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577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滑动装置,特别涉及包括下导轨和上导轨的座椅滑动装置,下导轨沿用于车辆地板表面的纵方向安装,下导轨引导和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沿纵向方向自由滑动,并且上导轨安装并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面。
此外,作为上述用于座椅的纵向滑动机构,采用了座椅滑动装置,该座椅滑动装置沿车体地板表面的纵向伸长,安装在车体地板表面上并且由下导轨和上导轨构成,下导轨的高度大体与地毯表面高度相同,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上。


图1和2所示,在普通座椅滑动装置1中,一对左右下导轨2具有主体部2a以及一对左右接合部3,主体部2a由金属板件构成并呈大体朝上的C形,左右接合部3由主体部2a双侧部2b的前端侧向内弯并在前端侧向下指向,由此在接合部3的端部形成开口部3a。
座椅滑动装置1的一对左右上导轨5呈大体倒T形,以便将其装配在下导轨2的内部,以及接合部形成在双侧部,由上导轨5水平部的前端侧向上弯。装配接合部以便能与下导轨2的接合部3相接合。
此外,上导轨5的大体呈倒T形垂直部5a由下导轨2的开口部3a向上伸出,固定件、座椅提升件的轴、倾斜机构的底座以及类似物安装在其上。滚动件7在滚动件轴7a支撑下插入在下导轨2和上导轨5之间,如上所述,当滚动件7插入在下导轨2和上导轨5之间以便受到滑动支撑时,与靠金属表面之间的纯滑动实现滑动功能的普通结构相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滑动阻力迅速增大或减小的问题发生,防止由于由载荷和类似作用引起的滑动阻力波动而产生工作中的异常噪声和出现故障的问题发生。
但是,如果如上所述普通座椅滑动装置1的下导轨2呈伸长形,则由于尺寸误差或类似原因使得加工相应部位比较麻烦,使得不利于缓解车辆中尺寸分散和减少座椅相应部件。如图2所示,当下导轨2和上导轨5之间的滚动件2产生倾斜时,滑动操作力会升高,由此带来麻烦,即上导轨5不能进行平滑滑动。
此外,当为了防止滑动阻力增大而设置较大间隙时,会产生格格的声音,因此由于相应滑动部件的尺寸分散而必须选择和固定具有不同尺寸的滚动件和滑动件,从而出现部件数量增多的不利情况,并且部件控制变得很麻烦。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以及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以及其中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滚动件转动安装在上导轨主体部双侧部上的滚动件轴上,并且在滚动件的大体上的中部将滚动件分成左右分段,滚动件的双侧部安装到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上。
此外,除了上述结构,下导轨可以这样构成,使得圆弧形表面形成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内,以及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上侧部的下表面侧内,此外,在座椅滑动装置中,其中滑动件承受部设置在上导轨主体上壁的上端,滚动件的双侧部可以安装在向着宽度方向的中部向下倾斜的锥形表面上,该锥形表面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下部的阶状部上。此外可以形成滚动件的双侧部以便使其具有大于中部的直径,或可以设计成这样的结构,使得可将弹性体插入到中部。此外,可以用弹性垫圈构成该弹性体。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座椅滑动装置。
图3至6分别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其中图3显示了本发明主要部分座椅滑动装置的横截面形状,图4是所示座椅滑动装置的上导轨倾斜状态的横截面视图,图5是所示座椅滑动装置的上导轨水平方向移动状态的横截面视图,以及图6是分解透视图。
众所周知,座椅滑动装置11插入在座椅主体(未示)和车体地板表面之间,座椅主体通过坐垫、座椅靠背和类似物设置在车体地板上,座椅滑动装置11用于支撑座椅主体以便使其在座椅纵向上自由滑动。
如图3和6所示,座椅滑动装置11具有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下导轨12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上以便在纵向上伸长,下导轨12引导和支撑上导轨13以便使其在纵向上自由滑动,并且上导轨13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面。
座椅滑动装置11由轻合金如铝压铸件、镁合金或类似物根据挤压成型。在这种情况下,座椅滑动装置11可以是硬合成树脂模制品。此外,下导轨12可以处于插入地毯凹槽部的状态或可以具有支腿。
下导轨12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12a,通过由双侧部12b和12b的前端侧向内弯曲而延伸从而构成开口部12e的一对左右上侧部12d和12d,以及形成一对左右上侧部12d和12d外前端内侧的滑动件承受部12c和12c,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和12f形成在主体部12a下部的双侧。
上导轨13具有由大体向下的C形构成的以便装配在下导轨12内的主体部13a、形成在主体部13a双侧部13b和13b的外上部的滑动件承受部13c和13c以及由主体部13的上壁13d和13d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12双侧部12d和12d的开口部12e向上伸出的垂直壁13e。对应锁定机构的闩锁32设置在上导轨13和下导轨12之间。
