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017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进风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调整进风量和 进风模式的进风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上普遍安装有空气调节器,这显著改善了车辆的驾驶、 乘坐环境,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通常,通过车用空气调节器的进风调节装置不但可以改变进风量 的大小,还可以改变进风模式。车用空气调节器的进风模式大体包括 两种,即车内循环模式和车外进风模式。改变进风量以及进风模式, 驾乘人员可以获得更为适宜的车内空气环境。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车用空调进风调节装置控制面板 的示意图。
目前,车用空调进风调节装置控制面板大体包括两部分,即旋钮
01和推杆02。
旋钮01通常用作调节空调的进风量,可以根据进风量的大小设 置若干进风档位,图1中的进风调节装置具有O以及A至D五个档位。 旋钮Ol与车用空调的风量控制装置联动,因此将旋钮Ol旋至不同的 档位即可得到不同的进风量。
推杆具有左、右两个档位,并与车用空调的风门联动;在上述两 个档位置间切换即可以切换进风模式。
随着对车辆的舒适性、操作便利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上述现有技 术中的进风调节装置的不足越来越明显。较为突出的一点是,在需要 同时调整进风量和进风模式时,驾乘人员必须分别对旋钮01和推杆 02进行操作,比较不便;由于驾驶员需要专注于驾驶,因此该问题对 于驾驶员来说较为突出。此外,推杆02占据了控制面板上较大的空间, 影响了其他操控装置的布置。
可以通过将旋钮档位数目增加 一倍的方式达到 一次操作(仅操作旋钮)同时改变进风量和进风模式的目的;如果进风量分为三级,应 当设置至少六个档位,分别对应车内循环模式和车外进风模式下的三 级进风量。
但这种做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旋钮档位数目增加一倍将显著增 加进风调节装置中触片以及触点的数目,并使触片以及触点的导通连 接方式变得十分复杂,这将造成进风调节装置制造困难、成本较高且 容易损坏。
因此,如何在简化操作的同时避免进风调节装置的结构过于复 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的车用空调的进 风调节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进风调节装置,用于调节 车用空调的进风量和进风模式,包括由若干相互电隔离的静触片组成 的静触片组,以及与所述静触片组叠置且随旋钮同步自转的动触片, 所述动触片具有若干接触静触片并相互电连接的触点;所述动触片自 转时其触点接触不同的静触片,以改变各静触片的导通组合方式,进 而发出不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所述进风调节装置进 一 步包括由旋钮 驱动并与所述车用空调的风门联动的进风模式开关,所述动触片能够 自初始位置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当动触片跨越上述初始位置时,所 述进风模式开关改变当前进风模式;在不同进风模式下,通过相同的 静触片导通组合发出相同进风量的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静触片组与动触片均具有左右大体对称的结构,从 而在所述动触片自初始位置向左或者向右旋转大体相同角度时,所述 静触片具有相同的导通组合。
优选地,所述静触片组由绝缘的底座固定,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 具有环形内壁的外罩;所述底座与外罩形成的空腔中设置与动触片固 定连接的转动连杆,所述转动连杆和动触片均与旋钮同步转动。
优选地,所述初始位置的两侧具有相同数目的风量档位,所述动触片由旋钮带动而在所述风量档位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动触片在不同风量档位下的位置由档位装置限定。 优选地,所述档位装置包括垂直于所述转动连杆并与其固定连接 的横臂,横臂具有沿轴向将其贯通的空腔,该空腔中设置处于压缩状 态的档位弹簧,所述档位弹簧将位于所述空腔外端口的档位滚珠压向
所述外罩的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设有凹陷部,各凹陷部的位置与 各风量档位下动触片的预设位置相对应;所述旋钮旋转时,所述档位 滚珠在各凹陷部之间切换。
优选地,所述初始位置的两侧各具有四个风量档位。 优选地,所述静触片具体包括第一静触片与第二静触片,两者 均呈具有缺口的环形;所述第二静触片同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静触片 内侧;第三静触片,具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第二静触片两端的接触区 域,上述两个接触区域电连接且两者到所述第二静触片圆心的距离等 于第二静触片的半径;第四静触片,到所述第三静触片两接触区域的 距离大体相等,且到所述第二静触片圓心的距离等于第二静触片的半 径。
优选地,所述动触片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 一静触片和第二静触片 的圆心重合,动触片具体包括第一触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体等 于所述第一静触片的半径;第二触点和第三触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大体等于所述第二静触片的半径,且两者对称地分布于所述第一触点 与所述动触片的旋转中心连线的两侧。
相对上述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进风调节装置的旋钮与进风 模式开关和动触片联动,动触片在旋钮的带动下跨越初始位置时,进 风模式开关改变当前进风模式;动触片在上述初始位置与行程左侧终 点或者在上述初始位置与行程右侧终点之间旋转时,进风模式保持不 变,但由于改变了静触片的导通组合方式,因而可以在同一进风模式 下的各风量档位之间切换,由此改变进风量。这样,本发明所提供的 车用空调的进风调节装置仅通过一 次对旋钮的操作即可改变进风模式 与进风量。同时,不同进风模式下的进风量是由同一组动、静触片的相同导通组合方式控制的,也即不同进风模式下共用一套风量档位改 变进风量,因此动、静触片以及触点的数目可以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 这样,本发明所提供的进风调节装置不但节省了空间、操作方便,而 且结构简单;既使操作更加人性化,又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可
