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257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大型汽车的车身结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一个重要交通工具,汽车安全性也越来越多的得到顾客的重视。随着顾客对车身碰撞要求的提高,车身碰撞结构设计开发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大型汽车的前围是一个整体结构,给维修和检查工作带来不便,当发生小碰撞时,只要一处表面掉漆或损伤时,整块前围必须重新喷漆,或者全部更换,当与物体发碰撞时,由于前围护面没有可以进行缓冲的结构,不能起到保护缓冲作用,不利于汽车的安全。随着碰撞法规对汽车安全性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如何使车身实现更好的防撞功能,值得更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该前围结构具备防撞功能,且方便前围结构中各部分的维修更换,降低维修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骨架和设置在所述前围骨架上的前围护面,所述前围护面包括相互独立的中护面、左灯框护面、右灯框护面及保险杆护面,所述中护面和保险杆护面位于所述左灯框护面和右灯框护面之间,并且中护面位于所述保险杆护面的上方,所述中护面和/或所述左、右灯框护面与所述前围骨架之间设有至少一防撞储能机构。

优选的,所述防撞储能机构为防撞弹簧或防撞橡胶或防撞气囊。

优选的,所述前围骨架上固设有防撞弹簧支架,所述防撞弹簧设于所述防撞弹簧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中护面相对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向前突出,所述左、右灯框护面相对所述保险杆护面向前突出。

优选的,所述中护面处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中护面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围骨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中护面的内侧与所述中护面对应的前围骨架部分之间设有至少一副中护面碰珠机构。

优选的,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内侧与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对应的前围骨架部分之间各设有至少一副灯框碰珠机构。

优选的,所述中护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和所述保险杆护面,所述中护面的边缘盖住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和所述保险杆护面相对应的边缘。

优选的,所述中护面、左灯框护面、右灯框护面及保险杆护面通过铰链机构与所述前围骨架铰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铰链机构为六连杆铰链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汽车前围结构为组合式结构,前围护面由相互独立的中护面、左灯框护面、右灯框护面及保险杆护面组合而成,并通过在中护面和/或左、右灯框护面与前围骨架之间设有至少一防撞储能机构,在防撞储能机构的吸能作用下,大大降低该汽车前围结构在发生碰撞时的损坏程度。此外,由于该前围护面的各部分相互独立,故在安装、维修或调试某局部部件时,只需要打开对应部分的前围护面即可,无需将整个前围护面拆下来,操作更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2)防撞储能机构为防撞弹簧,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3)中护面相对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向前突出,所述左、右灯框护面相对所述保险杆护面向前突出,这样使前围护面的各部分有层次地布置,在碰撞发生时,一般是先碰撞最突出的中护面,经过中护面与前围骨架之间的防撞储能机构的首次缓冲后,如果碰撞力大,才进而碰撞次突出的左、右灯框护面,经过左、右灯框护面与前围骨架之间的防撞储能机构的再次缓冲后,如果碰撞力足够大,才进而碰撞保险杆护面,最终由保险杆起第三重防护,如此,经过两次防撞储能机构的缓冲作用及最后的保险杆防护作用,使得汽车前围的防撞功能更加可靠,汽车安全性更高。

(4)、所述中护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和所述保险杆护面,所述中护面的边缘盖住所述左、右灯框护面和所述保险杆护面相对应的边缘,这样设置的作用在于,当需要打开左、右灯框护面或保险杆护面时,首先需要打开中护面,使得中护面的边缘不会阻挡左、右灯框护面或保险杆护面的开启,从而可使得该前围护面的各部分虽然相互独立,当组合后的整体性更强,也更牢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的示意图一之;

图2为本发明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中的附图标记列出如下:

1-前围骨架;

2-前围护面;21-中护面;211-伸缩杆;212-中护面碰珠机构;213-中护面铰链机构;22-左灯框护面;222-灯框铰链机构;221-灯框碰珠机构;23-右灯框护面;24-保险杆护面;

3-防撞弹簧;3a-中护面防撞弹簧;3b-灯框防撞弹簧;

