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899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在进行载重行驶时,车上负载的重量是通过车辆底盘车架传递到转轴轴承,最 后传递到转轴和车轮,如图1所示,转轴轴承承受所有负载的重量,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转 轴转动所要克服的滚动摩擦阻力很大,且随着车上负载重量的增加而成正比例上升,因此车 辆的重量增加时,阻力加大,车辆行驶时就需消耗更多的能量,所产生的车辆运输费用和车 辆尾气排放也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该装置不仅能减少车辆行驶时所需 克服的阻力、使用能耗少,而且结构简单、设计新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承载车体和设于承载车体下侧的车轮及转轴,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部设有轴承座套,所述轴承座套上侧开有油缸开口,所述油缸开 口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油缸,所述油缸体内注满润滑脂,所述车体下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与油 缸配合连接的柱塞,所述柱塞经油缸体内的润滑脂与转轴实现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载重车行驶过程中,车上负载的重量经过与车体固定连接的柱塞和油 缸内的润滑脂传递给车轮转轴,转轴转动过程中,由于是经过润滑脂的接触面,所产生的滚 动摩擦阻力就是润滑脂本身的粘力,而润滑脂不论受多大的压力,也就是不论车辆载重增加 多大,润滑脂本身的粘力几乎是不变,它的数值几乎为零,这样,车辆行驶过程的阻力就能 大幅下降,所消耗的能量也就大幅减小。

图1是现有载重车车架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承载车体1和设于承载车体下侧的车轮2及转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 轴外周部设有轴承座套4,所述轴承座套上侧开有油缸开口 5,所述油缸开口上侧设有开口向 上的油缸6,所述油缸体内注满润滑脂7,所述车体下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与油缸配合连接的柱 塞8,所述柱塞经油缸体内的润滑脂与转轴实现连接。为了让两个油缸内润滑脂的压力相等,使转轴保持水平,两车辆高度相平,上述柱塞体 内设有润滑脂管道9,所述润滑脂管道一端与润滑脂相连接,另一端与润滑脂管路相连接, 车体组装时,可通过润滑脂管道将油缸体内多余的液压油引出。
上述载重车体下侧两部还设有与转轴外侧相配合的外轴承座架10,以使转轴与车体之间 保持相对方位。
为了使车载承重更加均衡,上述油缸为左右对称两个,所述两个柱塞体内的润滑脂管道 相连通并于润滑脂管路设有控制闸阀11,通过控制闸阀可调节油缸内润滑脂的高度。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行驶过程中,转轴转动所要克服的滚动摩擦阻力包括以下三项
(1) 、转轴和转轴座套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产生的很小滑动摩擦阻力,它的数值

几乎为零。
(2) 、两对不承受车辆重量的,用于固定转轴的外轴承滚动所产生的很小的滚动摩擦阻
力,其数值几乎为零。
(3) 、转轴转动过程中,由于是转轴和润滑脂相接触,所产生的滑动摩擦阻力就是润滑 脂本身的粘力,而润滑脂不论受多大的压力,也就是不论车辆载重增加多大,润滑脂本身的 粘力几乎是不变,它的数值几乎为零,这样,车辆行驶过程的阻力就大幅减小。
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载重车辆可大幅减少车辆行驶所需消耗的能源、大幅降低车辆 运输费用、大幅减少车辆运行产生的废气排放、减少车辆所需发动机的功率。
权利要求1、一种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包括承载车体和设于承载车体下侧的车轮及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部设有轴承座套,所述轴承座套上侧开有油缸开口,所述油缸开口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油缸,所述油缸体内注满润滑脂,所述车体下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与油缸配合连接的柱塞,所述柱塞经油缸体内的润滑脂与转轴实现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体内设有润滑脂管道, 所述润滑脂管道一端与润滑脂相连接,另一端与润滑脂管路相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车体下侧两部还设有 与转轴外侧相配合的外轴承座架,以使转轴与车体之间保持相对方位。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为左右对称两个,所 述两个柱塞体内的润滑脂管道相连通并于润滑脂管路设有控制闸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重车微阻力转动器,包括承载车体和设于承载车体下侧的车轮及转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外周部设有轴承座套,所述轴承座套上侧开有油缸开口,所述油缸开口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油缸,所述油缸体内注满润滑脂,所述车体下侧垂直固定连接有与油缸配合连接的柱塞,所述柱塞经油缸体内的润滑脂与转轴实现连接,该装置不仅能减少车辆行驶时所需克服的阻力、使用能耗少,而且结构简单、设计新颖。
文档编号B60R17/00GK201296221SQ200820146139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4日
发明者陈兆平 申请人:陈兆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