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28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更加具体而言,涉及一 种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其被构造成能够增强撕开形成于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之间的连 接部分的性能。
背景技术
最近,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被安装来保护乘客免受车辆主体和乘客之间的撞 击的侧面气囊的数量大大增加。这种侧面气囊必须构造成它可以沿着座椅的侧部的横向方 向平稳地展开。然而,在根据传统技术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的情况下,由于前座椅罩和侧面座 椅罩包括外薄片和内薄片,坐垫或侧面座椅罩可能会由于展开的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过度 扩大。此外,所述气囊可能会膨胀到一种状态,其中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之间的连接部分 未被撕开。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 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其被构造成当展开所述 气囊时,能够防止侧面座椅罩和坐垫扩大,并且能够增强撕开形成于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 罩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性能。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可以包括坐垫,该 坐垫在其中包含有气囊模块;以及前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前表面;以及侧面座 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其中,在连接部分被所述气囊衬垫断开的时候,包 含在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气囊衬垫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而展开,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所述前 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的一个端部,并且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 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包括单一的外薄片,该单一的外薄片与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紧 密接触,并通过紧固构件而固定于该坐垫的横向表面,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座椅的 向前方向形成在所述坐垫的角部处,并且其中凹口部分在一条路径上形成于所述坐垫中, 所述气囊衬垫沿着所述路径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凹口部分对所述气囊衬垫进行导 向,使得所述气囊衬垫通过所述凹口部分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紧固构件可以包括联接所述坐垫和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的粘结 层或维可牢尼龙搭扣带,以防止所述坐垫或座椅罩由于所述气囊衬垫的横向展开力而扩 大,其中所述维可牢尼龙搭扣带设在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或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 片上,并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维可牢尼龙搭扣带可以包括 多个维可牢尼龙搭扣带,它们互相平行设置,并相对于所述座椅的高度方向以预定间隔相 互隔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中,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可以包括坐 垫,该坐垫在其中包含有气囊模块;以及前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前表面;以及侧 面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其中,在连接部分被所述气囊衬垫断开的时 候,包含在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气囊衬垫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而展开,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 所述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的一个端部,并且其中在所述坐垫上一体形成有导向垫,该导 向垫的伸长率小于所述坐垫的伸长率,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方向形成在 所述坐垫的角部处,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可以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 侧面座椅罩可以包括单一的外薄片,以及所述导向垫设在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上或者设在 所述坐垫内面向所述侧面座椅罩的位置处,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可以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 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可以包括单一的外薄片,以及所述导向垫设在所述坐垫 的横向表面上或者设在所述坐垫内面向所述前座椅罩的位置处,并且其中凹口部分在一条 路径上形成于所述坐垫中,所述气囊衬垫沿着所述路径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凹口 部分对所述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以使得所述气囊衬垫通过所述凹口部分而朝所述连接部分 展开。