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优先用于汽车座椅的两个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的旋转调整调节装置及所用的行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48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特别是优先用于汽车座椅的两个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的旋转调整调节装置及所用的行星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特别是优先用于汽车座椅的两个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的一种旋转调整调节装置,并涉及所用的权利要求21前序部分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
文首述及的这样一种调节装置已在专利文件DE 3201309 C2中公开过。在这种已知的调节装置上,所谓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指的是附板,它们各自是与一个壳体部分整体地成形的。由附板和壳体部分构成的匹配部件涉及深冲工件,其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连同其两个内齿部处于深冲的范围内。两个壳体部分彼此的固定是经过所谓的保持板来实现的,这些保持板在横断面上具有一种梯级形状,而且都是设计成弓形段式的。这些保持板分别固定在一个壳体部分上,而且于此搭接到另一个壳体部分的一个相应边缘上,并以略微超过90°延伸。保持板的作用不仅是防止两个壳体部分彼此散开,而且是承受那些作用于调节装置上的轴向力。
此外,在DE 3201309中还公开过一种属于这一类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它是作为座椅靠背调整用的调节机构设计的。这样一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在有利的传动比的条件下才可以实现一种调节,而且缺少一种广泛的自行制动性质,这种性质一般说来对于调节机构例如对于所提出的靠背调节是有利的。
已知的调节装置的缺点在于在有高的轴向负荷情况下,这种调节装置可能会散架,从而丧失其功能。上述负荷可能是由于依轴向从外部作用于附板的力造成的。此外,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处于内部的很窄的齿轮可能受到径向甚强的加载,从而发生偏移。在下述情况下会出现最高的负荷当两种负荷同时出现,即轴向负荷从外部、径向负荷从内部施加。
已知的调节装置的另一缺点在于这种调节装置只允许进行大约180°的调节。超过180°的调节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可移动的附件在此情况下会各自碰触到固定在另一附件上的保持板。当然,从原理上说,也可以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大于180°的附件调节缩短保持板,即在小于90°上延伸,但这一点同时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就是保持板更难以完成对承受相应作用于调节装置的力及固持壳体部分的功能。
最后,已知的调节装置还有另一个缺点该调节装置连同其整体式成形的附件总得适配随时的使用情况,更确切地说,就是不同调节装置必须有不同附件来满足不同的应用要求。
DE 199 33 895 A1也公开过文首述及的一种调节装置。其中,该调节装置是设计成模件式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齿轮都被容纳在一个壳体中。根据需要,匹配件都可安置在该壳体上。该已知的调节装置的壳体结构如下一个壳体部分具有一个边缘凸缘,而另一个壳体部分则具有一个卷边;卷边围绕着该边缘凸缘加以卷起。就这种已知的调节装置而言,其缺点首先是,必须使用各种不同的壳体部分。另一个缺点的根源在于具有卷边的那个壳体部分从所用材料出发必须做这样的选择,就是卷边应是可以简单地实现卷起的。这之所以是一个缺点,因为壳体的其余部分必须是相对刚性的。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文首述及类型的调节装置,该装置尽可能是可以通用的,即使在高负荷条件下也总能保持它的各项功能,而且可简单地实现其安装。本发明的另一项任务是设计出这样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即在更有利的齿啮合条件下可达到功能改善和良好制造性质。
依本发明,前面述及的第一个任务主要是通过下述措施解决的两个壳体部分各自有一个边缘凸缘;配置一个独立的搭接着边缘凸缘的和固持着这两个壳体部分的保持环。本发明提出的这项发展可提供一系列较重要的优点。首先是按本发明提出的这项方案,可以毫无困难地使两个壳体部分彼此相对地旋转360°或大于此角度。在旋转时不可能产生一个壳体部分碰触到另一个壳体部分的现象。也不会出现两个壳体部分散开的现象。此外,由于产生的力传递到整个壳体上,所以还可将调节装置的壳体总体设计得具有较小的壁厚,这一点相对于已知的调节装置而言又可带来一个较明显的重量方面的优点。
