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117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其除了可向上或向下扳动握把做刹车动作以外,亦可直接枢转辅助控制块来带动握把做刹车动作,以方便手指或手部残障者的操作。
再者对于手指或手部相关部位残障的使用者而言欲控制把手部5 11亦相当困难。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固定座,其上壁面的上方形成轴套,该轴套并具有轴向槽孔,可供助行车的把手杆套入,并由轴向槽孔上方达通的定位孔通过锁固元件旋锁连结,而该固定座并另设有一刹车线槽孔可旋锁连接一线座并穿入一刹车线,而该刹车线的侧端并与一刹车线拴头连结以供插置于握把的定位卡槽内,另外该固定座并具有前壁面与适当长度的下壁面以及左、右壁面,该左、右壁面的间并枢设有一握把;一握把,其一侧具有定位卡槽可供刹车线栓头的嵌设,而握把的后侧则为适当长短的把手部;其特点是该固定座的内部的前壁面预定部位延伸有一适当长度的抵靠块而形成下抵靠缘,而前壁面上方与上壁面的间则形成一上抵靠凹缘,另外该左、右两壁面并开设有一枢孔可由定位轴与握把的弧形导槽枢接;该握把,为一侧形成前窄后宽的锥形弧凸块,该锥形弧凸块的侧边则连接本体块,再由该本体块的侧边与把手部连接,而该本体块并具有弧形导槽可通过定位轴、定位元件与固定座的左、右两壁面枢接,且该前述弧形导槽则具有上下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上凹缘与下凹缘;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握把的把手部向下扳动时可连动刹车线,而握把的本体块的弧形导槽的上凹缘可被固定座的定位轴抵靠,且该握把的锥形弧凸块的前侧则可抵靠在固定座的上抵靠凹缘而呈刹车状态达到刹车效果;另当握把被向上扳而位移亦可连动刹车线一直到定位轴抵靠弧形导槽的上凹缘,且锥形弧凸块的前侧抵靠在固定座的前壁面的下抵靠缘时则亦形成刹车状态。
所述该前述握把的定位卡槽朝向下方,而固定座的刹车线槽孔也设于下壁面而朝向下方,使刹车线可由固定座下方导出而较接近助行车的两后车轮轴心,相对当握把的把手部扳动而连动刹车线做刹车动作时助行车车体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所述该固定座的左、右壁面的其中的右壁面具有穿孔,而左壁面具有较大的圆形槽孔,且该圆形槽孔的上方周缘预定部位并邻接一突出于左壁面的凸块,而前述握把的本体块并另设有一枢孔,且本体块另设有位于枢孔两侧适当距离的两连动槽,进而可通过枢接元件枢设一具有枢孔的辅助控制块,该辅助控制块并具有两相距适当距离的顶杆可同时插入前述握把的两连动槽内,且通过该辅助控制块预设的槽孔亦可供前述固定座的左壁面的凸块置入,且该槽孔的两侧并各邻接挡块;因此藉由前述特征,当辅助控制块向下枢转即可由其一顶杆顶靠握把的一连动槽的上挡壁,而由其另一顶杆顶靠连动另一连动槽的下挡壁以带动握把向下位移,一直到该辅助控制块的挡块被固定座的凸块止挡即停止位移,而凭借前述连动握把的向下位移动作相对亦可连动刹车线做刹车的动作达到刹车效果;又当辅助控制块向上位移时可由其一顶杆顶靠握把的一连动槽的下挡壁,而由其另一顶杆顶靠连动另一连动槽的上挡壁以带动握把向上位移,一直到该辅助控制块的另一挡块被固定座的凸块止挡即停止位移,而由前述运动握把的向上位移动作相对亦可连动刹车线做刹车的动作。
所述该握把的本体块的另一连动槽内设有一弹簧可供辅助控制块的另一顶杆的抵靠,使辅助控制块枢转后具有弹性恢复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握把向上或向下扳动时即可连动刹车线而具有刹车功能,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选择使用,操作简单,且藉由所设辅助控制块可便于手指或手掌附近残障者的操作施力,当辅助控制块向上或向下枢转可带动握把向上成向下位移,进而可连动刹车线做刹车动作;2、刹车线可由固定座下方导出而较接近助行车的两后车轮轴心,相对当握把的把手部扳动而连动刹车线做刹车动作时助行车车体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图2为习用助行车的部份立体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份