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831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安全装置,其可为在事故情况中受到车辆撞击的行人提供保护。
如果行人在事故情况中受到车辆的撞击,行人可能会被甩出去,使得行人的头部或躯干与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发生碰撞。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会因这种碰撞而变形,但是,如果发动机罩或顶盖是关闭的,那么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下侧与发动机的位于发动机罩或顶盖之下的部分相接合之前,发动机罩或顶盖可能仅发生极短距离的变形。
因此,已经提出了提供这样一种机构,其可响应于对碰撞到行人的检测而部分地升起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因此,当行人与发动机罩或顶盖碰撞时,发动机罩或顶盖能够在其下侧与发动机接合之前发生相当大距离的变形。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这种较大变形的期间,行人的头部或躯干可能会相对于车辆而适当地减速,从而不会出现大的伤害。
之前已经提出了多种装置,以便可响应于涉及碰撞到行人的事故情况而升起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然而一般而言,出于维修目的,必须能够围绕设在顶盖后部处的铰链来升起发动机罩或顶盖,从而允许顶盖的前部向上打开,使得可以容易地从车辆前面接近发动机机舱。因此,必须设计一种专用的铰链装置,其首先能使顶盖以正常的方式通过铰链围绕形成于发动机罩或顶盖后部处的枢轴线而从前面升起(从而允许可容易地维修车辆),并且还额外允许顶盖的后部在事故情况中升起。顶盖的前区域设有锁定机构,其相对于机动车辆底盘的前部可释放地锁定住顶盖的前部。因此,该锁定机构可被释放,以允许顶盖从前面打开以便维修。
然而,升起顶盖的后部会导致顶盖围绕前锁定机构枢轴转动。前锁定机构通常位于发动机罩或顶盖的最前缘的稍后方,因此当发动机罩或顶盖处于其正常的关闭位置时,发动机罩或顶盖的最前缘与车辆车身的前部直接相邻,以保证“面板间隙”尽可能小,从而避免难看的外观。当上述类型的某种现有技术的安全装置的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时,结果是发动机罩或顶盖的最前部围绕锁定机构枢轴转动,并因此向下且有时向前地运动,如果顶盖前部的枢轴点处于发动机罩或顶盖下方的较远处的话。这会导致发动机罩或顶盖的最前缘撞到车辆车身的前部,从而导致发动机罩或顶盖和/或车身的永久变形。这在安全装置被无意中促动而升起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时是不利的,因为即使发动机罩或顶盖可重设到其正常位置,但它仍然发生了难看的变形,因此是不利的。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安全装置,其可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响应于涉及碰撞到行人的事故情况而升起。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升起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铰链,其将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连接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可被打开,该铰链具有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所述铰链部分中的一个固定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或与之形成一体,另一个铰链部分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上或与之形成一体;枢杆,其在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上,并在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枢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所述连接包括可动枢轴,以允许枢杆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的旋转运动,所述可动枢轴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之后并与之间隔开;所述枢杆可释放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使得所述枢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并且设置有释放机构,其可释放所述可释放的连接,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其中,当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时,所述可动枢轴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
优选的是,枢杆的所述另一端通过设在枢杆和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连接件而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可动枢轴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枢杆的所述另一端上,并且通过第二枢轴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使得连接件在发动机罩或顶盖后部的升起期间围绕所述第二枢轴转动,从而使可动枢轴向后枢轴转动。
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优选固定在机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或与之形成一体。
所述可动枢轴优选可滑动地容纳在形成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的细长槽口中。
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优选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上或与之形成一体。