如图3所示,分别在下导轨12主体部12a的开口部12e侧面前端部形成第一钩状部1和在主体部12a的双侧部12b和12b形成第二钩状部。此外,在下导轨12两端部12b和12b上端与一对左右双侧部12d和12d之间的连接部附近形成精整件安装部21和21以便使其斜向上伸出,精整件23和23安装在精整件安装部21上。
精整件23由合成树脂材料构成,在精整件23内侧形成软唇部23a,在精整件23的背面侧形成接合部23b。接合部23b与精整件安装部21接合,由此使唇部23a与由开口部22c向上伸出的垂直壁23e保持接触,将下导轨12上侧部12d和12d的开口12e遮护住。在这种情况下,将端盖23c和23d安装在精整件23前后端部(参照图6)。
如图3所示,与下导轨12的第一钩状部15和15接合的第一接合部18和18分别形成在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上壁13d和13d上,与下导轨12的第二钩状部17和17接合的第二接合部19和19分别形成在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双侧部13b和13b前端侧。
具有弹性力的滑动件25插入在下导轨12的滑动件承受部12c和12c和上导轨13的滑动件承受部13c和13c之间。滑动件25由合成树脂材料或类似物构成,并且可以通过在纵向上形成的狭长切口如V形槽25a或类似结构来施加弹性力。
由于滑动件25位于上导轨13主体部13a双侧部13b和13b的上端,因此可以降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摩擦阻力。滚动件27插入在下导轨12主体部12a下部的阶状部12f和12f和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上壁13d和13d之间。滚动件27安装在滚动件轴27c上。在滚动件轴27c的一端形成细花键部27g,细花键部27g在压力作用下插入形成在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侧部13b中的通孔。
形成滚动件27的双侧部27a和27a以便使其具有大于中心部27b的直径,在中部27b的中心位置将滚动件27分成左右分段,由此形成一对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弹性垫圈28设置在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之间,将对应弹性体的弹性垫圈28插入滚动件轴27c上。弹性垫圈28可以由中心平垫圈和与平垫圈两侧保持接触的弯曲垫圈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对应弹性体的弹性垫圈28可以由螺旋弹簧橡胶或类似物构成,可以采用任何形状和材料,简单说来,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在由水平方向施加的载荷作用下在水平方向移动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
在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双侧部27a和27a的外圆周形成锥形表面41,这样形成锥形表面41以便使其随着移向外侧具有较小直径。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双侧部27a和27a的锥形表面41安装在形成于下导轨12主体部12a下部的阶状部12f的锥形表面上并向着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下倾斜。
通过将滚动件27分成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可以消除车体安装部的偏差和下导轨12与上导轨13之间的偏差,如果施加过大的力,则如图4所示弹性垫圈28发生变形,上导轨13倾斜,由此消除偏移,从而可以获得平滑滑动而不增大滑动阻力。
此外,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的双侧部27a和27a安装在下导轨12主体部12a下部的阶状部12f和12f上端,由此在小直径中部27b和下导轨12主体部12a的下部之间确保形成侧间隙,从而在下部形成阶状部12f和12f,这样可以提高强度。
此外,如图6所示,在通过铆钉47将车体安装架45固定到下导轨12下部上时,由于上述的宽间隙的存在而不会使铆钉47头部47a与滚动件27发生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下导轨12的每个上侧部12d和12d形成其中能穿插入铆钉47头部47a的圆弧形凹槽部12g,由此通过铆钉47方便地进行固定。
此外,在左右滚动件部27A和27B双侧部27a和27a的端部和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侧部13b内侧壁之间形成间隙49,形成这样的结构使得上导轨13的主体部13a由于存在间隙49而可以在如图5所示的水平方向上移动。根据上导轨13的移动,可以通过间隙49消除宽度方向上的卡搭声。在这种情况下,当消除斜向和水平方向的卡搭声时,滑动件25以下述方式变形。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当剥离载荷由垂直方向施加在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上时,第一钩状部15和15与设置在两导轨12和13之间的第一接合部18和18接合,第二钩状部17和17与第二接合部19和19接合,由此可以暂时获得防剥离功能,使得当施加大剥离载荷时,可以方便和安全地获得理想状态的剥离预防。
如图6所示,通过操作杆51操作对应锁定机构的闩锁32。轴锁定件54通过衬套连接到操作杆51上,轴锁定件54的操作件54a通过铆钉锁56安装在闩锁32上,波形垫圈57和E形环58分别安装在闩锁32背面上的铆钉锁56上。在这种情况下,标号62表示用于固定操作杆51的螺母。此外,在下导轨12的上侧部12b和12b上下位置形成用于防止闩锁32或类似物与地毯相互干涉的突出部65。第二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座椅滑动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相同标号用于表示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并且省去其详细说明。
