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垫锁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752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坐垫锁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坐垫锁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坐垫锁止装置包括:卡座和卡扣件。卡座内设有顶部具有插入口的容纳腔,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销孔。卡扣件包括销子和两个卡钩,两个卡钩设在销子的相对侧壁上且相对于销子对称设置,销子的一端通过销孔插入到容纳腔内,两个卡钩配合在卡座的外周壁上以将卡扣件设在卡座上。根据本发明的坐垫锁止装置,通过在卡座上设有卡扣件,从而使坐垫锁止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坐垫与车身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坐垫锁止装置避免采用钢丝与卡座的过盈配合,减少了卡座的摩擦受损及塑性变形,坐垫多次拆装后卡座仍能使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专利说明】坐垫锁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坐垫锁止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在乘用车领域,燃油箱通常位于后座椅坐垫下方,为了便于燃油供给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和维修,乘用车的后座椅坐垫需要经常拆卸。
[0003]目前,大部分车型的后座椅坐垫与后车身地板使用后座椅坐垫固定卡座连接。后座椅座垫上设有钢丝,车身地板上开有方孔。后座椅坐垫安装时,先将后座椅坐垫固定卡座卡接在方孔中,再将后座椅坐垫上的钢丝垂直向下接到后座椅坐垫固定卡座中。钢丝与后座椅坐垫固定卡座过盈配合,从而实现后座椅坐垫在车身地板上的固定。
[0004]上述后座椅坐垫在多次拆装后,后座椅坐垫固定卡座与钢丝的接触面会因钢丝的磨损而导致塑性变形,致使后座椅坐垫固定卡座与后座椅坐垫上的钢丝的接触由过盈配合变为间隙配合,导致后座椅坐垫固定不牢靠,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对后排乘客带来安全隐串
■/Q1、O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垫锁止装置,该坐垫锁止装置更加牢固可靠。
[0006]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坐垫锁止装置的车辆。
[0007]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坐垫锁止装置,包括:卡座,所述卡座内设有顶部具有插入口的容纳腔,所述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销孔;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销子和两个卡钩,所述两个卡钩设在所述销子的相对侧壁上且相对于所述销子对称设置,所述销子的一端通过所述销孔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两个所述卡钩配合在所述卡座的外周壁上以将所述卡扣件设在所述卡座上。
[0008]根据本发明的坐垫锁止装置,通过在卡座上设有卡扣件,卡扣件包括销子和两个卡钩,从而使坐垫锁止装置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坐垫与车身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坐垫锁止装置避免采用钢丝与卡座的过盈配合,减少了卡座的摩擦受损及塑性变形,坐垫多次拆装后卡座仍能使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0009]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坐垫锁止装置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包括:本体,所述容纳腔设在所述本体内;两个环形板,所述两个环形板分别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两个环形板分别位于所述销孔的上下方。由此,卡座可限制卡扣件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同时,卡座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0011]具体地,每个所述环形板上设有两个配合槽,每个配合槽从相应的所述环形板的外壁向内凹入,每个所述卡钩的自由端设有配合柱,每个所述配合柱的上下端分别配合在所述两个环形板的相应的配合槽内。从而将卡扣件固定在卡座上。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卡钩包括倾斜段和弯曲段,所述倾斜段从所述销子的相应侧壁沿朝向所述销孔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所述弯曲段从所述倾斜段的自由端沿朝向所述销子的方向弯曲延伸。从而便于两个卡钩配合,使卡座卡在两个卡钩之间。
[00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还包括把手部,所述把手部设在所述销子的另一端上。从而便于安装卡扣件。
[00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板,每个所述支板从相应的所述环形板的一部分向外延伸,所述一部分与所述销孔同侧。从而扩大卡扣件与卡座的接触面积,提高卡扣件与卡座连接的稳定性。
[0015]具体地,所述两个支板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滑槽,所述销子上设有导块,所述导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槽内。从而引导卡扣件沿固定的路径运动,便于配合柱沿环形板的外周壁运动,进而提高卡扣件安装的便利性。
[0016]进一步地,所述卡座还包括两个导板,所述两个导板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支板之间且设在所述销孔的两侧。从而避免销子偏移而运动受阻,进而避免销子受阻后断裂。