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中,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可以包括坐垫,该 坐垫在其中包含有气囊模块;以及前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前表面;以及侧面座 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其中,在连接部分被所述气囊衬垫断开的时候,包 含在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气囊衬垫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而展开,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所述前 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的一个端部,并且其中,导向带附着于所述侧面座椅罩,以对方向进行 导向,所述气囊衬垫沿着所述方向展开,所述导向带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而朝所述连接部 分延伸预定长度,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方向形成在所述坐垫的角部处, 并且其中凹口部分在一条路径上形成于所述坐垫内,所述气囊衬垫沿着所述路径而朝所述 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凹口部分对所述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使得所述气囊衬垫通过所述凹口 部分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前座椅罩可以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可以 包括由非编织织物制成的单一的外薄片,并且所述导向带可以包括具有多个细的突出钩的 维可牢尼龙搭扣钩带,从而所述导向带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紧密接触,并通 过所述细的突出钩而固定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所述前座椅罩可以包括单一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可以包括由非编织织物制 成的单一的外薄片,并且所述导向带可以包括具有多个细的突出钩的维可牢尼龙搭扣钩 带,从而所述导向带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紧密接触,并通过所述细的突出钩 而固定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其中所述导向带还包括附着于所述前座椅罩的 前导向带。所述侧面座椅罩还可以包括遮盖所述坐垫的后表面的后座椅罩部分,并且所述导 向带还可以包括附着于所述后座椅罩部分的后导向带,该后导向带沿着所述坐垫的后表面 延伸预定长度,其中所述导向带还可以包括附着于所述前座椅罩的前导向带。所述导向带可以包括多个附着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导向带,所述导向带互相平行 设置,并在所述坐垫的高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相互隔开。公开于本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 的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A-A”线的截面图。图3A是图2中“B”部分的截面图。图3B是图2中“C”部分的截面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更,沿着图1中的“A-A”线的截面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 的视图。图6是沿着图5中“A-A”线的截面图。图7A是图6中“B”部分的截面图。图7B是图6中“C”部分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更,沿着图5中的“A-A”线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变更,沿着图5中的“A-A”线的 截面图。图10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坐垫和座椅罩之间的联结的视 图。图1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 的视图。图12A是图11中“B”部分的截面图。图12B是图11中“C”部分的截面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更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的截面 图。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变更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的 截面图。应当了解,附图并不必须是按比例绘制的,其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经过简化了的本 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个特征。在此所公开的本发明的特定的设计特征,包括例如特定的尺 寸、定向、定位和外形,将部分地由特定目的的应用和使用环境所确定。在这些图形中,在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中,附图标记引用本发明的相同或等效的 部分。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将具体参考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在附图中和以下的描述中示出了这些实 施例的实例。虽然本发明与示例性实施例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了解,本说明书并非旨 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而且 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替换、修改、 等效形式以及其它实施例。
