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特别涉及一种高灵敏度沿边踏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沿边踏板为安装于车门底部侧边,主要用于驾驶员或乘车者在上车时踩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收缩的沿边踏板,即车在行驶或车上锁时可自动缩至车底,当车门开启时可伸缩至外供使用者踩踏的沿边踏板。但传统的沿边踏板结构较为复杂,完全依靠传感器实施驱动,并且长时间的使用后,其灵敏度会降低,时常会出现无法延伸至外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采用机械联动的方式伸缩的高灵敏度沿边踏板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灵敏度沿边踏板总成,包括有踏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本体纵向两侧分别设有齿条、安装于车体上并于齿条啮合的齿轮及驱动齿轮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上设有继电感应开关,踏板本体的底部设有与车体固定连接且可供踏板本体滑移的导轨及可翻转的踏板本体支撑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门体开启时,门体在开启过程中会对驱动电机上的继电开关实施驱动,驱动电机开始工作,与驱动电机联动的齿轮实施旋转,与齿轮啮合的齿条则会移动,而与齿条连接的踏板本体也会随之沿导轨实施移动,从而实现踏板本体的伸缩,当踏板本体伸缩至车体外部时,其上的踏板本体支撑组件实施翻转,直至与地面接触,实现对踏板本体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可翻转的踏板本体支撑组件包括有安装于踏板本体底部端面上的凸块,凸块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插设有转轴,转轴上套设有可随其旋转的支撑杆,转轴的轴向一端与齿轮通过传动件联动连接。
其中,传动件包括有与齿轮联动的传动伞齿轮、套设于转轴上并与传动伞齿轮啮合的联动伞齿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轮受到驱动电机的驱动后,与其联动的传动伞齿轮也会随之驱动联动伞齿轮,与联动伞齿轮联动的转轴旋转,套设于转轴上的支撑杆随转轴的旋转发生翻转。这样设置结构紧凑,联动性好,而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踏板本体相对于与导轨滑移一端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包覆有防滑层,该防滑层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层以及防滑凸起的设置可防止使用者踩踏时出现打滑,防滑层还可防止外部物品对踏板本体造成刮花,具有保护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高灵敏度沿边踏板总成,包括有踏板本体1,踏板本体1纵向两侧分别设有齿条11、安装于车体上并于齿条11啮合的齿轮2及驱动齿轮2旋转的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上设有继电感应开关31,踏板本体1的底部设有与车体固定连接且可供踏板本体1滑移的导轨4及可翻转的踏板本体支撑组件5。上述方案当门体开启时,门体在开启过程中会对驱动电机3上的继电开关31实施驱动,驱动电机3开始工作,与驱动电机3联动的齿轮2实施旋转,与齿轮2啮合的齿条11则会移动,而与齿条11连接的踏板本体1也会随之沿导轨实施移动,从而实现踏板本体1的伸缩,当踏板本体1伸缩至车体外部时,其上的踏板本体支撑组件5实施翻转,直至与地面接触,实现对踏板本体1的支撑。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翻转的踏板本体支撑组件5包括有安装于踏板本体1底部端面上的凸块51,凸块51上设有安装孔52,安装孔52内插设有转轴53,转轴53上套设有可随其旋转的支撑杆54,转轴53的轴向一端与齿轮2通过传动件6联动连接。传动件6包括有与齿轮2联动的传动伞齿轮61、套设于转轴53上并与传动伞齿轮61啮合的联动伞齿轮62。当齿轮2受到驱动电机3的驱动后,与其联动的传动伞齿轮61也会随之驱动联动伞齿轮62,与联动伞齿轮62联动的转轴53旋转,套设于转轴53上的支撑杆54随转轴的旋转发生翻转。这样设置结构紧凑,联动性好,而且结构简单。
为了防止外部部件对踏板本体1造成刮花,同时也防止使用者在上车时脚底打滑,踏板本体1相对于与导轨滑移一端的另一端的端面上包覆有防滑层7,该防滑层7上设有若干个防滑凸起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