[00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座还包括两个卡脚,所述两个卡脚设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侧壁上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支板的下方,所述两个卡脚中的一个所述卡脚设在所述本体的设有所述销孔的所述侧壁上。由此,卡脚可与环形板配合以固定卡座。
[0018]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坐垫锁止装置。
[001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4]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的剖视图;
[0025]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座的立体图;
[0026]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座的左视图;
[0027]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座的后视图;
[0028]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扣件的立体图;
[0029]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扣件的俯视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坐垫锁止装置1000、车身地板2000、
[0032]卡座100、本体10、插入口 11、容纳腔12、销孔13、环形板20、上环形板20a、下环形板20b、配合槽21、支板30、上支板30a、下支板30b、滑槽31、导板32、上导板32a、中导板32b、下导板32c、卡脚40、
[0033]卡扣件200、销子210、导块211、凹槽212、卡钩220、倾斜段221、弯曲段222、配合柱230、把手部240、
[0034]“U”形钢丝300、直钢丝301、弧形钢丝3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8]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1000,该坐垫锁止装置1000主要用于车辆上坐垫的固定,坐垫锁止装置1000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坐垫上设有大体“U”形的“U”钢丝300,通过将“U”钢丝300插入并固定在坐垫锁止装置1000内以将坐垫固定在车辆的地板上。当然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坐垫锁止装置1000还可应用在其他固定场所上,即被固定物体不限于车辆上的坐垫,被固定场所也不限于车辆,只要被固定物体上设有可插入并固定在坐垫锁止装置1000内的连接件即可,在此将不再详细描述。下面以通过坐垫锁止装置1000将坐垫固定在车身地板2000上为例进行说明。
[0039]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100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卡座100和卡扣件200。其中,卡座100固定在车身地板2000上,“U”形钢丝300伸入至卡座100内,卡扣件200将“U”形钢丝300固定于卡座100内,从而将坐垫固定。可选地,卡座100和卡扣件200均为塑料件,从而降低坐垫锁止装置1000的生产成本。
[0040]参照图3、图5和图6,卡座100内设有顶部具有插入口 11的容纳腔12,卡座100的侧壁上设有与容纳腔12连通的销孔13,“U”形钢丝300从插入口 11伸入至容纳腔12内。由此,卡座100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优选地,容纳腔12形成为与“U”形钢丝300的外形适配的形状,也就是说,容纳腔12的纵截面形成为“U”形,由此,容纳腔12可限制“U”形钢丝300的转动自由度及在前后、左右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参照图1至图4,“U”形钢丝300具有两根直钢丝301,两根直钢丝301通过末端的弧形钢丝302连接,两根直钢丝301与弧形钢丝302构造成“U”形的钢丝。当“U”形钢丝300伸入至容纳腔12时,销孔13位于两根直钢丝301之间,且销孔13位于弧形钢丝302的上方。
[0041]参照图8和图9,卡扣件200包括销子210和两个卡钩220,两个卡钩220设在销子210的相对侧壁上且相对于销子210对称设置,销子210的一端通过销孔13插入到容纳腔12内,两个卡钩220配合在卡座100的外周壁上以将卡扣件200固定在卡座100上。其中,销子210插入销孔13后,销子210卡在两根直钢丝301之间(如图2所示),且销子210卡在弧形钢丝302的上方(如图3所示),由此,销子210配合容纳腔12限制“U”形钢丝300在上下方向的移动自由度,坐垫锁止装置1000可通过锁止“U”形钢丝300固定坐垫。
[0042]具体地,两个卡钩220的首端连接在销子210的另一端上,两个卡钩220的尾端为自由端,卡钩220的尾端邻近销子210的另一端,两个卡钩220的外形与卡座100的外形适配。具体地,卡钩220为弹性件,且卡钩220形成为朝向卡座100弯曲的钩形,从而使卡钩220能够卡住卡座100。当销子210插入销孔13时,两个卡钩220受挤压而变形,两个卡钩220的尾端因变形而张开。在销子210的插入过程中,卡钩220尾端由卡座100的一侧运动到卡座100的另一侧,此时两个卡钩220外套在卡座100上。当卡钩220尾端运动到卡座100的另一端后卡钩220又恢复形状,两个卡钩220配合在卡座100的外周壁上,从而将卡扣件200设在卡座100上。
[004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1000,通过在卡座100上设有卡扣件200,卡扣件200包括销子210和两个卡钩220,从而使坐垫锁止装置1000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坐垫与车身连接牢固可靠。同时,坐垫锁止装置1000避免采用钢丝与卡座100的过盈配合,减少了卡座100的摩擦受损及塑性变形,坐垫多次拆装后卡座100仍能使用,从而降低了使用成本。
