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中可收起的车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602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辆中可收起的车顶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动车辆中的车顶组件,其中车顶组件是可收起的并且在闭合位置中在上部风窗玻璃罩板与固定的防滚弓架之间延伸,并且车顶组件具有车顶框架,该车顶框架是通过连杆机构而被可移动地铰接在相对一个车身本体固定的一个支承部中。根据本发明,多个密封件在车顶框架的两侧延伸,这些密封件在该车顶组件的这个闭合位置中形成多个密封条,其中对应的密封件在其长度上被分成三个部分,其中密封件的前部部分被紧固到这个设置在前部的车顶框架上,密封件的中间部分被紧固到该连杆机构的一个连杆上,并且密封件的后部部分被紧固到后部表面弧拱部上。由此在具有简单的结构设计的同时确保相对该机动车辆中的多个邻接部件的可靠密封。
【专利说明】机动车辆中可收起的车顶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机动车辆中的车顶组件,其中该车顶组件是可收起的、并且在一个闭合位置中在一个上部风窗玻璃罩板与一个固定的防滚弓架之间延伸,并且该车顶组件具有一个车顶框架,该车顶框架通过连杆机构而被可移动地铰接在相对车身本体固定的一个支承部中。
【背景技术】
[0002]从EP O 845 378 Al已知一种用于乘用机动车辆的可收起的车顶组件。该乘用机动车辆具有一个固定的防滚弓架和一个可收起的车顶,该防滚弓架跨过该乘用机动车辆的车舱。该车顶通过在防滚弓架后面的一个连杆机构被可移动地铰接在一个车辆本体上。该车顶可从一个闭合位置移动到一个收起位置中,在这个闭合位置中该车顶被设置在一个上部风窗玻璃罩板或一个风窗玻璃框架的一个上部框架部分与该防滚弓架之间,在这个收起位置中该车顶被设置在该防滚弓架的后面。在该防滚弓架的顶侧上形成了纵向取向的多个凹陷。在该车顶的这个闭合位置中,该连杆机构的多个连杆停放在该防滚弓架上的这些凹陷的区域中。
[0003]在可收起的车顶组件中,重要的是在该车顶或车顶框架的两侧延伸的多个密封件提供相对于该机动车辆的邻接该车顶或车顶框架的部件的可靠密封。此类部件例如是车门的无框车窗玻璃。
[0004]DE 10 2005 045 213 Al披露了具有一个三件式车顶框架的一种折叠式顶篷,这个三件式车顶框架各自带有一个密封区段。前部密封区段通过一个密封载体而连接到由一个平面的前部弧拱部形成的一个车顶前部配件上。位于该前部密封区段后面的两个密封区段被连接到该折叠式顶篷的一个连杆机构上。
[0005]DE 10 2008 051 754 Al描述了一种三件式的车顶框架,该车顶框架带有一个相对应的三件式的密封条。前部密封部分被固定地连接到一个前部车顶元件上。中间密封部分被可移动地紧固到另一个车顶元件的一个车顶框架上。后部密封部分被紧固到一个车顶连杆上。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具有简单的结构设计的同时确保相对该机动车辆中的多个邻接部件可靠密封的车顶组件。
[0007]在开头部分提及的布置的情况下,为了实现该目的,多个密封件在该车顶框架的两侧延伸,这些密封件在该车顶组件的闭合位置中形成多个密封条,其中对应的密封件在其长度上被分成三个部分,其中该密封件的前部部分被紧固到设置在前部的车顶框架中,该密封件的中间部分被紧固到连杆机构的一个连杆上,并且该密封件的后部部分被紧固到一个后部表面弧拱部上。
[0008]该表面弧拱部优选是在侧向上在邻近该密封件的中间部分处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用于在该车顶组件的移动过程中容纳该连杆机构。这个对应的凹部因此用于该顶篷连杆机构的自由移动。
[0009]该表面弧拱部优选是在其后部末端区域具有被定向成朝向外侧的一个凸出部分。该密封件的后部部分被紧固到该凸出部分上。
[0010]该车顶组件的连杆机构具体地说是被设计成使其在该机动车辆的每一侧上具有一个连杆对。具体地说,对应的连杆对具有一个主连杆和一个控制连杆。特别有利的是使该密封件的中间部分紧固到该主连杆上。在该主连杆和控制连杆以其对应的一端可枢转地支承在一个顶篷支承部中并且以其对应的另一端可枢转地轴承在该车顶框架中时,这个可收起的车顶组件的主运动机构在结构上特别简单。
[0011]特别地,该主运动机构是具有顶篷支承部、主连杆、控制连杆以及车顶框架的一种四部分的连杆机构形式。
[0012]该表面弧拱部具体的是通过设置在该机动车辆的两侧上的多个联接杆而连接到对应的连杆对上。
