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头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226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头枕的制作方法
车辆头枕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其中如果发生事故,该头枕的面向座椅乘 坐者头部的至少一部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可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从工作位置移动至 安全位置。
背景技术
在印刷出版物DE 199 23 909 Al中公开了一种头枕,其包括通过保持杆刚性地以及必要时以高度可调的方式连接至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基体,该基体被布置在以槽状形式形 成的填塞部分(Polstersegment)中。如果发生事故,该填塞部分以平移的方式朝向座椅乘 坐者的头部运动,以防止鞭抽式损伤(Schleudertrauma)。为此所需要的力由在一个可伸缩 导向装置内的、在位移方向上被预紧的弹簧产生。在专利公开文献DE 39 00 495 Al中描 述了另一种头枕,在该头枕中填塞部分在事故情况下可以绕一固定旋转轴线相对于基体向 前枢轴转动。一装有弹簧的活塞/缸布置连同一支撑杆用作驱动装置,在该驱动装置中,活 塞杆在基体上的旋转轴线以及在填塞部分上的缸的区域中被铰接。此外,在印刷出版物DE 199 41 712 Cl中进一步公开了一种头枕,其中一个可移动填塞构件通过一个剪刀式机构 (Scherenmechanismus)连接至基体,借助于该剪刀式机构填塞构件可以从静止位置向前运 动至工作位置。在印刷出版物DE 10 2004 016 474 B3中公开了一种这种类型的头枕。在 该情况下,头枕的多个部件以伸缩的方式分开地运动,以便采用头枕的一个安全位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构造简单和紧凑、平稳(Ieichtgaengis)以及高效 的驱动装置的头枕。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实现,其中,至少一个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 部的头枕的第一部件在事故情况下,在被大致地布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之间的头枕的 第二部件的相对运动的作用下,可以沿移动方向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从工作位置移动 至安全位置,所述部件的相对运动是绕一个与移动方向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绕 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运动期间,提供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支承(Lagerimg),所述第 一部件包括一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支承面。在该情况下,可实现根据本发 明的头枕的特别平稳的执行。由此,尤其可实现,简化用于第一部件的支承以及将用于第一 部件的所述支承设计得显著地更平稳。根据本发明优选地,在第一和第二支承面的区域内设置一滚动轴承,特别地,该滚 动轴承包括一个包含滚动体的轴承保持架,和/或所述轴承保持架沿所述旋转轴线具有的 延伸尺寸(Erstreckimg)处在所述第一部件在工作位置和安全位置之间的位移的数量级。 由此,尽管第一部件沿移动方向运动,但是可实现尤其是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 支承的特别高的平稳性。此外,根据本发明优选地,第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倾斜表面,以及第二部件具 有至少一个第二倾斜表面,和/或第三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倾斜表面,以及第二部件具 有至少一个第四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围绕旋转轴线大致螺旋状延伸,并 且通过第二部件绕旋转轴线的相对运动,实现第一和/或第二部件沿移动方向的运动。由此,一方面可实现第二部件的旋转运动至第一部件的平移运动的特别高效的转换,另一方 面,通过提供两个倾斜表面配对(即一方面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以及另一方面在 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之间),对于第二部件的相同旋转角度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倾斜表面 配对的相对的布置可使得第一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的平移运动增加。