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00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油箱布置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双燃油箱独立供油的燃油箱
转换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重型汽车领域,为满足汽车的行驶里程, 一般都采用双燃油箱装置。两个燃油箱之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连接 —种方式是两个燃油箱串联,只有一套燃油管路;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当其中任一
燃油箱出现故障时,只能停车熄灭发动机进行修理,使得供油系统的可靠性较差。 另一种方式是两个燃油箱并联,并采用两套燃油管路分别与两个燃油箱连接,每
一个燃油箱采用一套燃油管路,该两套燃油管路之间采用机械式手动转换三通阀进行连
接;这种方式的缺陷是,当需要转换燃油箱时,需要停车熄灭发动机,然后驾驶员下车,通过
机械式手动转换三通阀手动切换各燃油箱的供油阀,并手动切换对应两个燃油箱的油量表
的接通,操作时间长、不方便、费时费力,效率太低,且增加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解决目前燃油箱转换中存在的手动切换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快速、方便地进行燃油箱的转换,提高燃油箱转换效率,减轻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包括主燃油箱、副
燃油箱和转换阀,所述主燃油箱通过主燃油箱燃油管路与所述转换阀相连通,所述副燃油
箱通过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与所述转换阀相连通,所述转换阀还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转换阀
在所述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或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之间进行转换接通的转换开关。 在此基础上,所述转换阀包括燃油管路接口 ,所述燃油管路接口包括用于与所述
主燃油箱燃油管路连接的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和用于与副燃油箱燃油管路连接的副燃
油箱燃油管路接口;所述转换阀内部设置有一用于选通所述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或者
副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的移动开关,所述移动开关与所述燃油管路接口连接。所述转换阀
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开关进行移动选通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开关连
接,另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电机施加相反方向的电压而使得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
的所述转换开关连接。所述转换阀还包括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副燃油箱油量检测
单元接口和油量表接口 ,所述移动开关还包括用于选通所述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或
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的第三选通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转换开关控制转换阀自动进行主燃油箱和副燃油箱的转换,解决了目前燃油箱转换中存在的手动切换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方便地进行燃油箱的转换,提高了燃油箱转换效率,减轻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实施例装配完成的状态示意图;[001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001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实施例装配完成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所示,对本实施例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介绍本实施例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的具体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包括主燃油箱11、副燃油箱12和转换阀13。其中,主燃油箱11和副燃油箱12固定在车架14上;主燃油箱11通过主燃油箱燃油管路与转换阀13相连通,副燃油箱12通过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与转换阀13相连通。主燃油箱燃油管路包括主燃油箱供油管15和主燃油箱回油管16,副燃油箱燃油管路包括副燃油箱供油管17和副燃油箱回油管18。此外,转换阀13还通过发动机燃油管路与发动机相连通,该发动机燃油管路包括发动机进油管19和发动机回油管20。上述各燃油管路是通过转换阀13上的燃油管路接口与转换阀13进行连通的,转换阀13中的燃油管路接口包括主燃油箱回油口21、发动机回油口22、副燃油箱回油口 23、主燃油箱供油口 24、发动机进油口 25和副燃油箱供油口 26。主燃油箱供油管15与主燃油箱供油口 24连接,主燃油箱回油管16与主燃油箱回油口 21连接,副燃油箱供油管17与副燃油箱供油口 26连接,副燃油箱回油管18与副燃油箱回油口 23连接,发动机进油管19与发动机进油口 25连接,发动机回油管20与发动机回油口 22连接。[0014] 转换阀13的内部可以设置一移动开关27和电机28,其中,如图2所示,转换阀13的燃油管路接口包括两个部分,即主燃油箱回油口 21、发动机回油口 22和副燃油箱回油口23所在的回油口单元,还有主燃油箱供油口 24、发动机进油口 25和副燃油箱供油口 26所在的供油口单元。相应的,移动开关27也包括第一选通单元29和第二选通单元30,第一选通单元29可以在回油口单元中选通主燃油箱回油口 21和发动机回油口 22,或者选通副燃油箱回油口 23和发动机回油口 22,即第一选通单元29是用于选通回油口的;第二选通单元30可以在供油口单元中选通主燃油箱供油口 24和发动机进油口 25,或者选通副燃油箱供油口 26和发动机进油口 25,即第二选通单元30是用于选通供油口的。上述选通是通过移动开关27进行左右移动实现的,当移动开关27向右移动时,第一选通单元29选通主燃油箱回油口 21和发动机回油口 22,同时,第二选通单元30选通主燃油箱供油口 24和发动机进油口 25,即移动开关27接通了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和发动机燃油管路接口 ,主燃油箱ll为发动机供油;当移动开关27向左移动时,第一选通单元29可以选通副燃油箱回油口 23和发动机回油口 22,同时,第二选通单元30选通副燃油箱供油口 26和发动机进油口25,即移动开关27接通了副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和发动机燃油管路接口 ,副燃油箱12为发动机供油。移动开关27与电机28连接,由电机28控制移动开关27进行左右移动选通,电机28的另一端与转换开关31连接。如图2所示,转换开关31电位输入端和电位输出端,电位输入端分别连接接地点和电源32,用于获取电源电压;电位输出端包括四个共两组输出端,分别为第一电位输出端(图2中所示的F和F1)和第二电位输出端(图2中所示的M和M1),在转换开关31的内部,电位输入端和电位输出端之间是通过开关选通的,要么选通电位输入端和第一电位输出端,第一电位输出端可以输出第一电源电压;要么选通电位输入端和第二电位输出端,第二电位输出端可以输出第二电源电压;上述第一电位输出端和第二电位输出端均与电机28的两端连接(图2中所示的D和E),向电机28输出第一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第一 电源电压和第二电源电压的方向相反。通过向电机28的两端输出正负方向相反的电压,可以改变电机28的转向,从而由电机28带动移动开关27向左移动或向右移动,进而选通主燃油箱或副燃油箱。 