靠性。


图1为表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进风调节装置控制面板的示意
图2为表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控制面板的示意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模式开关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一种触片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
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一种传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档位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提供档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静触片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提供静触片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示意
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动触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仰视示意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所提供动触片与静触片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图12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0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13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0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14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A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15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A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图16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B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17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B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18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C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19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C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核心是提供一种结构筒单且操作方便的车用空调的进风 调节装置。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2为表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控制面板的示意图,该控 制面板的控制元件只有旋钮1,因此相对简洁、便于操作,同时也节 省了空间。下面将对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图4,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模式开关一种具体 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一种触片 设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提供的进风调节装置包括静触
片组3,静触片组3进一步包括若干相互电隔离的静触片,各静触片 共面(静触片组3的具体结构在图8、图9、图11中有进一步的描述)。 静触片组3的位置由底座5固定,底座5应当绝缘,因此可以确保静 触片组3的各静触片之间电隔离。
所述进风调节装置还包括与静触片组3叠置的动触片2 (动触片 2的具体结构在图10、图11中有进一步的描述),动触片2可以由弹 簧(图4中未添加附图标记)压向静触片组3,以保持两者之间具有 相靠近的趋势。动触片2由导体制成,且具有若干触点(触点在图10 中有清楚的表示),所述触点凸向静触片组3并且接触不同的静触片,从而将部分或者全部静触片电连接。可以通过冲压的方式形成上述触 占
'、*、 o
动触片2可以在旋钮1的带动下自转,从而可以相对于静触片组 3转动;这样,在动触片2转动的过程中,其触点可以接触静触片组3 中不同的静触片,从而将导通不同组合的静触片。静触片在不同导通 组合方式下将发出不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由此即可实现对空调进风 量的调节。
旋钮1可以通过常规的方式带动动触片2自转。如图4所示,底 座5的上方可以固定连接外罩6,外罩6具有环形内壁,因此底座5 和外罩6形成大体为圆柱形的内腔,该内腔中可以沿其轴向枢装转动 连杆7,进而可以将动触片2固定连接于转动连杆7的底端。转动连 杆7能够在旋钮1的带动下自转,且其中心转轴与动触片2相垂直; 可以将转动连杆7插装入动触片2的中心孔中,并通过常规的方式使 两者卡于一体,以便传递扭矩。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所提供进风调节装置一种传动方式的 结构示意图。
上述转动连杆7可以由旋4丑1直接带动,也可以由旋钮1通过其 他部件而带动。比如,可以在旋钮1与转动连杆7之间设置传动件9。
