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60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配属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
背景技术
副驾驶座是车辆中驾驶员旁边的座位,它与驾驶座同处于前排位置,座位的前面即为挡风玻璃,因此,副驾驶座具有开阔的视野可为乘坐者提供舒适的视觉效果,但同时又具有较高的不安全系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我国车子的数量呈大幅增长之势,不但各厂矿企事业单位拥有了许多的车辆,而且越来越多的家庭、个人拥有了私家车,这种车辆的大幅巨增以及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车辆的交通安全愈加显得重要,人们希望坐车时的位置既有安全性,又有舒适性。现有技术的副驾驶座通常在靠背的顶部都设有一个头枕,乘坐者的头可以靠在头枕上,这种带头枕的设计方式使坐在副驾驶座上的乘客较为舒适,可以较好地解除旅途的疲劳,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不同身材乘坐者的需求,头枕还被设计成固定直立式升降结构,头枕可向上升高,其升高的高度一般在10cm左右,这种加设头枕的副驾驶座为该座位的乘坐者提供了较为舒适的乘坐效果,但是,加设的头枕却挡住了后排座位乘客的视线,使后排乘客有很不舒服的视线感觉,即使是在副驾驶座的座位上没有乘客的情况下也是一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通过将副驾驶座上的头枕隐藏起来,使后排座的乘客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情况下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大大提高了后排座乘客的视觉舒适性,同时还可起到提醒驾驶员注意行驶安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它包括座本体、靠背、头枕,座本体与靠背固定相联接,靠背上部设有一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二插孔,二根可相对靠背顶部伸缩的支撑杆分别插套在插孔中;二根支撑杆的顶端与头枕固定相联接;所述的靠背的凹槽的大小与头枕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所述的凹槽为设在靠背前部的半缺口形凹腔。
所述的凹槽为设在靠背后部的半缺口形凹腔。
所述的凹槽为设在靠背中部的完整形凹腔。
制作时,就是在靠背的上部制作出一个凹槽,使头枕可以容纳在凹槽中,将原有的副驾驶座头枕连接的支撑钢条即支撑杆适当加长,其加长的长度约为凹槽的高度,这样就能保持原有的头枕的升高高度不变;而在需要时可将头枕隐藏在靠背的凹槽中。
使用过程中,当副驾驶座座位上有乘客时,头枕用于提供给该座位上的乘客使用,头枕可以借助于支撑杆即支撑钢条相对于靠背作一定范围的升高,当头枕向上升起高出凹槽时,为原有的头枕使用位置,头枕可以继续升高一定的距离,这段升高的距离完全是用于调节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如个子较为高大的乘客,就需要将头枕再适当的升高,以调节舒适性,这时调节头枕高度的使用方式完全与原有的使用方式相同。当副驾驶座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可以将支撑杆完全缩入靠背内,从而使头枕容纳在凹槽中,这样,副驾驶座上的头枕就不再对后排座位乘客的视线形成阻挡,后排座位的乘客就可以享受与前排乘客近似相等的视野,又由于后排座位较之副驾驶座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因此,后排座的乘客既有较好的安全性,又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后排座位的乘客可以观察前方路况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的苗头,及时地提醒司机减速或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率,提高了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座本体、靠背、头枕来构成副驾驶座,且座本体与靠背固定相联接,靠背上部设有一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二插孔,二根可相对靠背顶部伸缩的支撑杆分别插套在插孔中,二根支撑杆的顶端与头枕固定相联接,靠背的凹槽的大小与头枕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在副驾驶座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可以将支撑杆完全缩入靠背内,从而使头枕容纳在凹槽中,这样,副驾驶座上的头枕就不再对后排座位乘客的视线形成阻挡,后排座的乘客既有较好的安全性,又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后排座位的乘客可以观察前方路况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的苗头,及时地提醒司机减速或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率,提高了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这样,对于公司领导阶层和广大出租车的乘客来说,在乘车时,都可以选择后排座,而将前排副驾驶座上的头枕隐藏在靠背的凹槽中,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情况下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因为可隐藏式头枕而受益。