[0013]所述车顶组件特别是与一种顶篷材料结合地使用,该顶篷材料在该车顶组件的闭合位置中停放在该车顶框架和表面弧拱部的顶侧上。所述顶篷材料在多个局部区域与该车顶框架上和该表面弧拱部连接,使得尽管通过该顶篷材料覆盖该顶篷,通过该车顶框架与表面弧拱部的相对运动仍能收起该车顶组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在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对附图中描绘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中显现,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附图中:
[0015]图1以一个基本上从侧面的三维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包括其支承部的车顶组件,其中该车顶组件位于闭合位置中,
[0016]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组件在闭合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中,以及
[0017]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组件在收起位置中,因此该顶篷是打开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这种车顶组件使用在一种乘用机动车辆中,特别是使用在一种具有无框的车门车窗且为两门设计的乘用机动车辆中。所述乘用机动车辆配备有一个固定的防滚弓架,该防滚弓架是相对于车身本体是固定的并且该防滚弓架特别地是一种冲压的金属板配件。所述防滚弓架特别是在其相对于该车辆的外侧上是有衬里的。在该防滚弓架与该乘用机动车辆的一个上部风窗玻璃罩板之间、并且因此与一个风窗玻璃框架的一个上部部分之间,该乘用机动车辆具有一种车顶组件。所述车顶组件可从该上部风窗玻璃罩板与该防滚弓架之间的一个闭合位置收回到该防滚弓架后面的收起位置中。该车顶框架是借助一个连杆机构来致动的,在该防滚弓架的衬里的多个部分局部移动时,该连杆机构在该车顶框架的这个闭合位置中停放在该防滚弓架上。在该车顶框架的这个收起位置中,这个衬里部分又移回其关闭该连杆机构的通道的位置中。该车顶组件通常具有一个顶篷。在这个闭合位置中,该车顶框架支撑顶篷材料并且该车顶框架从下方抵靠该顶篷材料。
[0019]正如已经所述,该乘用机动车辆在两侧具有无框的车门车窗1,在车门车窗I完全延伸出该车门本体时该车门车窗的轮廓借助虚线2来指示。位于闭合位置中的车顶组件3被定位在该乘用机动车辆的车舱上方,所述车舱在侧向上由这两个车门车窗I界定。所述车顶组件具有一个前部车顶框架4以及直接邻接所述前部车顶框架的一个后部表面弧拱部5。在这个闭合位置中,车顶框架4向前延伸至一个上部风窗玻璃罩板(未不出)。在后部,表面弧拱部5直接延伸至一个加有衬里的防滚弓架6。防滚弓架6是由金属板构成的一个模制配件并且固定地被支承在该车辆的车身本体中。防滚弓架6的外轮廓是由点划线7指示。该乘用机动车辆的后窗8位于该防滚弓架6的后面,该后窗的上部轮廓由双点划线指示。后窗8可通过未进一步详细示出的调整装置枢转离开该防滚弓架6,使得该车顶组件3可从根据图1的闭合位置经由根据图2中的图示的中间位置而转移到根据图3中的图示的收起位置中,并且因此使顶篷打开。
[0020]在该防滚弓架6的后面和下面,该车辆在两侧具有顶篷支承部10。在所述顶篷支承部中,分别在一个末端的区域中,一个主连杆11可枢转地围绕一个轴12支承、一个控制连杆13可枢转地围绕一个轴14支承。另一连杆装置15被支承在对应的顶篷支承部10中并且接合在连杆11和连杆13上。连杆装置15可由调整装置(未示出)进行调整,由此该主连杆11和控制连杆13可通过一种限定的方式相对该顶篷支承部10枢转。主连杆11和控制连杆13在车顶框架4中围绕平行于轴12和轴14设置的多个轴可枢转地被支承,其中主连杆11比该控制连杆13安装地更加靠前。
[0021]位于该乘用机动车辆的对应侧上的主连杆11和控制连杆13形成一个连杆对16。表面弧拱部5经由多个联接杆23而被可枢转地安装在两个连杆对16中、邻接该车顶框架
4。在该车顶组件从这个闭合位置到这个收起位置的转移过程中,支承在连杆对16中的表面弧拱部5被枢转到车顶框架4之下。
[0022]未示出的顶篷材料在多个局部区域与车顶框架4和表面弧拱部5连接。在闭合位置中,车顶框架4和表面弧拱部5支撑所述顶篷材料,这是通过从下方抵靠所述顶篷材料并且平面地和/或在车顶组件3的宽度上对所述顶篷材料进行支撑来实现的。
