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007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将佩戴于乘客的安全带卷取于卷取轴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锁式安全带收卷器中,控制盘被可旋转地安装于安全带轴,并在安全带轴与控制盘之间架设弹簧。

此处,在该自锁式带收卷器中,当在安全带轴安装控制盘前,在控制盘的一对销之间架设弹簧。进而,在向安全带轴安装控制盘时,一方的销被安装于安全带轴并且从控制盘分离,在安全带轴与控制盘之间架设弹簧。

专利文献1:德国专利申请公开第102010025234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容易在卷取轴与旋转体之间架设施力部件的安全带卷取装置。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具备:卷取轴,佩戴于乘客的安全带卷取于该卷取轴,通过上述安全带被拉出,该卷取轴向拉出方向旋转;旋转体,该旋转体被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卷取轴;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被架设于上述卷取轴与上述旋转体之间,由此相对于上述卷取轴将上述旋转体向拉出方向施力,使上述旋转体能够伴随着上述卷取轴的旋转而旋转,并限制由于上述卷取轴克服作用力相对于上述旋转体向拉出方向旋转致使上述卷取轴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保持部,该保持部设置在上述卷取轴以及上述旋转体中的一方,当在上述卷取轴安装上述旋转体前,能够将上述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外侧露出的状态保持;以及卡合部,该卡合部设置在上述卷取轴以及上述旋转体中的另一方,通过从长边方向外侧卡合由上述保持部保持的上述施力部件,从而在上述卷取轴与上述旋转体之间架设上述施力部件。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上述保持部能够将上述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形成为自然长度的状态保持。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上述保持部能够将上述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压缩的状态保持。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的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向上述保持部内插入上述施力部件,并且在上述保持部内设置倾斜面,使得上述施力部件在长边方向外侧露出。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的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上述保持部能够将上述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弯曲的状态保持。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5的任一方案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当在上述卷取轴设置上述保持部的情况下,上述保持部使上述施力部件在拉出方向侧露出,并且当在上述旋转体设置上述保持部的情况下,上述保持部使上述施力部件在与拉出方向的相反侧露出。

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佩戴于乘客的安全带卷取于卷取轴,通过安全带被拉出,卷取轴向拉出方向旋转。进而,在卷取轴可旋转地安装旋转体,通过在卷取轴与旋转体之间架设施力部件,从而施力部件相对于卷取轴将旋转体向拉出方向施力,使得旋转体能够伴随卷取轴的旋转而旋转。另外,通过卷取轴克服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相对于旋转体向拉出方向旋转,从而限制卷取轴向拉出方向旋转。

此处,在卷取轴以及旋转体中的一方设置保持部,并且在卷取轴以及旋转体中的另一方设置卡合部。进而,当在卷取轴安装旋转体前,保持部能够将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外侧露出的状态保持,通过对于由保持部保持的施力部件从长边方向外侧由卡合部卡合,从而在卷取轴与旋转体之间架设施力部件。

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卡合部从长边方向外侧与由保持部保持的施力部 件卡合,能够容易地在卷取轴与旋转体之间架设施力部件。

在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保持部能够将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形成为自然长度的状态保持。因此,能够容易地在保持部中保持施力部件。

在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保持部能够将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压缩的状态保持。因此,能够增大保持部对于施力部件的保持力。

在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在保持部内插入施力部件,并且在保持部内设置倾斜面,使得施力部件在长边方向外侧露出。因此,能够凭借简单的结构使施力部件在长边方向外侧露出。

在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保持部能够将施力部件以在长边方向弯曲的状态保持。因此,能够容易地在保持部中保持施力部件。

在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安全带卷取装置中,当在卷取轴设置保持部的情况下,保持部使施力部件在拉出方向侧露出,并且,当在旋转体设置保持部的情况下,保持部将施力部件在与拉出方向的相反侧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使卡合部从长边方向外侧与由保持部保持的施力部件卡合。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从前侧、左侧且上侧的倾斜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从左侧观察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通过从前侧、左侧且上侧的倾斜方向观察的分解立体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此外,在附图中,将安全带卷取装 置10的前方(例如车辆前方)用箭头FR表示,将安全带卷取装置10的右方(例如车辆右方)用箭头RH表示,将上方用箭头UP表示。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具备剖面U字形板状的框体12。在框体12,在上方设置背板12A,框体12在背板12A固定于车身,由此安全带卷取装置10被设置于车身。在框体12,在左方以及右方分别设置脚板12B以及脚板12C,脚板12B与脚板12C相互在左右方向上对置。

