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燃油箱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4555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车辆燃油箱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燃油箱和车辆。该车辆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1)和支架(4),所述燃油箱本体(1)安装在所述支架(4)上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Z)和车辆的高度方向(Y)得以限制,所述车辆燃油箱还包括与所述支架(4)相对固定并用于在车辆的长度方向(X)限制所述燃油箱本体(1)的限位装置(6)。上述车辆燃油箱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以及车辆的长度方向对燃油箱进行限制,限制燃油箱本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蹿动,有效提高燃油箱本体安装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车辆燃油箱和车辆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燃油箱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中,货车的燃油箱通常安装在车架外侧、货台下部,燃油箱本体通过支架以及 固定拉带限制了燃油箱本体车辆的宽度方向以及车辆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但是燃油箱本体 的车辆的长度方向(即车辆行驶方向)却没有约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启 动、制动等,燃油箱本体容易相对油箱支架蹿动,甚至相邻部件发生磕碰造成燃油箱损坏、 泄露。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燃油箱安装结构的示意图,燃油箱1放置在支架4上, 通过固定拉带3把燃油箱1压紧在支架4上,固定拉带3的两端通过拉带连接部2与支架 4连接,进而限制了燃油箱1沿车辆的宽度方向Z和车辆的高度方向Y的位移。
[0003] 因此,如何获得一种安装更为可靠的车辆燃油箱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燃油箱,该车辆燃油箱的安装更为可靠。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燃油箱,该车辆燃油箱包括:燃油箱 本体和支架,所述燃油箱本体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和车辆的高度方向得 以限制,所述车辆燃油箱还包括与所述支架相对固定并用于在车辆的长度方向限制所述燃 油箱本体的限位装置。
[0006]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安装部和与该安装部固定连接的限 位部,该限位部抵接在所述燃油箱本体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面上。
[0007]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为多个。
[0008]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至少抵接在所述燃油箱本体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靠近车尾的 端面上。
[0009]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抵接在所述燃油箱本体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端面 上。
[0010]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通过螺纹连接、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0011]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彼此连接的底架和限位架而形成"L"形结构,所述底架支撑 所述燃油箱本体的底部,所述限位架抵接所述燃油箱本体的侧部。
[0012]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多个。
[0013] 优选地,所述车辆燃油箱包括固定拉带,该固定拉带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限 位架,所述固定拉带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底架,所述燃油箱本体位于所述固定拉带 和支架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拉带压紧在所述支架上。
[0014]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以及车辆燃油箱,所述车辆燃油 箱为上述车辆燃油箱,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燃油箱本体的位置通过限位装置来限定,避免燃油箱本体的 安装位置偏离要求位置,同时避免燃油箱本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蹿动,与车辆部件发 生碰撞造成燃油箱本体的损坏,提高车辆燃油箱安装的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以及稳 定性。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 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 图1是传统的车辆燃油箱的示意图。
[0019]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燃油箱的示意图。
[0020] 图3是图2所示车辆燃油箱的侧视示意图。
[0021] 附图标记说明