有利的是,安全装置包括系绳,其在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部分之一上,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在另一铰链部分或枢杆上。
有利的是,安全装置还包括细长支撑臂,该支撑臂的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枢杆上的处于其两端之间的某一位置处,该支撑臂的另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的处于所述可动枢轴之后并与之间隔开的某一位置处。
方便的是,所述支撑臂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可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的升起期间有效地限制所述枢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旋转运动的程度。
优选的是,所述安全机构包括系绳,其在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部分中的一个上,在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臂上,所述释放机构优选通过烟火装填物(pyrotechnic charge)来促动。
有利的是,所述释放机构包括由所述第二铰链部分所携带的可动锁销,该锁销容纳在设于枢杆上的锁定孔中。
方便的是,安全装置还包括升起件,其设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之下,并且可被促动以便升起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
所述释放机构优选可响应于所述升起件的促动而被促动。
或者,所述升起件可响应于所述释放机构的促动而被促动。
优选的是,安全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其可将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可释放地锁定在关闭位置中,该锁定装置包括由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所携带的锁定件,还包括锁定机构,其设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以便与所述锁定件可释放地接合,同时允许锁定件相对于车辆的主体部分向下运动。
有利的是,所述锁定机构构造成与所述锁定件可释放地接合,同时允许所述锁定件相对于所述机构滑动。
方便的是,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槽口的板,所述锁定件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槽口内以便在其中滑动。
优选的是,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上,以便可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罩或顶盖偏转。
为了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并且领会其进一步的特征,现在将参考附图并通过示例来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经过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的示意性剖视图,显示了相对于车辆车身的前部处于其正常位置的发动机罩或顶盖;图2是大致对应于图1所示的视图,但显示了处于另一位置的发动机罩或顶盖,其中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已被升起,以便显示出与现有技术的安全装置相关的技术问题;图3是大致对应于图2所示的视图,但显示了发动机罩或顶盖处于这样的位置,其中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已被升起,并且发动机罩或顶盖向后运动至稍微离开机动车辆车身的前部;图4是显示了安装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之下的根据本发明的安全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安全装置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形成了本发明一部分的铰链装置的透视图,显示了铰链装置处于打开且被促动的构造中;图7是图6所示铰链装置的透视图,显示了处于正常且关闭的构造中的铰链装置;图8是大致对应于图5所示的示意图,但显示了铰链装置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被打开的方式而打开;图9是大致对应于图7所示的透视图,但显示了处于图8所示构造中的铰链装置;图10是处于其被促动构造中的本发明安全装置的示意图;图11是大致对应于图4所示的视图,但显示了处于其被促动构造中的安全装置,其中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已经升起;图12是形成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一个备选铰链装置的铰链的示意图;图13显示了处于正常构造中的设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处的锁定装置;图14显示了从下方看去的图13所示锁定装置;图15显示了另一构造中的图13和14所示锁定装置,其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已经向上和向后运动时被采用;图16是设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处的锁定机构的一种备选构造的视图;图17显示了从下方看去的图16所示锁定装置;和图18显示了一种备选构造中的图16和17所示锁定装置,其中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已经向上和向后运动。
首先参见图1,图中示意性地显示了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前区域。发动机罩或顶盖1显示为处于其正常的关闭位置,其中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缘2设置成基本上相邻于机动车辆车身3的最前部且与之齐平,机动车辆车身3的最前部位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之前和之下。可以看到,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前缘2与车身3间隔开,从而在这两者之间限定了较小的“面板间隙”4。
