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3156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或驾车时乘坐的座椅,很多驾驶者在开车之前,经常会忽略先行调整驾驶者座椅的位置。其实,正确的驾驶姿势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者的安全,若是座椅位置不合适,就会影响驾驶员视线和操控的灵敏度,甚至导致交通事故,伤害到自己和他人,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来解决目前传统的汽车座椅无法调节至人们正确的坐姿,降低了人们驾车的舒适性以及驾车安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包括框架、第一感应器、第二感应器、第三感应器、电动推杆、滑轨、滑块、第一电机、丝杠、坐垫,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位于框架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均匀分布于框架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感应器位于框架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三感应器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位于框架内部底端前后两侧,所述的电动推杆与框架螺纹相连,所述的滑轨位于电动推杆顶部,所述的滑轨与电动推杆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滑轨与框架活动相连,所述的滑块位于滑轨顶部,所述的滑块与滑轨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电机位于滑轨右侧,所述的第一电机与滑轨螺纹相连,所述的丝杠位于第一电机左侧,所述的丝杠与第一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丝杠贯穿滑块,所述的丝杠与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坐垫位于滑块顶部,所述的坐垫与滑块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坐垫右侧还设有靠垫,所述的靠垫与坐垫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坐垫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的第二电机与坐垫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电机前端还设有旋转轴,所述的旋转轴与第二电机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与坐垫转动相连,所述的旋转轴与靠垫紧配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坐垫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坐垫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坐垫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坐垫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使用时,首先当驾驶者坐在坐垫上后,驾驶者再用手打开第一开关,通过第一开关,激活第一感应器,第一感应器对驾驶者的头部进行监测,所述的第一感应器为距离感应器,若驾驶者的头部与第一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一感应器所设定的标准距离值时,此时,电动推杆被开启,电动推杆推动滑轨带动坐垫连同驾驶者做上下回来运动,直至驾驶者的头部与第一感应器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感应器所设定的距离值范围内时,电动推杆停止工作,同步,当驾驶者的头部与第一感应器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感应器所设定的距离值时,第二感应器被激活,所述的第二感应器为距离感应器,若驾驶者的小腿与第二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二感应器所设定的标准距离值时,此时,第一电机被开启,第一电机驱动丝杠做旋转运动,在丝杠与滑块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滑块带动坐垫连同驾驶者并沿着滑轨的方向做左右来回移动,直至驾驶者的小腿与第二感应器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二感应器所设定的距离值范围内时,第一电机停止工作,同步,当驾驶者的小腿与第二感应器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二感应器所设定的距离值时,第三感应器被激活,所述的第三感应器为距离感应器,若驾驶者的胸部与第三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三感应器所设定的标准距离值时,此时,第二电机被开启,第二电机驱动旋转轴带动靠垫连同驾驶者背部做一定角度的旋转,直至驾驶者胸部与第三感应器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三感应器所设定的距离值时,第二电机停止工作,通过以上运动方式,最终使得驾驶者坐在座椅上的驾驶位置被调节至准确且安全的位置,该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根据人们身材的不同自行调节座椅的正确驾驶位置,不仅提高了人们的驾驶舒适性,还提高了人们的驾车安全性,同时,当驾驶者下车时,驾驶者可用手打开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使得电动推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步带动该装置复位,其目的是为了腾出驾驶者下车时的空间,极大的方便了驾驶者上下车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的局部主视剖视图;

图2是坐垫和靠垫的连接剖视图;

图3是滑块和坐垫的连接剖视图;

图4是框架与第二感应器的连接剖视图。

框架 1 第一感应器 2

第二感应器 3 第三感应器 4

电动推杆 5 滑轨 6

滑块 7 第一电机 8

丝杠 9 坐垫 10

靠垫 101 第二电机 102

旋转轴 103 第一开关 104

第二开关 10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包括框架1、第一感应器2、第二感应器3、第三感应器4、电动推杆5、滑轨6、滑块7、第一电机8、丝杠9、坐垫10,所述的第一感应器2位于框架1内部上端,所述的第一感应器2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感应器3均匀分布于框架1内部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感应器3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三感应器4位于框架1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第三感应器4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电动推杆5位于框架1内部底端前后两侧,所述的电动推杆5与框架1螺纹相连,所述的滑轨6位于电动推杆5顶部,所述的滑轨6与电动推杆5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滑轨6与框架1活动相连,所述的滑块7位于滑轨6顶部,所述的滑块7与滑轨6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一电机8位于滑轨6右侧,所述的第一电机8与滑轨6螺纹相连,所述的丝杠9位于第一电机8左侧,所述的丝杠9与第一电机8紧配相连,且所述的丝杠9贯穿滑块7,所述的丝杠9与滑块7螺纹相连,所述的坐垫10位于滑块7顶部,所述的坐垫10与滑块7螺纹相连,所述的坐垫10右侧还设有靠垫101,所述的靠垫101与坐垫10转动相连,所述的坐垫10前端右侧还设有第二电机102,所述的第二电机102与坐垫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电机102前端还设有旋转轴103,所述的旋转轴103与第二电机102紧配相连,且所述的旋转轴103与坐垫10转动相连,所述的旋转轴103与靠垫101紧配相连。所述的坐垫10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一开关104,所述的第一开关104与坐垫10螺纹相连,所述的坐垫10前端左侧还设有第二开关105,所述的第二开关105与坐垫10螺纹相连。

该多功能自动调节位置的汽车用座椅,使用时,首先当驾驶者坐在坐垫10上后,驾驶者再用手打开第一开关104,通过第一开关104,激活第一感应器2,第一感应器2对驾驶者的头部进行监测,所述的第一感应器2为距离感应器,若驾驶者的头部与第一感应器2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一感应器2所设定的标准距离值时,此时,电动推杆5被开启,电动推杆5推动滑轨6带动坐垫10连同驾驶者做上下回来运动,直至驾驶者的头部与第一感应器2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感应器2所设定的距离值范围内时,电动推杆5停止工作,同步,当驾驶者的头部与第一感应器2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一感应器2所设定的距离值时,第二感应器3被激活,所述的第二感应器3为距离感应器,若驾驶者的小腿与第二感应器3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二感应器3所设定的标准距离值时,此时,第一电机8被开启,第一电机8驱动丝杠9做旋转运动,在丝杠9与滑块7螺纹传动的作用下,使得滑块7带动坐垫10连同驾驶者并沿着滑轨6的方向做左右来回移动,直至驾驶者的小腿与第二感应器3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二感应器3所设定的距离值范围内时,第一电机8停止工作,同步,当驾驶者的小腿与第二感应器3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二感应器3所设定的距离值时,第三感应器4被激活,所述的第三感应器4为距离感应器,若驾驶者的胸部与第三感应器4之间的距离大于或小于第三感应器4所设定的标准距离值时,此时,第二电机102被开启,第二电机102驱动旋转轴103带动靠垫101连同驾驶者背部做一定角度的旋转,直至驾驶者胸部与第三感应器4之间的距离达到第三感应器4所设定的距离值时,第二电机102停止工作,通过以上运动方式,最终使得驾驶者坐在座椅上的驾驶位置被调节至准确且安全的位置,同时,当驾驶者下车时,驾驶者可用手打开第二开关105,通过第二开关105,使得电动推杆5、第一电机8和第二电机102同步带动该装置复位,其目的是为了腾出驾驶者下车时的空间,极大的方便了驾驶者上下车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