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567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冷却器,特别是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组合冷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发动机用组合冷却器由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组成,水冷 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串联组合在一起,即,进气中冷器设置在水冷散热器的迎 风面的正前方,并通过联结件将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串联成为一体。工作 时,冷风首先经过进气中冷器,对其冷却后,再通过水冷散热器;这样,经过 水冷散热器的气体已经从进气中冷器吸收了 一定的热量,这就使得气体对水冷 散热器的降温效果减弱,在保证散热效果的情况下必须将水冷散热器做的比较 大,从而使整个冷却器结构尺寸大、安装结构复杂、质量重,同时水冷散热器 和进气中冷器一前一后导致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维护保养不方便、且通过 风阻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冷却器,用以解决现有组合冷却器机构 尺寸大、维修不便及通过风阻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冷却器,包括 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通过安装框架安装在 一起,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且朝向同一迎风方 向。
所述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固定安装于安装框架内。 所述安装框架由四周的侧板围合而成。
上述方案的组合冷却器,其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且朝向同一迎风方向,这样,工作时冷气体可以同时带走水冷散热器和 进气中冷器的热量,较串联组合冷却器散热效果好,降温效率高。由于水冷散 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提高了散热效果,则在满足散热 要求的前提下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体积有所减小、重量有所降低且结构简 单、通过风阻小。另外,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并排设置方便于维护保养。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l、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冷却器,包括水冷散热器6和进气中冷 器5,水冷散热器6和进气中冷器5并排安装于安装框架内,其中水冷散热器 6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5的迎风面并排设置且朝向同一迎风方向(图2中的 标记A为进风方向),安装框架不遮挡水冷散热器6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5 的迎风面。这样可以保证水冷散热器6和进气中冷器5可以同时接触到环境中 的冷空气,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另外,由于散热效果的提高,可以减小水 冷散热器6和进气中冷器5的体积,降低了整个冷却器的重量,同时还减小了 通过风阻,也便于日后的维护保养。其中,安装框架由上连接板3、左侧板l、 下连接板4和右侧板2四侧板首尾依次固连而成。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冷却器,包括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通过安装框架安装在一起,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且朝向同一迎风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器 和进气中冷器固定安装于安装框架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冷却器,包括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所述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通过安装框架安装在一起,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且朝向同一迎风方向。上述方案的组合冷却器,其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且朝向同一迎风方向,这样,工作时冷气体可以同时带走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的热量,较串联组合冷却器散热效果好,降温效率高。由于水冷散热器的迎风面和进气中冷器的迎风面并排设置提高了散热效果,则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前提下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体积有所减小、重量有所降低且结构简单、通过风阻小。另外,水冷散热器和进气中冷器并排设置方便于维护保养。
文档编号B60K11/00GK201380745SQ200920088490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2日
发明者刘北川, 卓伟杰, 曹新立, 曾瑜东, 范乃鹏, 枫 谢, 戈 高, 扬 高 申请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