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544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包括横梁、吸能盒和支架板;吸能盒有两只,且分别位于横梁的两端;吸能盒的一端与横梁定位连接,吸能盒的另一端与支架板的一侧定位连接,支架板的另一侧与纵梁定位连接;所述横梁为管状结构,横梁外侧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搭接面,该搭接面与横梁内侧侧壁相接触,使横梁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溃缩腔。本发明能够对汽车进行有效防,减少护汽车碰撞时的损失程度,还能够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并且降低了发动机机舱空间的布置压力。
【专利说明】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的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汽车碰撞汽车、汽车碰撞行人等交通事故。当汽车与汽车碰撞时,防撞梁起到吸能和缓冲的作用,降低了汽车受损害的程度,达到保护汽车的目的。当汽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防撞梁在给汽车带来保护的时,却不能较好的对行人进行保护,造成对行人的伤害。
[0003]专利号为201020114610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的实用新型,该汽车前防撞梁,用于解决前防撞结构与车辆前部造型冲突问题。其包括横梁、吸能盒和安装板,吸能盒位于横梁两侧,改进后,所述防撞梁两侧由横梁和吸能盒共同形成两楔形缺口,其中,横梁端侧底板向上倾斜设置,横梁两侧横截面递减;所述吸能大口端固接安装板、小口端固接横梁,所述吸能盒底板前部向横梁端侧底板处延伸,在吸能盒底板前端设有吸能盒底板连接面,该连接面与横梁端侧底板贴服固合。该防撞梁给汽车和行人同时起到保护效果不好,不能同时兼顾,车身前横梁薄壁来实现缓冲功能,该结构强度较高,不能给行人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不仅能够对汽车进行有效防护,还能够对行人起到保护作用。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能够降低发动机机舱空间的布置压力。
[0006]本发明所述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包括横梁、吸能盒和支架板;吸能盒有两只,且分别位于横梁内侧的两端;吸能盒的一端与横梁定位连接,吸能盒的另一端与支架板的一侧定位连接,支架板的另一侧与纵梁定位连接;所述横梁为管状结构,横梁外侧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搭接面,该搭接面与横梁内侧侧壁相接触,使横梁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溃缩腔。
[0007]进一步,所述横梁的压缩硬度为17N/cm2 -22N/cm2。横梁的压缩硬度较小,能最大程度的吸收碰撞能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行人受伤程度。
[0008]进一步,所述横梁的回弹率为32%_34%。横梁的回弹率高,能很好的起到缓冲作用,来保证行人最大程度上受到的保护。
[0009]进一步,所述横梁的上侧焊接有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前上构件中支撑支架、导风板安装支架,不仅方便了发动机舱的布置,使发动机舱的空间得到合理利用,而且在汽车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各个支架分散碰撞能量,提高了防撞梁的强度。
[0010]进一步,所述吸能盒的一端设置有翻边,吸能盒通过该翻边与横梁的端部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吸能盒的另一端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支架板焊接。
[0011]进一步,所述吸能盒上沿周向设有呈圈状的溃缩筋,利于吸能盒吸能。
[0012]进一步,所述支架板上的中部设有定位螺栓,在支架板的四个角落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安装螺栓穿过支架板上的安装孔,使支架板与纵梁前端定位连接,所述定位螺栓在安装时起定位导向作用,四颗螺栓连接使安装板与纵梁之间稳固平衡连接。
[0013]本发明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当与汽车发生碰撞时,横梁上的溃缩腔发生形变缓冲吸能,吸能盒吸收能量,加上各个支架分散碰撞能量,有效地降低了汽车碰撞时的损失程度。当与行人发生碰撞时,横梁上的溃缩腔发生形变,具有一定的回弹作用,对行人也起到了较好地保护作用。该防撞梁比其他的防撞梁结构更吸能,缓冲效果更好,在汽车碰撞时的降低损失程度,同时对行人也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横梁、吸能盒与支架板连接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16]参见图1和图2所示,该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包括横梁1、吸能盒2和支架板3。吸能盒2有两只,且分别位于横梁1的两端。吸能盒2由上板23和下板22扣合而成,在吸能盒2上沿周向设有呈圈状的溃缩筋21。吸能盒2 —端的翻边24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横梁1的端部焊接,吸能盒2的另一端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支架板3焊接。支架板3上的中部设有定位螺栓7,在支架板3的四个顶角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31,安装螺栓穿过支架板上的安装孔31,使支架板3与纵梁前端定位连接。所述横梁1为横截面呈长方形的管状结构的钣金件冲压而成,横梁外侧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搭接面12,该搭接面与横梁内侧侧壁相接触,使横梁1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溃缩腔11、13。所述横梁外侧的压缩硬度为19N/cm2,所述横梁外侧的回弹率为33%。所述横梁1的上侧焊接有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4、前上构件中支撑支架5、导风板安装支架6。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包括横梁(I)、吸能盒(2)和支架板(3);吸能盒有两只,且分别位于横梁内侧的两端;吸能盒的一端与横梁定位连接,吸能盒的另一端与支架板的一侧定位连接,支架板的另一侧与纵梁定位连接;所述横梁为管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梁外侧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搭接面(12),该搭接面与横梁内侧侧壁相接触或靠近,使横梁形成了两个呈上下分布的溃缩腔(13、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外侧的压缩硬度为17N/cm2 -22N/cm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外侧的回弹率为32%-3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上侧焊接有室外温度传感器安装支架(4 )、前上构件中支撑支架(5 )、导风板安装支架(6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的一端设置有翻边(24),吸能盒通过该翻边与横梁(I)的端部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吸能盒(2)的另一端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与支架板(3)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上沿周向设有呈圈状的溃缩筋(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汽车前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板上的中部设有定位螺栓(7),在支架板的四个角落处分别开设有安装孔(31),安装螺栓穿过支架板上的安装孔,使支架板(3)与纵梁前端定位连接。
【文档编号】B60R19/34GK104249695SQ201310264250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王加云, 刘飞, 王平, 向杰, 倪春燕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