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059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为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6)进行控制的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变频装置(22)包括:电源电路部(28),该电源电路部(28)具有将电池(19)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6)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31);变频器外壳(39),该变频器外壳(39)覆盖该电源电路部(28)。在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上设置有散热片,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或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39)中设置有泵(43),该泵(39)使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通过像这样构成,可减小冷却变频器(31)的流路阻力,谋求泵(43)的小型化等效果,另外可对变频器(31)的发热量进行适当的冷却。
【专利说明】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
[0001]相关申请
[0002]本发明要求申请日为2012年4月10日、申请号为JP特愿2012— 088900号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其整体,将其作为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内容而进行引用。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装载于比如电动汽车等上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0004]在普通的内燃机的汽车中,在设置于车身的前部的引擎室内部设置有散热器,该散热器对内燃机进行冷却。在电动汽车的场合,虽不存在内燃机,但是由于驱动车身的电动机用的变频器发热,故必须要求对变频器进行冷却。在过去,人们提出有:比如下述的技术(专利文献I),在该技术中,通过与流过内部冷却器的增压空气的热交换进行变频器的放热;像图16的示意图所示的那样,将通过变频器70而加热的媒体经由管通路71送给散热器72,将通过该散热器72而进行热交换的冷却媒体通过泵73送给变频器70,对其进行冷却。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I JP特开2010—1846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9]在已有技术中,在从机罩内的散热器72到底盘上的变频器70的距离长的场合,管通路71长,流路阻力变大,由此循环用的泵73的负荷大。由此,难以使泵73小型化。另外,变频器70的发热量少于内燃机,故如果米用装载于相同规格车辆上的散热器72,则相对变频器70的发热量,其容量大,超出规格。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减小冷却变频器的流路阻力,谋求泵的小型化,另外可对变频器的发热量进行适合的冷却。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2]本发明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为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进行控制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上述变频装置包括:电源电路部,该电源电路部具有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上述电动机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变频器外壳,该变频器外壳覆盖该电源电路部,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设置有散热片,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内部或上述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并且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有泵,该泵使该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
[0013]按照该方案,电源电路部的变频器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的驱动用的交流电。此时,变频器会发热,但是通过使冷却媒体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内部或上述外面部的冷却流路中流动,可对应于该变频器的发热量适当地对变频器进行冷却。另外,可从增加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的传热面积的散热片而进行放热。由于将使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的泵设置于变频器外壳中,故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可谋求管线路的缩短,可减小流路阻力。于是,由于可谋求泵的小型化,并且还可废弃已有的散热器,故可谋求车辆整体的重量的减轻。可通过谋求车辆的整体的重量的减轻,提高单位耗电量所行使的公里数。