[0022] 1燃油箱;2拉带连接部;3固定拉带;4支架;41底架;42限位架;5燃油传感器; 6限位装置;61安装部;62限位部;X车辆的长度方向;Y车辆的高度方向;Z车辆的宽度方 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车辆的宽度方向、 车辆的长度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通常是指在车辆燃油箱安装到车辆的状态下车辆的宽 度方向、车辆的长度方向、车辆的高度方向。
[0025]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辆燃油箱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车 辆燃油箱的侧视示意图。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1和支架4,燃油箱本体1安装在 支架4上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Z和车辆的高度方向Y得以限制,其中,所述车辆燃油箱还包 括与支架4相对固定并用于在车辆的长度方向X限制燃油箱本体1的限位装置6。
[002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燃油箱本体1同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Z、车辆的高度方向 Y以及车辆的长度方向X得以限制,限制燃油箱本体1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蹿动,提高燃油 箱本体1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28] 燃油箱本体1安装在支架4上,并通过合适的限制装置对燃油箱本体1在车辆的 宽度方向Z和车辆的高度方向Y进行限制,例如,限位销钉、限位挡板或压紧装置等,可根据 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择。
[0029] 限位装置6与支架4相对固定,避免燃油箱本体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X与支架4 之间的存在相对移动,使得限位装置6与支架4相互配合,把燃油箱本体1在车辆的宽度方 向Z、车辆的高度方向Y和车辆的长度方向X进行限制,阻止燃油箱本体1与支架4之间的 相对移动。
[0030] 限位装置6可以根据具体工况而选择设计,只要满足燃油箱本体在车辆的长度方 向X的限制即可,例如,限位销钉、限位挡板等。
[0031] 优选地,限位装置6包括固定于支架4的安装部61和与安装部61固定连接的限 位部62,限位部62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的至少一个端面上。
[0032] 限位装置6的安装部61和限位部62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例如,安装部 61和限位部62通过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0033] 限位装置6的安装部61可固定在支架4上也可固定在与支架4相对固定的其他 部件上,例如,支架4固定在车辆的车架上,限位装置6也固定在车辆的车架上,只要满足使 限位装置6与支架4之间无相对位移即可。限位装置6优选为固定在支架4上,其安装简 便,使车辆燃油箱整体结构紧凑,同时,避免限位装置6安装在其他部件上对其他部件产生 不利的影响。
[0034] 限位装置6的安装部61与支架4或者与支架4相对固定的其他部件之间的固定 方式可以是任意的,只要保证限位装置6与车架4相对固定即可,例如,螺纹连接、铆接、焊 接等。
[0035] 限位部62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的靠近车头的端面上或靠近 车尾的端面上,或同时抵接在两端的端面上,使得燃油箱本体1在车辆的长度方向X得以限 制。可根据不同车辆的实际情况选择限位装置的布置位置。
[0036] 优选地,限位装置6的限位部62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靠近车 尾的端面上。经过对大量车辆的燃油箱本体1相对于支架4蹿动情况统计,发现燃油箱本 体1大多数是向车尾的一端蹿动,因此限位装置6优选为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靠近车尾的 端面上。
[0037] 进一步优选地,限位装置6的限位部62可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 X的两端的端面上。当车辆经常需要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或者突然制动启动较为频繁,限位部 62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的两端的端面上可进一步提高燃油箱本体1的稳定性。
[0038] 有利的是,限位部62与燃油箱本体1的端面之间为面接触,提高限位的准确性以 及可靠性,且避免在燃油箱本体1突然位移时限位部62对燃油箱外壁的压力过大而造成的 燃油箱本体1损坏。
[0039] 优选地,限位装置6为多个(即两个或多于两个),其中,多个限位装置6的限位部 62可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的靠近车尾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的靠近车 头的一端的端面上,或者抵接在燃油箱本体1的两侧端面上,多个限位装置6的分布方式可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0040] 有利的是,限位装置6的安装部61上具有定位结构,避免限位装置6安装时与支 架4绕车辆的高度方向Y的轴发生旋转,导致限位装置6限位不准确。所述定位结构可以 具有多种形式,只要满足限位装置6的定位即可。例如,限位装置6的安装部62上具有与 支架4沿车辆的高度方向Y延伸的面贴合的限位面,或者是限位装置6通过两个或这三个 螺纹连接件安装到支架4上。
[0041] 在图示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架4的横截面成"几"字形,安装部61的定位机构为沿 车辆的高度方向Y延伸的限位面,所述限位面抵接在支架4的"几"凹陷部分的坚直延伸面 上,对限位装置6的安装进行定位,然后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把支架4和安装部61固定在一 起,同时,定位结构还勾接在支架4上,进一步提高限位装置6与支架4连接的可靠性。