根据本发明,如果通过一个中心支承结构来提供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支 承,其中第一支承面是一个外部支承面,第二支承面是一个内部支承面,以及特别地,所述 第一和第二支承面关于旋转轴线被设置为相对于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和/或相对于第三 和第四倾斜表面径向地位于内侧,那么是进一步优选的。由此,可实现头枕和/或头枕的部 件的特别地稳定且在所有运行模式和/或运行情况下都平稳且由此符合安全要求的运动。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地,提供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的相互(beidseitig)作用 和/或第三和第四倾斜表面的相互作用。由此,可实现头枕的第二部件的相对合适定义的 旋转调节设定(Einstellimg)和/或旋转及平移调节设定大致对应于头枕的第一部件的每 一个平移调节设定。特别地,因而根据本发明可实现,头枕在致动之后(即在调节安全位置 之后)可以简单的方式再次返回。根据本发明,如果为了锁止或者减少头枕的第一部件的与移动方向相反的运动而 设置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在第三倾斜表面和第四倾斜表面的区域内包括齿,那么是进一 步优选的。由此,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这样提供锁止的可能性,即使得在将头枕的安全机构 致动之后,第一部件不再位移或者至少基本不再沿工作位置的方向回移。根据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地,该锁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在正 常情况下实现所述齿的啮合,和/或第二部件具有一个舒适部件和一个安全部件,通过舒 适部件从工作位置开始或从舒适位置开始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提供第一部件沿移动方向的 运动,以及通过安全部件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沿移动方向提供舒适部件的至少部分协同运 动和第一部件的运动。由此,根据本发明可在水平方向实现对头枕的舒适性调节,也即,可 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第一部件沿移动方向的、出于舒适性的目的的位移。附图以示例的方式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包含头枕的车辆座椅,图2a至2d示出了穿过一可以不同的功能位置插入头枕的驱动装置的截面,图3至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头枕的各种实施方案和/或细节。根据图1,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1和/或设有根据本发明的头枕4的车辆座椅1 包括一个座位部分2和一个连接到该座位部分——尤其是以倾斜度可调节的方式连接到该 座位部分——的靠背3,并且该靠背设有头枕4。可以设置多对保持杆5,用于将头枕紧固 至靠背3。然而,替代地也可在靠背3和头枕4之间提供其他可能的紧固方式(未示出)。 头枕4的成对的保持杆5可在靠背3的上部区域内或者在头枕4的区域内通过一个铰连接 (未示出)可枢轴旋转地连接至靠背3和/或头枕4。根据本发明,头枕4包括头枕4的至 少一个面向座椅乘坐者头部的第一部件11,该至少一个第一部件11在事故情况下可以在 被大致地布置在第一部件11和第三部件13之间的头枕4的第二部件12的相对运动的作 用下,沿移动方向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从工作位置(图1中用实线示出)移动至安全位 置(图1中用虚线示出)。特别地,第一部件11是一个座椅乘坐者的头部可以搁靠或被支 撑在其上的填塞构件。特别地,头枕4的第三部件13是头枕4的基体,其通过保持杆5刚性地连接至靠背3或者还以高度和/或倾斜度可调的方式连接至靠背3。一个驱动装置—— 在下文被单独描述,并且包括所述第二部件12——被布置在头枕4内部、在第一部件11和 第三部件13之间,该驱动装置使得第一部件11在朝向座椅乘坐者头部的运动方向C上移动。根据图2a至2d,根据本发明的头枕4的部件11、12和13的相对运动被更详细地 示意性示出。就此,图2a和2b示出了在工作位置的头枕的状态,图2c和2d示出了在安全 位置的头枕的状态(第一部件11沿座椅乘坐者的方向即运动方向C移动),其中图2b描述 了在图2a中示出的头枕4以沿图2a的切割线X-X所取的横向截面图形式的前视截面图,以 及图2d描述了在图2c中示出的头枕4以沿图2c的切割线X-X所取的横向截面图形式的 前视截面图。驱动装置包括头枕4的第二部件12,该第二部件以绕旋转轴线19可旋转的方 式连接到头枕4的第三部件13和/或基体。一个在两个着力点21和22之间的区域的、仅 示意性示出的预紧弹簧20——根据预紧状态——或者能够在释放未示出的锁定装置之后 实现从工作位置到安全位置的运动,或者能够实现从安全位置到工作位置的运动。如果发 生事故(图2c、图2d),第二部件12相对于第三部件13旋转(箭头B)。因此,在第一部件 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和/或在第二部件12和第三部件13之间的彼此摩擦的倾斜表面产 生一轴向力,并且第一部件11向前的移动在箭头C的方向(移动方向)上平行于旋转轴线 19的方向。用11,和/或12,表示并且彼此面对的、第一部件11的端面(Stirnflaechen) (下文中也表示为第一倾斜表面11’)和/或第二部件12的端面(下文中也表示为第二 倾斜表面12’ )根据本发明被这样构造为倾斜表面,以使得第二部件12的旋转运动被转换 成第一部件11的平移运动。