[004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卡座100包括本体10和两个环形板20,本体10和两个环形板20为一体成型件。其中,容纳腔12设在本体10内,两个环形板20分别从本体10的外周壁向外延伸,上环形板20a位于销孔13的上方,下环形板20b位于销孔13的下方。两个卡钩220卡设在两个环形板20之间,从而限制卡扣件200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自由度。由此,卡座100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0045]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卡座100形成为长条状的壳体,壳体的一侧敞开构成插入口 11,壳体的内腔构成容纳腔12。插入口 11的横截面形成为与“U”形钢丝300适配的长圆形,两个环形板20的外轮廓也均形成为长圆形。其中,上环形板20a的上表面与卡座10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0046]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每个环形板20上设有两个配合槽21,每个配合槽21从相应的环形板20的外壁向内凹入,每个卡钩220的自由端设有配合柱230,每个配合柱230的上下端分别配合在两个环形板20的相应的配合槽21内,从而将卡扣件200固定在卡座100上。更具体地,如图5和图8所示,配合柱230形成为圆柱体,配合槽21的槽宽大致等于配合柱230的直径。配合槽21的一端敞开,配合槽21的另一端为半圆形通槽。配合槽21的敞开端设在环形板20的环形面上,配合槽21的另一端朝向环形面的中心轴线延伸,从而使配合槽21与“U”形钢丝300的对称面形成一定的夹角,避免配合柱230轻易地从配合槽21内脱离。
[0047]参照图1,当销子210插入销孔13时,卡钩220受挤压而变形,配合柱230由卡座100左侧运动到卡座100的右侧。配合柱230沿环形板20的外周壁运动,当配合柱230运动到配合槽21的敞开端时,配合柱230进入配合槽21内并沿配合槽21运动,直到配合柱230运动到配合槽21的末端。此时,卡钩220恢复形状,两个卡钩220配合在卡座100的外周壁上,从而将卡扣件200固定在卡座100上。
[0048]进一步地,如图8和图9所示,每个卡钩220包括倾斜段221和弯曲段222,倾斜段221从销子210的相应侧壁沿朝向销孔13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弯曲段222从倾斜段221的自由端沿朝向销子210的方向弯曲延伸,卡钩220的倾斜段221和弯曲段222形成朝向卡座100的钩形,从而便于两个卡钩220配合,使卡座100卡在两个卡钩220之间。
[0049]参照图1、图5和图8,在环形板20之间的卡座100的外轮廓的形状为长圆形,其中,前后两侧的外周壁的轮廓为半圆形,卡钩220的弯曲段222可包覆在卡座100的半圆形的外周壁上,卡钩220与卡座100的贴合面大,卡钩220不易从卡座100上脱离。
[005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卡扣件200还包括把手部240,把手部240设在销子210的另一端上,也就是说,把手部240设在销子210的连接卡钩220的一端上,从而便于安装卡扣件200。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把手部240形成为环形,从而便于用户拉动或推动把手部240。当用户需要将销子210插入销孔13时,用户可手握把手部240,将销子210推入销孔13内。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把手部240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从而使环形的把手部240适于用户的手形需要,进而提高把手部240的实用性。
[0051 ]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卡座100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板30,分别为上支板30a和下支板30b。每个支板30从相应的环形板20的一部分向外延伸,其中所述一部分与销孔13同侧。换言之,支板30与销孔13位于卡座100的同一侧,从而扩大卡扣件200与卡座100的接触面积,提高卡扣件200与卡座100连接的稳定性。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如图5所示,支板30与环形板20为一体成型件,支板30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环形板20的相应长度。
[0052]具体地,如图1、图2、图5和图8所示,两个支板30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滑槽31,销子210上设有导块211,导块211可滑动地设在滑槽31内。其中,导块211形成为从销子210的邻近滑槽31的表面向外延伸的凸起,且导块211为弹性件。
[0053]在销子210插入销孔13的过程中,导块211受相应一侧的支板30挤压而变形。当导块211进入滑槽31后,导块211恢复形状。此后,导块211沿滑槽31运动,从而引导卡扣件200沿固定的路径运动,便于配合柱230沿环形板20的外周壁运动,进而提高卡扣件200安装的便利性。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5所示,上支板30a上设有滑槽31,销子210的上表面设有导块211。导块211的邻近销孔13的侧面形成为朝向把手部240倾斜延伸的斜面,从而使导块211在受上支板30a挤压时受力均匀,导块211不易折断。同时,导块211在进入滑槽31并恢复形状后,导块211不易变形,从而使卡扣件200不易从卡座100中拨出,实现卡扣件200的单向固定。优选地,如图8所示,销子210上表面上设有凹槽212,导块211设在凹槽212内。
[0054]更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滑槽31在上下方向上贯穿相应的支板30,换言之,滑槽31为通槽,导块211可从滑槽31内显露出,从而降低滑槽31的加工难度。在图5所示的具体示例,滑槽31为长方形槽,滑槽31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略大于导块211的宽度,从而便于导块211配合在滑槽31内。
[0055]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卡座100还包括两个导板32,两个导板32分别位于两个支板30之间且设在销孔13的两侧,在销子210插入销孔13的过程中,销子210被限定在两个导板32之间,从而避免销子210偏移而运动受阻,进而避免销子210受阻后断裂。