在脚板12B以及脚板12C分别贯通形成大致圆状的配置孔14以及配置孔16,配置孔14与配置孔16相互在左右方向上对置。另外,在配置孔14的外周整周形成棘轮齿14A(内齿)。

在框体12的脚板12B与脚板12C之间设置大致圆柱状的卷取轴18,卷取轴18的脚板12B侧的一端配置在脚板12B的配置孔14内,并且卷取轴18的脚板12C侧的另一端配置在脚板12C的配置孔16内。卷取轴18的轴向与左右方向平行配置,卷取轴18形成为能够沿周向旋转。

在卷取轴18的一端以外的部分设置有作为卷取部件的大致圆筒状的带轴20,在带轴20从基端侧卷取长条带状的安全带22(带)。当带轴20向卷取方向(周向一方、图1等的箭头A的方向)旋转时,安全带22被卷取于带轴20。另一方面,当从带轴20拉出安全带22时,带轴20向拉出方向(周向另一方、图1等的箭头B的方向)旋转。安全带22从框体12向前侧伸出,安全带22形成为能够佩戴于坐在车辆的座椅的乘客。

在带轴20内同轴地插入作为连结部件的长条大致圆柱状的扭杆24,扭杆24的脚板12B侧的一端部向带轴20的脚板12B侧伸出。扭杆24的脚板12C侧的另一端侧部分与带轴20的另一端可一体旋转地结合,扭杆24形成为能够与带轴20一体旋转。

在卷取轴18的一端设置有作为限制部件的大致圆板状的锁止基座26,在锁止基座26同轴地贯通扭杆24的一端部。锁止基座26与扭杆24可一体旋转地结合,锁止基座26形成为能够与扭杆24以及带轴20一体旋转。

在锁止基座26形成有作为收纳部的收纳孔28,收纳孔28的锁止基座26径向外侧的部分向与带轴20的相反侧以及锁止基座26的径向外侧敞开。

在锁止基座26形成有作为保持部的剖面矩形状的保持槽30(参照图2),保持槽30沿锁止基座26的周向延伸,并且朝与带轴20的相反侧敞开。保持槽30的卷取方向侧的面形成为平面状的卡止面32,卡止面32与锁止基座26的周向垂直配置。在保持槽30的拉出方向侧的端部设置有大致梯形柱状的露出部34,露出部34与保持槽30的带轴20侧、锁止基座26径向两侧以及拉出方向侧的面形成一体。露出部34的与带轴20相反侧的面形成为平面状的倾斜面34A,倾斜面34A沿随着趋向卷取方向而趋向带轴20侧的方向倾斜。露出部34的卷取方向侧的面形成为平面状的阶梯差面34B,阶梯差面34B与锁止基座26的周向垂直配置。

在带轴20的另一端连结作为卷取施力单元的施力机构(图示省略),施力机构配置在框体12的脚板12C外侧。施力机构将带轴20向卷取方向施力,由此,在安全带22作用向朝带轴20卷取的卷取方向的作用力。

在带轴20的锁止基座26侧设置有作为限制单元的锁止机构36。

在锁止机构36设置有作为移动部件的长条板状的锁止棘爪38,锁止棘爪38被可移动地收纳于锁止基座26的收纳孔28。在锁止棘爪38的一端形成有锁止齿38A,锁止齿38A向锁止基座26的径向外侧露出。在锁止棘爪38一体地设置有作为移动部的圆柱状的移动轴38B,移动轴38B向锁止基座26的与带轴20的相反侧突出。

在锁止机构36设置有作为检测单元的传感器机构40,传感器机构40配置在框体12的脚板12B外侧。

在传感器机构40设置有大致有底圆筒状的传感器保持架42,传感器保持架42形成为内部向脚板12B侧开口,并且固定于脚板12B。在传感器保持架42的与脚板12B的相反侧设置有大致有底圆筒状的传感器罩44,传感器罩44形成为内部向脚板12B侧开口来收纳传感器保持架42,并且固定于脚板12B。

在传感器保持架42内设置有作为旋转体的有底圆筒状的V齿轮46,V齿轮46内向传感器保持架42的底壁侧开口。V齿轮46在底壁46A被同轴且可旋转地支承于扭杆24的一端部,V齿轮46配置在锁止基座26的与带轴20的相反侧。

在V齿轮46的底壁46A形成作为工作部的长条的工作槽(图示省略), 工作槽向锁止基座26侧敞开,锁止棘爪38的移动轴38B被能够移动地插入。在V齿轮46的底壁46A一体地设置作为卡合部的剖面U字形板状的卡合框46B(参照图3),卡合框46B向锁止基座26侧突出,并且内部向锁止基座26侧以及卷取方向侧敞开。