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枕升起正常使用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副驾驶座的后排座位的向前视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它包括座本体1、靠背2、头枕3,座本体1与靠背2固定相联接,靠背2上部设有一凹槽21,凹槽21的槽底设有二插孔22,二根可相对靠背顶部伸缩的支撑杆4分别插套在插孔22中;二根支撑杆4的顶端与头枕3固定相联接;靠背2的凹槽21的大小与头枕3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其中,凹槽21为设在靠背2前部的半缺口形凹腔;当然,凹槽也可以为设在靠背后部的半缺口形凹腔;凹槽还可以为设在靠背中部的完整形凹腔。
制作时,就是在靠背2的上部制作出一个凹槽21,凹槽21为设在靠背2前部的半缺口形凹腔;该半缺口形凹腔可以使头枕3容纳进去,将原有的副驾驶座头枕连接的支撑钢条即支撑杆4适当加长,其加长的长度约为凹槽21的高度,这样就能保持原有的头枕3的升高高度不变;而在需要时可将头枕3隐藏在靠背2的凹槽21中。
使用过程中,当副驾驶座座位上有乘客时,头枕3用于提供给该座位上的乘客使用,头枕3可以借助于支撑杆3即支撑钢条相对于靠背作一定范围的升高,当头枕3向上升起高出凹槽21时,这个位置即为原有的头枕3使用位置,头枕3可以继续升高一定的距离,这段升高的距离完全是用于调节不同身高乘客的需求,如个子较为高大的乘客,就需要将头枕再适当的升高,以调节舒适性,这时调节头枕3高度的使用方式完全与原有的使用方式相同;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头枕3一部分缩入凹槽21时作为使用位置,这样,无形中就使得头枕3的调节范围较原来更大,比如,小孩使用时就可以将头枕3部分缩入凹槽21,使小孩的头部刚好枕在头枕3上。当副驾驶座座位上没有乘客时,可以将支撑杆4完全缩入靠背2内,从而使头枕3容纳在凹槽21中,这样,副驾驶座上的头枕3就不再对后排座位乘客的视线形成阻挡,后排座位的乘客就可以享受与前排乘客近似相等的视野,又由于后排座位较之副驾驶座具有更高的安全系数,因此,后排座的乘客既有较好的安全性,又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如图3所示,更为重要的是,后排座位的乘客可以观察前方路况和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的苗头,及时地提醒司机减速或进行适当的处理,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交通事故率,提高了乘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这样,对于公司领导阶层和广大出租车的乘客来说,在乘车时,都可以选择后排座,而将前排副驾驶座上的头枕3隐藏在靠背2上,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情况下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因为可隐藏式头枕3而受益。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于在副驾驶座的靠背上设有可容纳头枕的凹槽,头枕借助于相对原有进行加长的支撑杆的伸缩,将头枕可选择地隐藏在凹槽中,使后排座的乘客在原有的较好安全性的前提下,又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它包括座本体、靠背、头枕,座本体与靠背固定相联接,其特征在于靠背上部设有一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二插孔,二根可相对靠背顶部伸缩的支撑杆分别插套在插孔中;二根支撑杆的顶端与头枕固定相联接;所述的靠背的凹槽的大小与头枕的形状大小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设在靠背前部的半缺口形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设在靠背后部的半缺口形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为设在靠背中部的完整形凹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可隐藏式头枕的副驾驶座,它包括座本体、靠背、头枕,座本体与靠背固定相联接,靠背上部设有一凹槽,凹槽的槽底设有二插孔,二根可相对靠背顶部伸缩的支撑杆分别插套在插孔中;二根支撑杆的顶端与头枕固定相联接;所述的靠背的凹槽的大小与头枕的形状大小相适配。采用该结构后,通过将副驾驶座上的头枕收藏在靠背的凹槽中,使后排座的乘客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情况下可以得到较为开阔的视野,大大提高了后排座乘客的视觉舒适性,同时还可起到提醒驾驶员注意行驶安全的效果。
文档编号B60N2/48GK2811058SQ20052008642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
发明者黄征平 申请人:黄征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