以下,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B所示,按照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被构造 成侧面座椅罩120可靠地附着于坐垫210,从而当气囊展开的时候,可以增强撕开形成于 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连接部分101的能力。在本发明中,气囊模块130设在本发明的座椅中,所述气囊模块130在发生车辆碰 撞的时候对气囊衬垫进行展开。详细而言,气囊模块130安装在坐垫210中,并包含气囊衬 垫,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所述气囊衬垫沿着座椅的横向方向膨胀并展开。前座椅罩110遮盖坐垫210的前表面,侧面座椅罩120遮盖坐垫210的侧表面。前 座椅罩110包括内薄片230和遮盖内薄片230的外薄片220。侧面座椅罩120仅包括单一 的外薄片220。因此,由于侧面座椅罩120仅具有外薄片220,与具有单独的内薄片的结构相比, 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侧面座椅罩120不需要单独的内薄片的原因在于侧面座 椅罩120的外薄片220通过紧固构件240 (以下进行说明)而固定于坐垫210,从而紧固构 件240能够充当内薄片的角色,例如,它可以作用于对正在展开的气囊衬垫进行导向。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前座椅罩110的外薄片220可以包括例如15丹尼尔 (denier,纺织品纤度单位)的织物221、板状海绵222和背衬223。侧面座椅罩120的外薄 片220可以包括织物221、板状海绵222和背衬223,例如环状耐勒克斯(Nylex,美国制耐纶 商标名)。侧面座椅罩120的背衬223通过紧固构件240而直接固定于坐垫210。优选地, 背衬223由能够轻易地通过紧固构件240而附着于坐垫210的材料制成。关于这点,背衬 223的环状耐勒克斯是一种能够轻易地固定于紧固构件240的Velcro (维可牢尼龙搭扣,商 标名)的材料。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通过连接部分101而互相连接。连接部分101包 括缝纫部分,其通过利用缝合纺线而将前座椅罩110连接至侧面座椅罩120而形成。当展开 气囊时,缝纫部分被气囊衬垫的膨胀力撕开,从而形成了通道,通过该通道,气囊向外展开。特别而言,侧面座椅罩120的外薄片220与坐垫210紧密接触,并通过紧固构件 240而固定于坐垫210。紧固构件240将侧面座椅罩120牢牢地固定于坐垫210,从而防止 了坐垫210和侧面座椅罩120由于当气囊展开时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不希望地扩大。在该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紧固构件240包括粘结层或Velcro带。该粘结层 或Velcro带很容易地附着于邻近的元件。例如,在使用Velcro带的情况下,坐垫210与 Velcro带一体形成。在使用粘结层的情况下,侧面座椅罩120由易于粘附于粘结层的材料 制成。当气囊衬垫膨胀的时候,气囊衬垫的展开力通过紧固构件240而被坐垫210和侧面 座椅罩120吸收,且该展开力被传递至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缝纫部分,以 撕开该缝纫部分。利用该结构,能够增强撕开连接部分101的能力,并且气囊衬垫的展开性 能能够被可靠地保证。此外,粘结层或Velcro带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在坐垫210的侧表面上延伸预定长 度。优选地,数个粘结层或多片Velcro带沿着座椅的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并互相平行。详 细而言,多个粘结层以带子的形状应用于坐垫210的侧表面,所述带子沿着座椅的前后方 向延伸,且沿着座椅的高度方向上布置使得它们互相平行。因此,侧面座椅罩120能够通过 将其粘附于坐垫210的粘结层而固定于坐垫210。在Velcro带的情况下,Velcro带也设在坐垫210的侧表面上,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并互相平行设置在沿座椅的高度方向互 相间隔的位置处。从而,侧面座椅罩120能够通过Velcro带而紧密附着于坐垫210。因此,坐垫210能够被有效地防止由于气囊衬垫在坐垫210中膨胀时的气囊衬垫 的膨胀力而向前或向后扩大。此外,面向气囊模块的展开凹口 351可以形成在坐垫210中,以对气囊衬垫进行导 向,从而气囊衬垫朝着连接部分101展开。图4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更。如图4所示,不仅侧面座椅罩120 的外薄片220,而且前座椅罩110的外薄片220可以通过紧固构件240而附着于坐垫210的 表面。紧固构件240可靠地将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固定至坐垫210,从而防止了 坐垫210和侧面座椅罩120由于当气囊衬垫展开时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此处,粘结 层或Velcro带可以用作紧固构件240。对粘结层和Velcro带的说明如同上述第一示例性 实施例的说明;因此该说明被省略。因此,在本发明中,座椅罩的外薄片220通过粘结层或Velcro带而固定于坐垫 210。从而防止了坐垫210和侧面座椅罩120由于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此外,能够增 强撕开连接部分101的能力,并且气囊衬垫的展开性能能够被可靠地保证。图5至图7B显示了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如图5至图7B所示,在该第二 示例性实施例中,具有相对低的伸长率的导向垫240 —体形成在坐垫210上。从而能够防 止坐垫210由于当气囊展开时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并且气囊衬垫的展开性能能够被 保证。为了实现该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包括坐垫210,该坐垫210在 其中具有气囊模块130 ;以及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该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 罩120遮盖坐垫210的前表面和侧表面,并通过连接部分101而互相连接。该侧面气囊座 椅还包括导向垫240,其一体形成在坐垫210上面向侧面座椅罩120的位置处。详细而言,坐垫210的前表面遮盖有前座椅罩110,且其侧表面遮盖有侧面座椅罩 120。前座椅罩110包括内薄片230和遮盖内薄片230的外薄片220。侧面座椅罩120仅包 括有单一的外薄片220。因此,由于侧面座椅罩120仅具有外薄片220,与具有单独的内薄片的结构相比, 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侧面座椅罩120不需要单独的内薄片的原因在于侧面座 椅罩120的外薄片220通过导向垫240而固定于坐垫210,从而导向垫240能够充当内薄片 的角色,例如,它可以作用于对正在展开的气囊衬垫进行导向。