如图7和8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1主要由下导轨12和容置在下导轨12中的上导轨13构成,下导轨12沿车辆纵向安装在车体地板表面上,上导轨13沿车辆纵向自由滑动,安装在座椅主体侧面(未示)并支撑座椅主体。
下导轨12这样构成,即使得形成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座体部12a、一对通过由主体部12a的双侧部上端向内弯曲延伸的并形成开口部12e的左右凸缘22,承受下述滚动件的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设置在主体部12a下部的双侧以便形成向着中心的斜度,用于承受滑动件的滑动件承受部12c形成在下导轨12的肩部内表面上。
相反,上导轨13具有主体部13a、滑动件承受部13c和垂直壁13e,主体部13a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以便将其容置在下导轨12的主体部12a中,滑动件承受部13c形成在主体部13a的双肩部内,垂直壁13e由主体部13a上壁13d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12开口部12e向上伸出。
接着,在本实施例座椅滑动装置1中,为了沿下导轨12纵向平滑滑动上导轨13,具有横向两片分离结构的滚动件27A和27B容置在上导轨13的主体部13a内,转动安装滚动件27A和27B以便能利用安装在上导轨13的主体部13a使其转动此外,由于为了容置设置在滚动件轴27c外圆周表面的螺旋弹簧而在相应滚动件27A和27B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承受螺旋弹簧42的槽部42a和42b,沿轴向对滚动件27A和27B施加弹性作用。
此外,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是这样构成的,即使得滑动部43a和43b与下导轨12的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发生接触,接触面与具有由图7所示23度的角度的斜面接触,将左右接触面设置成同心圆弧形。
此外,为了避免与上导轨13主体部13a的肩部内表面发生干涉,在滚动件27A和27B上侧设置开口31b。
接着,将滑动件25设置在滚动件27A和27B的放置部的端侧。滑动件25容置在下导轨12的滑动件承受部12c和上导轨13的滑动件承受部13c之间,在滑动件25内形成V形槽25a和25b,滑动件25由能在直径方向发生变形的合成树脂模制品构成,并通过与接合钩状部46a和46b接合而固定于上导轨13的主体部13a。在这种情况下,下导轨12的外围由下导轨精整件29和精整件架26盖住。
此外,对于上导轨13,如图8所示,以上述方式在纵向上通过滚动件轴27c将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转动安装在两端部上,滑动件25安装在滚动件27A和27B终端侧面,但是,为了将上导轨13纵向的两端部安装在座椅主体(未示)侧面,支腿架34通过螺栓34a和焊接螺母34b固着在上导轨13的垂直壁13e上,支腿架34通过双头螺栓34c固着在座椅主体(未示)上。
下面参照图8说明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之间的锁定机构。轴锁定件51通过衬套52连接操作杆50,轴锁定件51的操作件51a通过铆钉锁53安装在闩锁54上,波形垫圈55和E形环56分别安装在闩锁54背面上的铆钉锁53上。在这种情况下,标号50a表示用于固定操作杆50的螺母。
接着,通过操作杆50,闩锁54来回移动,并且闩锁爪54a与下导轨12中的闩锁孔(未示)接合,由此将上导轨13与下导轨12锁定在预定滑动位置。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座椅滑动装置11,由于通过螺旋弹簧将转动安装在滚动件轴27c上的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向外方向推动,因此沿轴向的弹簧弹性施加在滚动件27A和27B上,左右滚动件27A和27B之间设置滚动件之间的间隙(图7中由参考符号d表示),可以消除车体安装部的偏移以及下导轨12和上导轨13之间的偏移。
特别是在本发明中,由于用于将滚动件27A和27B推向外的螺旋弹簧42容置在滚动件27A和27B内,因此可以采用厚度规或类似计量器通过设置在下导轨12主体部12a下部的孔21b测量滚动件27A和27B之间的间隙d,由此可以方便地实现质量控制,并且甚至如果不能消除偏移也可以方便地通过测量滚动件27A和27B之间间隙d进行处理,使得可以方便地实现质量控制。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座椅滑动装置11,由于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的滑动部43a和43b与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进行接触以便形成同心弧,因此可以消除滑动部件的尺寸偏移,并且可以取消选择性的配件。
此外,由于将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的滑动部43a和43b和下导轨12侧面的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之间的部分设置成约为23度的不太陡的斜面形。,因此两个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显著地小,滚动件27a和27b几乎没有偏斜,因而不会产生格格的响声和异常响声(低端响声)。
接着,如图9所示,当本发明座椅滑动装置11的上导轨13依据中心线P在箭头方向倾斜时,由于上导轨13垂直壁13e的倾斜,则滚动件27A和27B的滑动面43a和43b关于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沿圆弧表面倾斜。