[0056]更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每个导板32的上下侧壁分别与两个支板30相连,从而提高导板32及环形板20的结构强度,加强导板32对销子210的导向作用。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个导板32包括上导板32a、中导板32b和下导板32c,其中,上导板32a与上支板30a连接,下导板32c与下支板30b连接,中导板32b与本体10连接。上导板32a与下导板32c之间的间距大致等于卡扣件200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当销子210完全插入销孔13后,卡扣件200被卡在上导板32a和下导板32c之间,从而完全限制卡扣件200的自由度。当然,本发明的导板32不限于此,导板32还可仅与上支板30a相连,也可仅与下支板30b连接,只要对销子210具有导向作用即可。
[005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销子210的一端的端面止抵在容纳腔12的内壁上,从而增加销子210与容纳腔12的摩擦力,进而提高卡扣件200与卡座100连接的稳定性,避免销子210受外力冲击而轻易断裂。
[005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卡座100还包括两个卡脚40,两个卡脚40设在本体10的相对侧壁上且位于最下方的支板30的下方,两个卡脚40中的一个卡脚40设在本体10的设有销孔13的侧壁上。支板30与环形板20为一体成型件,因此卡脚40设在环形板20的下方,卡脚40可与环形板20配合以固定卡座100。具体地,如图3所示,卡脚40为弹性件,且卡脚40形成为本体10的外周壁向外延伸的楔形块。车身地板2000上设有安装孔,当卡座100由上而下插入安装孔时,两个卡脚40受挤压而变形,卡脚40由车身地板2000的上方运动到车身地板2000的下方,此时车身地板2000卡在卡脚40与下环形板20b之间,从而实现卡座100的固定。当卡脚40运动到车身地板2000的下方后由于两个卡脚40对安装孔的相应侧壁的作用力使得卡座100不易从车身地板2000上脱离。
[0059]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1000固定坐垫的步骤如下:先将卡座100卡在车身地板2000的安装孔上,然后将坐垫的“U”形钢丝300从上而下伸入至卡座100的容纳腔12内,最后推动卡扣件200,使销子210沿导板32运动并进入销孔13,直至配合柱230卡入到配合槽21的末端,从而实现坐垫的固定。坐垫锁止装置1000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0060]采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1000固定的坐垫的拆除步骤如下:由下向上抬起坐垫,“U”形钢丝300被向上拉动,销子210被“U”形钢丝300拉断(如图3所示),“U”形钢丝300从容纳腔12中取出。
[0061]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坐垫锁止装置1000,从而提高车辆的坐垫安装的牢固性。
[006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座,所述卡座内设有顶部具有插入口的容纳腔,所述卡座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销孔; 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销子和两个卡钩,所述两个卡钩设在所述销子的相对侧壁上且相对于所述销子对称设置,所述销子的一端通过所述销孔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两个所述卡钩配合在所述卡座的外周壁上以将所述卡扣件设在所述卡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包括: 本体,所述容纳腔设在所述本体内; 两个环形板,所述两个环形板分别从所述本体的外周壁向外延伸,所述两个环形板分别位于所述销孔的上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板上设有两个配合槽,每个配合槽从相应的所述环形板的外壁向内凹入,每个所述卡钩的自由端设有配合柱,每个所述配合柱的上下端分别配合在所述两个环形板的相应的配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钩包括倾斜段和弯曲段,所述倾斜段从所述销子的相应侧壁沿朝向所述销孔的方向向外倾斜延伸,所述弯曲段从所述倾斜段的自由端沿朝向所述销子的方向弯曲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还包括把手部,所述把手部设在所述销子的另一端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设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板,每个所述支板从相应的所述环形板的一部分向外延伸,所述一部分与所述销孔同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板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滑槽,所述销子上设有导块,所述导块可滑动地设在所述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还包括两个导板,所述两个导板分别位于所述两个支板之间且设在所述销孔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还包括两个卡脚,所述两个卡脚设在所述本体的相对侧壁上且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支板的下方,所述两个卡脚中的一个所述卡脚设在所述本体的设有所述销孔的所述侧壁上。
10.一种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坐垫锁止装置。
【文档编号】B60N2/005GK104512280SQ201310456406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黄绪红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