根据本发明,在此位置(即在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11’、12’之 间)可以这样设置一个锁止装置,即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11’、12’的部分或全部 设有——例如锯齿状的——齿,当一使得第一部件向工作位置回移的力作用在第一部件11 上时(例如在事故之后或事故过程中,自车辆乘坐者的头部开始),所述齿允许第一部件11 在其关于运动方向C的完全伸出位置处或部分伸出位置处锁止。或者替代地或者除它们在 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的布置之外,第三和第四倾斜表面(在图2a至2d中未示 出)还可以被设置在第二部件12和第三部件13之间,以及替代地或者除在第一和第二倾 斜表面11’、12’的区域内的上述锁止装置之外,第三和第四倾斜表面可以具有类似设计的 锁止装置。根据本发明,或者,仅在事故情况下能够实现第一部件11在移动方向C上的移动, 且因此除了工作位置仅能够实现第一部件11的安全位置,或者作为替代,不仅在事故情况 下,而且出于用户所希望的舒适性的目的,都能够实现第一部件11在移动方向C上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在该第二种替代方案中可以设置自工作位置开始,用于舒适性的目的的在移 动方向上的移动路径与用于调节安全位置的移动路径完全重叠,或者用于舒适性的目的的 移动路径大于用于安全目的的移动路径,或者相反,用于舒适性的目的的移动路径短于用 于安全目的的移动路径。在以下所说明的实施方案中,不仅在事故情况下而且出于用户所 希望的舒适性的目的,都能够实现第一部件11在移动方向C上的移动,且用于舒适性的目 的的在移动方向上的移动路径与用于调节安全位置的移动路径完全重叠。例如,根据本发 明这可以这样实现,即使得第二部件12具有一个舒适部件122和一个安全部件123,通过 舒适部件122自工作位置开始或者自舒适位置开始绕旋转轴线19的旋转,沿着移动方向C提供第一部件11的运动,以及通过安全部件123绕旋转轴线19的旋转,沿着移动方向C提 供舒适部件的至少部分协同运动以及第一部件11的运动。然而,为了视图更简洁,在图2a 至2d中既没有单独示出安全部件123也没有单独示出舒适部件122。在图3、4、5以及15和16中,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头枕4的各种视图,其中 在图3中示出了一分解图,在图4中示出了一截面图,在图5中示出了去除第一部件的情况 下的平面图,在图15和16中还示出了头枕在工作位置(图15)和/或在安全位置(图16) 时的截面图。在每一情况下都示出了第一部件11、第三部件13、被构造为螺旋扭力弹簧20 的弹簧20、轴承保持架40、用于头枕4的保持杆5以及带有舒适部件122和安全部件123 的第二部件12。从图3至5以及15和16中可见,轴承保持架40布置在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 12之间(和/或在第一部件11和第一部件12的舒适部件122之间),并且第一部件11这 样具有一个管状凸出物(Anformimg),使得该管状凸出物的外表面作为第一支承面111与 管状或圆柱形的第二支承面121——尤其是第二部件12和/或舒适部件122的内表面—— 共同作用,和/或与用于支承第一部件11的轴承保持架40的相应侧面共同作用,用于中心 支承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管状凸出物的长度和/或第一支承面111的长度这样量定,即使 得在第一部件11的所有平移调节设定下都确保足够有效且平稳的支承。特别地,当使用 (不是必须强制提供的轴承保持架40)时,所述轴承保持架40和/或其沿旋转轴线19的长 度或延伸尺寸这样量定,即使得在第一部件11的所有平移调节设定下都确保合适的支承。 为此,轴承保持架40优选地具有的延伸尺寸处于第一部件11在工作位置和安全位置之间 的位移的数量级的范围内,优选地在介于最大位移路径的长度的60%和140%之间的范围 内,优选地在最大位移路径的长度的80%和12%之间。根据本发明,轴承保持架40优选地具有多个滚动体41。在图6至14中示出了轴承保持架40的各种实施方案的不同示例。在图6中,示出了一个大致圆柱形的轴承保持架 40的实施方案,其中轴承保持架40被大致设置成整体式的且滚动体41被大致形成为辊式 滚动体(RollenwaelzkoerperHl。替代地或除了现有的滚动体41之外,在根据图6的实施 方案中也可以这样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支承面111、121的区域内,在轴承保持架40中 形成滑行肋42,所述滑行肋42用于实现尤其平稳的支承。在图7中,示出了轴承保持架40 的一个实施方案,其中轴承保持架40也被大致设置为整体式的,且滚动体41被大致形成为 球形滚动体。在图7中,还有在图8中,示出了轴承保持架40的内侧可通过楔形轮廓形成, 其中第一部件11的管状凸出物与轴承保持架40的内侧轮廓抗扭地这样共同作用,使得轴 承保持架40的外侧可被理解为第一支承面111。作为替代(但未示出),轴承保持架40的 楔形轮廓还可以设置在轴承保持架的外侧。在图9至14中,示出了轴承保持架40的各种 实施方案,其中轴承保持架40被设置为由多个子构件43构成,特别地是在其间接收滚动体 41的环被设置为子构件。在该情况下,滚动体41被大致形成为球形的滚动体。参考标号列表1车辆座椅2座位部分3靠背4头枕