[0014]也可设置有检测上述变频器的温度的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并且设置有泵控制机构,在通过该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而检测出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该泵控制机构按照驱动上述泵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上述“设定值”通过变频器外壳中的冷却流路所保有的冷却媒体的容量的平衡而设定。按照该方案,不在平时驱动泵,可通过在变频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驱动泵,使冷却媒体循环,比如将变频器的各驱动元件维持在动作保证温度以下。另外,可减轻电池的负荷。
[0015]也可设置泵控制机构,在车辆的速度为设定的速度以下时,该泵控制机构按照驱动上述泵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比如,在车辆大于已确定的速度的场合,通过借助行驶风力对变频器外壳的散热片进行空气冷却,以冷却变频器。在车辆的速度在已确定的速度以下,比如车辆在慢行道路等上行驶时,由于通过行驶风力而对上述散热片进行空气冷却的效果低,故泵控制机构驱动泵,强制地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可不依赖于车速,更加确实地对变频器进行冷却。上述泵也可在车辆停止后,不依赖于此时的变频器温度,按照一定时间而驱动。由于在车辆停止后,不通过行驶风力而对散热片进行空气冷却,故不依赖于变频器温度,而按照一定时间驱动,强制地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可确实地对变频器进行冷却。
[0016]还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内的设置有上述散热片的附近部,设置有贮存冷却水的冷却水容器。在该场合,如果对散热片进行冷却,则还以良好的效率对冷却水容器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水容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的内部,故与将冷却水容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的外部、通过管而连接的场合相比较,可缩短管线路,可减小流路阻力。于是,可谋求泵的小型化,由此,谋求车辆整体的重量的减轻。还可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搅拌机,该搅拌机对上述冷却水容器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通过驱动搅拌机,对冷却水容器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可没有遗漏地进行冷却。由此,可没有遗漏地对变频器整体进行冷却。
[0017]还可在设置有车底防护罩的车身中,在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散热片。在该场合,在车辆的运转时,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侵入行驶风力,有效地对所露出的散热片进行冷却。上述散热片还可相对车辆行进方向,平行地设置。在该场合,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而侵入的行驶风力不会沿散热片而在车辆行进方向中途而滞留等的情况下,顺利地流动,另外也不形成空间阻力。上述变频器包括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也可固定于上述露出的散热片的内侧。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行驶风力侵入、对所露出的散热片进行冷却,并且有效地对该散热片的内侧的驱动元件进行冷却。
[0018]也可在设置有车底防护罩的车身中,设置于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上的冷却流路按照在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露出的方式设置。在该场合,在车辆的运转时,从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行驶风力侵入,可有效地对所露出的冷却流路进行冷却。也可在上述车底防护罩中设置有将空气通入到上述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的孔。可在车辆的运转时,从上述孔,将空气通入到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对变频器进行空气冷却。也可在上述车底防护罩的孔中设置有去除异物的过滤器。在该场合,可防止从上述孔与空气一起地,飞进物等的异物以所不希望的方式侵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的情况。
[0019]权利要求书和/或说明书和/或附图中公开的至少两个结构中的任意组合均包含在本发明中。特别是,权利要求书中的各项权利要求的两个以上的任意组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根据参照附图的下面的优选的实施形式的说明,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但是,实施形式和附图只是用于单纯的图示和说明,不应用于确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而确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同一部件标号表不同一或相应部分。
