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641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动力总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悬置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安装悬置装置时,首先在车身纵梁或者副车架上设置悬置安装点,悬置安装点的设定根据动力总成的扭矩轴位置确定,通常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悬置安装点≥2个;然后设置悬置支架结构,悬置支架结构匹配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为悬置预留的安装空间、孔间距等。以这种方式设置悬置装置,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悬置安装孔一旦确定,变更将比较困难;同时,悬置支架结构要根据车身纵梁或副车架安装点的结构形式进行设置,局限性大;此外,悬置支架结构确定后,弹性中心很难沿着整车坐标系X轴方向变动,如果需要匹配多款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布置将非常困难,且为了满足不同悬置系统的匹配要求,悬置结构往往需要多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整性强的悬置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悬置装置,包括过渡支架和悬置支架结构;所述过渡支架的一端用于安装在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另一端与所述悬置支架结构连接;所述过渡支架中包含滑动匹配孔,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在面向所述过渡支架的一端包含与所述过渡支架的外形匹配的凹槽;所述悬置支架结构通过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过渡支架上,并通过在所述滑动匹配孔中安装第一连接件固定在所述过渡支架上。所述滑动匹配孔为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过渡支架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过渡支架为“凸”型结构,且所述滑动匹配孔位于所述过渡支架凸起的部分中;所述悬置支架结构为“凹”型结构;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凹陷的形状与所述过渡支架凸起的形状匹配。所述过渡支架对应于车身纵梁或副车架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通过在第一安装孔中安装第二连接件将所述过渡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第二连接件为螺栓。所述悬置支架结构的“凹”形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和所述过渡支架中的滑动匹配孔的第一连接件将所述悬置支架结构安装在所述过渡支架上。第一连接件为螺栓。第二安装孔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2。所述过渡支架为铸钢件,或者为铸铝件,或者为钣金焊接件。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悬置装置在同一车型配置多款动力总成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其结构简单,同一个过渡支架,能够匹配多个悬置支架结构。同时,其中悬置支架结构能够在整车坐标系X方向调整,灵活地满足前舱发动机不同位置的设计要求。此外,该悬置装置的悬置弹性中心可调整性强,实现动力总成的重量由左、右悬置完全承载,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三点或四点悬置时更易遵循扭矩轴布置原则,达到悬置系统承载、解耦、优化NVH性能的目标,因而该悬置装置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悬置系统隔振、承载等性能。附图说明图1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过渡支架的俯视图;图1b为图1中过渡支架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2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悬架支座结构的主视图;图2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悬架支座结构的侧视图;图3a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悬置装置装配后的主视图;图3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悬置装置装配后的侧视图;图3c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悬置装置装配后的等轴测视图。附图中:1、过渡支架;101、滑动匹配孔;102、第一安装孔;103、第二连接件;2、悬置支架结构;201、第一连接件;202、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悬置装置,该悬置装置包括过渡支架1和悬置支架结构2。图1a和图1b分别为过渡支架1的俯视图和在A-A方向的剖视图;图2a和图2b分别为该悬置支架结构2的主视图和侧视图。该过渡支架1的一端用于安装在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另一端与悬置支架结构2连接。过渡支架1可以是铸铝件或铸钢件,也可以是钣金焊接件。为了与悬置支架结构2安装,过渡支架1中间设置有滑动匹配孔101;为了与车身纵梁或副车架连接,过渡支架1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2。通过在第一安装孔102中设置第二连接件103将过渡支架1固定安装在车身纵梁或副车架上,该第二连接件103为螺栓。该第一安装孔102的个数通常大于或者等于2,相互间的间距尽量大,以增强结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其个数为2,在过渡支架1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102,因而将会用到两个螺栓作为第一连接件103。过渡支架1中,滑动匹配孔101为矩形孔,该矩形孔的长度方向与过渡支架1的长度方向平行。悬置支架结构2在面向过渡支架1的一端包含与过渡支架1的外形匹配的凹槽,并通过该凹槽设置在过渡支架1上。同时,通过在滑动匹配孔101中安装第一连接件201固定在过渡支架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201为螺栓。本实施例中,过渡支架1为“凸”型结构,且滑动匹配孔101位于过渡支架1凸起的部分中。悬置支架结构2为“凹”型结构。悬置支架结构2凹陷的形状与过渡支架1凸起的形状匹配。悬置支架结构2的“凹”形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02,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202和过渡支架1中的滑动匹配孔101的第一连接件201将悬置支架结构2安装在过渡支架1上。第二安装孔202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2。图3a为上述悬置装置装配好后的主视图;图3b为其侧视图;图3c为其等轴测视图。该悬置装置在同一车型配置多款动力总成的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其结构简单,同一个过渡支架,能够匹配多个悬置支架结构。同时,其中悬置支架结构能够在整车坐标系X方向调整,灵活地满足前舱发动机不同位置的设计要求。此外,该悬置装置的悬置弹性中心可调整性强,实现动力总成的重量由左、右悬置完全承载,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在三点或四点悬置时更易遵循扭矩轴布置原则,达到悬置系统承载、解耦、优化NVH性能的目标,因而该悬置装置能够更容易地实现悬置系统隔振、承载等性能。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