此外,通过环形的保持环,可使行星齿轮传动装置更确切地说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各个齿轮获得足够的密封。该保持环不仅传递高的力而且能自动实现密封,并且其制造成本合算和安装简单。另外,本发明的一个重要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模件式的结构单元,根据需要可将所需的匹配部件固定在该结构单元上。相对于DE 3201309 C2所公开的调节装置,不同的是附板或者说匹配部件不再是同壳体部分整体式加以成形的。因此,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可依使用情况加以应用。除了在汽车工业中的座椅上获得应用外,例如也可用于办公室家具。此外,本发明提出的结构单元不仅可用于座椅靠背调节,也可用于座椅高度调节。
保持环作为独立的构件,它的使用具有如下的重要优点两个壳体部分一方面可完全按其功能结合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配置加以设计,另一方面还可结合对所出现的力的承受进行设计;与此同时,保持环完全由其材料类型及所用材料厚度来决定其保持功能。
保持环的安装可以特别简单地如此实现,即,保持环在边缘凸缘上加以卷边。这种卷边是可简单而成本合算地实施的,可以很容易地结合到制造和安装过程中。此外,在保持环卷边时不须担心两个壳体部分之一会受到损害如DE 199 33 895 A1中所介绍的情况那样,外壳部分之一是具有卷边的。
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匹配部件分别和壳体部分的连接方式。除了螺旋连接之外,最适合的是一种激光焊接连接。这种激光焊接连接可以很快速地施行,而且可良好地用于大批量生产。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通过激光焊接可以确保不产生“焊透”现象,也就是齿轮装置的齿轮被连带地焊上了,或者产生过分的热变形。
为了实现两个壳体部分的可靠而全面的固定,边缘凸缘环绕地被成形在两个壳体部分上。此外,这两个壳体部分从它们的外形来讲是同一的,因此它们可简单组合起来。此外,对两个壳体部分都可使用相同的板坯。
特别通过下述措施可以实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密封,更确切地说是防止被弄脏壳体部分在它们的外部平侧面上各自具有一个封闭的表面,只留出一个居中的孔口,以之用于操作元件插入到太阳轮上的啮合孔中。这一点例如在上漆时是有意义的。与此同时不会有油脂外泄。最后一点是,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作为模件式结构单元是一种基本上对外关闭的成套组件。壳体部分的钵形构形及其同保持环的连接方式此外还可获得一个非常坚固的壳体,经过该壳体能够可靠地承受所出现的径向力和轴向力。由于其设计之故,该调节装置也不会经过中轴线而弯折,这种弯折在许多实际中所用的调节装置上是缺点所在。
此外,钵状的壳体部分可以是深冲部件,其制造简单且成本较低。在深冲过程中还可容易地实现有关内齿成形。通过内齿的深冲成形,在壳体部分的外侧便产生本发明中所利用的齿啮合区。在匹配部件上也即配置了与该齿啮合区相适应的齿啮合区。在将匹配部件安置在壳体部分上时,上述齿啮合区的各个齿彼此啮合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容易实现匹配部件的定位,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状连接,便可承受和转移径向即切向的力,这一点又对前面述及的激光焊接连接发生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激光焊接连接必须仅仅是为了承受轴向力而设定的。此外,这种设想还有一种独立的意义。
一般地说,所述及的那种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具有高度的自行制动性能。但为了在极端情况下也可确保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自行制动,配置了另一个与此相关的装置。根据一个特别简单的设计结构,该装置为了自行制动的目的而具有至少一个作用于太阳轮和/或一个行星轮的弹簧机构。在此,有利的作法是将该弹簧机构安置在一个壳体部分和太阳轮或一个行星轮之间,从而成为该结构单元的组成部分。从占位空间的理由出发,作为弹簧机构的是一个盘形弹簧,它是很窄的,而且主要作用于太阳轮,因为在这里会获得最大制动效应。此外,弹簧机构不仅用于自制动,而且用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运动的均一化。正是在直齿情况下,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具有一定的钩作用。通过弹簧加载,使用者就根本觉察不出这种钩作用。
因此,按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可以保证这一点也如DE 3201309C2中公开的调节装置,消除处于啮合中的齿上的全部力和力矩,即整体是如此选择布置的,使得所有作用的力和力矩的总和为零,但按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也可做如下规定第一内齿部和第二内齿部具有相等的工作啮合角。这一点最终可以像DE 3201309 C2所公开的调节装置的情况一样,以相同方式达到目的。在此明确指出,有关的公开部分已作为本申请的内容。
