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壳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1090阅读:4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轮壳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壳改良结构,尤其是指一种让轮壳与胶轮结合更为稳固,而且更为节省材料的结构。
目前,强化的工程橡胶除了具有适当的弹性外,由于同时兼具有足够的硬度、强度与耐磨性,因而目前已普遍应用于诸如溜冰鞋、滑板、滑板车、手推车等产品的轮子,而一般的胶轮则必须结合在轮毂上才能被组装于上述的各项产品上被使用。
图3是显示传统的胶轮B结合在轮毂A的情形,该常规的轮毂A结构是在轮毂本体A的外环周形成有凸出的环形凸起A1,并且在该环形凸起A1的侧面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而且在直径方向呈贯通的洞孔A2,藉由此种轮毂结构,使其被放置在模具中做射出成型时,得以让做为胶轮的胶材料灌入洞孔A2内而与轮毂A结合在一起。
然而上述传统的轮毂结构却至少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其洞孔A2是封闭的孔,故胶轮材料灌入该洞孔A2内后,洞孔A2内的橡胶材料是与环形凸起A1外的橡胶材料呈阻断的状态,因而在此部位的强度较不足,胶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便容易从此位置断裂、损坏。
二、由于其洞孔A2是封闭的设计,故在制造轮毂时所需要的材料较多,制造成本较高。
三、当胶轮应用于溜冰鞋或滑板车上使用时,因人的体重会使轮毂受到挤压,而常规的轮毂所设的封闭洞孔A2会造成整体轮毂的柔软性较差,因而在胶轮碰撞到不平的路面时,会因压力不平均而造成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在其轮壳本体外环周侧面设有多个圆周、洞孔及沟槽所组成的轮壳改良结构,它具有与胶轮材料结合更稳固、节省材料、更好的柔软性、弹性及内部张力,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在轮壳本体接近外环周的侧面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而且在直径方向呈贯通的洞孔,其特征在于,对应于上述每一个洞孔位置的轮壳轮面均设有一沟槽,且该沟槽的宽度小于洞孔的内径,并使沟槽贯通至该洞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让轮壳与胶轮材料的结合更为稳固,在制造轮壳所用的材料可更为节省,并使轮壳具有更良好的柔软性、弹性与内部的张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轮毂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轮毂结构的平面视图。
图3为显示常规轮毂结构的平面视图。
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轮壳改良构造,其较佳的实施例是以塑胶材料一体成型为一轮壳1,并在轮壳1的外环周成型有突出的环形凸体10,该环形凸体10的侧面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而且在直径方向呈贯通的洞孔11,对应于每一个洞孔11位置的轮毂1轮面均设有一沟槽12,且沟槽12是贯通至洞孔11。
藉由此种结构,当轮毂1被放置在模具内进行橡胶材料的射出成型作业以成型出胶轮时,可以让橡胶材料灌满于洞孔11与沟槽12内,待硬化后可以令所成型的胶轮2与轮毂1结构在一起。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轮毂1的环形凸体10轮面上所设的沟槽12是贯通于洞孔11,所以在洞孔11内的胶轮材料是与胶轮2本体的材料是相连结一起的,因此其强度可以大幅提高,而且因为沟槽12的宽度小于洞孔11的内径,所以不会发生洞孔11内的胶轮材料从沟槽12脱离的情形。再者,因为本实用新型在环形凸体10的轮面设置了多个沟槽12,如此即可在该环形凸体10的部份节省了多个沟槽12原本所占的材料,据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另外,因为环形凸体10的环周面设置了多个沟槽12的原因,使得整个轮毂更有柔软性、弹性与张力,令其机械性质更为良好。
以上所述的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于是,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任何修饰或变更,均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轮毂改良构造,其在轮毂本体外环周的侧面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而且在直径方向呈贯通的洞孔,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每一个洞孔位置的轮毂轮面均设有一沟槽,且该沟槽的宽度小于洞孔的内径,并使沟槽贯通至该洞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改良构造,它在轮毂本体接近外环周的侧面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而且在直径方向呈贯通的洞孔,对应于每一个洞孔位置的轮毂轮面均设有一沟槽,且该沟槽的宽度小于洞孔的内径并贯通至该洞孔,藉以使得轮毂与胶轮的结构更为稳固且更节省材料。
文档编号B60B21/00GK2442856SQ0025052
公开日2001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
发明者林通义 申请人:林通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