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夹持装置的带单元和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749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夹持装置的带单元和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夹持装置的带单元,用于夹紧地夹持物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尤其是汽车内部空间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用于
夹持物体。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带有所述夹持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知有各种用于在汽车行驶时夹紧地夹持物体的夹持装置。 由US 2008/0001423 Al公开了一种双稳态带,该双稳态带直接以其端部固定在汽
车构件上,因此所述端部起到铰链活节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创造一种带单元,通过该带单元可实现在汽 车构件上的优化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尤其在于,创造一种用于汽车的夹持装置,该夹 持装置设计用于最佳地夹持物体。 最后,本发明的再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创造一种带有内部空间的汽车,其具有 优化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包含这样的技术教导,S卩,在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装置的带单元中,包括一 具有两个带端部的长形带元件,其中,该带元件至少局部包括弹性材料,设计为,在带端部 固定有铰链单元,以实现带单元在夹持装置上的铰接布置。在一种实施形式中,带单元设计 为双稳态的带单元,其中,尤其带元件设计为双稳态。带元件优选具有两个端部,该端部设 计为相对其余的带材区域更薄或变细。材料变薄例如这样设计,使得铰链单元可这样地安 置在带端部,即,带元件和铰链单元的表面基本上平齐地对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中设计为,该铰链单元具有鞘状的连接元件,带单元可 通过该连接元件铰接地支承。连接元件可以由与带元件不同的材料制成。连接元件优选从 多个方向围绕带元件,因此为带端实现了一种插座。因此,通过连接元件实现了带端部的保 护以及用于铰接支承的简单连接。该连接元件例如设计为夹子或包鞘。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中设计为,铰链单元至少局部由带材料包封,因此形 成了一个由铰链单元和带元件组成的固定的单元。为了保证铰链单元在带元件上最佳的耦 合,铰链单元至少局部优选用带材料包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集成本身单独的部件,使得形 成一个固定的或稳定不变的带单元。因此,带单元按复合材料的类型设计。
本发明还包括这样的技术教导,S卩,在用于汽车尤其是汽车内部空间的、用于夹持 物体的、包括汽车构件的夹持装置中这样设计,B卩,至少一个按本发明的带单元铰接地与汽 车构件连接。汽车构件可以是杂物箱或框架的壳体。汽车构件例如可以是汽车内护板的各 个任意部件,带单元可设置在所述部件上。在此,汽车构件起支撑结构的作用,用于保持带单元,并且可以额外地形成用于支撑由带单元承接的物体的底部。带单元在其端部优选支 承在汽车构件上。两个端部优选这样地隔开,使得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带元件的长度。这 种布置有利于形成双稳态的带元件。 因此,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设计为,汽车构件具有与带元件共同作用的夹持部
段,该夹持部段具有用于每个带单元的两个相间隔的支承部位,用于保持该带单元。 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形式设计为,两个支承部位之间的间隔小于带单元的长
度,使得双稳态的带单元可与支承部位连接,该带单元可以占据两个稳定的位置。在此,间
隔尺寸这样确定,即,使得在带元件和汽车构件之间形成一针对应用情况优化的夹持区域。