[0021]图1为通过俯视图而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的电动汽车的构思方案的方框图;
[0022]图2为该电动汽车中的变频装置的电路部;
[0023]图3为表示从车身底面侧而观看该变频装置的配置例子的图;
[0024]图4为该变频装置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0025]图5为表示在该变频装置的变频器外壳内部设置冷却流路的例子的图;
[0026]图6为表示变频器外壳内的驱动元件和散热片的位置关系的图;
[0027]图7为该电动汽车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0028]图8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变频装置的主视图;
[0029]图9为表示从车身底面侧而观看该变频装置的配置例子的图;
[0030]图10为该变频装置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0031]图11为该变频装置的局部剖开的侧视图;
[0032]图12为沿图11中的C一C线的剖视图;
[0033]图13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变频装置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
[0034]图14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变频装置的侧视图;
[0035]图15为该变频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0036]图16为已有例子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的构思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根据图1?图6,对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为通过俯视图而表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的电动汽车的构思方案的方框图。该电动汽车为四轮的汽车,其中,构成车身I的左右后轮的车轮2为驱动轮,构成左右前轮的车轮3为从动轮。构成前轮的车轮3为操舵轮。构成驱动轮的左右车轮2、2分别通过独立的行驶用的电动机6而驱动。电动机6的旋转经由减速器7和车轮用轴承4传递给车轮2。该电动机6、减速器7和车轮用轴承4相互构成作为一个组装部件的内轮电动机驱动装置8。内轮电动机驱动装置8按照接近车轮2的方式设置,内轮电动机驱动装置8中的一部分或整体设置于车轮2的内部。在各车轮2、3上设置有图示之外的制动器。
[0038]对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在车身I上装载有包括E⑶21、与多个变频装置22的电动机驱动装置20。ECU 21为上级控制机构,该机构进行汽车整体的总体控制,将指令提供给各变频装置22。各变频装置22按照ECU 21的指令,分别进行各行驶用的电动机6的控制。ECU 21由计算机和在其中运行的程序、以及各种的电子电路等构成。ECU 21和各变频装置21的弱电系统也可由相互共同的计算机、共同的基板上的电子电路构成。
[0039]E⑶21具有转矩分配机构48。该转矩分配机构48根据加速操作部16所输出的加速器打开度的信号、制动操作部17所输出的减速指令、与操舵机构15所输出的旋转指令,将提供给左右轮的行驶用电动机6、6的加速、减速指令作为转矩值而形成,输出给各变频装置22。另外,转矩分配机构48具有下述的功能,即在具有制动操作部17所输出的减速指令时,按照将电动机6用作再生制动器的制动转矩指令值、与使图示之外的制动器动作的制动转矩指令值而分配。用作再生制动器的制动转矩指令值反映于提供给各行驶用的电动机6、6的加速、减速指令的转矩指令值中。加速操作部16和制动操作部17分别包括加速踏板和制动器踏板等的踏板、与检测该踏板的动作量的传感器。操舵机构15具有方向盘、与检测其旋转角度的传感器。电池19装载于车身I上,用作电动机6的驱动、以及车辆整体的电气系统的电源。
[0040]像图2所示的那样,变频装置22包括:电源电路部28,该电源电路部28相对各电动机6而设置;电动机控制部29,该电动机控制部29控制该电源电路部28 ;基本呈矩形的变频器外壳39,该变频器外壳39覆盖该电源电路部28和电动机控制部29 ;后述的冷却流路和泵。电动机控制部29既可相对各电源电路部28而共同地设置,也可分别设置。电动机控制部29具有下述的功能,即,将涉及该电动机控制部29所具有的内轮电动机驱动装置8的各检测值、控制值等的各信息输出给ECU 21。电源电路部28具有变频器31、与控制该变频器31的PWM驱动器32。变频器31将用于电池19的直流电流转换为用于电动机6的驱动的三相交流电。
[0041]电动机6由三相的同步电动机,比如IPM(埋入磁铁型)同步电动机等构成。变频器31由多个驱动元件31a构成,以脉冲波形而输出电动机6的三相(U、V、W相)的各相的驱动电流。各驱动元件31a采用半导体开关元件,PWM驱动器32根据已输入的电流指令进行脉冲幅度调制,将on、off指令提供给驱动元件31a。比如,按照正弦波驱动电流从变频器31而输出的方式,PWM驱动器32进行脉冲幅度调制。上述正弦波驱动电流在针对各相有120度的相位差的状态,输入到电动机6中。