在该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当中,前座椅罩110的外薄片220和侧面座椅罩120的外 薄片220可以包括例如15丹尼尔的织物221、板状海绵222和背衬223。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通过连接部分101而互相连接。连接部分101包 括缝纫部分,其利用缝合纺线而通过将前座椅罩110连接至侧面座椅罩120而形成。当展 开气囊时,缝纫部分被气囊衬垫的膨胀力撕开,从而形成了通道,通过该通道,气囊衬垫向 外展开。特别而言,为了对正在朝连接部分101展开的气囊衬垫进行导向,凹口部分350在 坐垫210内形成。凹口部分350对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以使得它朝连接部分101展开。详 细而言,凹口部分350包括展开凹口 351和连接凹口 352,该展开凹口 351形成在坐垫210中并面向气囊模块,该连接凹口 352形成在坐垫210中并面向连接部分101。展开凹口 351 在气囊衬垫的展开的初始阶段对气囊衬垫的位置进行导向。连接凹口 352在坐垫210中对 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使得气囊衬垫朝连接部分101前进。因此,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气囊模块的气囊衬垫通过展开凹口 351而进入到坐垫 中,并通过连接凹口 352而朝着连接部分101被导向,接着它沿着座椅的横向方向向外展 开。同时,导向垫240 —体形成在坐垫210的表面上。导向垫240由非编织织物制成, 其伸长率小于坐垫210的伸长率。优选地,导向垫240设置在坐垫210的表面上面向侧面 座椅罩120的位置处。因此,具有低的伸长率的导向垫240能够限制具有相对高的伸长率 的坐垫210由于气囊衬垫展开时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从而能够防止坐垫210和侧面 座椅罩120由于气囊衬垫的展开而扩大。图8显示了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更。如图8所示,导向垫240可以一体形 成在坐垫210中。在这种情况下,当通过发泡工艺形成坐垫210时,导向垫240与坐垫210 一起形成。导向垫240布置在坐垫210中,其布置在邻近侧面座椅罩120的位置处。因此, 当展开气囊衬垫时,导向垫240能够限制坐垫210由于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图9显示了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另一种变更。如图9所示,多个导向垫240 可以一体形成在坐垫210上,其形成在邻近侧面座椅罩210和前座椅罩110的位置处。此 处,导向垫240可以形成在坐垫210的表面上,或选择性地,它可以形成在坐垫210内。因此,在多个导向垫240分别形成在坐垫210上对应于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 罩120的位置的情况下,能够更加可靠地防止坐垫210由于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并且 气囊衬垫能够更平稳地展开。同时,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侧面气囊的 座椅中,导向带240附着于侧面座椅罩120,以在气囊衬垫展开时将它沿着正确方向进行导 向。因此,可以增强当展开气囊时撕开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连接部分101 的能力。为了达到此目标,侧面气囊座椅包括坐垫210和布置在坐垫210中的气囊模块 130。气囊模块130被构造成当发生车辆碰撞时,气囊衬垫沿着座椅的横向方向膨胀并展 开。气囊模块130的构造与典型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的构造相同。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面向气囊模块的展开凹口 351可以形成在坐垫210 中,以导向气囊衬垫,使得气囊衬垫朝连接部分101展开。坐垫210的前表面遮盖有前座椅罩110,且其侧表面和后表面遮盖有侧面座椅罩 120。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通过连接部分101而互相连接。该连接部分包括缝 纫部分,该缝纫部分通过使用细线将前座椅罩110连接至侧面座椅罩120而形成。当展开 气囊时,该缝纫部分被气囊衬垫的膨胀力撕开,并因此形成通道,通过该通道,气囊衬垫向 外展开。前座椅罩110包括内薄片230和遮盖内薄片230的外薄片220。侧面座椅罩120 仅包括单一的外薄片220。如图12A和12B所示,外薄片220可以包括织物221、板状海绵222和背衬223。此 处,侧面座椅罩120的背衬由非编织织物制成,优选地为环状耐勒克斯。环状耐勒克斯是一种非编织织物,并且聚乙烯耐勒克斯或尼龙耐勒克斯通常用作环状耐勒克斯。环状耐勒克 斯是一种易于附着于导向带240的材料,所述导向带240例如为Velcro钩带。因此,在导向带240附着于由环状耐勒克斯制成的背衬22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背 衬223在气囊衬垫展开时被气囊衬垫的膨胀力撕开。此外,正在展开的气囊衬垫可以被导 向带240可靠地朝连接部分101导向,所述连接部分101形成于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 120之间。因此,当气囊衬垫膨胀的时候,气囊衬垫的展开压力传递至形成在前座椅罩110 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接合处上的缝纫部分,从而撕开缝纫部分。由于该结构,能够增强撕 开连接部分101的能力,并且气囊衬垫的展开性能能够可靠地保证。导向带240防止了坐垫210和侧面座椅罩120在气囊衬垫由于车辆碰撞而展开的 时候扩大。并且,导向带240作用于对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从而气囊衬垫朝着形成于前座椅 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连接部分101展开。优选地,导向带240由Velcro钩带制 成,其具有多个细的突出钩,从而导向带240紧密地附着于侧面座椅罩120的外薄片220。 所述Velcro钩带能够轻易地附着于由环状耐勒克斯制成的背衬223。由于使用了 Velcro 带,导向带240能够轻易地附着于侧面座椅罩120或从侧面座椅罩120拆卸下来。为了更加可靠地防止坐垫210和侧面座椅罩120在气囊衬垫展开的时候扩大,导 向带240可以包括多个导向带240,其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并互相平行,且在坐垫210的高度 方向上等间距设置。