用MgO作为紫外线无法到达的内核部分,替代了原有的纯Y2O3 = Eu3+方案,使荧光粉颗粒中稀土元素Y、Eu的含量大幅降低。该荧光粉颗粒的方案降低了稀土元素钇和铕的含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004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核壳结构红色荧光粉,其特征在于:为固体粉末,粉体为核壳结构,粉体内部的核为MgO,外壳层为Y2O3 = Eu3+荧光粉。
2. 一种核壳结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5-20g硝酸镁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并加热到70°C; (2)称取0.1-0.4g三聚磷酸钠加入到预先配制的0.4mol/L碳酸钾溶液中,形成的混合溶液加热到70°C ; (3)称取0.004g碱式碳酸镁加入去离子水中配成悬池液,超声波处理15min ; (4)将步骤(1)、(2)中的溶液搅拌混合,再迅速加入几滴步骤(3)中的悬浊液,搅拌lmin,再将混合溶液在70°C静置2h,随后升温至100°C静置2h ; (5)将步骤(4)中的产物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后得到白色粉体,再经过300°C保温2h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又经过550°C热处理7h,冷却后得到制备内核的白色MgO粉末; (6)将某商用钇、铕共沉淀粉溶于5ml硝酸中,将此溶液蒸干后得到硝酸钇和硝酸铕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配成硝酸钇、铕混合溶液; (7)称取2.0-10.0g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配成溶液; (8 )将步骤(6 )、( 7 )中的溶液混合,并加入2.0g步骤(5 )中的MgO粉末,90 °C搅拌3h,溶液冷却至室温; (9)将步骤(8)中的产物经过离心分离,去离子水、酒精洗涤数次后70°C烘干24h,再经过1200°C热处理4h,冷却至室温,得到最终产物。
【文档编号】C09K11/78GK103484116SQ201310316484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刘文晶, 黄德冰, 张明琪, 陈友三, 魏岚, 王育华 申请人:厦门通士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