[0042]在作为电源电路部28的弱电电路部的PWM驱动器32和电动机控制部29中,构成作为变频装置22的弱电电路部分的运算部33。运算部33由计算机、在其中运行的程序、与电子电路构成。此外,在变频装置22中,设置并列地夹设于电池19和变频器31之间的平滑电容器的平滑部34。在电动机6上设置检测电动机转子38的角度的电动机转子角度检测器36。在该电动机6中,由于其效率最大,故根据通过电动机转子角度检测器36而检测的定子和电动机转子38之间的相对旋转角度,通过电动机控制部29的电动机驱动控制部37,对流向定子的线圈的交流电流的各波的各相的外加时刻进行控制。
[0043]对变频装置22的冷却结构进行说明。图3为表示从车身底面侧而观看变频装置22的配置例子的图。变频装置22在本例子中设置于车辆行进方向,即车身I的前后方向的中间,并且设置于车宽方向的中间。在车身I中的变频装置22的正前方设置空气过滤器40。从车身前方而侵入的行驶风力通过空气过滤器40去除异物,碰到变频装置22,或供给而用于变频器31(图2)的冷却。来自车身斜前方的行驶风力不经由空气过滤器40,原样地与变频装置22接触,用于冷却。也可在车身I或变频装置22中设置代替空气过滤器40的功能,省略上述空气过滤器40。
[0044]像图4所示的那样,在变频器外壳39中的外面部的一部分上,在本例子的场合,在底面部上设置有增加变频器外壳39的表面积的散热片41。该散热片41由多个凹条41b、凸条41a构成,这些凹条41b、凸条41a沿由箭头Al表示的车宽方向而相互错开地并列于变频器外壳39的底面部。这些凹条41b、凸条41a分别于底面部,在车辆行进方向平行地设置。由此,使从车身前方流入变频器外壳39的底面部中的行驶风力在不沿散热片41于车辆行进方向中途而滞留的情况下顺利地流动。
[0045]像图5所示的那样,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设置冷却媒体所流过的冷却流路42。另外,在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上,设置泵43,该泵43使该冷却流路42中的冷却媒体循环。冷却流路42集中而设置于变频器外壳39内的发热为最大的附近,具体来说,像图6所示的那样,集中而设置于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中的设置有驱动元件31a的外壳底部的附近。换言之,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在驱动元件31a和散热片41之间的外壳底部设置有冷却流路42。像图5所示的那样,冷却流路42为呈蜿蜒状而设置于外壳底部附近的I个流路,该冷却流路42的一端具有入口部42a,该入口部42a与泵43的排出口 43a连接,导入从该泵43而排出的冷却媒体。冷却流路42的另一端具有出口部42b,该出口部42b与泵43的吸入口 43b连接,将供给冷却用的冷却媒体返回到泵43。
[0046]对控制系统进行说明。像图7所示的那样,在变频器31中,设置有检测变频器31的温度的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SI。该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SI采用比如热敏电阻。在上述结构的电动机控制部29中,设置有控制泵43的泵控制机构44。该泵控制机构44包括:放大器45,该放大器45将通过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SI而检测出的检测值放大;判断部46,该判断部46判断通过该放大器45而放大的值是否超过设定值;泵控制部47,该泵控制部47根据该判断部46的判断结果,驱动泵43。
[0047]上述“设定值”通过比如各驱动元件31a的动作保证温度、与变频器外壳39中的冷却流路所保有的冷却媒体的容量的平衡而设定。具体来说,通过实验等,根据比如不发生各驱动元件31a热失控等的不良状况的变频器31的温度和冷却流路的容量的关系而适当求出设定值。通过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SI而检测的检测值通过放大器45而放大,在平时通过判断部46,对该放大值进行判断。如果判断部46判定放大值超过上述设定值,则泵控制部47按照驱动泵43、使冷却流路42(图5)中的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
[0048]也可在车辆的速度在已确定的速度以下时,将按照驱动上述泵43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泵控制机构44A、与根据上述变频器温度而驱动控制泵43的泵控制机构44 一起地或代替前述泵控制机构44而设置。泵控制机构44A包括车速运算机构49、判断机构50与泵控制部47。在电动机控制部29中设置该车速运算机构49、判断机构50与泵控制部47。
[0049]车速运算机构49与设置于车轮用轴承上的旋转传感器24连接,另外与检测流过电动机6的电流值的电流传感器35连接。车速运算机构49根据旋转传感器24获得轮胎转数的信息,对车速进行运算,或根据电流传感器35获得电动机电流值,根据与该电动机电流值成比例的车速的数据,对车速进行运算。判断机构50在平时判断通过车速运算机构49而运算的车速是否在已确定的速度以下(比如,时速30km/h以下)。如果通过判断机构50而判定车速为已确定的速度以下,则泵控制部47按照驱动泵43以使冷却流路42 (图5)中的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
[0050]根据图7对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电源电路部28的变频器31将电池9的直流电转换为电动机6的驱动用的交流电。此时,变频器31发热,但是可使冷却媒体流过设置于变频器外壳39内部的冷却流路42,由此对应于变频器31的发热量,适当地对变频器31进行冷却。另外,可从增加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的传热面积的散热片41而放热。由于将冷却流路42中的冷却媒体循环的泵43设置于变频器外壳39中,故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可谋求布管线路的缩短,减小流路阻力。于是,由于可谋求泵43的小型化,并且还可废弃已有的散热器,故可谋求车辆整体的重量的减轻。通过谋求车辆整体的重量的减轻,可提高提高单位耗电量所行使的公里数。