如图13所示,侧面座椅罩120可以包括侧面座椅罩部分220,其遮盖坐垫210的 侧表面;以及后座椅罩部分140,其遮盖坐垫210的后表面。此处,侧面座椅罩120的背衬 223由非编织织物制成,例如环状耐勒克斯。第一导向带240a附着于侧面座椅罩部分120, 并朝形成于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连接部分101延伸预定长度。第二导向 带240b附着于后座椅罩部分140,并朝着侧面座椅罩120延伸预定长度。因此,在本发明当中,环绕坐垫210的侧表面和后表面的第一和第二导向带240a、 240b可以设在侧面座椅罩120上。在这种情况下,当展开气囊衬垫时,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坐 垫210和侧面座椅罩120扩大。此外,第一和第二导向带240a、240b能够导向气囊衬垫,使 得它朝着形成于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连接部分101展开。图14显示了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变更。如图14所示,在该变更中,坐垫 210的前表面遮盖有前座椅罩110,且其侧表面和后表面遮盖有侧面座椅罩120。前座椅罩 和侧面座椅罩110、120都仅包括单一的外薄片220。外薄片220包括织物221、板状海绵222和由非编织织物制成的背衬。导向带240 附着于所述背衬。导向带240朝着形成于前座椅罩110和侧面座椅罩120之间的连接部分 101延伸预定长度。导向带240包括第一导向带240a和第三导向带240c,该第一导向带 240a附着于侧面座椅罩120,并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而朝连接部分101延伸预定长度;该第 三导向带240c附着于前座椅罩110,并朝着连接部分101延伸预定长度。因此,本发明被构造成导向带240附着于座椅罩,从而防止坐垫210或侧面座椅罩 120由于气囊衬垫的膨胀而扩大。此外,能够增强撕开连接部分101的能力,且气囊衬垫的 展开性能能够被可靠地保证。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被构造成座椅罩的外薄片利用粘结层或 Velcro带而固定至坐垫。因此,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不需要传统技术中的内薄片,从而减少了
11生产成本。此外,不需要将内薄片应用于座椅的工艺。因此,能够减少制造座椅的工艺数量 和劳动强度。此外,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数个粘结层或Velcro带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 预定长度,并互相平行设置,其设置在座椅的高度方向上等间隔相互隔开的位置处。因此, 能够有效地防止座椅罩和坐垫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扩大。并且,能够增强撕开座椅的连接 部分的能力,从而气囊衬垫能够通过座椅的连接部分而平稳地展开。在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当中,导向垫一体形成在坐垫上,从而防止了坐垫 由于气囊衬垫展开的时候的气囊衬垫的膨胀力而扩大。此外,导向垫能够对气囊衬垫进行 导向,从而它可以平稳地展开。该第二示例性实施例还不需要单独的内薄片,从而减少了生 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此外,在该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当中,当展开气囊时,气囊衬垫被凹口部分朝形成于 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之间的连接部分进行导向。因此,能够平稳地展开气囊衬垫。在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延伸预定长度的导向带附 着于所述座椅。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座椅罩和坐垫沿着座椅的前后方向扩大。气囊衬垫 能够通过座椅的连接部分而平稳地展开,所述座椅的连接部分具有增强的撕开性能。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前”、“后”、“外,,和“内”是用于参 考图中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 并非想穷尽本发明,或者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 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 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 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同形式所限定。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包括坐垫,该坐垫在其中包含有气囊模块;以及前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前表面;以及侧面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其中,在连接部分被所述气囊衬垫断开的时候,包含在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气囊衬垫通过所述连接部分而展开,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所述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的一个端部,并且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包括单一的外薄片,该单一的外薄片与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紧密接触,并通过紧固构件而固定于该坐垫的横向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方向形成在所述 坐垫的角部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凹口部分在一条路径形成于所述坐垫中,所述气囊 衬垫沿着所述路径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凹口部分对所述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使得 所述气囊衬垫通过所述凹口部分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紧固构件包括联接所述坐垫和所述侧面座椅罩 的单一的外薄片的粘结层或维可牢尼龙搭扣带,以防止所述坐垫或座椅罩由于所述气囊衬 垫的横向展开力而扩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维可牢尼龙搭扣带设在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上 或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上,并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和向后方向延伸,并且其中, 所述维可牢尼龙搭扣带包括多个维可牢尼龙搭扣带,它们互相平行设置,并相对于所述座 椅的高度方向以预定间隔相互隔开。
