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57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轮胎的钢圈,特别是一种改进的汽车轮胎的钢圈。
目前汽车轮胎的钢圈采用的是两侧幅板的断面为“\”字形外倾结构(如


图1所示),轮胎子口的形状则与之相吻合。钢圈幅板的这种形状具有如下缺点轮胎直接套在两侧幅板之间的轮网上,导致轮胎的承压能力差,容易由两个幅板(片面)崩开而炸胎,为此轮胎的子口往往设计较厚以承受更多的压力;但由于子口比较宽会占用轮网很大面积,一方面会影响轮胎内散热(因为轮胎内热只能通过钢圈轮网来散热),另一面会导致轮胎内压力中心外移,使轮胎变形(鼓肚子),不仅使轮胎的两个侧面受压增大而易爆抗冲击力下降,还会使轮胎胎面与地面为曲面接触而不是平面接触,从而导致动力平衡和轮胎磨损不均匀、易断层寿命短等缺陷,还会导致当两个轮胎并列使用时,间隔变窄而影响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既能够降低轮胎承受的压力,有助于动力平衡和轮胎磨损均匀,使轮胎不易变形,还可相对加宽轮网宽度,改善轮胎散热状况,不易爆胎的一种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轮胎钢圈,包括幅板、轮网、轮辐,相对两边的幅板的断面形状为开口向外的“>”字形。轮网圆周面上与轴线平行设有若干条凸起,凸起中间开有槽孔,幅板上与槽孔相交的位置上开有相应大小的孔眼。
本实用新型当配套使用相应改形的轮胎后具有如下优点1.轮胎的子口由外卡式的直接卡在两侧幅板之间的“\”形改为“>”形内卡结构,而使得轮胎子口卡的更紧而不易由子口崩开,同时还可以减少轮胎子口对轮网的占用面积,而使得轮胎中心受力点向轴心下降,从而使得轮胎不易变形、使动力平衡均匀、抗冲击力增强、使轮胎胎面与地面接触成平面而磨损均匀,并且消除断层现象。
2.在保证轮网宽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子口对轮网占用面积的相对减少,而增宽了轮网的散热面积,加之采用了在凸起上还设有直线槽通风,因而可有效改善轮胎内的散热效果。
3.由于轮胎不变形(不鼓肚子),还可改善并列胎之间的通风散热。
以下结合附
图1-3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钢圈和轮胎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面);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配套轮胎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钢圈两侧的幅板1为夹角为120°的“>”字形,两侧“>”形夹角的开口方向相反且均朝向轮胎侧外方向,幅板1与轮网2的夹角相应为60°。在轮网2的圆周面表上与轴线平行,设有若干条凸起4,凸起4中央开有细槽孔5,幅板(1)上与槽孔(5)相交的位置上开有相应大小的孔眼(6),以改善散热。此外,两侧的幅板1参照现有技术,可以做成一侧与轮网2连成一体,另一侧是活动可拆卸的压条联接结构,以便于拆装轮胎,轮辐3同现有技术不变。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包括幅板(1)、轮网(2)、轮辐(3),其特征在于相对两边的幅板的断面形状为开口向外的“>”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其特征在于轮网圆周面上与轴线平行设有若干条凸起(4),凸起(4)中间开有槽孔(5),幅板(1)上与槽孔(5)相交的位置上开有相应大小的孔眼(6)。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汽车轮胎钢圈,由辐板、轮网、轮辐等组成,其特点在于辐板由原来的直卡式的“\”形结构改为“>”形内卡式结构,与相应改形的轮胎配套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轮胎的受力状况,加强对轮胎子口的卡子,减少轮胎变形,使轮胎胎面与地接触由曲面改为平面,使动力平衡和胎面磨损均匀,还可使轮胎子口变薄而节省占用轮网面积,从而改善轮胎内及并列胎之间的散热状况,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有效。
文档编号B60B21/02GK2422160SQ00234788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5月20日
发明者王成润 申请人:王成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