通过带元件的弹性设计可以使容纳在夹持区域中的物体被夹紧。 在本发明的又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带单元在第一稳定的位置设计为贴靠在夹 持部段上,而在第二稳定的位置在带单元和夹持部段之间形成一夹持区域,物体可以夹紧 地保持在该区域中。夹持部段优选设计为凸或凹的。在第一位置,带元件贴靠在相应的夹 持部段上而不突出于该夹持部段。在凹或凸的夹持部段中,带元件相应地弯曲。带元件可 以在第二位置与配设的夹持部段一起形成一个大约椭圆的夹持区域,在该夹持区域内可承 接物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置多个带单元。这些带单元可以设置在 夹持结构的同一侧面或不同的侧面。另外,这些带单元可以设计成相互错开和/或相互交 本发明的再一种实施形式设计为,支承部位设计为铰接设置的支承部位。在此,支 承部位包括一单独的铰链单元,带元件通过该铰链单元与汽车构件连接。通过这种方式可 以在磨损时将铰链与带元件分开并更换。 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形式设计为,至少两个带单元配设有一共同的支承部位。通 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支承部位的数量。通过这种耦合可以通过带单元形成多个夹持 区域。 此外,本发明包含这样的技术教导,S卩,在带有内部空间的汽车,尤其是轿车中这 样设计,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构造至少一个按本发明的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例如可以设 置在仪表板下的杂物箱中、副仪表板或内护板的任意位置上。


其它改进本发明的措施由以下对在附图中示意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说明 得出。在此,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特征使用一致的附图标记。各个实施形式的特征和部件 可以组合,以获得其它实施形式。所有说明书或附图中涉及的特征和/或优点以及设计细 节本身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都可以是本发明的重点。附图中 图1在立体视图中示意示出了设计在汽车的副仪表板中的杂物箱,带有两个各有 一个带单元的夹持装置; 图2示意示出了图1所示的杂物箱,带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带单元; 图3在立体视图中示意示出了带有杂物箱和夹持装置的副仪表板的另一种实施
形式; 图4示意示出了按图3的杂物箱,带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带单元;
图5示意示出了带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带单元的夹持装置的俯视图; 图6示意示出了按图5的夹持装置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7在分解视图中示意示出了带单元在汽车构件上的连接;以及 图8在分解视图中示意示出了按发明的带单元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l在立体视图中示意示出了构造在汽车的副仪表板l中的杂物箱2,该杂物箱带 有两个各有一个带单元4的夹持装置3。该杂物箱2具有限定存储空间的壳体。两个夹持 装置3相互间隔地相对地设置在该壳体中。夹持装置3包括汽车构件5,带单元4固定在该 汽车构件上。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汽车的任意结构都可以被称为汽车构件5。在一种构
造形式中,该构件与汽车固定连接。在另一构造形式中,该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汽车中。当 前,汽车构件5构造成副仪表板中的、带有凹入的成型部的弯曲连接件。带单元4在所示的 位置紧贴在凹曲的成型部上。在该第一位置,带单元4处于第一稳定位置。
图2示意示出了按图1的杂物箱2,带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带单元4。该带单元4设 计为双稳态元件,并且在按照图2所示的布置中位于第二稳定位置。带单元4与所述凹或 凸的弯曲连接件一起形成在俯视图中约为椭圆形或者是圆形的夹持区域6。该夹持区域6 例如可以用于承接茶杯或纸杯。在带元件4和/或汽车构件5上都可以如图所示地设置卡 锁元件。 图3在立体视图中示意示出了带有杂物箱2和夹持装置3的副仪表板1的另一种 实施形式。在图3所示的实施形式中,壳体的壳壁形成汽车构件5,带单元4固定在该汽车 构件5上。因此,杂物箱2和夹持装置3 —体地构造。 图4示意示出了图3的杂物箱2,带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带单元4。类似于图2,图4 所示的带单元4在第二稳定的位置上。在图4中,夹持区域6设计为在俯视图中大约为椭 圆形。如图4可见,所示的带单元4和汽车构件5上具有相应的卡锁元件R。
图5示意示出了带有处于第二位置的带单元4的夹持装置3的俯视图。在该第二 位置上,带单位4和汽车构件5共同形成所述夹持区域6。在俯视图中,该夹持区域6大约 设计为圆形。和图2相似,所示的汽车构件5设计为带有凹形弯曲的成型部的连接件或环 岸。此外,夹持装置3包括带单元4,该带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两个带端部8的带元件7和在 每个带端部8的铰链单元9。带单元4通过铰链单元9与汽车构件5铰链连接。为了使带 元件7从第一稳定位置运动到第二稳定位置,在汽车构件5上构造有一啮合部10或干涉作 用部10。 图6示意示出了按图5的夹持装置3沿剖面线A-A的剖视图。