[0042] 优选地,支架4包括彼此连接的底架41和限位架42而形成"L"形结构,底架41 支撑燃油箱本体1的底部,给燃油箱本体提供车辆的高度方向Y的定位,限位架42抵接燃 油箱本体1的侧部,给燃油箱本体1提供车辆的宽度方向Ζ的定位。呈"L"形的支架4可 同时对燃油箱本体1的车辆的宽度方向Ζ和车辆的高度方向Υ进行定位,然后,可通过任意 的限制装置对燃油箱本体1进行限位,阻止其沿车辆的宽度方向Ζ和车辆的高度方向Υ的 移动,所述限制装置可以是限位销钉、限位挡板或压紧装置等任意满足燃油箱本体1的限 位的装置。
[0043] 进一步优选地,支架4为多个,(即两个或多于两个),为燃油箱本体1提供更加稳 定的支撑。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燃油箱本体1安装在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分布的两个支架 4上。
[0044] 优选地,所述车辆燃油箱包括固定拉带3,固定拉带3的一端固定于支架4的限位 架42,固定拉带3的另一端固定于支架4的底架41,燃油箱本体1位于固定拉带3和支架4 之间并通过固定拉带3压紧在支架4上,给燃油箱本体1提供车辆的宽度方向Ζ以及车辆 的高度方向Υ的限位。
[0045] 固定拉带3的两端可通过合适的方式固定到支架4上。
[0046] 优选地,固定拉带3通过设置在固定拉带3两端的拉带连接部2固定在支架4上, 拉带连接部2可以是合适的连接件,例如,卡接件、螺纹连接件、套接件等。
[0047] 进一步优选地,拉带连接部2为螺杆,所述螺杆穿过支架4上预留的安装孔,通过 螺母固定在支架4上,通过调节旋拧在固定拉带3两端的螺杆上的螺母可调节固定拉带3 的压紧力。
[0048] 优选地,在燃油箱本体1上还设置有燃油传感器5,用来实时监控车辆燃油的使用 情况。
[0049] 上述车辆燃油箱可应用于车辆上,支架4固定在车辆的车架上。应用上述车辆燃 油箱可有效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可安全性,避免车辆突然启动、制动或者在颠簸的路上行驶 时燃油箱发生蹿动,造成燃油箱或者车辆其他部件损坏,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0050]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在燃油 箱本体1上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卡接在支架4的上,避免燃油箱本体1与支架4的相对 蹿动。
[005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 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2]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 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 一种车辆燃油箱,该车辆燃油箱包括:燃油箱本体(1)和支架(4),所述燃油箱本体 (1)安装在所述支架(4)上并在车辆的宽度方向(Z)和车辆的高度方向(Y)得以限制,其特 征在于,所述车辆燃油箱还包括与所述支架(4)相对固定并用于在车辆的长度方向(X)限 制所述燃油箱本体(1)的限位装置(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包括固定于所述 支架(4)的安装部(61)和与该安装部(61)固定连接的限位部(62),该限位部(62)抵接在 所述燃油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的至少一个端面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为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至少抵接在所述 燃油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靠近车尾的端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抵接在所述燃油 箱本体(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X)的两端的端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6)通过螺纹连接、 铆接或焊接方式固定在所述支架(4)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包括彼 此连接的底架(41)和限位架(42)而形成"L"形结构,所述底架(41)支撑所述燃油箱本体 ⑴的底部,所述限位架(42)抵接所述燃油箱本体⑴的侧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4)为多个。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燃油箱包括固定拉带 (3),该固定拉带(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4)的限位架(42),所述固定拉带(3)的另一 端固定于所述支架(4)的底架(41),所述燃油箱本体(1)位于所述固定拉带(3)和支架(4) 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拉带(3)压紧在所述支架(4)上。
10. -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架以及车辆燃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燃油箱为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燃油箱,所述支架(4)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文档编号】B60K15/067GK203902272SQ201420262988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古宛鑫, 杨洁, 李松涛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