在V齿轮46的卡合框46B(卡合框46B内)与锁止基座26(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之间架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压缩螺旋弹簧48,压缩螺旋弹簧48沿径向弯曲,长边方向(轴向)沿锁止基座26以及V齿轮46的周向弯曲,并且被收纳于保持槽30。压缩螺旋弹簧48在长边方向上被压缩变形,将V齿轮46相对于锁止基座26向拉出方向施力(将锁止基座26相对于V齿轮46向卷取方向施力),压缩螺旋弹簧48通过作用力使V齿轮46的工作槽的长边方向一端与锁止棘爪38的移动轴38B抵接。由此,依靠压缩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的、V齿轮46相对于锁止基座26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卡止,V齿轮46能够伴随着锁止基座26的旋转进行旋转。

在V齿轮46被安装(支承)于扭杆24的一端部前,在锁止基座26的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压缩螺旋弹簧48以在长边方向弯曲并且长边方向尺寸为自然长度的状态被收纳,由此利用压缩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朝向径向的弹性恢复力)能够将压缩螺旋弹簧48以在露出部34侧(拉出方向侧、长边方向外侧)露出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槽30(参照图3)。

在V齿轮46的底壁46A一体地设置圆柱状的摆动轴46C,摆动轴46C在相对于V齿轮46的中心轴线偏离的位置,朝向V齿轮46内与V齿轮46的中心轴线平行地突出。另外,在V齿轮46的外周整周形成棘轮齿46D(外齿)。

在V齿轮46的摆动轴46C上可摆动(移位)地支承作为第1工作部件的W棘爪50,在W棘爪50与V齿轮46之间架设有作为复原施力单元的螺旋状的复位弹簧52。复位弹簧52将W棘爪50朝向复原方向(图1的箭头C的方向)施力,依靠复位弹簧52的作用力使W棘爪50的朝向复原方向的摆动由V齿轮46卡止。当V齿轮46急剧地向拉出方向旋转时,W棘爪50通过相对于V齿轮46的朝向卷取方向的惯性力,克服复位弹簧52的作用力相对于V齿轮46向工作方向(图1的箭头D的方向)摆动, 由此W棘爪50与传感器保持架42卡合,V齿轮46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卡止。

在传感器保持架42的后端部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54。在加速度传感器54设置有剖面L字形板状的壳体56,在壳体56设置下壁与侧壁(后壁)。在壳体56的下壁上表面设置有凹状的弯曲面56A,在弯曲面56A上载置作为第2工作部件的球状的滚珠58。在滚珠58的上侧载置大致板状的杆60,杆60在基端被可转动地支承于壳体56的侧壁。在杆60的前端的上侧配置有V齿轮46,当滚珠58在壳体56的弯曲面56A上滚动并上升(移位)时,杆60通过滚珠58而向上侧转动,使前端与V齿轮46的棘轮齿46D啮合,由此将V齿轮46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卡止。

接下来,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以上结构的安全带卷取装置10中,卷取轴18的带轴20、扭杆24以及锁止基座26形成为能够一体旋转,并且V齿轮46形成为能够伴随着锁止基座26的旋转而旋转。

另外,通过拉伸安全带22,使带轴20克服施力机构的作用力向拉出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22被从带轴20拉出,佩戴于乘客。进而,在安全带22被佩戴于乘客时,利用施力机构的作用力在安全带22作用朝向带轴20卷取的卷取力,除去安全带22的松弛。

在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例如急减速时),在加速度传感器54中,滚珠58通过惯性力在壳体56的弯曲面56A上滚动而上升,由此杆60通过滚珠58向上侧转动,使前端与V齿轮46的棘轮齿46D啮合。因此,V齿轮46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卡止。

在车辆遇到紧急情况时(例如急减速时),乘客由于惯性力移动,乘客使安全带22从带轴20急剧拉出,由此带轴20以及V齿轮46急剧向拉出方向旋转。因此,W棘爪50通过相对于V齿轮46的朝向卷取方向的惯性力而克服复位弹簧52的作用力相对于V齿轮46向工作方向摆动,由此W棘爪50与传感器保持架42卡合,V齿轮46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卡止。

如上所述,当V齿轮46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卡止时,带轴20以及锁止基座26相对于V齿轮46克服压缩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向拉出方向旋转,由此锁止棘爪38的移动轴38B向V齿轮46的工作槽的长边方向 另一端侧移动,锁止棘爪38向锁止基座26的径向外侧移动。由此,锁止棘爪38的锁止齿38A与框体12(脚板12B)的棘轮齿14A啮合,锁止基座26以及带轴20的朝向拉出方向的旋转被限制,由此安全带22从带轴20的拉出被限制,通过安全带22束缚乘客。