[0023]多个密封件17在车顶框架4和表面弧拱部5的两侧延伸,其中在此特别参照图1的图示,这些密封件在车顶组件3的闭合位置中形成多个密封条。对应的密封条在其长度上被分成三个部分。密封件17的第一前部部分18被紧固到前部车顶框架4上,密封件17的中间部分19被紧固到主连杆11上,并且密封件17的后部部分20被紧固到表面弧拱部5上。在根据图1的车顶组件3的闭合位置中,这些部分18、19和20通过密封的方式肩并肩地彼此抵靠,并且密封件17在一侧与车顶框架4和表面弧拱部5相互作用并且在另一侧与相关联的车门车窗I的面对的轮廓2相互作用,并且在那些地方进行密封。
[0024]如从图1可见,表面弧拱部5在每侧并且邻近该密封件17的中间部分19处具有一个凹部,该凹部用于在车顶组件3的移动过程中容纳该连杆机构,确切的说是容纳分配给此侧的连杆对16。所述凹部用于该顶篷连杆机构的自由移动,进而用于主连杆11和控制连杆13的自由移动。表面弧拱部5在其后部末端处是在该车顶框架的方向上向外拉拔的,并且在那抵靠该密封件17的后部部分20。密封件17的后部部分20被紧固到因此形成的所述凸出部分22上。
[0025]附图标记列表
[0026]I 车门车窗[0027]2轮廓
[0028]3车顶组件
[0029]4车顶框架
[0030]5 表面弧拱部
[0031]6防滚弓架
[0032]7轮廓
[0033]8后窗
[0034]9轮廓
[0035]10顶篷支承部
[0036]11主连杆
[0037]12轴
[0038]13控制连杆
[0039]14轴
[0040]15连杆装置
[0041]16连杆对
[0042]17密封件
[0043]18前部部分
[0044]19中间部分
[0045]20后部部分
[0046]21凹部
[0047]22凸出部分
[0048]23联接杆
【权利要求】
1.一种在机动车辆中的车顶组件(3),其中该车顶组件(3)是可收起的、并且在一个闭合位置中在一个上部风窗玻璃罩板与一个固定的防滚弓架(6)之间延伸,并且该车顶组件(3)具有一个车顶框架(4),该车顶框架是通过连杆机构(11,13)而被可移动地铰接在相对车身本体固定的一个支承部(10)中,其特征在于,多个密封件(17)在该车顶框架(4)的两侧延伸,这些密封件在该车顶组件的闭合位置中形成多个密封条,其中对应的密封件(17)在其长度上被分成三个部分,其中该密封件(17)的前部部分(18)被紧固到设置在前部的车顶框架⑷上,该密封件(17)的中间部分(19)被紧固到该连杆机构(11,13)的一个连杆(11)上,并且该密封件(17)的后部部分(20)被紧固到一个后部表面弧拱部(5)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弧拱部(5)在侧向上在邻近该密封件(17)的中间部分(19)处具有一个凹部(21),该凹部用于在该车顶组件(3)的移动过程中容纳该连杆机构(11,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弧拱部(5)在其后部末端的区域中具有被定向成朝向外侧的一个凸出部分(22),其中该密封件(17)的后部部分(20)被紧固到该凸出部分(22)上。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杆机构(11,13)在该机动车辆的每一侧具有一个连杆对(1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对应的连杆对(16)具有一个主连杆(11)和一个控制连杆(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17)的中间部分(19)被紧固到该主连杆(11)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主连杆(11)和该控制连杆(13)以其对应的一端可枢转地支承在一个顶篷支承部(10)中并且以其对应的另一端可枢转地支承在该车顶框架(4)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表面弧拱部(5)通过在该机动车辆的两侧上设置的多个连杆装置(15)与对应的连杆对(16)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车顶组件,其特征在于,该车顶组件(3)具有一种顶篷材料,该顶篷材料在该车顶组件(3)的闭合位置中停放在该车顶框架(4)和表面弧拱部(5)的顶侧上。
【文档编号】B60J10/12GK103568793SQ20131033480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M·舒尔茨基 申请人: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