锁定环5从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前区域向下延伸出来,其以本质上已知的方式与可释放的锁扣件6接合,并通过它来防止向上的运动。
图2显示了发动机罩或顶盖1,其处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例如通过现有技术的安全装置而垂直升起的位置中,以便使发动机罩或顶盖的主体部分移离设于下方的发动机组,从而提供了足够的间隙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在撞到行人时变形,因此可从与行人的碰撞中吸收能量。从图2中可见,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前端围绕锁扣6枢轴转动,这样,由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缘从锁扣6中向前延伸,因此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升起时该最前缘2会进一步向前和向下运动。由于面板间隙4较小,因此最前缘2与车身3的前部接合,这会导致前缘2和/或车身3产生永久性变形,而这如上所述是不利的。
因此,希望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升起时设法实现发动机罩或顶盖1朝着大致如图3所示的位置运动。在图3中可以看到,在其最后部升起时,整个发动机罩或顶盖1会相对于车辆的结构向后运动。这就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缘2向下运动,同时保持与车身3前部的间隙,从而避免了前缘2或车身3受损。本发明的安全装置构造成可响应于代表与行人发生紧急碰撞的信号而实现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这类运动。
现在来看图4,图中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全装置7,其安装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之下。所示安全装置7包括柱塞形式的提升器8,其可在收到来自碰撞传感器(未示出)的适当信号之后被促动,以便在长度上延伸(例如如图10所示),从而向上地驱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然而,可用任何其它方便形式的提升器来取代柱塞,例如波纹管装置或某些形式的可充气的气袋装置。
这种安全装置还包括一对铰链9(只显示了一个这样的铰链),其位于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之下,并且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任一侧处安装在发动机罩或顶盖与机动车辆的主体部分之间。其中一个铰链9在图6中最清楚地示出。图6所示铰链9设计成安装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左侧之下,并且显示为从后外侧的左方看去。相应的(“镜像”)铰链安装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右侧之下。
铰链9包括下铰链部分10、上铰链部分11以及将这两个铰链部分10,11互连的枢杆12。铰链部分10具有大致细长的垂直侧板13,其带有从其最下缘向内指向的安装凸缘14。该向内指向的凸缘14具有一对形成为从中穿过的装配孔15,以便允许例如通过一对螺栓而将下铰链部分10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之下的某一位置处牢固地安装在机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
如图8中最清楚地显示,下铰链部分10的侧板13通常为矩形,但侧板13的最前部具有朝上的延伸部,其限定了部分圆形的最上缘16。侧板13的后部延伸经过安装凸缘14,并且携带有释放机构17,其通过形成为穿过侧板的装配孔而安装在侧板上。释放机构17具有锁定插销18,其最初朝向车辆的侧面向外定向,并且可通过烟火装填物来操作,以便通过烟火装填物的促动而向内运动(如图6所示)。锁定插销18的用途将在下文中更清楚地阐述。
较短的细长连接件19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在侧板13的外侧,以便可围绕枢轴20相对于侧板13枢轴转动,枢轴20与限定了部分圆形边缘16的圆的圆心重合。连接件19的另一端(在标号21处)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枢杆12的最前端上。通过向内朝向的枢销来实现枢杆12的最前端和连接件19之间的连接,该枢销具有形成了止挡件的最内圆形凸缘22(如图8所示),其与连接件19的最外表面稍微间隔开,并且在尺寸上设置成延伸过图8所示侧板13的部分圆形边缘部分16。枢杆12的后端设有从中穿过的锁定孔23,其在尺寸和位置上设置成在铰链收拢成大致如图7所示的关闭构造时可接受锁定插销18。
枢杆12的后部还带有向上和向后指向的延伸部24,其通过枢轴25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上铰链部分11的最后端上。铰链部分11带有向内朝向的安装凸缘26,其用于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下侧的一部分上。
如图6中最清楚地显示,铰链机构9还包括细长支撑臂27,其用于将枢杆12的中部与下铰链部分10的后部互连。支撑臂27的一端通过枢轴29在释放机构17之前且与之稍微间隔开的位置处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侧板13的外侧上。支撑臂27的另一端通过枢轴30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枢杆12的内侧上,其连接位置位于枢杆12前缘处的枢轴21与枢杆12后端的锁定孔23之间的大致中心处。
当然,图6显示了处于全开构造中的铰链机构9,而在正常的使用中,在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1关闭时,铰链机构9收拢而处于图7所示的构造中。在这种构造中,枢杆12大致相邻于侧板13的外侧,并且支撑臂27和连接件19大致处于枢杆12和侧板13之间。当枢杆12从图6所示位置朝着图7所示位置向下运动时,连接臂19围绕其枢轴20旋转,使得凸缘22向前运动以实现图8所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朝外的锁定插销18与锁定孔23相接合,从而将枢杆12相对于下铰链部分10锁定住。
