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436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悬挂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设置于车辆座椅内部的靠背框上以支撑乘客背部的、具有能够方便地组装的连接结构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内部设置有供乘客乘坐的座椅,这样的座椅由支撑乘客臀部的座椅垫、 支撑背部的靠背、可搭放乘客胳膊的扶手以及支撑头部的头枕构成。其中,在靠背的内部设置有形成靠背骨架的靠背框,在靠背框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乘客背部的钢丝悬挂装置。在此,被安装在该靠背框内的钢丝悬挂装置包括在靠背框内横向配置的多个横向钢丝,和沿着纵向配置在上述多个横向钢丝的两端且用于固定支承上述多个横向钢丝的一对边框钢丝。为了将多个横向钢丝固定在上述一对边框钢丝上,通常采用将横向钢丝缠绕固定在边框钢丝上,然后按适当长度切断该横向钢丝的端部的方法,或者采用通过钢丝绑紧呈十字交叉的横向钢丝和边框钢丝的方法。如果采用上述方法,由于缠绕或绑紧工序复杂、且作业时间较长,导致制造成本提高。此外,还存在切断后的横向钢丝端部有可能划伤作业人员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方便地组装的连接结构且使用安全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包括一对以上的主支承杆,是截面为圆形或U型的管状构件,沿着上述车辆座椅的纵向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而且,在上述各主支承杆上沿长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设有多个切口部;以及多根横向钢丝,沿着与上述主支承方向大致垂直的水平方向架设在所述一对以上的上述主支承杆之间,在其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卡合到上述主支承杆的切口部内的卡止部件,其中,上述切口部包括狭长的细长槽部和宽度大于该细长槽部的宽槽部,上述卡止部件的尺寸大于上述细长槽部的宽度,但小于上述宽槽部的宽度。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卡止部件的尺寸小于上述主支承杆的管径。另外,优选的是,所述卡止部件的形状是长方体、多边体、球形、椭圆形和扁圆形中的任一形状。另外,优选的是,在所述一对以上主支承杆之间设有对上述多根横向钢丝进行辅助支承的辅助支承杆。另外,优选的是,上述卡止部件通过焊接或者铆接固定连接在上述横向钢丝的两端。另外,优选的是,在上述宽槽部的两边分别设有上述细长槽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由于横向钢丝通过两端的卡止部件被卡固在一对主支承杆的切口部,所以不需要如以往的将横向钢丝缠绕固定在一对主支承杆的工序,因此操作方便,可节约作业时间,还能够提高牢固性。而且,由于横向钢丝两端的卡止部件还可以内藏在主支承杆的内部,能够防止组装或者车辆事故时因横向钢丝的尖锐端部而受伤的现象。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中的横向钢丝和主支承杆间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中的横向钢丝和主支承杆间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侧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中的卡止部件的放大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 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20 主支承杆21:切口部30:横向钢丝31:弯曲部32 卡止部件40 辅助支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 在此,附图中图示的线的粗细或者构成要素的尺寸等是为了说明的明确性和方便性,有可能被夸张表示。而且,后述的术语是考虑了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根据使用者、操作者的意图或者惯例有可能变化。因此,有关这些术语的定义应以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而定。还有,下面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而是仅用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记载的构成要素的示例,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全部内容涉及的技术范畴、在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中能够均等替换构成要素的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的示意图,图 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中的横向钢丝和主支承杆间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中的横向钢丝和主支承杆间的连接结构的另一侧立体图。如图1至图3所示,设于车辆座椅的靠背框内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10包括一对主支承杆20,是具有圆形或U形截面的管状构件,其沿着车辆座椅的纵向隔着规定间距相互大致平行地设置,用于支承并固定多根横向钢丝30 ;多根横向钢丝30,沿着与上述主支承杆20相垂直的水平方向架设在上述一对主支承杆20之间,其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与主支承杆20上的切口部21卡合的大尺寸的卡止部件32。