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3269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子午线轮胎,更具体的讲是一种耐刺扎及抗冲击性能强的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对于充气轮胎,特别是载重汽车轮胎,往往是高气压、高负荷且在复杂、恶劣的路况下运行。胎面部位胶体易扎伤产生裂口或掉块,致使带束层钢丝裸露,使轮胎带束层性能下降,在胎冠受到冲击时轮胎发生爆破,造成轮胎早期损坏,甚至造成重大交通事故。为了提高载重汽车的载荷能力及轮胎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轮胎胎面的抗刺扎能力及胎冠部位的整体强度和安全倍数。目前,为提高胎面的抗刺扎性能及胎冠部位整体抗冲击性能,多采用调整胎面胶配或(和)增加胎冠花纹沟基部胶厚度的方法进行,但对轮胎以上各性能的提高收效并不大,且往往降低了轮胎的高速性能并增加了轮胎重量和成本。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此种轮胎胎面的抗刺扎能力和胎冠部位整体的抗冲击能力均大幅度提升。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一个周向环绕在轮胎冠部的胎面,对称在轮胎两侧的胎侧,两个胎圈及延伸在两个胎圈且绕过胎圈从内侧反包向外侧,从而形成一对反包部分和位于胎圈内侧的轮胎主体骨架;胎冠部位,胎面与其对应主体骨架之间设置由钢丝帘线压延形成的带束层;所述胎面内设有一夹层,该夹层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上述胎面为复合胎面,共分为三层,上层与下层为混合胶料层,中间层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上述胎面的下层厚度在0.510毫米之间,中间层厚度在0.56毫米之间。上述胎面的下层混合胶料层、中间层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及上层混合胶料层的100%定伸应力由高到低变化。上述胎面的中间层与带束层的宽度差级在5毫米以上,中间层宽度小于轮胎行驶面宽度5毫米以上。上述钢丝帘布层的钢丝或纤维帘布层的纤维与轮胎赤道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值在1055度之间。上述钢丝或纤维与带束层最上层的钢丝帘线成交叉排列。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此种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的胎面为复合胎面,胎面内增加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增强了胎面的抗刺扎能力和胎冠部位整体的抗冲击能力,使轮胎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2、胎面的中间层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在胎面上层被刺扎后,中间层能够对胎面下层及带束层起到保护作用,极大的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3、胎面的下层混合胶料层、中间层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及上层混合胶料层的100%定伸应力由高到低变化,定伸应力的梯度变化,使胎体具有合理的硬度及柔韧性。图1为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的剖面视图;图2是图1中上半部分的放大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图l、图2,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一个周向环绕在轮胎冠部的胎面l,对称在轮胎两侧的胎侧2,两个胎圈3及延伸在两个胎圈3且绕过胎圈从内侧反包向外侧,从而形成一对反包部分和位于胎圈内侧的轮胎主体骨架4。胎冠部位,胎面1与其对应主体骨架4之间设置由钢丝帘线压延形成的带束层5。所述胎面l为复合胎面,共分为三层,上层101与下层103为混合胶料层,中间层102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胎面1的下层103混合胶料层、中间层102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及上层101混合胶料层的100%定伸应力由高到低变化。胎面1的上层101混合胶料层可是单一混合胶料也可是多种混合胶料的复合结构,宽度、厚度根据轮胎规格及轮胎花纹沟深度及基部胶厚度确定。该层由挤出机压出。胎面1的中间层102厚度为0.5、3.5或6毫米,中间层102与带束层5的宽度差级为5或10毫米,中间层102宽度小于轮胎行驶面宽度10毫米。钢丝帘布层的钢丝或纤维帘布层的纤维与轮胎赤道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值为IO、33或55度,且钢丝或纤维与带束层5最上层的钢丝帘线交叉排列。该层由钢丝帘布或纤维帘布压延机生产成胶帘布后截断。胎面1的下层103厚度为0.5、5.5或10毫米,宽度根据轮胎规格确定,该层由挤出机压出或压延机压延胶片后裁断。胎面1的复合可在轮胎成型前进行,也可在成型过程中带束层贴合完成后按照胎面下层103、中间层102、上层101的顺序依次在成型机上敷贴完成。对比实验例进行对比实验的轮胎型号为12.00R20-18PR,其胎面1为三层复合结构,现有技术中的4轮胎,胎面为常规的胶体面。两轮胎的其它部位结构及材质完全相同,现进行如下实验1)轮胎高速性能试验采用一个轮胎测试鼓,实验轮胎被安装在一个尺寸为8.5的标准轮辋上,充以标准气压并加载标准负荷,在38'C的环境下以60公里/小时的线速度为起始速度,每两小时速度增加IO公里,运转轮胎,直到该轮胎损坏为止,此时记录其运转速度值。在表1中,试验结果用一个指数表示,该指数以现有技术生产的轮胎基准值IOO,该指数越高,轮胎高速性能越好。2)轮胎胎面抗刺扎性能及胎冠强度试验轮胎胎面抗刺扎性能及胎冠部位强度测试,在表1中,试验结果用一个指数表示,该指数以现有技术生产的轮胎为基准值100,该指数越高,胎面抗刺扎性能及胎冠整体抗冲击性能越高,安全系数越大。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包括一个周向环绕在轮胎冠部的胎面,对称在轮胎两侧的胎侧,两个胎圈及延伸在两个胎圈且绕过胎圈从内侧反包向外侧,从而形成一对反包部分和位于胎圈内侧的轮胎主体骨架;胎冠部位,胎面与其对应主体骨架之间设置由钢丝帘线压延形成的带束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内设有一夹层,该夹层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为复合胎面,共分为三层,上层与下层为混合胶料层,中间层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的下层厚度在0.510毫米之间,中间层厚度在0.56毫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的下层混合胶料层、中间层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及上层混合胶料层的100%定伸应力由高到低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的中间层与带束层的宽度差级在5亳米以上,中间层宽度小于轮胎行驶面宽度5亳米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布层的钢丝或纤维帘布层的纤维与轮胎赤道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值在1055度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帘布层的钢丝或纤维帘布层的纤维与轮胎赤道成一定角度,该角度值在1055度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或纤维与带束层最上层的钢丝帘线成交叉排列。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耐刺扎型充气子午线轮胎,该子午线轮胎包括一个周向环绕在轮胎冠部的胎面,对称在轮胎两侧的胎侧,两个胎圈及延伸在两个胎圈且绕过胎圈从内侧反包向外侧,从而形成一对反包部分和位于胎圈内侧的轮胎主体骨架。胎冠部位,胎面与其对应主体骨架之间设置由钢丝帘线压延形成的带束层。所述胎面为复合胎面,共分为三层,上层与下层为混合胶料层,中间层为钢丝帘布层或纤维帘布层。此种结构增强了胎面的抗刺扎能力和胎冠部位整体的抗冲击能力,使轮胎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文档编号B60C11/00GK101474943SQ20091001392公开日2009年7月8日申请日期2009年1月12日优先权日2009年1月12日发明者戚顺清,勇李,林向阳,郝树德申请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