从操作角度说,特别有利的是各行星轮无间隙地啮合到各自的内齿中和/或太阳轮中。这种无间隙性可特别简单地通过下述措施实现太阳轮和/或行星轮和/或内齿部通过尺寸测定或配对加以选择。为了能够实现各个齿轮的高的力传递和力承受,合适的做法是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有关的齿作成斜齿制或作成人字齿制。这样就可获得一种较高的啮合面,从而能承受很高的力,这一点在下述情况下尤其有利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安置在出现相当高的力的地点。如果在某些应用中没有很高的力产生,斜齿制或人字齿制可能仍然是合适的,因为这不仅具有高的安全性,而且原则上那些价格低的从而生产成本低的适用材料也可使用。
为了解决第二个任务,权利要求21中所述的啮合角是合适的。通过本发明提出的啮合角αw在两个内齿轮上每个行星轮的处于啮合中的齿的前齿面上和后齿面上便可获得啮合齿的一种均匀的滚压,其力矩差很小,这在有利的制造参数条件下可以使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实现无干扰的功能可靠的操作。
特别在啮合角αw1大约为14.5度和αw2大约为29.5度情况下,在相关行星轮的各自处于啮合中且具有型齿面为εα>1的齿的所述前齿面和后齿面上,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齿啮合状态和滚压状态,这种状态可确保齿轮装置的一种无间隙的及轻巧的操作。
从制造工艺上讲,太阳轮和/或行星轮和/或内齿轮的齿制都是直齿制是特别有利的,而且在大批量生产时通过冲压或冲裁都可无切屑地制造出来。当然,原则上也可采用斜齿制。
在可能的齿廓变位范围内和内齿轮内部的轴距范围内,可以有利地通过太阳轮和行星轮换成其它齿数来改变传动比,于此,内齿轮及其装配件作为统一部件而保持不变是有利的。这样就可成本较低地使更大的总件数满足各项要求(例如适应不同汽车生产厂家的座椅靠背调节)。
若前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自行制动不足以适应某种使用,则可配置一个能增强自行制动的摩擦制动器例如具有盘形弹簧形式的摩擦制动器。
为了操作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也就是驱动行星齿轮传动装置,有两个本身原则上可行的方法,即一个是手工的—例如经过一个手轮,另一个是经过一个电动机。其中,优选为太阳轮配置调节机构。不论哪种情况,通过本发明都可以将具有很小的电动机功率的电动机用于调节,因为如前所述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的调节所用的力是很小的。
下面将参照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做更详细的说明。附图表示

图1配有两个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的座椅透视图,图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调节装置的分解图,图3组装好的调节装置顶视图,图4图3所示调节装置沿图3中IV-IV切线的横断面图,图5图3所示调节装置依箭头方向V的顶视图,图6图3所示调节装置的透视图,图7以中央纵向断面示出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带有一个太阳轮、三个行星轮和两个内齿轮,图8图7所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各部分分解图,图9处于一个行星轮和一个内齿轮之间的齿啮合状况局部断面图,图10处于同一个行星轮和另一个内齿轮之间齿啮合状况另一局部断面图。
图1表示一座椅1,它配有两个调节装置2。在此处宜指出的一点是在图1中只表示出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2的一个可能的使用实施例。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2的其它可能的应用例如见DE 3201309C2的图1、2、3、4和6中所示。这里明确涉及到这些用途。就这方面而言,DE 3201309 C2显然是本申请的内容。但是此外还有一些用途也是可能的,它们没有在上述德国专利文件中提出来,例如用于飞机上的机翼活板调节或者也可以与办公室家具相结合使用。
调节装置2用于两个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3、4的旋转调节。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匹配部件3、4指的是这样的附件,它们一方面固定在座椅1的靠背5上,另一方面固定在座椅的座位部分6上。
如图2和4所示,调节装置2有一个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在这里,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有一个太阳轮8和三个同太阳轮8相啮合的行星轮9。此外,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有一个第一内齿部10和一个第二内齿部11。于此,该第一内齿部10配置在一个第一壳体部分12上,而第二内齿部11则配置在一个第二壳体部分13上。两个壳体部分12、13是分别设计成钵状的,它们不仅构成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装置外壳14,而且还构成调节装置2本身的外壳。装置外壳14是总体地如此设计成形的,使得壳体部分12、13可以彼此相对地旋转、而且依轴向永久地彼此保持着。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两个壳体部分12、13各自有一个边缘凸缘15、16;配置了一个单独的搭接着边缘凸缘15、16并将壳体部分12、13保持在一起的保持环17。该保持环17是如此设计成形的,使得它既能依轴向又能依径向将两个壳体部分12、13保持在一起。通过将两个壳体部分12、13保持在一起的保持环17,便获得一个模件式结构单元,作为独立的部件设计成形的匹配部件3、4可固定在该结构单元上。