当枢杆12如上所述地锁定在相邻于下铰链部分10的位置时,上铰链部分11仍能自由地围绕枢杆12的延伸部24旋转,因此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1从其前端打开,以便围绕横向延伸穿过枢轴25的轴线而枢轴转动。这就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1如图8所示地打开,从而提供了通往位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之下的发动机机舱的方便途径。当然,当发动机罩或顶盖1如图4所示地关闭时,发动机罩或顶盖前端处的锁定机构用于将发动机罩或顶盖保持在其正常位置中,上铰链部分11基本上相邻于铰链部分12的外表面,其位于下铰链部分10的侧板13之上,例如如图5和图7所示。
在接收到来自碰撞传感器的表示与行人发生了紧急或严重的碰撞的信号之后,提升器8和释放机构17基本上同时地或相互间响应地被促动。因此,锁定插销18在锁定机构17内的烟火装填物的作用下被向内驱动,从而运动至脱离与锁定孔23的接合,并且将枢杆12从下铰链部分10中释放出来。同时,提升器8用于升起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因此铰链机构9朝向图6、10和11所示的位置展开。枢杆12的后部向上运动,导致枢杆12通过其与连接件19的枢轴连接21而相对于下铰链部分10旋转。当枢杆12以这种方式向上运动时,支撑臂27也向上运动,围绕其与下铰链部分10的枢轴连接29枢轴转动。然而,支撑臂27的长度设置成可限制枢杆12相对于下铰链部分10的旋转运动的程度,使得当枢杆12到达其旋转运动的极限时,发动机罩或顶盖1后部的进一步向上运动(以及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上的上铰链部分11的进一步向上运动)会导致连接件19相对于下铰链部分10向后旋转,使得连接件19和枢杆12之间的枢轴连接21沿着以枢轴20为中心的部分圆形路径而向后运动。当连接件19以这种方式运动时,凸缘22将围绕侧板13的部分圆形边缘区域16运动。
由于连接件19和枢杆12之间的枢轴连接21以上述方式向后运动,同时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被向上驱动,因此就使整个枢杆12相对于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下铰链部分10向后运动,因此,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到达其运动上限时,还会使上铰链部分11向后运动。
上铰链部分11的这种向后运动在图10中最清楚地显示,其中虚线31表示枢杆12和上铰链部分11之间的枢轴连接25的轴线的运动路径。作为说明,虚线32显示了在枢杆12的最前端和下铰链部分10之间的枢轴连接是固定的且不能如上所述地向后运动时枢轴连接25的运动路径。与路径32相比,路径31清楚地显示了上铰链部分11的向后运动以及上铰链部分11固定于其上的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向后运动。发动机罩或顶盖1在其后部升起时的这种向后运动的效果在图11中最清楚地显示,其中可以看到,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缘2可以上文中针对图3所述的方式而向下运动,同时保持与前车身3的间隙。
图12显示了形成本发明安全装置的一部分的铰链机构的一种备选构造。在这种装置中,铰链包括固定在机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的下铰链部分33,以及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下侧上的上铰链部分34。枢杆35同样用于将下铰链部分33和上铰链部分34互连,但在这种设置中,枢杆35的后端通过固定的枢轴连接36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下铰链部分的后部上。枢杆35的最前端通过枢轴37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上铰链部分34的最前部上,枢轴37可滑动地容纳在形成为穿过上铰链部分34的细长槽口38中。
在上铰链部分34的后端处设有释放机构39,其与上述实施例的释放机构17基本相同。释放机构39包括插销,其构造成可与形成为穿过枢杆35的锁定孔40接合。支撑臂41同样用于将上铰链部分34和枢杆35互连,并且在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上铰链部分34上,而在其另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枢杆35上。
在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柔性缆索或线形式的安全系绳42,其在一端43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下铰链部分33的前端上,而在其另一端44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支撑臂41上。然而应当理解,安全系绳的端部44也可连接在枢杆35或上铰链部分34上。
在这种铰链组件的正常收拢构造中,枢杆35基本上相邻于下铰链部分33,枢杆35和铰链部分34之间的枢轴37位于细长槽口38的最前端。上铰链部分34通常设置成相邻于枢杆35,并且通过释放机构39的插销和锁定孔40之间的接合而相对于枢杆35锁定住。在铰链组件的收拢构造中,柔性系绳42没有施加于其上的张紧力,而只是在其自身重量作用下处于自然状态。
发动机罩或顶盖1可以传统的方式而从其前端打开,使得枢杆35相对于固定在机动车辆上的下铰链部分33而围绕枢轴36旋转。然而,在促动了锁定机构39时,插销将运动至脱离与锁定孔40的接合,因此当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后部通过提升器(图12中未示出)而被向上驱动时,铰链机构如图12所示地打开。
当铰链机构以这种方式打开时,上铰链部分34围绕枢轴连接37而相对于枢杆35旋转,直到到达了支撑臂41限制了铰链部分34和枢杆35之间旋转运动的位置点处。当到达该点时,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进一步向上运动将导致枢轴37朝向槽口38的最后部而向后运动。
因此可以理解,图12所示的铰链机构再次使发动机罩或顶盖1在其后部升起时向后运动,使得发动机罩或顶盖的最后缘随从于标号45处所示的略弯路径。