[0051]在设置检测变频器31的温度的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S1、通过该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SI而检测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在设置按照驱动泵43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泵控制机构44的场合,不在平时驱动泵43,而在变频器31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驱动泵43,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比如,可将变频器31的各驱动元件31a维持在动作保证温度以下。在变频器31的温度不超过设定值的状态,由于不必驱动泵43,故可减轻电池19的负荷。
[0052]泵控制机构44A在车速为已确定的速度以下时,按照驱动泵43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的场合,实现下述的作用效果。比如,在车速大于已确定的速度时,通过行驶风力,对变频器外壳39的散热片41进行空气冷却,由此对变频器31进行冷却。在车辆的速度在已确定的速度以下,比如车辆行驶于慢行道路等上时,由于通过行驶风力而对散热片41进行空气冷却的效果低,故泵控制机构44A驱动泵43,强制地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可不依赖于车速,而更加确实地对变频器31进行冷却。泵43也可在车辆停止后,不依赖于此时的变频器温度,驱动一定时间。在车辆停止后,由于不通过行驶风力对散热片41进行空气冷却,故不管变频器温度,仍按照一定时间驱动,强制地使冷却媒体循环。由此,可更加确实地对变频器31进行冷却。
[0053]下面对第2?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在各实施方式中与通过在先的实施方式而说明的事项相对应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在仅仅说明结构的一部分的场合,对于结构的其它的部分,只要没有特别的记载,与在先进行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在各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有具体说明的部分的组合,而且如果组合没有特别的妨碍,也可部分地将实施方式之间组合。
[0054]图8为第2实施方式的变频装置22k的主视图,图9为表示从车身底面侧而观看该变频装置22A的配置例子的图。图10为该变频装置22A的局部剖开的主视图(沿图11中的B— B线剖视图)。图11为沿图10中的A— A线的剖视图。图12为沿图11中的C一C线的剖视图。
[0055]在该例子中,像图10所示的那样,在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的散热片41中,设置冷却流路42。该冷却流路42像图11、图12所示的那样,包括:多个主冷却流路51,该多个主冷却流路51在散热片41的凸状41a的内部,沿散热片41的延伸的方向而形成;入口流路52,该入口流路52与这些主冷却流路51的一端连通;出口流路53,该出口流路53与这些主冷却流路51的另一端连通。在入口流路52的端部上设置有入口部42a,该入口部42a导入从泵43排出的冷却媒体,在出口流路53的端部设置将用于冷却的冷却媒体返回到泵43的出口部42b。另外,像图8、图9所示的那样,在变频器外壳39的外面部设置泵43。
[0056]按照该方案,如果驱动泵43,则从泵43排出的冷却媒体从冷却流路42的入口部42a而导入。已导入的冷却媒体从入口流路52,通过各主冷却流路51流入出口流路53中。此时,可从增加了传热面积的散热片41,以良好的效率对来自变频器31(图7)的发热进行放热。由于特别是在曝露于空气中的散热片41的凸状的内部形成有主冷却流路51,故比如与于变频器外壳的内部设置冷却流路的场合相比较,可以良好的效率进行放热。用于冷却的冷却媒体从冷却流路42的出口部42b而排出,返回到泵43中。
[0057]也可像图13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那样,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中的设置有散热片41的附近部设置:贮留作为冷却媒体的一个例子的冷却水的冷却水容器54。在本例子中,在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作为发热体的变频器31的各驱动元件31a设置于冷却水容器54的顶部。冷却水容器54呈长方体状,在该冷却水容器54的底部设置提高放热效果的凹凸部54a。冷却水贮存于该冷却水容器54的内部。在该变频器外壳39中,设置有对冷却水容器54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的搅拌机55。搅拌机55包括搅拌机主体55a和螺旋部55b,该搅拌机主体55a按照与变频器31邻接的方式设置,该螺旋部55b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搅拌机主体55a的轴部,该螺旋部55b设置于冷却水容器54的内部。于是,冷却水容器54内的冷却水没有循环,但是通过搅拌机55而进行搅拌。该搅拌机55既可按照与泵43 (图7)的驱动同步的方式驱动,也可独立于泵43(图7)而驱动。