现在,两个匹配部件3、4同壳体部分12、13是激光焊接起来的。在图6中示明了就匹配部件3的激光焊接连接处18。匹配部件4是按类似方式焊接的。
特别如图4所示,保持环17在其两个边缘上是经过边缘凸缘15、16加以卷边的。保持环17也没有直接固定在两个壳体部分之一上。此外,与图2中所示保持环17的边棱已加以弯折的情况相反,此处的保持环17也可以作为简单的管段,其一个外边棱首先加以卷角。在下一工艺步骤中将另一边棱也加以卷角。关于这一情况下面还要做更详细的说明。
特别如图2中所示,边缘凸缘15、16是环形。图4表示壳体部分12、13从它们的外形看是同一的。壳体部分12、13在其外部的平侧边19、20上各有一个封闭的表面,只各自留出一个居中的孔口21、22,以之用于一个操作元件插入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太阳轮8上的一个啮合孔23中。所谓的操作元件24,可以指的是一个扭转棒,它的端部呈四边形状,以便用以插入到啮合孔23中。
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内齿部10、11现在是与壳体部分12、13一体式地成形的。壳体部分12、13本身指的是深冲部件,其中,在为了制造出钵形的壳体部分12、13而进行深冲时便随之深冲出内齿部10、11。在此应指出的一点是第一内齿部10的齿数不等于第二内齿部11的齿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内齿部11的齿数比第一内齿部10的齿数大3个。
在调节装置2上可以使在处于啮合中的齿上的全部力和力矩无论如何至少基本上得以消除。力的消除是通过下述条件达到的使用总具有恒定啮合状态的一种齿制,其中啮合角都是相等的。力矩的消除是通过下述措施达到的内齿部10、11的基圆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相等的滚压点。关于调节装置2的这种基本上无力和无力矩的设计结构的细节,详见DE 3201309 C2,并以之作为本申请的内容。
此外,在调节装置2上可以有这种情况行星轮9和内齿部10、11分别具有相等的齿距即相等的模数,从而不会产生齿距误差。
此外,如各个附图所示的,在壳体部分12、13的外部平侧面19、20上有啮合区24。对应于啮合区24,在匹配部件3、4上有相应的啮合区25、26。应指出的一点是不言而喻,代替啮合区也可以是另设计成形的区域,这些区域可保证在匹配部件3、4和壳体部分12、13之间实现一种依径向或切向的形状连接。使用壳体部分12、13上的啮合区24和匹配部件3、4上的相应啮合区25、26之所以特别可取,这是因为在深冲带有各自的内齿部10、11的壳体部分12、13时,无论如何在外部的平侧面19、20上都会产生外部的啮合区24。依本发明,上述啮合区24被用作为对匹配部件3、4的装配辅助,和用于承受切向力;与此同时对于匹配部件3、4的各激光焊接点18可适当地减小尺寸,因为这些激光焊接点18只须承受轴向力。
此外,调节装置2具有一个用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自行制动的装置。为此原则上至少配置一个弹簧机构,该弹簧机构作用于太阳轮8和/或至少一个行星轮9。在具体情况下,配置一个盘形弹簧27作为弹簧机构,该盘形弹簧被安置在一个壳体部分这里是壳体部分12和太阳轮8之间。为此,在壳体部分12中配置了相关的凹穴28,盘形弹簧27便是嵌置在该凹穴中。凹穴28的深度使得盘形弹簧27以比较小的弹力作用于太阳轮8,从而使太阳轮上的和随之在有关操作元件(手轮或电动机)上的扭矩只有微小增大。此外,通过太阳轮8的弹簧加载,还能防止齿轮装置外壳14中太阳轮的轴向运动。也就是说,在轴向中获得一种无间隙状态。
图中未示出的是,行星轮7无间隙地啮合到内齿部10、11中,更确切地说啮合到太阳轮8中。这种无间隙状态是通过下述措施获得的太阳轮8和/或行星轮9通过尺寸测定和配对加以选取。此外,在图中示出,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各个齿部均是直齿制。但也可以选择斜齿制或者人字齿制。
本发明提出的调节装置2的安装或组装如下进行首先将一个环状或管状的保持环在其一端边侧加以卷边。然后将第一个壳体部分12嵌置到已卷边的保持环中。于是凸缘15贴靠在保持环17的卷边的部分上。随后将盘形弹簧27嵌置到凹穴28中。紧接着将太阳轮8和行星轮9装入到钵形的第一个壳体部分12中。于是,通过第二个壳体部分13的套装便完成了齿轮装置外壳14。接着,将保持环17在其另一端围绕第二个壳体部分13的边缘凸缘16加以卷边。视用途之不同,然后将匹配部件3、4进行定位,其中,啮合区24和啮合区25、26彼此相啮合。随即在壳体部分12、13上进行匹配部件3、4的激光焊接。
在图7和8中,以40表示一个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它基本上包括一个太阳轮42、三个行星轮44、46、48及两个具有内齿的内齿轮50、52。在圆对称的内齿轮50、52的外圆周上安置了一个将这两个内齿轮彼此保持接触的且可使之相对旋转的保持环54。此外,在内齿轮50、52上还固定着在图中未详示的附件56、58,其中一个附件56位置固定地连接在例如汽车座椅上,另一个附件58则连接在所属的座椅靠背上。