接着,滚动件27A和27B与下导轨12之间的表面压力以及滑动件25与上导轨13的滑动件承受部13c之间的表面压力增大滑动阻力增大,因此由于滚动件27A和27B和滑动件25的弹性效应可以防止表面压力增大,从而防止滑动阻力增大,由此,即使在上导轨12处于倾斜状态也可以平滑滑动座椅滑动装置1。
此外,如果在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与上导轨13主体部13a之间设置间隙,当上导轨13在图10所示箭头方向移动时,由于左右滚动件27A和27B与上导轨13主体部13a之间设置的间隙而使滚动件27A和27B和下导轨12的滚动件承受阶状部之间的地接触表面不会改变,因此滚动件27A和27B不移动。
此外,由于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以及滑动件25具有弹性效应,可以通过限制滑动件25和上导轨13的地接触表面之间的表面压力来防止滑动阻力增大。因此,即使当上导轨13在水平方向移动,也可以保持平滑滑动操作。第三实施例图11显示座椅滑动装置11的第三实施例。相同标号表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因此省略了其详细说明。根据该实施例,将用于推动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的螺旋弹簧42容置在形成于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的外圆周表面的承受槽部42a和42b中。
因此,可以测量一对左右滚动件27A和27B之间的间隙,但是,由于因螺旋弹簧42的弹簧弹性而施加在滚动件27A和27B有弹力,因此可以有效地消除车体安装部和滑动部件中的偏移,由于滚动件27A和27B与滚动件承受阶状部12f设置成同心圆弧形地接触面以及滚动件27A和27B和滑动件25的弹性效应,因此即使在送入上导轨13以便形成图12所示的倾斜时,也不会产生格格声,从而可以获得平滑滑动操作。以同样方式,如图13所示,即使当上导轨13在水平方向移动,也可以保持上述平滑滑动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可以自由地对座椅滑动装置的形状、结构和相应部件的类似部分进行适当改进和改变,本发明范围包括各种包含上述相应导轨的形状和材料的改进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并且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其中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滚动件转动安装在上导轨主体部双侧部上的滚动件轴上,并且在滚动件的大体上的中部将滚动件分成左右分段,滚动件的双侧部安装到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上。
2.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圆弧表面形成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中,并且滑动件承受部设置在上侧部下表面侧面;以及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以及形成在主体部上壁的上端的滑动件承受部,其中滑动件插入在下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和上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之间,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滚动件转动安装在安装于上导轨主体部双侧部上的滚动件轴上,并且在滚动件的大体上的中部将滚动件分成左右分段,将滚动件的双侧部安装到向着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上,该锥形面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上。
3.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圆弧表面形成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中,并且滑动件承受部设置在上侧部下表面侧面;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以及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上壁的上端的滑动件承受部,并且其中,滑动件插入在下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和上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之间,由滚动件轴支撑的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这样形成滚动件的双侧以使其具有大于其中部的直径,在滚动件的大体上的中部将滚动件分成左右分段,在滚动件的双侧部形成锥形面,将滚动件双侧部的锥形面安装到向着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上,该锥形面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上。
4.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圆弧表面形成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中,并且滑动件承受部设置在上侧部下表面侧面;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以及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上壁的上端的滑动件承受部,并且其中,滑动件插入在下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和上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之间,由滚动件轴支撑的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这样形成滚动件的双侧以使其具有大于其中部的直径,在滚动件的大体上的中部将滚动件分成左右分段,将弹性体插入处于滚动件大体中部的分离位置的滚动件轴上,滚动件的双侧部形成锥形面,将滚动件双侧部的锥形面安装到向着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上,该锥形面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上。