另外,还可以在一对主支承杆20之间设置一个以上的辅助支承杆40,其与上述主支承杆20大致平行,用于对多个横向横向钢丝30进行辅助支承。如图2及图3所示,在各个主支承杆20上沿着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切口部21,该切口部21由沿主支承杆20的径向开设的狭长的细长槽部和宽度大于该细长槽部的宽槽部构成。其中,细长槽部的宽度小于设置在横向钢丝30端部的卡止部件32的尺寸,而宽槽部的宽度大于设置在横向钢丝30端部的卡止部件32的尺寸,从而使该卡止部件32从切口部 21的宽槽部进入主支承杆20内之后,被细长槽部卡住而不能脱离该主支承杆20。另外,为了使设置在横向钢丝30端部的卡止部件32被收纳在主支承杆20的内部,该卡止部件32 的尺寸优选小于主支承杆20的管径。此外,横向钢丝30还可以具备至少一个梯形形状的弯曲部31。通过该弯曲部31 的伸缩,横向钢丝30在长度方向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可充分吸收车辆行驶中产生的冲击, 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感。另外,为了防止由于荷载导致横向钢丝30的配置形状发生位移或者永久变形,在一对主支承杆2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用于对横向钢丝30进行辅助支承的辅助支承杆40,该辅助支承杆40可以由合成树脂或者纸质材料制成。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卡止部件32的放大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横向钢丝30的两端固定设有长方体形状的卡止部件32,可通过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将卡止部件32固定连接在横向钢丝30的两端。此外,所述卡止部件32的形状不限定于长方体形状,可以是球形、多边体、椭圆形、扁圆形等各种形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以切口部21由狭长的细长槽部和宽度大于该细长槽部的宽槽部构成的结构为例做了说明,但切口部21的形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狭长的细长槽部和直径较大的圆形开口组合而成,或者是在宽槽部的两边分别形成细长槽部的结构,只要能够使卡止部件32进入到主支承杆20的内部且被卡住即可。再者,主支承杆20的设置数量不限于一对,也可以是二个以上。而且,也可以将设置于一对主支承杆20 之间的辅助支承杆40用主支承杆替代。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涉及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通过在横向钢丝30的两端分别设置卡止部件32,并且将该卡止部件32插入到主支承杆20上的切口部21内进行卡固,能够省略将横向钢丝30缠绕固定在主支承杆20上的工序。另外,当卡止部件32的尺寸小于主支承杆20的管径时,可以使将横向钢丝30的端部不露出在主支承杆的外部,从而能够防止因横向钢丝的尖锐端部而受伤的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以上的主支承杆,是截面为圆形或U型的管状构件,沿着上述车辆座椅的纵向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而且,在上述各主支承杆上沿长度方向隔着规定间隔设有多个切口部;以及多根横向钢丝,沿着与上述主支承方向大致垂直的水平方向架设在所述一对以上的上述主支承杆之间,在其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卡合到上述主支承杆的切口部内的卡止部件,其中,上述切口部包括狭长的细长槽部和宽度大于该细长槽部的宽槽部,上述卡止部件的尺寸大于上述细长槽部的宽度,但小于上述宽槽部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的尺寸小于上述主支承杆的管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部件的形状是长方体、多边体、球形、椭圆形和扁圆形中的任一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一对以上主支承杆之间设有对上述多根横向钢丝进行辅助支承的辅助支承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止部件通过焊接或者铆接固定连接在上述横向钢丝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宽槽部的两边分别设有上述细长槽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其包括一对以上的主支承杆,是截面为圆形或U型的管状构件,沿着上述车辆座椅的纵向相互隔着规定间隔设置,在上述各主支承杆上设有多个切口部;多根横向钢丝,沿着与上述主支承方向大致垂直的水平方向架设在所述一对以上主支承杆之间,在其两端部分别固定设有卡合到上述切口部内的卡止部件;其中,上述切口部包括狭长的长槽部和宽度大于该细长槽部的宽槽部,上述卡止部件的尺寸大于上述细长槽部的宽度,但小于上述宽槽部的宽度。根据该结构,可以很方便地组合车辆座椅用钢丝悬挂装置。
文档编号B60N2/50GK202071723SQ20112009085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金文哲 申请人:金文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