内齿轮50、52配有对中的孔60、62,一个图中未示出的主动轴可旋转地安置在这两个孔中,该主动轴经过太阳轮42上的一个多边部64而在调节运动时驱动该太阳轮42。
在太阳轮42和内齿轮50的轮毂凸出部50a之间安置一个盘形弹簧66作为摩擦制动机构,该盘形弹簧将太阳轮42压向对峙的内齿轮52。
各自按120度分布在太阳轮42的圆周上的而且没有支承更准确地说没有一个行星轮转臂所安置的行星轮44、46、48,一方面同太阳轮42相啮合,另一方面各自以它们齿宽的一半同内齿部50b更确切地说同52b相啮合。这两个内齿部彼此的齿数之差在这里是3,与行星轮的数目相当。
太阳轮42和行星轮44、46、48的齿部(齿38)以及内齿轮50、52的内齿部50b和52b在这里优选是作为渐开线齿制和直齿制无切屑地制造的,于此,内齿部50b、52b是通过精密冲压从圆盘形内齿轮50、52上成形出来的,而太阳轮42和行星轮44、46、48的齿部则是通过冲裁从一板坯制作出来的。
图9和10中示出一个行星轮44和一个内齿轮50或者说其内齿部50b(图9)及和第二个内齿轮52或者说内齿部52b之间的啮合状况。
由此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啮合度是εα>1;此外,在内齿轮52(图10)上有关的齿68的前齿面68a上的啮合角αw1为大约14.5度;有关的齿68的后齿面68b上的啮合角αw2为大约29.5度。这一点可通过在两个内齿轮50、52上的齿廓变位和通过不同的基圆dw来加以实现。
于此,具有特征性的是尽管两个内齿轮50、52的大的齿数差例如为3,因而有很不同的基圆db2和db2,但行星轮44、46、48的基圆db1仍可与内齿轮50、52的两个基圆相切,所以在两个基圆db1-db3或db1-db2上得出的啮合线为正切线。
通过行星轮44、46、48的一个选定的齿顶高,便可达到同两个内齿轮50、52的一种齿廓重叠为εα>1。行星轮44、46、48的齿廓变位是这样选择的,使得为了齿轮配对太阳轮42-行星轮也可得到一个齿廓重叠εα为>1。这样在这里也可实现一种均匀的、功能可靠的齿轮传动。
权利要求
1.特别是优选用于汽车座椅(1)的两个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3、4)的旋转调整调节装置(2),它配有一个具有一个太阳轮(8)和多个行星轮(9)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其中,该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配置了一个齿轮装置外壳(14),该外壳具有一个带有一个第一内齿部(19)的第一壳体部分(12)和一个带有第二内齿部(11)的第二壳体部分(13),其中,两个壳体部分(12、13)可以彼此相对地旋转,而且不会丢失地彼此保持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两个壳体部分(12、13)各有一个边缘凸缘(15,16);配有一个独立的搭接着该边缘凸缘(15、16)并将壳体部分(12、13)保持在一起的保持环(17)。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2)构成一种模件式结构单元;匹配部件(3、4)是作为独立的部件设计成形的,并可固定在壳体部分(12、13)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持环(17)是经过边缘凸缘(15,16)加以卷边的。
4.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匹配部件(3、4)是经过激光焊接连接(18)或螺旋连接而与壳体部分(12,13)分别相连的。
5.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边缘凸缘(15,16)是环形的。
6.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部分(12、13)从其外形上看是相同的。
7.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部分(12,13)在其外部的平侧面(19,20)各自有一个封闭的表面,只留有一个居中的孔(21,22),以之用于一个操作元件插入到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太阳轮(8)上的一个啮合孔(23)中。
8.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内齿部(10,11)是同壳体部分(12,13)整体式地设计成形的。
9.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部分(12,13)设计为深冲部件。
10.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特别是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壳体部分(12,13)的外部平侧面(19,20)上设有啮合区(24);在匹配部件(3,4)上设有与啮合区(24)相对应的啮合区(25,26)。
11.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特别是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了一个用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自行制动的装置。
12.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自行制动的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作用于太阳轮(8)和/或一个行星轮(9)的弹簧机构。