5.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上侧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圆弧表面形成在滚动件承受阶状部中,并且滑动件承受部设置在上侧部下表面侧面;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垂直壁,以及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上壁的上端的滑动件承受部,并且其中,滑动件插入在下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和上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之间,形成在滚动件轴内的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这样形成滚动件的双侧以使其具有大于其中部的直径,在滚动件的大体上的中部将滚动件分成左右分段,将弹性片插入处于滚动件大体中部的分离位置的滚动件轴上,滚动件的双侧部形成锥形面,将滚动件双侧部的锥形面安装到向着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下倾斜的锥形面上,该锥形面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底部的阶状部上,在滚动件前端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侧壁之间设置间隙。
6.一种座椅滑动装置,包括下导轨,安装在座椅安装地板表面的纵向方向上;以及上导轨,下导轨引导并支撑上导轨以便使其在下导轨上沿纵向自由滑动,并且将上导轨安装和固定在座椅主体侧部,其中下导轨具有由大体朝上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和一对由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向内延伸的以便形成开口部的左右凸缘,以及形成在主体部的底部双侧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其中上导轨具有为装配在下导轨中的大体朝下的C形构成的主体部以及由主体部的上壁中心向上伸出并由下导轨的上侧部开口向上伸出的以便形成座椅主体的安装部的垂直壁,以及其中一对左右滚动件插入在设置在下导轨主体部中的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和上导轨主体部的上壁之间,该对左右滚动件转动安装在滚动件轴上,该滚动件轴安装在上导轨主体部的双侧部,沿轴向的弹簧弹性施加在共同的滚动件上,左右滚动件的滑动部与下导轨的滚动件承受阶状部进行接触以便形成同心圆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一对转动安装在滚动件轴上的左右滚动件具有处于相应内圆周面上的弹簧承受凹槽部,弹簧容置在滚动件内,由此可以通过下导轨下表面上的开口来测量左右滚动件之间的间隙尺寸。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下导轨凸缘的内表面侧,滑动件承受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上壁的肩部,能在直径方向弹性变形的滑动件插入在下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和上导轨的滑动件承受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弹性垫圈由中心平垫圈和与所述平垫圈两侧接触的弯曲垫圈构成。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滑动件由合成树脂构成,并且在纵向设置V形槽。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滑动件由合成树脂构成并且在纵向设置V形槽。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滑动件与设置在上导轨主体部上的接合爪接合并将滑动件固定在接合爪上。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装置,其中,下导轨具有第一钩状部和第二钩状部,第一钩状部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的开口部侧面的前端部上,第二钩状部形成在所述主体部的双侧部上,上导轨具有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第一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的上壁上,第二接合部形成在上导轨主体部双侧部的前端侧面上,其中,第一钩状部与第一接合部接合,第二钩状部分别与第二接合部接合。
全文摘要
滚动件承受阶状部形成在下导轨主体部的底部两侧。滚动件插入在下导轨的阶状部和上导轨的上壁之间。形成左右滚动件部以便在滚动件的大体中部将其分成左右分部。将对应弹性体的弹性垫圈插入到滚动件分离位置的滚动件轴内。在滚动件的双侧部形成锥形面,并将锥形面安装在锥形面,该锥形面形成于下导轨阶状部中并向着宽度方向的中心向下倾斜。
文档编号B60N2/06GK1353965SQ0113483
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16日
发明者江口森幸, 藤本凉, 吉田知德 申请人:约翰逊控制自动化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