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877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悬架,特别是一种军用和民用重型载货汽车通用的杠杆平衡前悬架。
背景技术
传统双转向前轴重型汽车的两套前悬架相互独立,分别单独地刚性悬挂在车架上。当汽车在不平道路上行驶时,两个前轮的垂直载荷分配比例会有很大的改变,当一前轮垂直载荷变小甚至为零时,则这一前轮对地面的附着力随之变小甚至等于零。遇到这种情况将使汽车操纵能力大大降低,此外还会使另一根前桥过载,板簧和车架的损坏概率大大增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纵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军民车通用的杠杆平衡前悬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前板簧和两前减振器,两前板簧的前端均铰接在车架上的支架上,两前板簧的后端通过连杆机构铰接在车架上的支架上,两连杆机构间铰接有一个平衡拉杆。
为了方便连接,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吊耳和摇臂,摇臂为L形,中部铰接在支架上,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的吊耳和平衡拉杆,吊耳与板簧的后端铰接。
为了容易提高各部件的通用性,所述的车架上的支架有三个,相互间隔的固定在车架上,分别为前支架、中间支架和后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保证双转向前轴的载荷能相互转移、延长前桥及板簧的寿命、提高汽车通过性,各连接部件容易进行通用化设计,使之成为军民车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中的通用件,连接件孔位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民车换装杠杆平衡前悬架零件互换的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替换性。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支架,2、前板簧,3、前减振器,4、吊耳,5、摇臂,6、中间支架,7、平衡拉杆,8、后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由一个前支架1、两个前板簧2、两个前减振器3、两个吊耳4、两个摇臂5、一个中间支架6、一个平衡拉杆7和一个后支架8组成(仅示意车架左侧,左右基本对称)。前板簧2中部固定安装在两个转向前轴上,一轴前板簧2前端和前支架1铰接,二轴前板簧2前端和中间支架6铰接,前板簧2后端均与吊耳4铰接,吊耳4的另一端又与摇臂5的一端铰接,两个摇臂5的另一端分别与平衡拉杆7的两端铰接,两摇臂的中部分别与固定在车架上的中间支架6和后支架8铰接。两个前减振器3一端铰接在前轴上,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
如果要装配军车的杠杆平衡前悬架,只需将民车的前支架1、前板簧2和前减振器3换为军车的前支架、前板簧和前减振器即可。
如果装配普通前悬架的民车要换装杠杆平衡前悬架,只需将原来普通的中间支架和后支架换装为中间支架6和后支架8,再按前文装配即可。并且普通支架和中间支架6、后支架8有很好的互换性。
权利要求1.一种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包括两个前板簧(2)和两前减振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前板簧(2)的前端均铰接在车架上的支架上,两前板簧(2)的后端通过连杆机构铰接在车架上的支架上,两连杆机构间铰接有一个平衡拉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吊耳(4)和摇臂(5),摇臂(5)为L形,中部铰接在支架上,两端分别铰接所述的吊耳(4)和平衡拉杆(5),吊耳(5)与板簧(2)的后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上的支架有三个,相互间隔的固定在车架上,分别为前支架(1)、中间支架(6)和后支架(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前板簧和两前减振器,两前板簧的前端均铰接在车架上的支架上,两前板簧的后端通过连杆机构铰接在车架上的支架上,两连杆机构间铰接有一个平衡拉杆。本实用新型保证双转向前轴的载荷能相互转移、延长前桥及板簧的寿命、提高汽车通过性,各连接部件容易进行通用化设计,使之成为军民车通用型杠杆平衡前悬架中的通用件,连接件孔位的设计还充分考虑了民车换装杠杆平衡前悬架零件互换的可操作性,具有很好的替换性。
文档编号B60G5/047GK2878115SQ200620081049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
发明者张付增, 孙长春, 唐洪荣, 王旭光, 程卫明, 姜鸿澎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