传动件9的主体为一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进一步包括第一端91 和第二端92,两者分别与旋钮1和转动连杆7连接;可以采用常规的 方式(比如键连接)实现上述连接,无论采用何种具体连接方式,都 应确保旋钮1与传动件9、传动件9与转动连杆7之间能够可靠地传 递扭矩。传动件9的第一端91和第二端92可以分别插装入旋4丑1和 转动连杆7的中心孔中,这样可以便于所述进风调节装置的拆装。
请再参考图3。
所述进风调节装置还包括进风模式开关4,进风模式开关4与所 述空调的风门联动,具体地说,进风模式开关4可以在外力的驱动下 自转,向左或者向右自转时其两个吊耳43 (图3仅示出了其中之一) 之一通过拉索带动所述空调的风门实现相应的动作,进而改变进风模
9式。
以下提供进风模式开关4的一种具体驱动方式。
进风模式开关4可以包括主体部41,主体部41具体为圆形并能 够绕其中心自转;主体部41的外缘固定连接有独齿42以及两个吊耳 43。同时,传动件9的传动轴可以进一步固定连接转盘93(参见图4), 所述传动轴通过转盘93的中心且两者相垂直。转盘93的边缘具有一 缺口 931;缺口 931恰好能够与独齿42相配合。通过旋钮1带动旋转 传动件9转动时,转盘93的缺口 931可以带动上述独齿42进而带动 吊耳43转动,从而使所述空调的风门实现相应的动作。
此外,还需要在转盘93的顶部固定连接拨块94,同时在主体部 41的顶部固定连接与拨块94相配合的拨槽44。
当转盘93边缘的缺口 931在旋钮1的带动下自初始位置(与独 齿42相啮合时缺口 931的位置)向左旋转并拨动上述独齿42时,上 述主体部41的吊耳43改变进风模式;在缺口 931继续向左旋转的过 程中,上述缺口 931与独齿42保持相脱离的状态,主体部41的位置 保持不变,因此旋钮1继续向左旋转的过程中空调的进风模式保持不 变,旋钮1的旋转只改变上述动触片2与静触片组3的相对位置,即 只改变进风量。
当转盘93随旋钮1自左侧行程终点开始向右旋转时,由于上述 缺口 931与独齿42相脱离,主体部41的位置仍然保持不变;当缺口 931接近上述初始位置时,上述连接拨块94的右侧外壁拨动上述拨槽 44的右侧内壁,从而4吏主体部41向右旋转适当的角度,这样独齿42 恰好可以返回缺口 931中。
当转盘93随旋钮1自初始位置向右继续旋转时,能够拨动上述 独齿42进而改变进风模式;转盘93继续向右旋转,上述连接拨块94 的右侧外壁将脱离上述拨槽44的右侧内壁,缺口 931与独齿42也将 保持相脱离的状态,因此主体部41的位置保持不变,在旋钮1继续向 右旋转的过程中空调的进风模式保持不变。
转盘93反向旋转(即反向旋转旋钮1 )时进风模式开关4的动作方式大体相同,不再赘述。可见,旋钮1带动转盘93处于上述初始位置左侧时,空调处于 某一进风模式下(比如车内循环模式);旋钮1带动转盘93处于上述 初始位置右侧时,空调处于另一进风模式下(比如车外进风模式)。转 盘93跨越上述初始位置时,空调的进风模式改变。无论在何种进风模式下,进风量都应当能够方便地改变。如前所述,可以通过旋4丑1改变上述动触片2与静触片组3的相 对位置关系,从而在各静触片之间形成不同的导通关系,进而发出不 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可以将两种进风模式下的进风量均设置多个级别,当动触片2在 旋钮1的带动下处于不同的进风档位时可以实现上述不同级别的进风 量。例如,可以在每种进风模式下都设定四级进风量,因此动触片2 在所述旋钮1的带动下向左或者向右都可以旋转至四个不同的档位; 在控制面板上的表现,是旋钮1向左或者向右都具有四个风量档位, 即档位0、档位A、档位B和档位C (参考图2 )。当然,进风量也可以是无级连续调整的;此外,进风量也不限于 四级。调整进风量时,可以采取措施确保动触片2能够准确地停留在预 定的档位位置。比如,可以通过档位装置准确确定动触片2在不同风 量档位下的准确位置。请同时参考图6以及图7,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档位装置一种具 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提供档位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档位位置8包括横臂81,横臂81垂直于转动连杆7并与其固定连接,且具有沿轴向将其贯通的 空腔,该空腔中设置处于压缩状态的档位弹簧82,该空腔的外端口设 有档位滚珠83,档位弹簧82将档位滚珠83压向外罩6的环形内壁。 所述环形内壁设有数目与风量档位相同的凹陷部61,各凹陷部61的 位置与各风量档位下动触片2的预设位置相对应。旋转旋钮1即可通过传动件9带动转动连杆7与其同步转动,因 此转动连杆7将带动横臂81同步转动,横臂81端部的档位滚珠83 将紧密接触外罩6的环形内壁并沿其周向转动。当旋钮1旋至预定档 位时档位滚珠83恰好卡入相应的凹陷部61中,由此实现定位。在车内进风状态或者车外循环状态,相同进风量的进风档位下动 触片2的所处的位置虽然不同(两个位置分别位于其初始位置的左、 右两侧),但是,所述静触片组3可以获得相同的导通组合方式,从而 发出相同进风量的控制信号。举例而言,在旋钮1向左旋至A档与向 右旋至A档这两种状态下,进风模式不同,但是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 合方式却相同,因此进风量相同。本文中动触片2的初始位置是指转盘93处于初始位置时静触片2 所处的位置;由于动触片2、转盘93均随旋钮1同步转动,因此,可 以协调三者的位置关系,使旋钮1处于0档位时,动触片2、转盘93 均处于各自的初始位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不同进风模式下进风量相同时静触片组 3的导通组合方却相同",下面将具体说明一种本发明提供的较佳的实 现方式。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所提供静触片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 俯视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提供的静触片组3包括四个静 触片。第一静触片31与第二静触片32均呈具有缺口的环形;第二静 触片同心地设置于第一静触片31内侧。第三静触片33具有两个接触 区域,即第一接触区域331和第二接触区域332,两者分别靠近第二 静触片32的两端部,上述第一接触区域331和第二接触区域332电连 接,且两者到第二静触片32圓心的距离等于第二静触片32的半径。 第四静触片34到第三静触片33的两接触区域的距离相等,且到第二 静触片32圆心的距离也等于第二静触片32的半径。显然,上述呈环形的第一静触片31以及第二静触片32均具有一 定的厚度,上文以及下文所述"半径",应当理解为"有效半径",即与动触片2的触点相接触的位置到圆心的距离。同理,上文以及下文所述"第一接触区域331和第二接触区域332到第二静触片32圆心的 距离"、"第四静触片34到第二静触片32圆心的距离,,也应当理解为 与动触片2的触点相接触的位置到圆心的距离。