图7以分解视图示出了带单元4在汽车构件5上的连接。示出了带单元4的两种 不同的实施形式。带单元4分别包括一带元件7和一铰链单元9,该铰链单元设置在带端 部8。为了实现尽可能最佳的连接,带元件7在带端部8设计为变薄或者变细。这种变细既 可如图7中上面的实施形式那样在单侧实现,也可如图7中下面的实施形式一样,在两侧实 现。该变细的类型取决于铰链单元9的类型。在上面的实施形式中,铰链单元9在一侧设 置在带元件7上,而在下面的实施形式中,铰链单元9在两侧设置在带元件7上,因此带端 部8被包围。铰链单元9分别通过(旋转_)轴颈或转动轴11与汽车构件5铰链地连接。
图8在分解视图中示意示出了按发明的带单元4的局部剖切图。该带单元4包括 带元件7和铰链单元9,该铰链单元9设置在变窄或变细的带端部8上。铰链单元9包括 在侧视图中设计为大约U-形的型材件12的连接元件,其中,在型材件12的两个边腿14的 连接部位13处形成一个用于旋转轴颈12的容纳孔15。 一通孔16横向贯穿经过两个边腿 14,用于连接铰链单元9和带端部8的连接元件可插入该通孔16中。在带元件7中设置有 一个相对应的通孔17。附图标记清单1.副仪表板2.杂物箱3.夹持装置4.带单元5.汽车构件6.夹持区域7.带元件8.带端部9.铰链单元10.干涉作用部11.转动轴,旋转轴颈12.型材件13.连接部位14.边腿15.容纳孔16.通孔17.通孔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夹紧地夹持物体的夹持装置(3)的带单元(4),包括带有两个带端部(8)的长形带元件(7),其中,所述带元件(7)至少局部包括弹性的带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端部(8)固定有铰链单元(9),以实现所述带单元(4)铰接地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3)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带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单元(9)具有一连接元件, 所述带单元(4)可通过该连接元件铰接地支承。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单元(4),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单元(9)至少局部由带 材料注塑包封,使得由所述铰链单元(9)和所述带元件(7)形成一固定的单元。
4. 一种用于汽车尤其是用于汽车内部空间的、用于夹持物件的夹持装置(3),包括汽 车构件(5),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按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带单元(4)与所述汽车构 件(5)铰接地连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构件(5)具有一与所述带 元件(7)共同作用的夹持部段,该夹持部段具有用于每个带单元(7)的、两个相互间隔的支 承部位,用于保持所述带单元(4)。
6. 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承部位之间的间距小于 所述带单元(4)的长度,使得双稳态的带单元(4)可与所述支承部位连接。
7. 如权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单元(4)在第一稳 定位置紧贴着所述夹持部段构造,而在第二稳定位置,在所述带单元(4)和所述夹持部段 之间形成一夹持区域(6),在该夹持区域中可夹紧地夹持物体。
8. 如权利要求4至7之一所述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带单元(4)。
9. 如权利要求4至8之一所述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位构造为铰链 布置的支承部位。
10. 如权利要求4至9之一所述的夹持装置(3),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带单元(4)与 一共同的支承部位相配置。
11. 一种具有内部空间的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空间中设置至少一个按权利要 求4至10之一所述的夹持装置(3)。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夹持装置(3)的汽车,一种带有至少一个带单元(4)的夹持装置(3),和一种用于夹持物体的夹持装置(3)的带单元(4),包括带有两个带端部(8)的长形带元件(7),其中,所述带元件(7)至少局部包括弹性的带材料,其中,在所述带端部(8)固定有铰链单元(9),以使所述带单元(4)铰接设置在所述夹持装置(3)上。
文档编号B60R7/06GK101758803SQ200910262208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克劳斯·库尔曼, 拉尔夫·高迪格, 沃纳·伯哈德 申请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