系绳42可构造成使得它在枢轴37与槽口38的后端相接合时被拉紧。然而,系绳42可以稍长一些,因此即使处于图12所示的铰链组件的完全打开位置时,系绳也未被拉紧。系绳的用途是在车辆受到正面冲击的事件中防止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因铰链组件的各个枢轴连接的断裂而脱离机动车辆。
图2至11所示的铰链组件也可设有上述类型的系绳42。
现在来看图13和14,图中显示了位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端之下的锁定机构,其构造成可将发动机罩或顶盖的最前端相对于机动车辆的主体部分或底盘可释放地锁定住。该锁定机构包括安装板50,其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下侧上。细长锁销51从安装板50上向下悬挂,并且在其最下端处具有扩大头52。
围绕锁销51设有支承垫圈53,其具有位于周边上的向内翻起的缘边54,围绕锁销51设有螺旋弹簧55,其作用在安装板50和支承垫圈53之间,以便将支承垫圈53偏压成离开安装板50。
扩大头52构造成可通过细长锁定槽口56而被容纳,该锁定槽口56形成为穿过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锁定板57。如图14中最清楚地显示,锁定指形件58在一端通过枢轴59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锁定板57的下侧上。锁定指形件58的另一端连接在促动缆索60的末端上,该促动缆索60穿过从板57的底面向下悬垂的导管61。弹簧62设在促动缆索的端部区域的周围,并且在锁定指形件58和导管61之间起作用,以便将锁定指形件的远离枢轴59的端部朝向锁定槽口56偏压。
图13显示了处于锁定构造中的锁定机构,其中销51的锁定头52已经插入到形成于板57内的槽口56中。当该销朝着此位置下降时,锁定头52的锥形端面承靠在被偏压的指形件58上,从而使指形件58围绕其枢轴59旋转,以便使指形件如图14所示地沿顺时针方向运动。当锁定头52通过锁定指形件58时,锁定指形件58在弹簧62的作用下被压回到图14所示的其位置中,其中它部分地延伸跨过锁定槽口56,从而将锁定头52保持在下方。可以理解,锁定机构可以通过在箭头63所示的方向上拉动促动缆索60来释放锁定机构,并且锁定机构用于使锁定指形件58旋转离开锁定槽口56,以允许锁定头52运动经过锁定槽口56。
图15显示了在设于顶盖后端处的提升装置被促动而将顶盖的后部提升起来之后的锁定机构的构造。可以看到,顶盖的前缘2已向后且向下地运动。由于锁销52的轴可滑动地接合于锁定槽口56内,因此就允许顶盖的前端向后运动。从图14中可以看到,在销51沿着槽口56的任何纵向位置处,销的锁定头52总是由锁定指形件58保持住。
顶盖1的前端的向下运动导致锁销51被驱动至稍微进一步地穿过锁定槽口56,其用于压缩作用于支承垫圈53和安装板50之间的弹簧55。
图16至18显示了一个大致相似类型的备选锁定机构,其设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前部之下。在这种设置中,锁销51安装在安装板50上,以便允许销51相对于安装板50一定程度地偏转,还可相对于安装板50固定于其上的发动机罩或顶盖1一定程度地偏转。另外,在这种设置中,上述设置中的细长锁定槽口56被锁定孔64取代,锁定孔64的尺寸设置成可接受从中穿过的销51的锁定头52,但可防止锁销51相对于板57产生显著的运动。
在这种设置中,当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缘2响应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后部的向上运动而向下运动时,锁销51的锁定头52保持相对于板57基本上固定。然而,这会导致锁销相对于安装板50偏转,因此也相对于发动机罩或顶盖1偏转。
因此应当理解,设在发动机罩或顶盖1前端之下的上述这两种锁定机构都可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1的最前缘2的向下和向后运动,同时仍可保证发动机罩或顶盖1和机动车辆底盘之间的牢固连接。
在本说明书中,“包括”具有“包含或其由构成”的意思。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升起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铰链,其将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连接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可被打开,所述铰链具有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所述铰链部分中的一个固定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或与之形成一体,另一个铰链部分固定在所述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上或与之形成一体;枢杆,其在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上,并在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枢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所述连接包括可动枢轴,以允许枢杆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的旋转运动,所述可动枢轴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之后并与之间隔开;所述枢杆可释放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使得所述枢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并且设置有释放机构,其可释放所述可释放的连接,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其中,当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时,所述可动枢轴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枢杆的所述另一端通过设在所述枢杆和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连接件而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可动枢轴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枢杆的所述另一端上,并且通过第二枢轴而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使得所述连接件在发动机罩或顶盖后部的升起期间围绕所述第二枢轴转动,从而使所述可动枢轴向后枢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固定在机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或与之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枢轴可滑动地容纳在形成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的细长槽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上或与之形成一体。