6.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包括坐垫,该坐垫在其中包含有气囊模块;以及前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前表面;以及侧面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横 向表面,其中,在连接部分被所述气囊衬垫断开的时候,包含在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气囊衬垫通 过所述连接部分而展开,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所述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的一个端部, 并且其中在所述坐垫上一体形成有导向垫,该导向垫的伸长率小于所述坐垫的伸长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方向形成在所述 坐垫的角部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包括单一的外 薄片,以及所述导向垫设在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上或者设在所述坐垫内面向所述侧面座椅罩的 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包括单一的外薄片,以及所述导向垫设在所述坐垫的横向表面上或者设在所述坐垫内面向所述前座椅罩的位置处。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椅,其中凹口部分在一条路径上形成于所述坐垫中,所述气 囊衬垫沿着所述路径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凹口部分对所述气囊衬垫进行导向,使 得所述气囊衬垫通过所述凹口部分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
11.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包括 坐垫,该坐垫在其中包含有气囊模块;以及前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前表面;以及侧面座椅罩,其用来遮盖所述坐垫的横 向表面,其中,在连接部分被所述气囊衬垫断开的时候,包含在所述气囊模块中的气囊衬垫通 过所述连接部分而展开,其中所述连接部分联接所述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的一个端部, 并且导向带附着于所述侧面座椅罩,以对方向进行导向,所述气囊衬垫沿着所述方向展开, 所述导向带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延伸预定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连接部分沿着所述座椅的向前方向形成在所 述坐垫的角部处。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中凹口部分在一条路径上形成于所述坐垫中,所述 气囊衬垫沿着所述路径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所述凹口部分对所述气囊衬垫进行导向, 使得所述气囊衬垫通过所述凹口部分而朝所述连接部分展开。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包括内薄片和遮盖所述内薄片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包括由非 编织织物制成的单一的外薄片,以及所述导向带包括具有多个细的突出钩的维可牢尼龙搭扣钩带,从而所述导向带与所述 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紧密接触,并通过所述细的突出钩而固定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 单一的外薄片。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前座椅罩包括单一的外薄片,所述侧面座椅罩包括由非编织织物制成的单一 的外薄片,以及所述导向带包括具有多个细的突出钩的维可牢尼龙搭扣钩带,从而所述导向带与所述 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紧密接触,并通过所述细的突出钩而固定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单一的外薄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导向带还包括附着于所述前座椅罩的前导向市ο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侧面座椅罩还包括遮盖所述坐垫的后表面的后座椅罩部分,并且 所述导向带还包括附着于所述后座椅罩部分的后导向带,该后导向带沿着所述坐垫的 后表面而延伸预定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导向带还包括附着于所述前座椅罩的前导向市ο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导向带包括多个附着于所述侧面座椅罩的导 向带,所述导向带互相平行设置,并在所述坐垫的高度方向上以预定间隔相互隔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具有侧面气囊的座椅,该座椅被构造成气囊衬垫通过形成于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之间的连接部分而被展开。导向带可以附着在侧面座椅罩上。所述导向带沿着车辆的纵向方向而朝形成于前座椅罩和侧面座椅罩之间的连接部分延伸预定长度。
文档编号B60R21/207GK101890930SQ20091022187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郭大荣, 金在永, 金映旭, 金祥镐 申请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