5保持杆11头枕的第一部件11,第一倾斜表面12头枕的第二部件12’第二倾斜表面13头枕的第三部件13,第三倾斜表面14’第四倾斜表面19旋转轴线20螺旋扭力弹簧21、22着力点40轴承保持架41滚动体42滑行肋43子构件111第一支承面121第二支承面122舒适部件123安全部件箭头B 中空圆柱体的旋转方向箭头C 填塞体的位移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车辆座椅(1)的头枕(4),其中,至少一个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的头枕的第一部件(11)在事故情况下,在被大致地布置在第一部件(11)和第三部件(13)之间的头枕的第二部件(12)的相对运动的作用下,可以沿移动方向(C)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从工作位置移动至安全位置和/或舒适位置,所述部件(11、12、13)的相对运动是绕一个与移动方向(C)大致平行的旋转轴线(19)的旋转,其特征在于在绕所述旋转轴线(19)的相对运动期间,提供第一部件(11)相对于第二部件(12)的支承,所述第一部件(11)包括一第一支承面(111),所述第二部件(12)包括一第二支承面(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面(111、121)的 区域内,设置一滚动轴承,该滚动轴承尤其包括一个包含滚动体的轴承保持架(40)。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保持架(40)沿所述 旋转轴线(19)具有的延伸尺寸处在所述第一部件(11)在工作位置和安全位置之间的位移 的数量级。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11)具有至少 一个第一倾斜表面(11’),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2)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倾斜表面(12’),所 述第一和/或第二倾斜表面(11’、12’)围绕旋转轴线(19)大致螺旋状延伸,并且通过所述 第二部件(12)绕旋转轴线(19)的相对运动,实现所述第一部件(11)沿移动方向(C)的运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件(13)具有至少 一个第三倾斜表面(13’),以及所述第二部件(12)具有至少一个第四倾斜表面(14’),所 述第三和/或第四倾斜表面(13’、14’)围绕旋转轴线(19)大致螺旋状延伸,并且通过所述 第二部件(12)绕旋转轴线(19)的相对运动,实现所述第二部件(12)沿移动方向(C)的运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通过一个中心支承结构来提 供所述第一部件(11)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12)的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面(111)是一个 外部支承面,所述第二支承面(121)是一个内部支承面,特别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承面 (111、121)关于旋转轴线(19)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面(11’、12’ )和/ 或相对于所述第三和第四倾斜表面(13’、14’ )径向地位于内侧。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第一和第二倾斜表 面(11’、12’ )的相互作用和/或所述第三和第四倾斜表面(13’、14’ )的相互作用。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一个锁止装置被设置用于锁 止或者减少头枕的第一部件(11)的与移动方向(C)相反的运动,该锁止装置在第三倾斜表 面(13’ )和第四倾斜表面(14’ )的区域内包括齿。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12)具有一个 舒适部件(122)和一个安全部件(123),通过舒适部件(122)从工作位置开始或从舒适位置 开始绕旋转轴线(19)的旋转,提供第一部件(11)沿移动方向(C)的运动,并且通过安全部 件(123)绕旋转轴线(19)的旋转,沿移动方向(C)提供舒适部件的至少部分协同运动和第 一部件(11)的运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的头枕(4),其中,至少一个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的头枕的第一部件(11)在事故情况下,在被基本布置在第一部件和第三部件(13)之间的头枕的第二部件(12)的相对移动的作用下,可以沿移动方向朝向座椅乘坐者的头部,从工作位置移动至安全位置。所述部件的相对运动是绕一个沿移动方向的基本平行的旋转轴线的旋转。在绕所述旋转轴线的相对移动期间,提供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支承。所述第一部件包括一第一支承面,所述第二部件包括一第二支承面。
文档编号B60N2/48GK101821129SQ200880111101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A·哈斯勒, E-O·弗洛斯, T·迪林格尔 申请人:约翰逊控制器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