[0058]按照该方案,如果对散热片41进行冷却,则还以良好的效率对冷却水容器54进行冷却。由于冷却水容器54设置于变频器外壳39的内部,故比如与将冷却水容器设置于变频器外壳39的外部而通过管连接的场合相比较,可缩短管线路,可减小流路阻力。于是,可谋求泵43(图7)的小型化,于是,可谋求车辆主体的重量的减轻。另外,通过驱动搅拌机55,对冷却水容器54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可没有遗漏地进行冷却。由此,可没有遗漏地对变频器31的整体进行冷却。
[0059]像图14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那样,也可在设置车底防护罩56的车身中,在该车身与车底防护罩56之间,以散热片41露出的方式设置。在该场合,在车辆的运转时,行驶风力从车身和车底防护罩56之间侵入,有效地对所露出的散热片41进行冷却。在该结构中,散热片41也可相对车辆行进方向平行地设置。在该场合,没有从车身和车底防护罩56之间侵入的行驶风力沿散热片41滞留于车辆行进方向中途等的情况,顺利地流动,另外也不形成空气阻力。
[0060]此外,也可在车底防护罩56中设置将空气通入到车身与车底防护罩56之间的孔56a。该孔56a比如为通孔,该通孔按照伴随从车底防护罩56的底面朝向顶面而向后方向倾斜的方式贯通,可对散热片41的底面的前部进行空气冷却。在车辆的驾驶时,可将空气从孔56a通入到车身与车底防护罩56之间,可对变频器31 (图7)进行空气冷却。
[0061]也可像图15所示的那样,在车底防护罩56的孔56a中设置去除异物的过滤器57。在该场合,可防止从孔56a与空气一起地使飞来物等的异物不希望地侵入车身与车底防护罩56之间的情况。另外,过滤器57也可以可装卸的方式设置于车底防护罩56的孔56a中。
[0062]在本发明的说明中,列举了内轮电动机型的电动汽车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可适用于用于通过电动机而驱动车辆(包括混合动力)的变频器。
[0063]如上面所述,在参照附图的同时,对优选的实施形式以及应用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会在显然的范围内,容易想到各种变更和修正方式。于是,这样的变更和修正方式应被解释为属于根据权利要求书确定的范围内的方式。
[0064]标号的说明:
[0065]标号6表不电动机;
[0066]标号19表不电池;
[0067]标号22表示变频装置;
[0068]标号28表不电源电路部;
[0069]标号31表不变频器;
[0070]标号39表不变频器外壳;
[0071]标号41表不散热片;
[0072]标号42表示冷却流路;
[0073]标号43表不泵;
[0074]标号44、44A表示泵控制机构;
[0075]标号55表不搅拌机;
[0076]标号56表不车底防护罩;
[0077]标号56a表不孔;
[0078]标号57表不过滤器;
[0079]标号SI表示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该变频装置对车轮驱动用的电动机进行控制, 上述变频装置包括:电源电路部,该电源电路部具有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上述电动机的驱动用的交流电的变频器;变频器外壳,该变频器外壳覆盖该电源电路部, 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外面部设置有散热片,在上述变频器外壳的内部或上述外面部设置有冷却媒体流过的冷却流路,并且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有泵,该泵使该冷却流路中的冷却媒体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设置有检测上述变频器的温度的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并且设置有泵控制机构,在通过该变频器温度检测机构而检测出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该泵控制机构按照驱动上述泵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设置有泵控制机构,在车辆的速度为设定的速度以下时,该泵控制机构按照驱动上述泵以使冷却媒体循环的方式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在上述变频器外壳内的设置有上述散热片的附近部,设置有贮存冷却水的冷却水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在上述变频器外壳中设置有搅拌机,该搅拌机对上述冷却水容器内的冷却水进行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在设置有车底防护罩的车身中,在该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以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散热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在上述车底防护罩中设置有将空气通入至上述车身和上述车底防护罩之间的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装置的冷却结构,其中,在上述车底防护罩的孔中设置有去除异物的过滤器。
【文档编号】B60K11/02GK104247244SQ201380019265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
【发明者】铃木稔, 山本哲也, 冈田浩一 申请人:Ntn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