4-防撞弹簧支架; 4a-中护面防撞弹簧支架;4b-灯框防撞弹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组合式汽车前围结构,包括前围骨架1和设置在前围骨架1上的前围护面2,前围护面包括相互独立的中护面21、左灯框护面22、右灯框护面23及保险杆护面24,中护面21和保险杆护面24位于左灯框护面22和右灯框护面23之间,并且中护面21位于保险杆护面24的上方,中护面21和左、右灯框护面22,23,与前围骨架1之间设有至少一防撞储能机构,在防撞储能机构的吸能作用下,可大大降低该汽车前围结构在发生碰撞时的损坏程度。此外,由于该前围护面的各部分相互独立,故在安装、维修或调试某局部部件时,只需要打开对应部分的前围护面即可,无需将整个前围护面拆下来,操作更方便,工作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中,防撞储能机构为防撞弹簧3,具体的,位于中护面21与前围骨架1之间的防撞弹簧3称之为中护面防撞弹簧3a,位于左、右灯框护面22,23与前围骨架1之间的防撞弹簧3称之为灯框护面防撞弹簧3b,防撞弹簧的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当然,可理解的,防撞储能机构也可以选择防撞橡胶或防撞气囊等,只要能在碰撞发生时可通过弹性变形进行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即可。

为了更好地固定防撞弹簧3,前围骨架1上固设有防撞弹簧支架4,防撞弹簧3设于防撞弹簧支架4上, 对应的,防撞弹簧支架4包括中护面防撞弹簧支架4a及灯框防撞弹簧支架4b。

作为一优选的技术放案,本实施的中护面21相对左、右灯框护面22,23向前突出,左、右灯框护面22,23相对保险杆护面24向前突出,这样使前围护面2的各部分有层次地布置,在碰撞发生时,一般是先碰撞最突出的中护面,21经过中护面21与前围骨架1之间的中护面防撞储能机构的首次缓冲后,如果碰撞力大,才进而碰撞次突出的左、右灯框护面22,23,经过左、右灯框护面22,23与前围骨架1之间的灯框防撞储能机构的再次缓冲后,如果碰撞力足够大,才进而碰撞保险杆护面24,最终由保险杆起第三重防护,如此,经过两次防撞储能机构的缓冲作用及最后的保险杆防护作用,使得汽车前围的防撞功能更加可靠,汽车安全性更高。

本实施例中,中护面21处设有伸缩杆211,伸缩杆211的一端与中护面21的内侧连接,另一端与前围骨架1连接,当中护面21打开时,伸缩杆211被拉伸以支撑起中护面21,从而方便检查和维修。

本实施例中,中护面21的内侧与中护面21对应的前围骨架1部分之间设有至少一副中护面碰珠机构212,左、右灯框护面22,23内侧与左、右灯框护面22,23对应的前围骨架1部分之间各设有至少一副灯框碰珠机构221。中护面碰珠机构212和灯框碰珠机构221分别对中护面21和左、右灯框护面22,23起可拆卸地固定作用,使其即可在受到一定外力时能打开,又不会在汽车行驶中出现动弹。

作为一优选的技术放案,本实施例中,中护面21的面积大于左、右灯框护面22,23和保险杆护面24,中护面21的边缘盖住左、右灯框护面22,23和保险杆护面24相对应的边缘,这样,当需要打开左、右灯框护面22,23或保险杆护面24时,首先需要打开中护面21以使中护面21的边缘不会阻挡左、右灯框护面22,23或保险杆护面24的开启,从而可使得该前围护面的各部分虽然相互独立,当组合后的整体性更强,也更牢靠。

本实施例中,中护面21、左灯框护面22、右灯框护面23及保险杆护面24分别通过各自的铰链机构与前围骨架1铰接配合,具体是,中护面21通过中护面铰链机构213与前围骨架1铰接配合,左、右灯框护面22,23通过灯框铰链机构222与前围骨架1铰接配合,保险杆护面24通过保险杆铰链机构(未图示)与前围骨架1铰接配合,从而使得各护面可在铰链机构的作用下转动打开,结构简单,方便开启。具体的,铰链机构优选为六连杆铰链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前围护面各部分的铰链机构和碰珠机构,使得各前围护面打开时无需工具,通过巧妙的机构设计,用手即可轻松地打开前围护面,十分方便维修、检查。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仅在中护面21与前围骨架1之间设有防撞储能机构,或者仅在左、右灯框护面22,23与前围骨架1之间设有防撞储能机构,当然,最佳的是中护面21和左、右灯框护面22,23同时与前围骨架1之间设有防撞储能机构,从而使得防撞储能效果更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本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