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包括系绳,其在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部分之一上,并且在其另一端连接在另一铰链部分或枢杆上。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细长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枢杆上的处于其两端之间的某一位置处,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的处于所述可动枢轴之后并与之间隔开的某一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具有一定的长度,其可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的升起期间有效地限制所述枢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旋转运动的程度。
9.根据从属于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中的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机构包括系绳,其在一端连接在所述铰链部分中的一个上,在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臂上,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通过烟火装填物来促动。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包括由所述第二铰链部分所携带的可动锁销,所述锁销容纳在设于所述枢杆上的锁定孔中。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升起件,其设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之下,并且可被促动以便升起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响应于所述升起件的促动而被促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起件响应于所述释放机构的促动而被促动。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锁定装置,其可将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可释放地锁定在关闭位置中,所述锁定装置包括由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所携带的锁定件,还包括锁定机构,其设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以便与所述锁定件可释放地接合,同时允许所述锁定件相对于车辆的主体部分向下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构造成与所述锁定件可释放地接合,同时允许所述锁定件相对于所述机构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具有形成于其中的槽口的板,所述锁定件可释放地保持在所述槽口内以便在其中滑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上,以便可相对于所述发动机罩或顶盖偏转。
全文摘要
一种可升起机动车辆的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铰链,其将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连接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前部可被打开,该铰链具有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所述铰链部分中的一个固定在车辆的主体部分上或与之形成一体,另一个铰链部分固定在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上或与之形成一体;枢杆,其在一端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铰链部分上,并在其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枢杆的所述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之间的所述连接包括可动枢轴,以允许枢杆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的旋转运动,所述可动枢轴可相对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二位置位于第一位置之后并与之间隔开;所述枢杆可释放地连接在所述第二铰链部分上,使得所述枢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中,并且设置有释放机构,其可释放所述可释放的连接以允许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其中,当发动机罩或顶盖的后部升起时,所述可动枢轴从所述第一位置朝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
文档编号B60R21/34GK1774358SQ200480010173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0日
发明者L·哈格伦德 申请人: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