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651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的衬套式悬置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汽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强烈的震动,如果没有合适的支撑减震装置,可能引起车架共振,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和驾乘舒适度。目前常用的发动机减震装置多为衬套式橡胶金属悬置装置,如中国专利衬套式悬置(CN 201487109 U),该装置由圆形的内管和外管及其中间填充的弹性体组成,结合其弹性体内部插片通过弹性材料的特性达到减震的作用,结构较复杂,其弹性体所占空间较大且间隔较小,成本高,不易成型、制造难度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且拥有出色减震效果的衬套式发动机悬置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连接发动机的跑道形铝芯,所述的铝芯通过“V”形橡胶与套筒连接,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外套筒。跑道形铝芯的设计和“V”形橡胶的设计可以承受苛刻的剪切力,实现较大的径向与轴向刚度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铝芯上开设有半圆形通孔。在连接发动机的铝芯上开设半圆形通孔,可以减少材料成本并使铝芯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结构简单、实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套筒内侧设置有若干橡胶垫。配合跑道形铝芯在套筒内侧设置若干橡胶垫可以在节省材料的同时保证装置的减震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支架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和若干减震通孔。减震通孔的设计可以节省材料,增加安装支架的刚度,提高装置的减震效果,结构简单合理。作为优选,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紧固面板。紧固面板的设计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制造简单、稳定性好等特点。

附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V”形橡胶I ;橡胶垫2 ;铝芯3 ;安装支架4 ;套筒5 ;外套筒6 ;减震通孔7 ;安装孔8 ;紧固面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如说明书附图I、2所示,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安装支架4和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5内设置有连接发动机的跑道形铝芯3,所述的铝芯3通过“V”形橡胶I与套筒5连接,该“V”型橡胶与跑道形铝芯配合可以承受苛刻的剪切力,实现较大的径向与轴向刚度比,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外套筒6,所述的外套筒6内侧设置有三个橡胶垫2,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三个安装孔8和一个紧固面板9,该安装孔可以将装置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紧固面板可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该安装支架上还设置有五个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减震通孔7,该装置可以利用橡胶的材料特性以 及“V”字形结构特性的将发动机前后上下的震动转变成橡胶材料的揉搓运动,达到较好的减震效果。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安装支架(4)和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5)内设置有连接发动机的跑道形铝芯(3),所述的铝芯(3)通过“V”形橡胶(I)与套筒(5)连接,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设置有外套筒(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芯(3)上开设有半圆形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套筒(5)内侧设置有若干橡胶垫(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8)和若干减震通孔(J)。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支架(4)上还设置有紧固面板(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置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用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新型衬套式汽车发动机悬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套筒,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连接发动机的跑道形铝芯,所述的铝芯通过“V”形橡胶与套筒连接,该“V”型橡胶与跑道形铝芯配合可以承受苛刻的剪切力,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内侧设置有三个橡胶垫,所述的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三个安装孔和一个紧固面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制造方便、稳定性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B60K5/12GK202378682SQ20112056547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史美杰, 张军, 潘美蕾, 章阳贺, 范倩倩 申请人:宁波泛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