13.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机构安置在壳体部分(12,13)和太阳轮(9)或一个行星轮(9)之间。
14.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了一个盘形弹簧(27)作为弹簧机构。
15.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内齿部(10)的齿数不等于第二内齿部(11)的齿数。
16.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行星轮(9)无间隙地啮合到内齿部(10,11)和/或太阳轮(8)中。
17.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太阳轮(8)和/或行星轮(9)是通过尺寸测定和配对加以选定的。
18.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的齿部都是斜齿制或人字齿制。
19.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为太阳轮(8)配置了一个可手工操作的手轮和/或电动机。
20.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有至少两个调节装置(2)的座椅(1)或沙发椅。
21.按权利要求1-20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特别是作为两个部件彼此的调节机构,它配有一个太阳轮,至少两个行星轮,和两个具有不同齿数的内齿轮;其中,行星轮同两个内齿轮相啮合,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齿制是一种具有确定啮合角的渐开线啮合齿制,内齿轮的不同齿数之差是可以被行星轮的数目除尽的,行星轮的前齿面和后齿面上的齿啮合可以通过内齿轮的齿部上的齿廓变位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行星轮(44、46、48)的处于啮合之中的齿(68)在前齿面(68a)上以介于20和35度之间的啮合角αw1同另一个内齿轮(50)相啮合。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齿面(68a)上的啮合角αw1大约为14.5度特别在13和15度之间。
23.按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后齿面(68b)上的啮合角αw2为大约29.5度特别在28和31度之间。
24.按权利要求21至23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齿制(齿数/模数)是如此选择的,使得在行星轮(44、46、48)和两个不同内齿轮(50、52)之间以及在行星轮和太阳轮(42)之间的齿廓重叠为εα>1。
25.按权利要求21至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行星轮(44、46、48)和太阳轮(42)的置换,在相同齿制参数条件下可调节出不同的传动比。
26.按权利要求21至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了一个摩擦制动器(66)以支持其自行制动。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摩擦制动器是由至少一个安置在太阳轮(42)和一个内齿轮(50)之间的盘形弹簧(66)形成的。
28.按权利要求21至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齿部都是直齿制。
2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但最好是所有的直齿部是通过冲压、冲裁等工艺方法无切屑制造。
30.按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各齿部均是渐开式斜齿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优选用于汽车座椅(1)的两个对中安置的匹配部件(3、4)的旋转调整调节装置(2),它配有一个具有一个太阳轮(8)和多个行星轮(9)的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其中行星齿轮传动装置(7)配有一个齿轮装置外壳(14),该齿轮装置外壳具有一个带有一个第一内齿部(10)的第一壳体部分(12)和一个带有一个第二内齿部(11)第二壳体部分(13),其中壳体部分(12,13)可以彼此相对旋转,而且永久被保持在一起。为了提供上述的调节装置(2),它是尽可能可以通用的,而且在高负荷下仍能保持其功能、安装简单费用合算,本发明设定两个壳体部分(12,13)各自有一个边缘凸缘(15,16);配置了一个独立的搭接着边缘凸缘(15,16);配置了一个独立的搭接着边缘凸缘(15,16)的并将壳体部分(12、13)保持在一起的保持环(17)。
文档编号B60N2/225GK1461269SQ02801199
公开日2003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2日
发明者B·-R·赫恩, H·比赫勒 申请人: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