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阻挡层抛光的酸性抛光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559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酸性抛光液,其具有长期的稳定性,用于阻挡层抛光,可以实现硅片的全局平坦化。



背景技术:

化学机械抛光(cmp),是实现芯片表面平坦化的最有效方法。

阻挡层通常介于二氧化硅和铜线之间,起到阻挡铜离子向介电层扩散的作用。抛光时,首先阻挡层之上的铜被去除。由于此时铜的抛光速度很快,会形成各种缺陷(例如:蝶形缺陷dishing,和侵蚀erosion)。在抛光铜时,通常要求铜cmp先停止在阻挡层上,然后换另外一种专用的阻挡层抛光液,去除阻挡层(例如钽),同时对蝶形缺陷dishing和侵蚀erosion进行修正,实现全局平坦化。

钽是阻挡层常用的金属。在现有的抛光技术中,有一些方法可以提高阻挡层的抛光速度,例如,美国专利7241725和美国专利7300480采用亚胺、肼、胍提升阻挡层的抛光速度。美国专利7491252b2采用盐酸胍提升阻挡层的抛光速度。美国专利7790618b2用到亚胺衍生物和聚乙二醇硫酸盐表面活性剂,用于阻挡层的抛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low-k材料被引入半导体制程。对于含有low-k材料的阻挡层抛光中,要求氧化硅(teos)的抛光速度要大于或等于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抛光速度从开始时的“很快”,缓慢降低,在抛光停止前达到一个合理的速度,保证teos/bd/ulk/cu四者之间有一个合适的选择比,从而实现全局平坦化(图1)。这是继铜、钽、二氧化硅材料之后,对阻挡层的抛光液在抛光速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商业化的阻挡层抛光液有酸性和碱性两种,各有优缺点。碱性阻挡层抛光液对铜的抛光速度不容易通过双氧水调节,且双氧水不稳定,但是对二氧化硅和tin的抛光速度较快。酸性阻挡层抛光液对铜的抛光速度容易通过双氧水调节,且双氧水稳定,但是对二氧化硅和tin的抛光速度较慢,对铜的腐蚀问题难以解决。

国内外已有专利记载,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抑制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例如中国专利101665664a中采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抑制低介电材料(例如bd)的抛光速度。所述的阳离子季铵盐含有c8以上的长链。但是大多数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会显著抑制二氧化硅(oxide)的抛光速度,从而阻止抛光;又如,欧洲专利2119353a1使用poly(methylvinylether)用于含low-k材料的抛光,但是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会在low-k材料表面强烈吸附,难以清洗,同时造成测量误差。再如,美国专利2008/0276543a1将甲脒、胍类以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物用于阻挡层的抛光,但是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low-k材料抛光速度的抑制效果差别很大。因此,上述各种阻挡层抛光液不能实现很好的平坦化。

而且,碱性抛光液通常具有这样一个缺点,teos抛光速度会显著大于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因为low-k材料的机械强度相对于teos较弱。为了抑制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较快,通常会选择加入抛光速度抑制剂,选择性地抑制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抛光速度抑制剂通常会同时抑制teos和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这样会导致二氧化硅抛不动,抛光速度慢。更常见的情况是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虽然能够被部分抑制,但是难以实现抛光速度小于teos。最终不能实现很好的平坦化。与此同时,low-k材料的抑制剂或影响抛光液稳定性,或不能高倍浓缩。

除上述问题,无论是在酸性抛光还是碱性抛光条件下,经常遇到边缘过度侵蚀(edge-over-erosion,eoe)的问题,其形状又被称作“犬牙”(fang)。通常发生在阻挡层抛光之后。在大块的铜结构边缘,会有二氧化硅等电介质的缺失,形成沟槽。有些时候也会看到由于电偶腐蚀引起的铜的缺失。eoe现象,降低了芯片表面的平坦度,在导电层、介电层一层一层向上叠加时,会继续影响上一层的平坦度,导致抛光后,每一层的表面凹陷处,可能会有铜的残留,导致漏电、短路,因而影响半导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性抛光液,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含有low-k材料的阻挡层抛光的酸性抛光液。所述的酸性抛光液具有长期的颗粒稳定性;同时,该酸性抛光液可以实现teos的抛光速度大于或等于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保证抛光后,晶圆的蝶形缺陷和局部侵蚀少,从而实现全局平坦化。

本发明中所述的酸性抛光液含有研磨颗粒,硅烷偶联剂,唑类化合物,有机膦酸络合剂,聚乙烯亚胺型表面活性剂,氧化剂和水。

其中,所述的研磨颗粒为二氧化硅,其含量为1-15wt%。

其中,所述的硅烷偶联剂为端基含氨基的硅烷偶联剂,优选为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商品名kh550)或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商品名kh902),其含量为0.01-0.2wt%。

其中,所述的唑类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bta),三氮唑(taz),甲基苯并三氮唑(tta),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5%。

其中,所述的有机膦酸络合剂为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pbtca)和羟基亚乙基二膦酸(hedp)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3%。

其中,所述的聚乙烯亚胺型表面活性剂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2%。

其中,所述的氧化剂为双氧水,其质量百分比浓度为0.1-2%。

其中,所述的抛光液的ph值较佳为2-6。

其中,所述的抛光液中还包括水和ph调节剂等本领域常见添加剂。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出的酸性抛光液,利用抛光液在酸性条件下,易于找到合适的研磨颗粒以提高氧化硅(teos)的抛光速度和low-k材料的抛光速度比,大幅降低硅片表面的蝶形缺陷和缺蚀,可以实现全局平坦化。

2)本发明的酸性抛光液通过加入硅烷偶联剂和聚乙烯亚胺协同作用,可以提高抛光液中研磨颗粒的稳定性。

3)通过提高抛光液的稳定,有利于抛光效果的稳定,从而抛光硅片的合格率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抛光液用于阻挡层抛光的硅片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酸性抛光液可按下述方法制备:将除氧化剂以外的其他组分按比例混合均匀,用ph调节剂(如koh或hno3)调节到所需要的ph值,使用前加氧化剂,混合均匀即可。其中,水为余量。

本发明所用试剂及原料均市售可得。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发明的优点,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下述实施例。

按照表1和2中各实施例及对比实施例的成分及其比例配制抛光液。表1和表2中的含量和浓度都为质量百分比浓度。其中,抛光晶圆(wafer)为含有low-k材料的bd854图形硅片。抛光条件为:mirra抛光机台,fujibo抛光垫,抛光压力1.5psi,抛光液流量140ml/min,抛光盘/抛光头转速:103/97rpm。

表1实施例(examples)中抛光液的组分和含量

pbtca:2-膦酸基丁烷-1,2,4-三羧酸;hedp:羟基亚乙基二膦酸;kh550: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kh902:氨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

表2对比例中抛光液的组分和含量

如表3所示,对比例1、2表明,不含表面活性剂的抛光液,会造成很深的蝶形缺陷和缺蚀,对比例3、4表明,加了表面活性剂以后,蝶形缺陷和缺蚀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同时,表面活性剂破坏了抛光液的稳定性,抛光液迅速沉淀。实施例1-6表明,用本发明的配方,即利用表面活性剂和硅烷偶联剂的协同作用,既显著改善蝶形缺陷和缺蚀,同时又显著提高了抛光液的稳定性。

表3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抛光情况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