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9142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上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轿车用轮毂轴 承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轿车用轮毂轴承是把一个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压在轮壳轴 上,它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安装间隙和尺寸误差,强度也不够高,轴 承的使用寿命短,轴承更换频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同时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和径向载 荷的轮毂轴承总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釆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轿 车用轮毂轴承总成,包括内法兰盘、外法兰盘、内圏、钢球、安装钢 球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 一内圈与外法兰盘轴过盈配合,内法兰盘 里侧磨出两条上沟道,相应地在外法兰盘轴上和内圈外側各磨出相对 应的下沟道,钢球安装在上下沟道间,与沟道角接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釆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

所述内法兰盘与转向节总成连接,所述外法兰盘与轮毂连接。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内、外法兰盘上直接磨出沟道,增 加了这两个法兰盘的可设计厚度,也就直接增加了该部件的强度。双 列角接触球设计有较大的同时承载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能力,考虑 到轿车的重量轻,转速高,用轴承钢球作为滚动承载体明显优于圆锥 滚子设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前多个部件配合工作容易产生的问 题,提供了一种集成化、整体化的解决方案。把转向节总成、剎车盘、 轮毂、外球笼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既提高了零件强度,也增加了可靠 性,节省了空间,并且降低了零件重量,从而使轴承总成轻盈,紧凑, 刚性好,寿命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未安装钢球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钢球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用于轿车轮毂轴承总成,包括一个 带螺紋孔10的内法兰盘1、 一个装有轮毂螺栓ll的外法兰盘2、内 圈3、钢球4、保持器5,内圏3通过过盈配合压在外法兰盘轴上, 按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设计思路,在内法兰盘1里侧磨出两条上沟道 6、 7,在外法兰盘轴上磨出一条与上沟道6相对应的下沟道8,在内 圈3外侧磨出一条与上沟道7相对应的下沟道9,轴承钢球4通过保 持器5固定,并安装在上下沟道间。内法兰盘l通过螺紋与转向节总 成相连,外法兰盘2通过螺栓11与刹车盘,轮毂连结,实现了该部 件的集成化。作为优选,在内法兰盘l的上侧,可根据需要安装轮速 计数器,在外法兰盘2的内径可设花键,以便与前轮驱动配合。内法 兰盘l的里侧磨出两条角接触的沟道,与外法兰盘2沟道、内圈沟道 组成一个滚动系,两列钢球与沟道用角接触设计,可同时承受轴向与 径向载荷。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紧凑,符合汽车设计轻量化, 集成化的趋势,涉及一种对轿车轮毂轴承的改良,可起到连结,承重, 传输扭矩,转向的作用。
在实际运转时,内圈3固定在外法兰轴上,与钢球4、保持器5
和外法兰盘i一起随车轮转动;内法兰盘i固定在转向器总成上,不 转动,由于钢球4与沟道之间有接触角,可同时承受轴向和径向载荷, 并且钢球转动灵活,该设计占用空间不大,能把转向总成,外球笼, 剎车盘,轮毂连结起来,是一种集成化设计,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包括内法兰盘(1)、外法兰盘(2)、内圈(3)、钢球(4)、安装钢球(4)的保持器(5),其特征在于一内圈(3)与外法兰盘轴过盈配合,内法兰盘(1)里侧磨出两条上沟道(6、7),相应地在外法兰盘轴上和内圈(3)外侧各磨出相对应的下沟道(8、9),钢球(4)安装在上下沟道间,与沟道角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内法兰盘(1)与转向节总成连接,所述外法兰盘(2)与轮毂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法兰盘(l)上设有轮速计数器。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法兰盘(2)的内径设有花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包括内法兰盘、外法兰盘、内圈、钢球、安装钢球的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一内圈与外法兰盘轴过盈配合,内法兰盘里侧磨出两条上沟道,相应地在外法兰盘轴上和内圈外侧各磨出相对应的下沟道,钢球安装在上下沟道间,与沟道角接触。所述内法兰盘与转向节总成连接,所述外法兰盘与轮毂连接。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在内、外法兰盘上直接磨出沟道,增加了这两个法兰盘的可设计厚度,也就直接增加了该部件的强度。双列角接触球设计有较大的同时承载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能力,考虑到轿车的重量轻,转速高,用轴承钢球作为滚动承载体明显优于圆锥滚子设计。
文档编号B60B37/10GK201056137SQ20072011082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
发明者吴永福 申请人:海宁奥通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