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63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用于将电机控制器安装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前纵梁和轮罩连接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托盘;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前纵梁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支架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轮罩连接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面均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和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面的中心在空间位置上呈三角形分布;

所述托盘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的上端面的边缘缝焊固定,且所述托盘的后侧由所述前纵梁的上表面的后侧伸出,所述托盘靠近边缘的区域设有四个安装点,所述四个安装点用于与所述电机控制器下端的四个螺栓连接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托盘上靠近所述四个安装点中的任一安装点的边缘上均设有第一翻边结构,且所述托盘的中部设有至少一个沉槽及至少一个减重孔,所述至少一个减重孔中的部分减重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沉槽中的部分沉槽内,且所述至少一个减重孔中的全部或部分减重孔的边缘上均设有第二翻边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由一块板弯折而成,包括第一底板、第一腰板和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一腰板和所述第一顶板形成开口方向平行于汽车的X向的U型结构,且所述第一腰板位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端,所述第一腰板向所述第一底板的后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顶板位于所述第一腰板的上端,所述第一顶板的后侧由所述前纵梁的上表面向后伸出,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前纵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顶板的边缘与所述托盘缝焊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前纵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还包括第一加强筋和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第一底板的中心和所述第一顶板的中心的连线在所述第一腰板上的投影设置在所述第一腰板上,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加强筋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一腰板的弯折过渡区域及所述第一腰板与所述第一顶板的弯折过渡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由一块板弯折而成,包括第二底板、第二腰板和第二顶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腰板及所述第二顶板形成Z字型结构,所述第二腰板位于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顶板之间,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前纵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顶板的边缘与所述托盘缝焊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前纵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第三加强筋和至少两个第四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沿所述第二底板的中心与所述第二顶板的中心的连线在所述第二腰板上的投影设置在所述第二腰板上,所述至少两个第四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二底板与所述第二腰板之间的弯折过渡区域及所述第二腰板与所述第二顶板之间的弯折过渡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还包括第五加强筋,所述第五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沉槽中的每个沉槽的侧壁上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为平板型结构,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轮罩连接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0.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安装装置。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