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2970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安装于货车尾部的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的规定,为了安全的要求,防止小型车辆在与货车发生追尾交通事故时,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货车尾部必须安装防护装置。现有技术中的货车尾部防撞装置也有不同的结构方式,通常有如下一些问题,或者结构复杂,导致生产和使用成本的增加,或者设计中存在一定的缺陷,防撞性能和强度不够,因此在发生小车追尾碰撞事故时,仍然可能导致较严重的后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防撞强度大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由防撞杠、支撑架为主要部件构成,在防撞杆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加强筋,防撞杠与支撑架之间,用紧固装置将其连接在一起,支撑架固定在车体上。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造成本低,安装简单。经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在追尾小汽车撞击后,具有超过其他防撞装置的效果,能有效地阻挡小汽车进入货车下面,起到保护追尾车辆中人员生命的作用。

[0006]图1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之[0007]图2图1中A-A向视图示意图;[0008]图3槽钢结构的支撑架示意图;[0009]图4防撞杠A向视图示意图;[0010]图5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结构示意图之
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结构之一示意图。主要是由将防撞杠、支撑架组合而成。防撞杠1与支撑架2的顶面4用紧固装置7将其连接在一起,在防撞杆1和支撑架2上均设置有加强筋3,支撑架2用螺栓固定在车体上,所说的支撑架2可以为“T”型结构。在支撑架2上可设置有与车体连接固定的孔(图中未画出);在防撞杠 1与支撑架2之间可以设置橡胶垫5。橡胶垫5的作用,一是可以增加防撞杠1与支撑架 2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二者之间的良好结合;二是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件之间的撞击噪声;三是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减轻机动车追尾撞击的损害程度。[0012]图2为图1中A-A向视图,给出了支撑架2上加强筋3结构的示意图。事实上,不仅是所说的支撑架2,在其所说的防撞杆1上也可设置同样的加强筋3’(如图4所示)。该设置在支撑架及防撞杆上的加强筋,可以大大提高机动车尾部防撞杆承受冲击的能力。图3给出了一种利用槽钢作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由于防撞杆和支撑架均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材料,要在其上面冲压出具有足够强度的加强筋在工艺和设备上需要相应的设施,所以也可以利用槽钢作为支撑架1,在“τ”型顶面4上,设置有安置紧固装置7的孔 6。同样可以具备适合冲击要求的防护装置,如图5中左边的一个支撑架2的示意图所示。图4为防撞杠的A向视图。在该示意图中,表示了在防撞杆1上也设置有加强筋 3’。在防撞杠1上,可设置有安置紧固装置7的孔6’。图5为一种在防撞杠1与支撑架2的顶面4之间不设置橡胶垫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结构。防撞杠1与支撑架2的顶面4之间,既可以用紧固装置7 (例如螺栓)将其连接在一起(如图5右面的支撑架),也可以将防撞杆1和支撑架2的顶面4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如图5左面的支撑架)。
权利要求1.一种安装在货车尾部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由防撞杠、支撑架构成,其特征在于, 在所说的防撞杠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加强筋,防撞杠与支撑架之间,用紧固装置将其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架可以是“T”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防撞杠与支撑架之间可以设置橡胶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支撑架和加强筋可以采用槽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紧固装置既可以是螺栓,也可以是采用焊接的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安装于货车尾部的防护装置,主要由防撞杠、支撑架构成。在防撞杠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加强筋,防撞杠与支撑架之间,用紧固装置将其连接在一起。支撑架和加强筋可以采用槽钢,在防撞杠与支撑架之间还可以设置橡胶垫。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机动车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制造成本低,安装简单。试验证明,本实用新型所说的机动车后部防护装置在追尾小汽车撞击后,具有超强的防撞装置效果,能有效地阻挡小汽车进入货车下面,起到保护追尾车辆中人员生命的作用。
文档编号B60R19/56GK202006773SQ20112003575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0日
发明者刘定法 申请人:湖北警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