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所提供动触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 俯视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动触片2包括三个触点。 第一触点21到动触片2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体等于上述第一静触片31 的半径;第二触点22和第三触点23到动触片2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体 等于第二静触片32的半径,且两者对称地分布于第一触点21与动触 片2旋转中心的连线两侧。图8、图IO所示各静触片以及动触片均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 将各静触片以及动触片左、右对称地设置即能够实现"不同进风模式 下进风量相同时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合方却相同",从而在动触片2 自其初始位置向左或者向右旋转相同的角度时,所述静触片组3具有 相同的导通组合。上述"左、右对称"不能理解为各动触片的每一个 细节都完全对称,因为加工工艺的原因静触片可能不是绝对地左右对 称。例如,图9所示的动触片组并没有完全左右对称,但仍应将其理 解为具有左、右对称的结构。图11为表示本发明所提供动触片与静触片组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设置方式。下面以每种进风模式设置四个风量档位为例详细说明风量调节 装置的工作过程。图12至图19分别表示处于车内循环和车外进风模式时各风量档 位下动触片和静触片相对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图12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0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动触片2的第一触点21空置,第二触点22和第三 触点23同时接触第二静触片32;因此,各静触片都不导通。13图13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0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一触点21同样是空置,第二触点22和第三触点 23同时接触第二静触片32;各静触片都不导通。因此,不同进风模式下进风量都为零时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合方 相同,发出相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图14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A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二触点22和第三触点23同时接触第二静触片32, 第一触点21接触第一静触片31,因此第二静触片32和第一静触片31 导通。图15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A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二触点22和第三触点23同样是与第二静触片32 相接触,而第一触点21同样是与第一静触片31相接触;第二静触片 32和第一静触片31导通。因此,不同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都为A时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合 方相同,发出相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图16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B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一触点21接触第一静触片31;第二触点22接触 第三静触片33,具体地说是接触第三静触片33的第一接触区域331; 第三触点23接触第二静触片32。因此,实现导通的是第一静触片31、 第二静触片32以及第三静触片33。图17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B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一触点21同样接触第一静触片31;而第二触点 22接触第二静触片32;同时,第三触点23通过第二接触区域332接 触第三静触片33。可见,静触片组3中实现导通的仍然是第一静触片31、第二静触片32以及第三静触片33。所以,不同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都为B时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合 方相同,发出相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图18为车内循环模式下风量档位为C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一触点21接触第一静触片31;第二触片22接触 第四静触片34;第三触片23接触第二静触片32。实现导通的是第一 静触片31、第二静触片32以及第四静触片34。图19为车外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为C时动触片与静触片组相对 位置关系示意图。在此档位下,第一触点21仍然接触第一静触片31;第二触点22 接触第二静触片32;第三触点23接触第四静触片24。实现导通静触 片不变,仍然是第一静触片31、第二静触片32以及第四静触片34。因此,不同进风模式下风量档位都为C时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合 方相同,发出相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综上所述,不同进风模式下进风量相同时静触片组3的导通组合 方式相同;因此,可以在确保进风量完全不改变的情况下实现进风才莫 式的转换。本发明所提供的进风调节装置的旋钮1与进风模式开关4和动触 片2联动,动触片2在旋钮1的带动下跨越初始位置时,进风模式开 关4改变当前进风模式;动触片2在上述初始位置与行程左侧终点或 者在上述初始位置与行程右侧终点之间旋转时,进风模式保持不变, 但由于改变了静触片的导通组合方式,因而可以在同一进风模式下的 各风量档位之间切换,由此改变进风量。