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235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刹车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轻灵柔和的汽车制动阀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汽车大都通过气刹系统来实现制动,而制动阀又是气刹系统的主控部件,它直接决定了整个刹车系统的使用性能,如踩踏灵敏度、制动距离等十分重要的指标,这些都是驾驶员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的各种制动阀均存在着刹车踩踏力大、行程不足、前后刹车不均等缺陷,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尤其是对于各种载重汽车来讲更是如此,在业内,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反应也比较强烈,急需作出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踩踏轻盈、制动灵敏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包括同轴依次密封连接的制动阀上体和制动阀下体,在制动阀上体内装有活塞总成和后轮阀门组件,制动阀下体内装有前轮阀门组件,后轮阀门组件与前轮阀门组件之间设有气推阀板,阀体上设有与前后阀门组件相对应的进出气孔,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体、活塞芯和顶杆座,活塞体呈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凹槽,活塞芯滑动配合地套装在活塞体内,两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活塞芯一端由卡簧限位,顶杆座端部的插杆伸入活塞芯的对应孔内,插杆外套有随动稳定弹簧,顶杆座通过卡簧限定在活塞芯内,活塞芯的端部设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上开设有沿轴线贯通其两端的通孔。
所述活塞体的内壁呈台阶状,具有与活塞芯紧密配合的内环体,该内环体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安装槽,其内环面上设有密封槽。
所述活塞体与活塞芯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在2~2.4mm之间,所述活塞芯与顶杆座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在2.6~3mm之间所述活塞体与活塞芯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为2.2mm,所述活塞芯与顶杆座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为2.8mm。
所述活塞芯端部的圆柱体直径在16~18mm之间。
所述活塞芯端部的圆柱体直径为17mm。
所述活塞体顶部至内环体顶部的距离为20~22mm,活塞体顶部至密封槽上边沿的距离为24~26mm。
所述活塞体顶部至内环体顶部的距离为21mm,活塞体顶部至密封槽上边沿的距离为25mm。
所述气推阀板的直柱下部直径为25~27mm。
所述气推阀板的直柱下部直径为26mm。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汽车制动阀总成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其中弹簧钢丝直径的改进可减轻踏板力约45%~50%,制动快速灵活,非常轻便,可大大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而活塞体和活塞芯的改进则增大了后轮阀门组件的气流量,使整个总成具有先刹后轮、再刹前轮的功能,从而缩短制动距离35%左右,尤其是对载重汽车具有制动柔和的特点,提高了刹车系统的适应性和安全性,对降低交通事故率有积极的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总成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活塞芯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活塞体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后轮阀门组件的气推阀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活塞体 2--活塞芯3--顶杆座 4--活塞体外圆周密封凹槽5--复位弹簧6--活塞芯卡簧7--插杆8--稳定弹簧9--顶杆座卡簧 10--圆柱体11--通孔 12--内环体13--复位弹簧安装槽 14--内环体密封槽15--气阀推板直柱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阀总成主要由同轴依次密封连接的制动阀上体和制动阀下体组成,在制动阀上体内装有活塞总成和后轮阀门组件,制动阀下体内装有前轮阀门组件,后轮阀门组件与前轮阀门组件之间设有气推阀板,阀体上设有与前后阀门组件相对应的进出气孔,由于上述结构为公知技术,因此这里就不再展开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活塞总成由活塞体1、活塞芯2和顶杆座3组成,活塞体1呈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凹槽4,活塞芯2滑动配合地套装在活塞体1内,两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5,活塞芯2一端由卡簧6限位,顶杆座3端部的插杆7伸入活塞芯2的对应孔内,插杆7上套装有随动稳定弹簧8,顶杆座3通过卡簧9限定在活塞芯2内,活塞芯2的端部设有一圆柱体10,该圆柱体10上开设有沿轴线贯通其两端的通孔11,活塞体1的内壁呈台阶状,具有与活塞芯2紧密配合的内环体12,该内环体12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安装槽13,其内环面上设有密封槽14,复位弹簧5的钢丝直径为2.2mm,稳定弹簧8的钢丝直径为2.8mm,活塞芯端部的圆柱体10的直径为17mm,圆柱体10的尺寸对加快后轮气流、优先刹制后轮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起关键作用,活塞体顶部至其内环体顶部的距离为21mm,活塞体顶部至密封槽上边沿的距离为25mm,以改善活塞行程不足、前轮气流量过小的问题。如图4、图5所示的气推阀板,其中部设有直柱15,它主要起调节气流的平衡作用,是阀门的核心部件,因为要增大后轮气流量,所以要在其直柱下部切深2mm,即图中A的尺寸为26mm,这一改进对先刹后轮、再刹前轮起关键作用,对载重汽车有制动柔和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包括同轴依次密封连接的制动阀上体和制动阀下体,在制动阀上体内装有活塞总成和后轮阀门组件,制动阀下体内装有前轮阀门组件,后轮阀门组件与前轮阀门组件之间设有气推阀板,阀体上设有与前后阀门组件相对应的进出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活塞体、活塞芯和顶杆座,活塞体呈圆筒状,其外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凹槽,活塞芯滑动配合地套装在活塞体内,两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活塞芯一端由卡簧限位,顶杆座端部的插杆伸入活塞芯的对应孔内,插杆外套有随动稳定弹簧,顶杆座通过卡簧限定在活塞芯内,活塞芯的端部设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上开设有沿轴线贯通其两端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的内壁呈台阶状,具有与活塞芯紧密配合的内环体,该内环体的顶部开设有弹簧安装槽,其内环面上设有密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与活塞芯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在2~2.4mm之间,所述活塞芯与顶杆座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在2.6~3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与活塞芯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为2.2mm,所述活塞芯与顶杆座之间的弹簧钢丝直径为2.8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芯端部的圆柱体直径在16~18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芯端部的圆柱体直径为17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顶部至内环体顶部的距离为20~22mm,活塞体顶部至密封槽上边沿的距离为24~26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顶部至内环体顶部的距离为21mm,活塞体顶部至密封槽上边沿的距离为2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阀门组件的气推阀板直柱下部直径为25~27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阀门组件的气推阀板直柱下部直径为26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制动阀总成,包括同轴依次密封连接的制动阀上体和制动阀下体,在制动阀上体内装有活塞总成和后轮阀门组件,制动阀下体内装有前轮阀门组件,后轮阀门组件与前轮阀门组件之间设有气推阀板,阀体上设有与前后阀门组件相对应的进出气孔,其中活塞总成包括活塞体、活塞芯和顶杆座,活塞体呈圆筒状,活塞芯滑动配合地套装在活塞体内,两者之间设有复位弹簧,活塞芯一端由卡簧限位,顶杆座端部的插杆伸入活塞芯的对应孔内,插杆外套有随动稳定弹簧,活塞芯的端部设有一圆柱体,该圆柱体上开设有沿轴线贯通其两端的通孔。与传统刹车总成相比,具有先刹后轮、再刹前轮的功能,踩踏轻盈、制动灵敏,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B60T15/00GK2885677SQ20062000043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5日
发明者蒋小苗 申请人:蒋小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