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517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车身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动车追尾、碰人或碰车的事故中,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诸多厂家在机动车前端和后端装金属或塑料罩保险杠,或者是在机动车前端安装有充气安全气囊。在机动车的前端和后端装金属或塑料罩保险杠,虽然再撞车时可以吸收部分能量,但由于它是靠在撞车时保险杠的金属或塑料变形来吸收能量的,故吸收能量较小,往往起不到机动车在较高速度时保护作用。而在机动车前端装充气式安全气囊,它是在机动车发生撞车时的剧烈震动或机动车强烈变形而使安全气囊爆发性充气,来使行人与机动车隔开,从而造成在碰撞时缓冲,达到保护行人的目的。这种方法虽然有较好的安全效果,但往往打开安全气囊的时间滞后于发生碰撞的时间,以及发出打开安全气囊的判断依据很难做到精确。另外,由于这种安全气囊是在机动车撞车时的剧烈震动和强烈变形触发打开的,并且在发生事故时往往使车身侧面发生严重的形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安全气囊不能在碰撞的瞬间及时打开以保护行人安全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在发生事故时能够主动式保护、又不易使车身侧变形的机动车防撞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包括前面罩、前外壳以及设置在机动车大梁或底盘前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前面罩托臂与前面罩相连,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滑轨,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前面罩托臂相连,滑轨的另一端通过条形弹簧与固定座的端部相连。所述前面罩托臂为钢性元件,前面罩托臂与前面罩和滑轨为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为钢珠滑轨,滑轨在所述固定座的轨道槽内滑动,所述滑轨与条形弹簧为活动连接。前面罩下端设有一防碾板,防碾板通过扭力弹簧和插销固定于前面罩下。所述防碾板的插销下设有伸手孔。所述前外壳上设置有前外壳扭力弹簧,前外壳通过前外壳扭力弹簧与前面罩连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固定座上设有一滑轨,滑轨的一端与前面罩托臂相连,滑轨的另一端通过条形弹簧与固定座的端部相连,相当于一个弹性缓冲装置,当该车辆撞到行人时,在碰撞的瞬间,由前面罩推动前面罩托臂,由于前面罩托臂为钢性元件,将撞击力传递到滑轨总成,滑轨总成开始压缩条形弹簧,将撞击力转化为弹簧的弹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行时时主动式安全保护;另外,当行人被撞到后,由于前面罩下端设有一防碾板,因此可有效防止行人被碾压。所述前外壳上设置有前外壳扭力弹簧,前外壳通过前外壳扭力弹簧与前面罩连接。当车辆受到撞击时,使前外壳张开,防止车身侧面变形。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有效保证了行人安全,有效防止行人倒地后被碾压;并且在发生碰撞过程中,不易使机动车车身侧面变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前面罩1;前外壳2;固定座3;前面罩托臂4;滑轨5;条形弹簧6;滑块7;防碾板8;扭力弹簧9;插销10;伸手孔11;前外壳扭力弹簧12;前外壳限制片13。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包括前面罩1、前外壳2以及设置在机动车大梁或底盘前端的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通过前面罩托臂4与前面罩1相连,所述固定座3上设有一滑轨5,滑轨5的一端与所述前面罩托臂4相连,滑轨5的另一端通过条形弹簧6与固定座3的端部相连。所述前面罩托臂4为钢性元件,前面罩托臂4与前面罩1和滑轨5为固定连接。所述滑轨5为钢珠滑轨,滑轨5在所述固定座3的轨道槽内滑动,所述滑轨5与条形弹簧6为活动连接。
在机动车前面罩1下端设有一防碾板8,该防碾板8制成扁平的长方体型,防碾板8下端距地面的高度小于人体平躺的高度,该高度一般为10-20CM。该防碾板8通过扭力弹簧9和插销10固定于前面罩1下。所述防碾板8的插销10下设有伸手孔11。司机可以根据路况和环境,适当选择收起防碾板8。通过伸手孔11,将插销10向上松开,该防碾板8在扭力弹簧9的作用下,向内收起。
所述前外壳2上设置有前外壳扭力弹簧9,前外壳2通过前外壳扭力弹簧129与前面罩1连接。当车辆受到撞击时,使前外壳2向外张开,防止车身侧面变形。在车身上还设有前外壳限制片13,安装在汽车前端,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有利于所述前外壳向外张开。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固定座3上设有一滑轨5,滑轨5的一端与前面罩托臂4相连,滑轨5的另一端通过条形弹簧6与固定座3的端部相连,相当于一个弹性缓冲装置,当该车辆撞到行人时,在碰撞的瞬间,由前面罩1推动前面罩托臂4,由于前面罩托臂4为钢性元件,将撞击力传递到滑轨5总成,滑轨5总成开始压缩条形弹簧6,将撞击力转化为弹簧的压缩弹力,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进行主动式安全保护。
当机动车防撞上行人时,前面罩11自动推动前面罩托臂4向后运动。钢珠滑轨中的滑块7循轨压缩条形弹簧6向后运动。条形弹簧6具有弹性,使行人免于重伤。当行人离开后,前面罩1和防碾板8在条形弹簧6作用下,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当防碾板8在插上插销10作用下,其下沿与地面的距离小于人体平躺时的厚度。这样如果行人被撞到后,防碾板8始终把行人挡在前面,使行人免于被碾压。当机动车行驶到崎岖路面或遇到顶部能达到其沿高度时,可以通过伸手孔11拨开插销10,防碾板8在扭力弹簧9的作用下向内收起,不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有效保证了行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包括前面罩(1)、前外壳(2)以及设置在机动车大梁或底盘前端的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通过前面罩托臂(4)与前面罩(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上设有一滑轨(5),滑轨(5)的一端与所述前面罩托臂(4)相连,滑轨(5)的另一端通过条形弹簧(6)与固定座(3)的端部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罩托臂(4)为钢性元件,前面罩托臂(4)与前面罩(1)和滑轨(5)为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为钢珠滑轨,滑块(7)在所述固定座(3)的轨道槽内滑动,所述滑轨(5)与条形弹簧(6)为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面罩(1)下端设有一防碾板(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碾板(8)通过扭力弹簧(9)和插销(10)固定于前面罩(1)下。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碾板(8)的插销(10)下设有伸手孔(11)。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2)上设置有前外壳扭力弹簧(12),前外壳(2)通过前外壳扭力弹簧(12)与前面罩(1)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防撞装置,包括前面罩、设置在机动车大梁或底盘前端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前面罩托臂与前面罩相连,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一滑轨,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前面罩托臂相连,滑轨的另一端通过条形弹簧与固定座的端部相连。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机动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能够吸收大量的撞击能量,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有效保证了行人安全,有效防止行人倒地后被碾压;并且在发生碰撞过程中,不易使机动车车身侧面变形。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还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B60R19/28GK1958353SQ20061003824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0日
发明者谭建 申请人:谭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