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后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96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辆后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总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后悬架。
背景技术
通常,机动车辆的动态性能是由机动车辆的悬架系统来控制的。所述悬架系统包括配置在机动车辆的每个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角落处的单个悬架。
在设计机动车辆悬架系统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减少机动车辆的制动点头(nose dive)现象。制动点头现象是指一种机动车辆车身倾斜的现象,即,一种机动车辆的前部降低而机动车辆的后部升高的现象。
为了减少这样一种制动点头现象,通常,前悬架被设计成加强其抗制动点头特性,且后悬架被设计成加强其抗上浮特性。
在典型的后悬架中,可转动地安装着车轮的悬架底盘(carrier)(也称为转向节),经过至少一个连接件被连接到车身上。在所述连接件中,沿着机动车辆的纵向轴伸展的连接件被称为纵臂。
这样一种后悬架的抗上浮特性,通过纵臂的车身侧连接点的垂直位置的升高,即纵臂的转动中心的升高可以得到非常有效的增强。
当制动力被加在后车轮时,纵臂受到朝着车身方向转动的扭矩。
因此,当纵臂的转动中心被升高时,所述纵臂受到一个更大的朝着车身转动的扭矩,后悬架的抗上浮特性因而得到增强。
然而,当所述纵臂的转动中心上升时,支撑着纵臂的弹簧表现出更差的伸展/压缩轨迹,这使得后悬架的轨迹变差。
在这个意义上,根据先前的技术,纵臂转动中心的垂直位置被综合考虑,结果使后车轮的轨迹不会过分地变坏。因此,抗上浮特性的增强非常有限。
在本发明的此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只是为了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不能被作为一种确认或任何形式的暗示此信息构成了已经为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先前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动机是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后悬架,所述后悬架在制动时具有增强抗上浮特性而不会严重地损害机动车辆后车轮的轨迹的非限定性的优点。
术语“纵臂”,在狭义上,可以指一种转动轴垂直于车身的纵向轴伸展的臂状零件,并区分于带有一个与车身的纵向轴相交成一个非零角度的转动轴的术语“半纵臂”。
然而,在此说明书中以及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术语纵臂不应被理解为受到其与机动车辆车身的纵向轴所成的角度的限制。相反,术语纵臂应被理解为一种广义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大致沿着机动车辆车身的纵向轴伸展,连接着机动车辆车身和悬架底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示例性的机动车辆后悬架包括悬架底盘、纵臂、和连接单元。
后车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悬架底盘上。纵臂相对于车身沿纵向排列,纵臂的端部分别连接到所述悬架底盘和所述车身上。连接单元连接着车身和纵臂的车身侧的端部,并根据机动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改变所述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连接单元包括支架、枢轴销、以及一个定位装置。所述支架具有一个沿预定方向形成的狭槽,所述狭槽带有一个垂直部分。所述枢轴销穿过狭槽以及纵臂的车身侧端部。定位装置调节枢轴销在狭槽中的位置。在此情况下,狭槽被优选地垂直形成。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定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致动器、和连接件。液压缸具有一个接受孔用以接受液压压力。所述活塞配置于所述液压缸中从而在液压缸中形成了液压压力室。所述致动器被固定在活塞上,并在其另一端在液压压力室的外面伸展。连接件连接致动器和枢轴销。在此情况下,液压缸的接受孔优选地被连接到机动车辆的制动管路(brake line)上。
当机动车辆不处于制动操作之下时,枢轴销优选地位于狭槽的最低位置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还优选地包括,用于在加到液压压力室的液压压力被释放的情况下,恢复所述活塞的位置的恢复装置。在此情况下,所述恢复装置优选地包括一个朝着接受孔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元件。


合并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结合说明,起着解释本发明的原理的作用。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后悬架的示意图;图2是沿着图1的方向A形成的立体图;以及图3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架、枢轴销、和纵臂的连接的展开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后悬架的示意图,图2是沿着图1的方向A获得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后悬架是一个具有车身190的机动车辆的后悬架,并包括悬架底盘120,纵臂130,和连接单元150。
后车轮110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悬架底盘120上。纵臂130被沿纵向相对于车身190排列。纵臂130的一端132被连接到悬架底盘120上,纵臂130的另一端被连接到车身190上。连接单元150连接着车身190,以及纵臂130的车身侧端部131。连接单元150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改变车所述身侧端部131的垂直位置。
图1显示了一种实施方案,其中本发明的精髓被用于一种四连杆悬架,对于所述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而言,每个展示零件的功能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图1中所显示的范围,本发明可以被用于包括有纵臂130的任何类型的后悬架中。
图2进一步示出了连接单元150。
如图2所示,连接单元150包括支架210、枢轴销220、和定位装置200。