这样,本发明所提供的车用 空调的进风调节装置仅通过一次对旋钮1的操作即可改变进风模式与 进风量。同时,不同进风模式下的进风量是由同一组动、静触片的相 同导通组合方式控制的,也即不同进风模式下共用一套风量档位改变 进风量,因此动、静触片以及触点的数目可以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 这样,本发明所提供的进风调节装置不但节省了空间、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既使操作更加人性化,又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可 靠性。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进风调节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 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进风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车用空调的进风量和进风模式,包括由若干相互电隔离的静触片组成的静触片组(3),以及与所述静触片组(3)叠置且随旋钮(1)同步自转的动触片(2),所述动触片(2)具有若干接触静触片并相互电连接的触点;所述动触片(2)自转时其触点接触不同的静触片,以改变各静触片的导通组合方式,进而发出不同的进风量控制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调节装置进一步包括由旋钮(1)驱动并与所述车用空调的风门联动的进风模式开关(4),所述动触片(2)能够自初始位置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当动触片(2)跨越上述初始位置时,所述进风模式开关(4)改变当前进风模式;在不同进风模式下,通过相同的静触片导通组合发出相同进风量的控制信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 片组(3)与动触片(2)均具有左右大体对称的结构,从而在所述动 触片(2)自初始位置向左或者向右旋转大体相同角度时,所述静触片 具有相同的导通组合。
3、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静触片组(3)由绝缘的底座(5)固定,底座(5)的上方固定设置 具有环形内壁的外罩(6);所述底座(5)与外罩(6)形成的空腔中 设置与动触片(2)固定连接的转动连杆(7),所述转动连杆(7)和 动触片(2)与旋钮(1 )同步转动。
4、 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初始位置的两侧具有相同数目的风量档位,所述动触片(2)由旋钮(1)带动而在所述风量档位之间切换。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 片(2)在不同风量档位下的位置由档位装置(8)限定。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档位 装置(8 )包括垂直于所述转动连杆(7 )并与其固定连接的横臂(81 ), 横臂(81)具有沿轴向将其贯通的空腔,该空腔中设置处于压缩状态 的档位弹簧(82 ),所述档位弹簧(82 )将位于所述空腔外端口的档位滚珠(83)压向所述外罩(6)的环形内壁;所述环形内壁设有凹陷部 (61),各凹陷部(61)的位置与各风量档位下动触片(2)的预设位 置相对应;所述旋钮(1 )旋转时,所述档位滚珠(83 )在各凹陷部(61 ) 之间切才灸。
7、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 位置的两侧各具有四个风量档位。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触片(3)具体包括第一静触片(31)与第二静触片(32),两者均呈具有缺口的环 形;所述第二静触片(32)同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静触片(31)内侧;第三静触片(33),具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第二静触片(32)两 端的接触区域,上述两个接触区域电连接且两者到所述第二静触片 (32)圓心的距离等于第二静触片(32)的半径;第四静触片(34),到所述第三静触片(33)两接触区域的距离 大体相等,且到所述第二静触片(32 )圆心的距离等于第二静触片(32 ) 的半径。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片(2)的旋转中心与所述第一静触片(31)和第二静触片(32)的圆心重合,动触片(2)具体包括第 一触点(21 ),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体等于所述第 一静触片(31 ) 的半径;第二触点(22)和第三触点(23),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大体等于 所述第二静触片(32)的半径,且两者对称地分布于所述第一触点(21 ) 与所述动触片(2)的旋转中心连线的两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风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车用空调的进风量和进风模式,其动触片(2)能够自初始位置向左右两个方向旋转;当动触片(2)跨越上述初始位置时,进风模式开关(4)改变当前进风模式;在不同进风模式下,通过相同的静触片导通组合发出相同进风量的控制信号。本发明所提供的车用空调的进风调节装置仅通过一次对旋钮(1)的操作即可改变进风模式与进风量。同时,不同进风模式下的进风量是由同一组动、静触片的相同导通组合方式控制的,不同进风模式下共用一套风量档位改变进风量,因此动、静触片以及触点的数目可以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不但节省了空间、操作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此外还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H1/24GK101596850SQ200810099750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4日
发明者邹常华 申请人:上海三花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