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按重量计包括金红石相氧化钛35-47份、锐钛型纳米氧化钛5-8份、环氧化植物油5-7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3-5份、硅烷偶联剂0.1-1.5份、10-30份氟碳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20-30份及溶剂15-30份;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氟碳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环氧化植物油及溶剂在搅拌的操作下混合均匀;

步骤2,将金红石相氧化钛、锐钛型纳米氧化钛、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及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步骤1形成的混合物中在40-60℃、搅拌速度为50-2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步骤3,对步骤2处理过的混合物加热至50-70℃,保持15-30分钟,涂布成膜后,以30-50℃的温度烘干120—240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速度为150-400转/分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氟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20000;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0000-5000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氟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5000-20000;所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重均分子量为40000-50000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环己酮、甲基环己酮、甲苯、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锐钛型纳米氧化钛的孔径为4-15nm、粒径为15-30nm、比表面积为50-90m2/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红石相氧化钛粒径为0.1-0.8μ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锐钛型纳米氧化钛的孔径为8-12nm、粒径为20-25nm、比表面积为60-70m2/g;所述金红石相氧化钛粒径为0.1-0.5μ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