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957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轿车停在路边,车门突然打开,车后驶来的机动车辆、电动车及自行车刹车不及,撞在了车门上,造成后行车主受伤,这种由于停车后开车门不注意而引起的“车门事故”时有发生。

为避免“车门事故”发生,停车的地方不能有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停车时要距离路牙20-30厘米,除了驾驶人外,乘车人尽量从右侧下车;乘车人要看清车辆前后左右来往行人、车辆情况,确认安全后才可开门;驾驶人一侧对后方的观察容易存在盲区,而且突然性较大,不易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因此驾驶人开门下车前一定要注意观察,先打开一条缝,确认安全再慢慢打开;现有技术中,大多车辆采用拉按式门锁,需要乘坐者自行锁扣车门,一些高档轿车中,采用按压式门锁,在驾驶室左手侧可以对车门进行锁扣及打开的控制,而大多数驾驶员在停车下车时,下意识的就开启车门,对过往车辆及行人造成很大的安全威胁,特别是小朋友在车辆刚停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开启车门,下车奔走,这种情况下,后行驾驶员在短时间内很难做出制动反应,从而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具有有效避免后车反应不及发生事故、有效保证车辆减少意外损坏及保证乘员人身安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包括主动传感器组、被动传感器组、报警器、电源及探测器,所述电源与探测器连接,所述探测器分别与所述报警器、主动传感器组和被动传感器组连接,所述探测器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主动传感器组至少设置在驾驶室侧的倒车镜上,所述被动传感器组设置在车门内开门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还可以是:

车体两侧倒车镜上均设置有所述主动传感器组。

所述主动传感器组包括两个第一红外传感器和两个第二红外传感器,一个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与一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在一个倒车镜上,另一个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与另一个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在另一个倒车镜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内侧。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有效探测距离在8米以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有效探测距离在4米-8米之间,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通过探测器与车门锁可解除式锁定连接。

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中轴线设置方向与车身平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中轴线方向与车身的夹角呈10°-20°。

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中轴线方向与车身的夹角呈15°。

所述被动传感器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并列设置在所述内开门器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探测器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之间均可与开门手指接触。

四个所述内开门器上均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

四个所述内开门器上均设置有报警器,四个所述报警器均与探测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包括主动传感器组、被动传感器组、报警器、电源及探测器,所述电源与探测器连接,所述探测器分别与所述报警器、主动传感器组和被动传感器组连接,所述探测器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主动传感器组至少设置在驾驶室侧的倒车镜上,所述被动传感器组设置在车门内开门器上。这样,电源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主动传感器探知车身左右两侧及后侧的环境情况,当乘坐者在车内部准备开启车门时,被动传感器组探测感应,若车身后方在一定内有车辆时,主动传感器组探测感应到有移动物体,主动传感器组将信号传递至探测器,探测器传递电信号至报警器,此时报警器发出警示音,提示车内乘员注意开车门时车身周边安全,避免乘员在开车门时,后车若离本车很近时,本车开车门后车是来不及做出反应制动的,发生危险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是:有效避免后车反应不及发生事故、有效保证车辆减少意外损坏及保证乘员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开门报警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电源;2:探测器;3:第一红外传感器;4:第二红外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报警器;8:车门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包括主动传感器组、被动传感器组、报警器7、电源1及探测器2,所述电源1与探测器2连接,所述探测器2分别与所述报警器7、主动传感器组和被动传感器组连接,所述探测器2设置在车体内部,所述主动传感器组至少设置在驾驶室侧的倒车镜上,所述被动传感器组设置在车门内开门器上。这样,电源1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主动传感器探知车身左右两侧及后侧的环境情况,当乘坐者在车内部准备开启车门时,被动传感器组探测感应,若车身后方在一定内有车辆时,主动传感器组探测感应到有移动物体,主动传感器组将信号传递至探测器2,探测器2传递电信号至报警器7,此时报警器7发出警示音,提示车内乘员注意开车门时车身周边安全,避免乘员在开车门时,后车若离本车很近时,本车开车门后车是来不及做出反应制动的,发生危险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是:有效避免后车反应不及发生事故、有效保证车辆减少意外损坏及保证乘员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主动传感器组包括两个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两个第二红外传感器4,一个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3与一个第二红外传感器4设置在一个倒车镜上,另一个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3与另一个第二红外传感器4设置在另一个倒车镜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4的内侧。这样,若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车前,对后车车辆无法进行他测,失去安装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的意义;若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车体侧部,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与车身距离很近,车身很容易影响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的探测,导致探测器2误报信息;若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车尾,当路边停车时,由于车与车之间的距离都很近,报警器7就会警示不断,实际上却没有危险;因此,将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安装在倒车镜上,因为常规车辆的倒车镜安装在车体的两侧,并且向外突出,将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3与第二红外传感器4设置在倒车镜上,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探测方向无遮挡,方便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的探测感应;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车体两侧倒车镜上均设置有所述主动传感器组。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3有效探测距离在8米以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4有效探测距离在4米-8米之间,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4通过探测器2与车门锁8可解除式锁定连接。这样,电源1为整个装置提供电能,主动传感器探知车身周边环境,当乘坐者在车内部准备开启车门时,被动传感器组探测感应,若车身后方8米外有车辆时,主动传感器组探测感应到有移动物体,主动传感器组将信号传递至探测器2,探测器2传递电信号至报警器7,此时报警器7发出警示音,提示车内乘员注意安全;若主动传感器组探测到车身后方4米-8米之间有移动物体时,探测器2传递信号至车门锁8,并且将车门锁8锁紧,避免乘员在开车门时,后车若离本车很近时,本车开车门后车是来不及做出反应制动的,发生危险的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的优点是:有效避免后车反应不及发生事故、有效保证车辆减少意外损坏及保证乘员人身安全。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3中轴线设置方向与车身平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4中轴线方向与车身的夹角呈10°-20°。这样,因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都是红外传感器,其探测方式为线性探测,所以将第二红外传感器4设计与车身呈一定夹角,不会因为第二红外传感器4探测方向与车身平行,导致无法探测更宽的行车范围,留下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4中轴线方向与车身的夹角呈15°。这样,根据一般车型车身长度大体计算,第二红外传感器4与车身的夹角呈15°,第二红外传感器4的探测范围大于车门完全打开的横向宽度,可以确保乘员下车的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被动传感器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并列设置在所述内开门器上,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与所述探测器2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5与第二温度传感器6之间均可与开门手指接触。这样,将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并列设置在所述内开门器的手扣位置处,当乘员想要下车时,手放到内开门器的位置处时,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开始工作,将信号发送至探测器2,并且探测器2根据第一红外传感器3和第二红外传感器4的探测数据做出警示或锁车的动作;若将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其他位置,很可能当人身体无意靠近时,使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开始工作,做出没有必要的警示。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四个所述内开门器上均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第二温度传感器6。这样,每个车门都有独立的一套警示装置,同时也实现一侧有危险禁止下车,乘员能够从另一侧车门下车,节省乘员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开门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四个所述内开门器上均设置有报警器7,四个所述报警器7均与探测器2连接。避免由于一侧有警示导致整车警示,破坏乘员乘坐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