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控制块未组合状态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握把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控制块的另一角度立体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合断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组合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
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座1,其上壁面10的上方形成轴套11,该轴套11并具有轴向槽孔111可供助行车(图未示)的把手杆2套入,参考图9,并由轴向槽孔11上方连通的定位孔1111通过锁固元件112旋锁连结,而该固定座1并另设有一刹车线槽孔161可旋锁连接一线座160并穿入一刹车线3,而该刹车线3的侧端并与一刹车线栓头30连结以供插置在握把4的定位卡槽430内,另外该固定座1并具有前壁面15与适当长度的下壁面16以及左、右壁面13、19,该左、右壁面13、19的间并枢设有一握把4,如
图1所示。
一握把4,其一侧具有定位卡槽430可供刹车线栓头30的嵌设,而握把4的后侧则为适当长短的把手部42;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1的内部的前壁面15预定部位延伸有一适当长度的抵靠块151以形成下抵靠缘1511,如图9和
图10所示,而前壁面15上方与上壁面10的间则形成一上抵靠凹缘152,另外该左、右两壁面13、19并开设有一枢孔131、191可通过定位轴14与握把4的弧形导槽441枢接;该握把4,如
图1所示,为一侧形成前窄后宽的锥形弧凸块43,该锥形弧凸块43的侧边则连接本体块44,再由该本体块44的侧边与把手部42连接,而该本体块44并具有弧形导槽441可通过定位轴14、定位元件141与固定座1的左、右两壁面13、19枢接,且该前述弧形导槽441则具有上下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上凹缘4411与下凹缘4412;经由上述构件的组成,当握把4的把手部42向下扳动时可连动刹车线3,而握把4的本体块44的弧形导槽441的上凹缘4411可被固定座1的定位轴14抵靠,且该握把4的锥形弧凸块43的前侧431则可抵靠在固定座1的上抵靠凹缘152(参考图9)而呈刹车状态达到刹车效果;另当握把4被向上扳而位移亦可连动刹车线3一直到定位轴14抵靠弧形导槽441的上凹缘4411,且锥形弧凸块43的前侧抵靠在固定座1的前壁面15的下抵靠缘1511时则亦形成刹车状态(参考
图10)。
又,前述握把4的定位卡槽430朝向下方,而固定座1的刹车线槽孔161亦为设在下壁面16而朝向下方,使刹车线3可由固定座1下方导出而较接近助行车的两后车轮轴心(图未示),相对当握把4的把手部42扳动而连动刹车线3做刹车动作时助行车车体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再者,前述的固定座1的左、右壁面13、19为其中的右壁面19具有如图6所示的穿孔192,而左壁面13具有较大的圆形槽孔132,且该圆形槽孔132的上方周缘预定部位并邻接一突出于左壁面13的凸块130(参考图3),而前述握把4的本体块44并另设有一枢孔443,如图4所示,且本体块44另设有位于枢孔443两侧适当距离的两连动槽444、445,进而可由枢接元件46、47枢设一具有枢孔70的辅助控制块7,如图8所示,该辅助控制块7并具有两相距适当距离的顶杆71、72可同时插入前述握把4的两连动槽444、445内,且藉由该辅助控制块7预设的槽孔73(参考图8)亦可供前述固定座1的左壁面13的凸块130的置入,且该槽孔73的两侧并各邻接挡块74、75;因而由前述特征,当辅助控制块7向下枢转即可由其一顶杆71顶靠握把4的一连动槽444的上挡壁4441,而由其另一顶杆72顶靠连动另一连动槽445的下挡壁4452以带动握把4向下位移,一直到该辅助控制块7的挡块74被固定座1的凸块130止挡即停止位移,而通过前述连动握把4的向下位移动作相对亦可连动刹车线3做刹车的动作达到刹车效果;又当辅助控制块7向上位移时可由其一顶杆71顶靠握把4的一连动槽444的下挡壁4442,而由其另一顶杆72顶靠连动另一连动槽445的上挡壁4451以带动握把4向上位移,一直到该辅助控制块7的另一挡块75被固定座1的凸块130止挡即停止位移,而藉由前述连动握把4的向上位移动作即相对亦可连动刹车线3做刹车的动作。