支架210具有沿着预定方向形成的狭槽215,所述狭槽带有一个垂直部分。枢轴销220穿过狭槽215和纵臂130的车身侧端部131。定位装置200调节枢轴销220在狭槽215中的位置。
图3是用于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支架210、枢轴销220、和纵臂130的连接的展开立体图。
如图3所示,纵臂130的车身侧端部131通过枢轴销220,被可转动地与一个连接件260固定在一起,这将在后面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此外,纵臂130的车身侧端部131通过枢轴销220与支架210相配合,在此情况下,枢轴销220穿过支架210的狭槽215。
因此,枢轴销220的垂直位置,即纵臂130的车身侧端部131的垂直位置能够沿着狭槽215来改变。
大体上,通过平衡纵臂130的运动,纵臂130可以被认为几乎被水平地排列。因此,狭槽215优选垂直地形成。即,以上所提到的预定方向优选地是垂直方向。
当一个力,例如制动力沿平行于路面(等价地说,机动车辆车身平面)的方向被加在车轮110上时,狭槽215的垂直方向可以防止枢轴销220在狭槽215中的位置变化。
此外,这样一个平行于车身平面的外力,垂直于狭槽215作用在枢轴销220上。因此,即使当制动力被加在所述车轮110上时,枢轴销220的位置沿着狭槽215的移动需要最小限度的力。
定位装置200包括液压缸230、活塞240、致动器250、和连接件260。液压缸230具有用于接受液压压力的接受孔232。活塞240被配置在液压缸230中,从而在液压缸230中形成一个液压压力室235。致动器250被固定在活塞240上并在液压压力室235的外面相反的一侧伸展。连接件260连接着致动器250和枢轴销220。
在图2中,液压缸230和活塞240被显示为方形,然而,它们可以具有任何形状,例如圆形。
液压缸230的接受孔232被连接到机动车辆的制动管路290上。因此,当机动车辆在驾驶员的制动动作下减速时,制动流体通过所述接受孔232被供给到所述液压压力室235中。
在液压压力缸230中配置了一个弹性元件245,以使弹性元件在活塞240上施加一个朝着接受孔232的弹性力。因此,在施加在液压压力室235的液压压力被释放的情况下,活塞240通过弹性元件245的弹性力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图2将弹性元件245显示为一个弹簧,然而,弹性元件245可以通过能够施加恢复力给活塞240的任何其它弹性元件来实现。
当机动车辆没有处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之下时,即当制动液压压力没有被施加到液压压力室235的时候,在弹性元件245的作用下,图2中活塞240向左运动,枢轴销220因而处于狭槽215的最低位置。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后悬架按如下方式运行,抗上浮特性可以得到增强。
当根据驾驶员的制动动作,制动液压压力通过制动管路290被施加到液压压力室235时,图2中液压压力推动活塞向着右运动。因此,致动器250推动连接件260,接着,连接件260将枢轴销220向上推动。结果,纵臂130的转动轴的垂直位置被升高,因此,因制动力而作用在纵臂130上的扭矩(沿着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也会升高。
因此,在机动车辆的制动过程期间,用于使后车轮110变得靠近车身190的趋势,即抗上浮特性得到了增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纵臂的车身侧的垂直位置根据机动车辆的行驶状态而得到调整,机动车辆的抗上浮特性因而得到增强。
由于狭槽形成在连接着车身和纵臂的车身侧端部的支架上,且连接着所述支架和纵臂的车身侧端部的枢轴销的垂直位置得到了调整,机动车辆的抗上浮特性以一种有效的方式得到了增强。
所述狭槽的垂直排列,使得控制纵臂的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所需的力最小化。
通过利用由驾驶员的制动动作产生的制动液压压力,纵臂的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的调整得以有效地实现。
虽然本发明已经结合目前被认为是最实际和优选的实施方案得以说明,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而是要涵盖包括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中的各种改进形式和等价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辆后悬架装置,所述机动车辆具有一个车身,所述后悬架装置包括可转动地安装着后车轮的悬架底盘;相对于车身沿纵向排列的纵臂,所述纵臂的端部分别被连接到悬架底盘和车身上;以及连接单元,其连接着车身和纵臂的车身侧端部,并根据机动车辆的行驶状态来改变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沿着预定的方向形成有一个狭槽的支架,所述狭槽具有一个垂直部分;穿过所述狭槽和所述纵臂的车身侧端部的枢轴销;调整枢轴销在狭槽中的位置的定位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槽是垂直形成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定位装置包括具有用于接受液压压力的接受孔的液压缸;配置在所述液压缸中从而在所述液压缸中形成一个液压压力室的活塞;固定在活塞上,并在液压压力室的外面沿着相反一侧伸展的致动器;以及连接着致动器和枢轴销的连接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的接受孔被连接到机动车辆的制动管路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当机动车辆不处于制动操作之下时,枢轴销位于狭槽的最低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悬架,还包括用于在加在液压压力室的液压压力被释放的情况下,恢复活塞的位置的恢复装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装置包括朝着接受孔施加弹性力的弹性元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辆后悬架,其包括可转动地安装着后车轮的悬架底盘;相对于车身纵向排列的纵臂,所述纵臂的端部分别被连接到悬架底盘和车身上;以及连接着车身和所述纵臂的车身侧端部,并根据机动车辆的行驶状态而改变所述车身侧端部的垂直位置的连接单元。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后悬架具有增强的抗上浮特性。
文档编号B60G3/18GK1579822SQ20031011039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5日
发明者金丙哲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