进一步的,转换阀13还包括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 (图2中所示的C)、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 (图2中所示的A)和油量表接口 (图2中所示的B),移动开关27还包括用于选通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或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的第三选通单元32,该第三选通单元32的工作原理同上述的第一选通单元29和第二选通单元30,即当移动开关27向右移动时,选通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油量表33显示主燃油箱11的剩余油量;当移动开关27向左移动时,选通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油量表33显示副燃油箱12的剩余油量。此外,上述的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中包括用于检测燃油箱油量的燃油箱传感器,该燃油箱传感器设置在燃油箱内,主燃油箱11内设置有主燃油箱传感器,副燃油箱12内设置有副燃油箱传感器,该燃油箱传感器可以测量燃油箱内的油量,进而显示在油量表33上。 下面再说明一下本实施例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如图1、2所示,当汽车行驶需要用主燃油箱11内的燃油时,按动转换开关31,使F点和F1点接通电源32。此时,电机28正转,从而带动移动开关27向右移动,从而使主燃油箱回油口 21和发动机回油口 22接通,主燃油箱供油口 24和发动机进油口 25接通,主燃油箱11内的燃油就能够依次流入主燃油箱供油管15、主燃油箱供油口 24、发动机进油口25和发动机进油管19,从而给发动机提供燃油;并将发动机剩余的燃油依次流入发动机回油管20、发动机回油口 22、主燃油箱回油口 21和主燃油箱回油管16,从而将燃油流回主燃油箱11。上述电机28正转时,同时也使得B点和C点接通,从而接通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34的电路,从而使油量表33显示主燃油箱11的剩余油量。 如图1、2所示,当汽车行驶需要用副燃油箱12的燃油时,按动转换开关31,使M点和Ml点接通电源32,此时,电机28反转,从而带动移动开关27向左移动,从而使副燃油箱回油口 23和发动机回油口 22接通,副燃油箱供油口 26和发动机进油口 25接通,使燃油依次流入副燃油箱供油管17、副燃油箱供油口 26、发动机进油口 25和发动机进油管19,从而给发动机提供燃油;并将发动机剩余的燃油依次流入发动机回油管20、发动机回油口22、副燃油箱回油口 23和副燃油箱回油管18,从而将燃油流回副燃油箱12。上述电机28反转时,同时可以使得B点和A点接通,从而接通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35的电路,从而使油量表33显示副燃油箱12的剩余油量。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转换开关控制转换阀自动进行主燃油箱和副燃油箱的转换,解决了目前燃油箱转换中存在的手动切换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了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选择使用主副油箱燃油时,只需要按动转换开关即可实现,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燃油箱的转换,提高了燃油箱转换效率,减轻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包括主燃油箱、副燃油箱和转换阀,所述主燃油箱通过主燃油箱燃油管路与所述转换阀相连通,所述副燃油箱通过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与所述转换阀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还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转换阀在所述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或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之间进行转换接通的转换开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包括燃油管路接口 ,所述燃油管路接口包括用于与所述主燃油箱燃油管路连接的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和用于与副燃油箱燃油管路连接的副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 ;所述转换阀内部设置有一用于选通所述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或者副燃油箱燃油管路接口的移动开关,所述移动开关与所述燃油管路接口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管路接口包括供油口和回油口 ;所述移动开关包括用于选通所述回油口的第一选通单元和用于选通所述供油口的第二选通单元,所述第一选通单元与所述回油口连接,所述第二选通单元与所述供油口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还包括一用于控制所述移动开关进行移动选通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开关连接,另一端连接用于通过向所述电机施加相反方向的电压而使得所述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所述转换开关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包括用于获取电源电压的电位输入端和用于将所述电源电压进行输出的电位输出端,所述电位输入端分别连接接地点和电源,所述电位输出端包括用于向所述电机输出第一电源电压的第一电位输出端和用于向所述电机输出第二电源电压的第二电位输出端,所述第一电位输出端和第二电位输出端均与所述电机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压和所述第二电源电压的方向相反。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阀还包括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 、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和油量表接口 ,所述移动开关还包括用于选通所述主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或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接口的第三选通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燃油箱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燃油箱油量的燃油箱传感器,所述燃油箱传感器是燃油箱油量检测单元的一部分;所述燃油箱包括主燃油箱和副燃油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箱转换控制系统,包括主燃油箱、副燃油箱和转换阀,所述主燃油箱通过主燃油箱燃油管路与所述转换阀相连通,所述副燃油箱通过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与所述转换阀相连通,所述转换阀还连接有用于控制所述转换阀在所述主燃油箱燃油管路或副燃油箱燃油管路之间进行转换接通的转换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转换开关控制转换阀自动进行主燃油箱和副燃油箱的转换,解决了目前燃油箱转换中存在的手动切换费时费力的问题,实现了快速、方便地进行燃油箱的转换,提高了燃油箱转换效率,减轻了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B60K15/00GK201501291SQ20092024635
公开日2010年6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9日
发明者上官云飞, 刘永宝, 孟全国, 谭霖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