另者,前述握把4的本体块44的另一连动槽445内设有一弹簧446(参考图9)可供辅助控制块7的另一顶杆72的抵靠,使辅助控制块7枢转后具有弹性恢复力量。
另外,前述本实施例的辅助控制块7的上端具有圆弧部76,而两侧具有斜面77,可方便于残障者的手部的施力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归纳具有下列功效1、握把4向上或向下扳动时即可连动刹车线3而具有刹车功能,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选择使用,操作简单又方便,且由于握把4装设刹车线栓头30并由刹车线3穿出固定座1的刹车线槽孔161后即可通过定位轴14将握把4与固定座1枢设定位,不但组装容易且构件少,主要有固定座1与握把4以及定位轴14,因此构件精简相对亦可降低成本。
2、辅助控制块7可便于手指或手掌附近残障者的操作施力,当辅助控制块7向上或向下枢转可带动握把4向上或向下位移,进而可连动刹车线3做刹车动作。
3、刹车线3可由固定座1下方导出而较接近助行车的两后车轮轴心(图未示),相对当握把4的把手部42扳动而连动刹车线3做刹车动作时助行车车体能具有较佳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包括有一固定座,其上壁面的上方形成轴套,该轴套并具有可供助行车的把手杆套入的轴向槽孔,并由轴向槽孔上方达通的定位孔通过锁固元件旋锁连结,而该固定座并另设有一可旋锁连接一线座并穿入一刹车线的刹车线槽孔,而该刹车线的侧端并与一刹车线拴头连结而插置于握把的定位卡槽内,另外该固定座并具有前壁面与下壁面以及左、右壁面,该左、右壁面的间并枢设有一握把;一握把,其一侧具有可供刹车线栓头嵌设的定位卡槽,而握把的后侧则为把手部;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内部的前壁面预定部位延伸有一抵靠块而形成下抵靠缘,而前壁面上方与上壁面的间则形成一上抵靠凹缘,另外该左、右两壁面并开设有一可由定位轴与握把的弧形导槽枢接的枢孔;该握把,为一侧形成前窄后宽的锥形弧凸块,该锥形弧凸块的侧边则连接本体块,再由该本体块的侧边与把手部连接,而该本体块并具有可通过定位轴、定位元件与固定座的左、右两壁面枢接的弧形导槽,且该前述弧形导槽则具有上下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上凹缘与下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前述握把的定位卡槽朝向下方,而固定座的刹车线槽孔设于下壁面而朝向下方,使刹车线可由固定座下方导出而较接近助行车的两后车轮轴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的左、右壁面的其中的右壁面具有穿孔,而左壁面具有较大的圆形槽孔,且该圆形槽孔的上方周缘处并邻接一突出于左壁面的凸块,而前述握把的本体块并另设有一枢孔,且本体块另设有位于枢孔两侧的两连动槽,进而通过枢接元件枢设一具有枢孔的辅助控制块,该辅助控制块并具有可同时插入前述握把的两连动槽内的两相距适当距离的顶杆,且前述固定座的左壁面的凸块置入该辅助控制块预设的槽孔,且该槽孔的两侧并各邻接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握把的本体块的另一连动槽内设有一可供辅助控制块的另一顶杆抵靠的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行车的刹车控制装置,包括有固定座、刹车线、握把、辅助控制块等构件,其握把向上或向下扳动时即可连动刹车线而具有刹车功能,可视使用者的需求而选择使用,操作简单又方便;而通过其所设辅助控制块可便于手指或手掌附近残障者的操作施力,当辅助控制块向上或向下枢转可带动握把向上或向下位移,进而可连动刹车线做刹车动作。
文档编号B60T7/02GK2563040SQ0226637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6日
发明者巫锦昌 申请人:巫锦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