另外,V齿轮46被支承于扭杆24的一端部,在V齿轮46的底壁46A的卡合框46B与锁止基座26的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之间架设压缩螺旋弹簧48。

此处,在V齿轮46被安装于扭杆24的一端部前,在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收纳压缩螺旋弹簧48,由此压缩螺旋弹簧48能够以在露出部34侧露出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槽30。因此,卡合框46B会从露出部34侧与以向露出部34侧露出的状态保持于保持槽30的压缩螺旋弹簧48卡合,由此在V齿轮46(卡合框46B)与锁止基座26(卡止面32)之间架设压缩螺旋弹簧48(参照图3)。

由此,能够容易地使卡合框46B从露出部34侧与保持于保持槽30的压缩螺旋弹簧48卡合,能够容易在V齿轮46与锁止基座26之间架设压缩螺旋弹簧48。

进而,压缩螺旋弹簧48将V齿轮46相对于锁止基座26向拉出方向施力,当在保持槽30保持有压缩螺旋弹簧48时,压缩螺旋弹簧48在拉出方向侧(露出部34侧)露出。因此,能够使卡合框46B从拉出方向侧与保持于保持槽30的压缩螺旋弹簧48卡合,能够更为容易地将卡合框46B卡合于压缩螺旋弹簧48,能够更为容易地在V齿轮46与锁止基座26之间架设压缩螺旋弹簧48。

另外,保持槽30沿锁止基座26的周向延伸并在长边方向上弯曲,压缩螺旋弹簧48以在长边方向上弯曲的状态收纳于保持槽30,由此能够利用压缩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朝向径向的弹性恢复力)在保持槽30中保持压缩螺旋弹簧48。因此,通过在保持槽30中将压缩螺旋弹簧48以沿长边方向弯曲的状态收纳,能够在保持槽30中保持压缩螺旋弹簧48,能够容易地在保持槽30中保持压缩螺旋弹簧48。

进而,在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压缩螺旋弹簧48能够以长边方向尺寸为自然长度的状态保持。因此,当在保持槽30保持压 缩螺旋弹簧48时,无需使压缩螺旋弹簧48在长边方向压缩,能够更为容易地在保持槽30中保持压缩螺旋弹簧48。

另外,当在保持槽30保持压缩螺旋弹簧48时,通过露出部34的倾斜面34A使压缩螺旋弹簧48向露出部34侧露出。因此,能够凭借简单的结构使压缩螺旋弹簧48在露出部34侧露出。

进而,露出部34增强了锁止基座26的保持槽30形成部分。因此,能够提高锁止基座26的保持槽30形成部分的强度。

并且,在露出部34设置阶梯差面34B,露出部34的锁止基座26轴向尺寸变大。因此,露出部34能够有效地增强锁止基座26的保持槽30形成部分,能够有效地提高锁止基座26的保持槽30形成部分的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露出部34设置阶梯差面34B。然而,如图4所示,也可以不在露出部34设置阶梯差面34B。由此,能使保持于保持槽30的压缩螺旋弹簧48在露出部34侧进一步露出,能更为容易地从露出部34侧将卡合框46B与压缩螺旋弹簧48卡合。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槽30设置露出部34。然而,也可以不在保持槽30设置露出部34。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压缩螺旋弹簧48以长边方向尺寸为自然长度的状态被保持。然而,也可以在保持槽30的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使压缩螺旋弹簧48以在长边方向被压缩的状态保持。由此,能够增大压缩螺旋弹簧48在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的保持力。进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之间,使压缩螺旋弹簧48以不在长边方向弯曲的状态保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止基座26设置有保持槽30,并且在V齿轮46设置卡合框46B。然而,也可以在V齿轮46设置保持槽30,并且在锁止基座26设置卡合框46B。在这种情况下,当在V齿轮46保持压缩螺旋弹簧48时,压缩螺旋弹簧48可以在卷取方向侧露出。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止基座26设置保持槽30,在保持槽30设置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然而,也可以在锁止基座26或者V齿轮46突出设置卡止面32与露出部34。

其中,符号说明如下:

10:安全带卷取装置;18:卷取轴;22:安全带;30:保持槽(保持部);34A:倾斜面;46:V齿轮(旋转体);46B:卡合框(卡合部);48:压缩螺旋弹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